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2024 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一、(10 分) Ⅰ阅读 (共 55 分)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玩耍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①放假了,是让孩子撒欢,还是给孩子报班?很多家长感到为难。为什么为难?因为不了 解自由玩耍对孩子的价值。一旦家长了解了,那么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②家长应该重新认识玩耍,不要再将玩耍和学习对立起来,要把玩耍看成对学习的补充。 ③童年自由玩耍很重要。精神病学家曾用 42 年时间,跟踪采访,了解童年生活给孩子 们日后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童年不能自由玩耍的孩子,长大后不快乐的概率更大,从而 导致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差。动物行为研究也证实,玩耍的益处以及它在进化上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讲,玩耍能让动物(包括人类)学习很多技能,有利于生存和繁衍后代。 ④孩子如何从自由玩耍中获得更多益处呢?答案是,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孩子可以从老 师那里学习如何约束自己,成为遵守纪律的人,但是无法跟随老师学习如何变成社交达人。 因为只有与同龄人玩耍,孩子的社交能力才会增强。 ⑤通过与同龄人互动,孩子才会知道哪些是大家接受的,哪些是大家不接受的。想长久 地维持与同伴的良好关系,需要公平交往并进行角色轮换——你不能总扮演仙女、八路军等 正面角色,否则就会失去同伴。想玩下去,有时就要退让,让别人也有扮演仙女、八路军等 正面角色的机会。 ⑥通常,孩子都想与同龄人交往。与同龄人交往时遇到挫折,孩子就不会像遇到数学难 题时那么轻易放弃。这有助于孩子学习更多的沟通技巧,并增强抗挫折能力。而沟通技巧是 孩子日后走上社会要用到的最重要技能。 ⑦研究显示,孩子与同龄人玩耍时使用的语言,比与成年人玩耍时使用的语言更复杂。 角色扮演游戏中,如果孩子提及不存在的事物,就需要使用复杂的语言来帮助同伴理解。比 如,孩子将一个虚构的圆锥形物体递给同伴,同时问道:“香草还是巧克力?”同伴会难以 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孩子必须提供更多的线索:“你想要香草冰激凌还是巧克力冰激凌?” 但是成年人不同,他们会自动脑补缺少的信息。 ⑧自由玩耍能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能自由玩耍将阻碍孩子社交能力的增强——这得
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 ⑨美国教育研究基金会,曾针对贫困儿童和成绩较差的儿童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者在 报告中指出,相比那些始终有老师教导、不能自由玩耍的幼儿园,以自由玩耍为主导内容的 幼儿园培养出的孩子,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数据显示:在教导型幼儿园学习的孩子,长 大后有 1/5 以上的人被停过职;在玩耍型幼儿园学习的孩子,长大后只有不到 7%的人有被 停职的经历。 ⑩玩耍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生物学家认为,玩耍还能提升孩子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当遇 到意外情况或处于新环境时,灵活性和创造性强的孩子更具优势。 ⑪有些家长认为,有时他们也想让孩子自由玩耍,可又担心孩子受伤。家长害怕孩子受 伤,这种担心很正常,但是不让孩子自由玩耍的代价却是——孩子长大后,难以应对复杂的 世界。 ⑫“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假期该让孩子撒欢还是该 给孩子报班,这问题正确的做法是——不管报不报班,一定得让孩子撒欢。 (桑菊/有删改) 1. 下列对童年玩耍很重要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玩耍本身是对学习的很重要的补充。 B. 玩耍的孩子长大后快乐的概率更大。 C. 玩耍的孩子将来更有能力去适应新环境。 D. 孩子在玩耍中能学习技能,学会竞争。 2. 关于儿童与同龄人一起玩耍的重要性,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自控能力。 B. 有助于孩子学会彼此了解、退让和接纳。 C. 有助于孩子学习社交必备的沟通技巧。 D. 有助于孩子在交往中逐渐增强抗挫能力。 3. 