logo资料库

2008下半年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8 下半年甘肃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 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 ) A、 18 世纪下半期 B、 19 世纪上半期 C、 19 世纪下半期 D、 20 世纪上半期 2.对二战以后教育制度的趋势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B、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C、 加强小学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发展 D、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西周以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其官学体系的特点是典型的 ( ) A、 政教合一 B、 以僧为师 C、 政教分离 D、 教育中立 4.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 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这是指 ( ) A、 古代斯巴达教育 B、 古代雅典教育 C、 古代印度教育
D、 古代罗马教育 5.“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教学纲领的提出者是 ( )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墨子 6.下列观点中反映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的是 ( ) A、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B、 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C、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D、 教育事业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7.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8.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 ) A、 商品的价值规律学说 B、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 社会发展的学说 D、 经济发展的学说 9.个体身心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的不同,反映了身心发展的 ( )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差异性 D、 互补性 1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1.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的教育 年限权、公正评价权和 ( ) A、 学习权 B、 成长权 C、 物质帮助权 D、 申诉控告权 12.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这反映了教师职业特点的 ( ) A、 研究者角色 B、 传道者角色 C、 管理者角色 D、 示范性角色 13.可以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依据是 ( ) A、 课程的任务 B、 课程的制定者
C、 课程编制的方法 D、 课程的对象 14.在教育学中把课程结构的编制称为 ( ) A、 课程评价 B、 课程实施 C、 课程目标 D、 课程设计 15.对教学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 B、 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C、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 D、 教学就是智育 16.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 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 班级教学 D、 设计教学 17.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说明教学中 应该遵循 ( ) A、 因材施教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启发性的原则
D、 循序渐进的原则 1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称为 ( ) A、 演示法 B、 练习法 C、 实验法 D、 研讨法 19.一个考试测验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考核的结果基本一致,则表明这一测验具有 ( ) A、 难度 B、 效度 C、 信度 D、 区分度 20.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 A、 说服法 B、 锻炼法 C、 榜样法 D、 陶冶法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2.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 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 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 3.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由僧院学校 或大主教学校担当,学习的内容主要是 和七艺。 4.教育的 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5.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 。 6.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思想针锋相对,其代表作《 》在 体系上与《普通教育学》也大不相同。 7.依照法律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 、分级管理的体制。 8.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 ,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 素养的教育。 9.与生俱来的遗传素质能否适时发展,以及向什么方面发展,并不是由遗传本身决定的,而 是由 决定的。 10.学生的学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现在一是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二是学生在教 师指导下学习,三是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 的学习。 1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 作用和 的态度。 12.课程计划的构成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 、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13.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 功能;二是加强 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三是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14.教学原则既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 的反映。 15.学业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的 。 16.小学德育由三部分构成: 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17.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即德育的 。 18.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 。 19.课外活动的内容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六类:科技活动、 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 社会活动和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20.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 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2.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3.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 4.简述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5.课外活动有哪些作用? 四、论述题(10 分) 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产生 于班级授课制。就世界范围而言,班级授课制普遍被采用,但并不是所有采用班级授课制的 国家都设置班主任,只有中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学校中设有班主任。中国的班主任产生于 20 世纪初期,1949 年后,新中国继承老解放区传统,吸取前苏联教育经验,在小学里一律 设班主任。 请问: 1、小学班主任的作用有哪些? 2、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形成和培养班集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C 2.C 3. A 4. A 5.B 6.D 7.A 8.B 9.B 10.C 11.A 12.D 13.A 14.D 15.D 16.C 17.C 18.B 19.C 20.D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前制度化 2.董仲舒 3.神学 4.民主化 5.显学 6.民本主义与教育 7.地方负责 8.审美观 9.环境 10.规范化 11.相互对待 12.学科顺序 13.实践 14.教学规律 15.教育教学目标 16.思想 17.途径 18.主题班会 19.学科 20.个体社会 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 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2.(1)敬业;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4)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3.(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 个性心理品质。 4.(1)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5.(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四、论述题(10 分) 1、小学班主任的作用是: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