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江阴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江阴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数 学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60 分钟) 93-36= 3 8   5 8 400÷8= 5 9   1 9 一、计算。(30 分) 1. 直接写得数。 48+24= 0÷9= 200×5= 3×60= 69÷3= 13×4= 【答案】72;0;1000;57;50; 180;23;52; 8 8 ; 4 9 【解析】 【详解】略 2. 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256×8= 6×405= *823÷4= 380×3= 477÷9= *759÷6= 【答案】2048;205……3;1140; 2430;53;126……3 【解析】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列竖式计算即可;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即 可进行验算。 【详解】256×8=2048 *823÷4=205……3 380×3=1140 2 5 6 × 8 2 0 4 8 4 2 0 5 8 2 3 8 2 3 2 0 3 验算 2 0 5 × 4 8 2 0 8 2 0 + 3 8 2 3 3 8 0 3 × 1 1 4 0 6×405=2430 477÷9=53 *759÷6=126……3
4 0 5 × 6 2 4 3 0 9 6 5 3 4 7 7 4 5 2 7 2 7 0 1 2 6 7 5 9 6 1 5 1 2 3 9 3 6 3 验算 1 2 6 × 6 7 5 6 7 5 6 + 3 7 5 9 二、填空。(30 分) 3. 69 是 3 的( )倍,45 是( )的 3 倍,36 的 3 倍是( )。 【答案】 ①. 23 ②. 15 ③. 108 【解析】 【分析】求 69 是 3 的几倍用除法,求 45 是谁的 3 倍用除法,求 36 的 3 倍是多少用乘法;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9÷3=23; 45÷3=15; 36×3=108 【点睛】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是解题的关 键。 4. □35×3,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541÷□,要使商是两位数,□里 最小填( );8□5÷4,要使商中间有 0,□中可以填( )。 【答案】 ①. 2 ②. 6 ③. 0、1、2、3 【解析】 【分析】□35×3 的积是一个三位数,首先第一个因数百位上的数字乘一位数 3 不能有进位, 那么□可能最大是 3,然后再代入算式 335×3=1005,乘积是四位数,那么再把□里面的数 调小 1,再计算进行判断;要使商是两位数,则 5<□,□最小是 6;8□5÷4,要使商中间 有 0,□<4,□中可以填 0、1、2、3;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5×3,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2; 541÷□,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6; 8□5÷4,要使商中间有 0,□中可以填 0、1、2、3。 【点睛】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 枚 2 分硬币大约重 1(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为 5000( );小明身高 120 ( ),体重 30( )。
【答案】 ①. 克##g ②. 千克##kg ③. 厘米##cm ④. 千克##kg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 1 枚 2 分硬币的 重量,数据是 1,则单位是克;计量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数据是 5000,单位是千克;计量小 明身高,数据是 120,单位是厘米,计量体重,数据是 30,单位是千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 枚 2 分硬币大约重 1 克;一辆卡车的载重量为 5000 千克;小明身高 120 厘米, 体重 30 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的选择。 6. 在括号里填“>”“<”或“=”。 20 千克( )2000 克 2 7 ( ) 3 7 24×5( )25×4 5 千克 50 克( )5050 克 【答案】 ①. > ②. < 【解析】 ( 1 3 ③. > ) 1 5 ④. = 60÷5( )60÷2÷3 ⑤. > ⑥. > 【分析】(1)1 千克=1000 千克,把克换算成千克,再比较大小; (2)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3)分别求出计算结果,再比较大小; (4)1 千克=1000 千克,把千克换算成克,再比较大小; (5)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较小的分数反而大; (6)分别求出计算结果,再比较大小; 【详解】(1)2000 克=2 千克,20 千克>2 千克,故 20 千克>2000 克; (2) 2 7 < 3 7 ; (3)24×5=120,25×4=100,24×5>25×4; (4)5 千克=5000 克,5000+50=5050 克,故 5 千克 50 克=5050 克; (5) 1 3 > 1 5 ; (6)60÷5=12 60÷2÷3 =30÷3 =10 故 60÷5>60÷2÷3;
【点睛】本题考查了质量单位的换算与比较大小、分数比较大小、整数乘、除法的计算,需 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7. 一辆玩具车 89 元,买 6 辆大约要( )元,爸爸带了 540 元,( )(填“够” 或“不够”)。 【答案】 ①. 540 ②. 够 【解析】 【分析】买 6 辆大约要多少元,此题采用估算,89 乘 6 估算时把 89 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 90,再计算,因为 89 小于 90,所以 89 与 6 的积肯定小于 90 与 6 的积,据此填。 【详解】89×6≈90×6=540(元) 540=540,因为 89 小于 90,所以 89 与 6 的积肯定小于 540,所以带 540 元够了。 【点睛】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时,把两位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再计算。 8. 钟面上时针的运动是( ),升降国旗时国旗的运动是( )。(填“平移” 或“旋转”) 【答案】 ①. 旋转 ②. 平移 【解析】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 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 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运动。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钟面上时针的运动是旋转,升降国旗时国旗的运动是平移。 【点睛】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如图,黑珠和白珠在一根线上间隔排列,有一段被盒子遮住了,如果白珠有 30 颗,那么 这根线上一共有( )颗珠子。 【答案】61 【解析】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2 颗珠子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 1 黑 1 白的顺序排列,两头都是 黑珠,所以比白珠多 1 颗,即 30+1=31 颗黑珠;再把白珠的数量和黑珠的数量相加,就是 这根线上一共有多少颗珠子,据此解答。 