不能自由玩耍除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外,还有哪些不良影响?请简要概括。 【答案】1. D 2. A 3. 影响灵活性和创造性(或灵活性和创造性比自由玩耍的孩子差),难以应对复杂的世界(或 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差)。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D.“学会竞争”文中没有依据。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理解错误,结合第④段可知,自控能力是从老师那里习得。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材料。 结合第⑩段“生物学家认为,玩耍还能提升孩子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当遇到意外情况或处于 新环境时,灵活性和创造性强的孩子更具优势”,⑪段“但是不让孩子自由玩耍的代价却是 ——孩子长大后,难以应对复杂的世界”可概括出:灵活性和创造性比自由玩耍的孩子差, 难以应对复杂的世界。 二、(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节选) ①旅行走过许多地方之后,突然间它不再只是关于出发,而是像回家,像到达。那时我 们想在藏族地区的草原推广环保理念,呼吁游客们珍惜生态脆弱的草原,但没有什么好的渠 道,也没有资金。几个人几杯酒下肚,想到建家旅舍做大本营。酒醒之后,我们真就找地方、 买地、修木房子、设计、装修、营业,都是自己动手动脑,或者找朋友们帮忙。 ②最后那栋在村舍间、小山前出现的三层小楼,平实无华,甚至没有一块三十米外能看 清的招牌。但每次想起一生中最让我骄傲的事,不是高考、上哈佛,也不是获得 BB King、 辩论冠军,而是开了这家小旅舍。 ③临去法学院的那个暑假,小楼已经建好,我带着几个好朋友,住进了我们尚未开张的 旅舍。我们组装家具,申请营业执照,在小街巷里买藏式装饰品,贴上了打印出来的第一个 招牌,第一次在预订网站上注册,然后在一个微醺的夜晚,为它写下了第一篇创业手记。 ④这里是五月的甘南。甘南的中部,是小城夏河。雪山草原,环抱城中唯一的长街。一 头连向城外,一头连向藏学府拉卜楞寺。我们的小小旅舍,便在长街近旁的小村里。 ⑤群山之外,是风格迥异的黄土高原。西去夏河边的临夏,回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四十
余个清真教派划地而居。 ⑥传说回民之前是七户养僧制,因此几乎每隔百米,就会有风格迥异的清真寺。 ⑦自此往南,就开始爬阶梯,上青藏高原了。 ⑧和黄河一样,大夏河在流经黄土高原以前,并非浑黄的颜色,在桑科草原,“弱小” 的它还清澈见底。传说此地比邻西夏,因此名夏河。1709 年夏天,第一世嘉木样活佛从拉 萨归乡弘法,走到夏河边,在叫作扎西的草原上,见到叫扎西吉的藏族女子,在给叫扎西的 牦牛挤奶……总之,这里集齐八个扎西,因此嘉木样活佛在此建寺,取名扎西奇,即吉祥汇 聚之意。扎西奇寺就是后来俗称的拉卜楞寺。历史上,寺庙之于藏族群众,是一切生活的中 心。入寺庙苦学佛法,期有大成,几乎是贫寒子弟和家庭跻身贵族之列的唯一机会。 ⑨旧时拉卜楞寺,便是甘南的中心。传说它当年下辖百余寺,从甘肃、青海、四川,以 至山西、北京。可惜群山不能为它隔绝历史。到民国年间,拉卜楞藏族军队与青海回族军队 交战落败,四世嘉木样活佛归附兰州,甘南才成为甘肃的一部分。而后历经沧桑,渡尽劫波, 九十余间佛殿与万余间僧舍恢复原貌,日日有诵经声传出。政教合一的历史远去,信仰依旧 长存, ⑩在这红衣佛教徒漫步街头的小城,我们搭起三层小楼,开始了自己的环保青旅梦。历 经两个短暂的夏天和两个漫长的严冬,每根原木,每个窗框,几乎都是依靠彭措大哥和索南 草大嫂的两双手。而今,“呼叫旱獭”青年旅含,已在山前,已在展光之中。 ⑪我们想用传统的藏式风格、全木的房子,对环保 NGO(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对志愿 者的帮助和培训,对环保生活方式的应用和推广,以一切可能的方式,为脆弱的草原,出一 份力。 ⑫也许是因为三千米的海拔,每次爬上小旅舍的屋顶,我都会有怦然心动的错觉。在这 里遥望远山明月,总有不期然的莫名感动……我们努力,我们做到了。 ⑬外公曾是驻藏十多年的老兵,在外公的故事里,自幼对青藏高原有原始的亲切。当他 离去后,每每回到高原,想到能为它做点什么,就在心里当作了遥远的纪念。 ⑭两年前的冬天,我跟随逢时老师走进甘南高原,至今想来真是极为幸运的事。年轻的 浮躁,突然就在苍茫的雪山和大哥、大嫂质朴的笑容里,找到了抚慰,我好像突然长大,懂 得了为别人活着的快乐。和喜爱的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多么开心,多么骄傲。 (詹青云/有删改) 4. 读第①至③段,为什么勉强建一家小旅舍是“一生中最让我骄傲的事”?请简要概括。 5. 我们的小旅舍所在的甘南地区有哪些特点?请结合④至⑦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6. 读⑧至⑪段,你认为作者的环保青旅梦包括哪些内容?请分条概括。 7. 