【详解】黑珠数量:30+1=31(颗) 黑珠和白珠的总数:30+31=61(颗) 【点睛】根据题干分析,得出珠子的排列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 下图中黑色三角形是整个图形的     ,如果黑色三角形表示 45,那么整个图形表示 ( )。 1 6 ;270 【答案】 【解析】 【分析】观察图片可知:将图形平均分成了 6 分,最左侧和最右侧的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成 一个大三角形;所以黑色三角形是整个图形的 1 6 ;黑色三角形表示 45,整个图形用 45×6 =270 表示,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黑色三角形是整个图形的 1 6 ; 45×6=270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掌握整个图形是平均分成 6 份,是解题的关键。 11. 王兵看一本《数学家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22 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 8 页, 他第三天将从第( )页开始看起,他第五天看了( )页。 【答案】 ①. 53 ②. 54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第一天看了 22 页,则第二天看 22+8 页,第二天看到 30 页,第三 天从 30+1 开始看;第三天看 30+8=38 页,第 4 天看了 38+8=46 页,第 5 天看了 46+8 =54 页。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第一天看了 22 页; 第二天看 22+8=30(页);前两天一共看了 22+30=52(页) 第三天从 52+1=53(页)开始看; 第三天看 30+8=38(页), 第 4 天看了 38+8=46(页), 第 5 天看了 46+8=54(页)。 【点睛】求得前两天看的总页数是解题的关键。 12. 妈妈带着小华去公园玩,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一张成人票的一半,妈妈付了 90 元买了 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儿童票一张( )元。 【答案】30 【解析】
【分析】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一张成人票的一半,即买一张成人票相当于买了 2 张儿童票, 即相当于 90 元能买 3 张儿童票,用 90 除以 3 即可求出一张儿童票的价钱。 【详解】90÷(1+2) =90÷3 =30(元) 【点睛】能将一张成人票转化为 2 张儿童票,相当于 90 元买 3 张儿童票。 13. 在一张长 20 厘米、宽 12 厘米的长方形彩纸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 长是( )厘米,剩下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答案】 ①. 48 ②. 40 【解析】 【分析】在长 20 厘米,宽 12 厘米的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12 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代入数据即可解答,剩下的图形是一个长是 12 厘米, 宽是 8 厘米的长方形,根据公式计算周长即可。 【详解】12×4=48(厘米) (12+8)×2 =20×2 =40(厘米) 【点睛】从长方形中剪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由较短边决定的,也就是由长方形 的宽决定。 14. 王大爷想用篱笆靠墙围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鸡圈(如图),长和宽都是整米数,已知 篱笆的总长是 15 米,其中一条边是 3 米,那么另外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 )米和 ( )米。 【答案】 ①. 3 ②. 9 【解析】 【分析】因为有一面靠墙,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鸡圈有 3 面总长 15 米,当长靠墙,则长+宽 ×2=15,求得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出面积;当宽靠墙,则长×2+宽=15, 求得长,再求得面积,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长靠墙:2×3=6(米) 15-6=9(米) 9×3=27(平方米) 宽靠墙:15-3=12(米)
12÷2=6(米) 3×6=18(平方米) 27>18,则那么另外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 3 米和 9 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 分) 15. 把 43 根小棒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有几根?小红通过竖式计算得到了答案,计算过程如 图: 小莉通过分小棒也得到了答案。上面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相当于选项( )中虚线圈出的 B. 小棒。 A. C. 【答案】B 【解析】 【分析】计算 43÷3 时,商的十位上是 1,表示 1 个十。用商十位上的 1 乘除数 3,得到 3 个十,即 3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竖式中的箭头所指的数相当于选项 B 中虚线圈出的小棒。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关键是明确 3 表示 3 个十。 16.
上面图形中,轴对称图形一共有( )个。 B. 4 C. 3 D. 2 A. 5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 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线叫做对称轴;依次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选项中,轴对称图有第 2 个,第 4 个,第 6 个,共 3 个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到对称轴,看图形对折 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17. 某蛋糕店在制作糕点盒,甲师傅做了 131 个糕点,乙师傅做了 144 个糕点。学徒将师傅 做好的糕点按 7 个一盒装盒,现在还需师傅做( )个糕点,才能将已使用的糕点盒装满。 B. 3 C. 4 D. 5 A. 2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先用加法计算出做出的糕点的总数,再用除法计算出现有的盒数和剩 余的不足一盒的个数,最后用减法即可解答。 【详解】131+144=275(个) 275÷7=39(盒)……2(个) 7-2=5(个) 故答案为:D 【点睛】求得做好的糕点的总个数是解题的关键。 18. 如图,图( )中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图( )中甲的周长大于乙的周长。 A. ③② 【答案】C 【解析】 B. ③① C. ②① 【分析】图形①甲的周长=一条长+一条宽+公共边+左上一条小短边+右下一条小短边, 乙的周长=右上较长的边+右下较长的边+公共边,一条长+一条宽>右上较长的边+右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