文章第⑫段中,作者写到“总有不期然的莫名感动”,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感动”的 原因。 【答案】4. 更方便我们在藏族地区的草原推广环保理念,是我们克服困难/亲力亲为进行的 生平第一次创业。 5. 地貌丰富/地形多样/地理位置独特,宗教文化氛围浓厚/有很多风格迥异的清真寺。 6. (1)保护当地民族风格/传承传统的藏式风格/宗教文化。(2)支持环保组织,对志愿者 提供帮助并培训。(3)保护环保生活方式并推广。 7. (1)我们努力做了想做的事。(2)纪念外公。(3)为别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获得了 成长的快乐和自豪。 【解析】 【分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①段“那时我们想在藏族地区的草原推广环保理念,呼吁游客们珍惜生态脆弱的草原, 但没有什么好的渠道,也没有资金。几个人几杯酒下肚,想到建家旅舍做大本营”可以概括 为:它方便我们在藏族地区的草原推广环保理念,依据“酒醒之后,我们真就找地方、买地、 修木房子、设计、装修、营业,都是自己动手动脑,或者找朋友们帮忙”可以概括为:这是 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后的第一次创业。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④段“甘南的中部,是小城夏河。雪山草原,环抱城中唯一的长街”,“一头连向城外, 一头连向藏学府拉卜楞寺”、依据⑤段“群山之外,是风格迥异的黄土高原”,⑦段“自此 往南,就开始爬阶梯,上青藏高原了”可以概括为:这里地形多样,地理位置独特。依据⑤ 段“西去夏河边的临夏,回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四十余个清真教派划地而居”、⑥段“传说 回民之前是七户养僧制,因此几乎每隔百米,就会有风格迥异的清真寺”可以概括为:这里 宗教文化氛围浓厚,有很多风格迥异的清真寺。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⑪段“我们想用传统的藏式风格、全木的房子”可以概括为:传承传统的藏式风格(或
宗教文化);依据“对环保 NGO(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对志愿者的帮助和培训”可以概括 为:支持环保组织,对志愿者提供帮助并培训。依据“对环保生活方式的应用和推广”可以 概括为:用环保生活方式并推广。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⑫段“我们努力,我们做到了”可以概括为:我们努力做了想做的事。依据⑬段“外公 曾是驻藏十多年的老兵,在外公的故事里,自幼对青藏高原有原始的亲切。当他离去后,每 每回到高原,想到能为它做点什么,就在心里当作了遥远的纪念”可以概括为:纪念外公。 依据⑭段“我好像突然长大,懂得了为别人活着的快乐。和喜爱的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多么开心,多么骄傲”可以概括为:为别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获得了成长的快乐和自豪。 三、(7 分) 阅读《水浒传》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厮赶着行,离了那林子,来到曹正酒店里。杨志引鲁智深与他相见了,曹正慌 忙置酒相待,商量要打二龙山一事。曹正道:“若是端的闭了关时,休说道你二位,便有一 万军马也上去不得。似此只可智取,不可力求。”鲁智深道:“叵耐那撮鸟,连输与洒家两 遍。那厮小肚上被俺一脚点翻了,却待再要打那厮一顿,结果了他性命。被他那里人多,救 了上山去,闭了这鸟关。由你自在下面骂,只是不肯下来厮杀。”杨志道:“既然好去处, 俺和你如何不用心去打?”鲁智深道:“便是没做个道理上去,奈何不得他。”曹正道:“小 人有条计策,不知中二位意也不中?”杨志道:“愿闻良策则个。”曹正道:“制使也休这 般打扮,只照依小人这里近村庄家穿着。小人把这位师父禅杖、戒刀都拿了,却叫小人的妻 弟带六个火家,直送到那山下,把一条索子绑了师父。小人自会做活结头。却去山下叫道: ‘我们近村开酒店庄家,这和尚来我店中吃酒,吃得大醉了,不肯还钱,口里说道:去报人 来打你山寨。因此我们听的,乘他醉了,把他绑缚在这里,献与大王。’那厮必然放我们上 山去。到得他山寨里面,见邓龙时,把索子拽脱了活结头,小人便递过禅杖与师父。你两个 好汉一发上,那厮走往那里去?若结果了他时,以下的人不敢不伏。此计若何?”鲁智深、 杨志齐道:“妙哉,妙哉!” 8.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9.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两个词语分别概括。 【答案】8. 曹正向鲁智深、杨志二人献计如何攻打二龙山(或:智取二龙山)。 9. 武艺高强,善于听取他人建议,豪爽,信任他人(任意两点)。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概括。 结合“曹正慌忙置酒相待,商量要打二龙山一事”“鲁智深、杨志齐道:‘妙哉,妙哉!’” 等内容可知,选段出自《水浒传》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相 关内容:杨志失落生辰纲后欲投梁山,路过青州巧遇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 曹正告知此处有个二龙山山上有个宝珠寺,寺中有一些人打家劫舍。商量欲取得宝珠寺做安 生之处。正商量间花和尚鲁智深来了。原来鲁智深也欲寻个安生之处,也想上宝珠寺入伙无 奈山上邓龙等人不愿意,想打上山去邓龙等人又躲在寺中不出来,此山又易守难攻。三人合 谋,由操刀鬼曹正把鲁智深绑缚上山骗出邓龙等人,攻下宝珠寺。从此鲁智深,杨志落草二 龙山。选段讲述的是曹正向鲁智深、杨志二人献计如何攻打二龙山。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鲁智深道:‘叵耐那撮鸟,连输与洒家两遍。那厮小肚上被俺一脚点翻了,却待再要 打那厮一顿,结果了他性命。被他那里人多,救了上山去,闭了这鸟关。由你自在下面骂, 只是不肯下来厮杀’”“鲁智深道:‘便是没做个道理上去,奈何不得他’”“鲁智深、杨 志齐道:‘妙哉,妙哉!’”等内容可知,鲁智深武艺高强,性格豪爽豁达,善于听取他人 意见。 四、(3 分) 10.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师:渔人,这里指船夫。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中“稀”写诗人在送走沈子福后,见渡头行人稀少,气氛清冷,心情很惆怅。 B. 第二句中“荡浆”细致刻画了船夫划船带着友人远去的画面,流露出诗人的不舍。 C. 第三句中“春色”将诗人的情感具体化,表现了诗人目送友人远去后的伤心欲绝。 D. 第四句中“送君归”将诗人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不舍、思念将一路伴随着友人还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辨析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全诗内容:送别的渡口杨柳飘拂,旅客稀少,船夫摇曳着双桨向临圻驶去。我心中此刻只有 相思之情,就像无边无际的春色,无论江南江北都送你一路还家。 C.“伤心欲绝”表述有误。依据“唯有相思似春色”诗句意思可知,此句描绘了王维在长江 上顺流而下送沈子福归江东之际的情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隐喻于两岸春色之中,伴随友人 顺流而下,流露出的是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出的是忧而不伤,不忍离别的情感基调。 故选 C。 五、(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魏主①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 欲以胁众。斋于明堂②左个③,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应乎 天而顺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奕叶重光④,帝有中土; 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繇云:“‘大人虎变’, 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今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 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 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 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 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 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 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 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 【注释】①魏主:孝文帝拓跋宏。②明堂:帝王施政、祭祀的地方。③左个:东边的大厅。 ④奕叶重光:比喻累世盛德,辉光相承。 1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议大举伐.齐 B. 使太常卿王谌筮.之 伐:讨伐 筮:占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