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资料共2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 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 一、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一项。 1.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物腐败 B. 矿石粉碎 C. 蜡烛燃烧 D. 以粮食 为原料酿酒 【答案】B 【解析】 【详解】A、食物腐败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 B、矿石粉碎,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 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 故选 B。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l C. O D. Fe A. Si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元素。故选 C。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B. 煤炭 C. 蒸馏水 D. 洁净的 A. 食醋 空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食醋是醋酸和水的混合物,故 A 错误;
B、煤炭主要成分是碳,属于混合物,故 B 错误; C、蒸馏水是纯净的水,属于纯净物,故 C 正确; D、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 D 错误。 故选 C。 4.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B. 石油 C. 煤 D. 乙醇 A. 天然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乙醇可由高粱、薯类发酵制得,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选 D。 5. 下列物质在 O2 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B. 甲烷 C. 铁丝 D. 红磷 A. 木炭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 A 错误; B、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 B 错误; 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 C 错误;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 D 正确。 故选 D。 碳的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小题。 6.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电子数不同 电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质子数不同 D. 最外层 7.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 做燃料 工降雨 B. 做制冷剂 C. 做气体肥料 D. 用于人 8. C3N4 是一种新型材料,在 C3N4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 -5 B. +3 C. +1 D. -3 【答案】6. C 7. A 8. D 【解析】 【6 题详解】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 C; 【7 题详解】 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做燃料,错误; B、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正确; C、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可做气体肥料,正确; D、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故选 A; 【8 题详解】 在 C3N4 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又因为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设氮元素 的化合价是 x,则+4×3+4x=0, x=-3。故选 D。 9.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水 C. 过氧化氢 【答案】B 【解析】 B. 液氧 D. 二氧化碳 【详解】A、水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 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B. 试管 C. 量筒 D. 燃烧匙 A. 烧杯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烧杯可以被间接(垫着石棉网)加热;试管可以被直接加热;量筒不能加热,防止 刻度不准确;燃烧匙可以被直接加热。故选 C。 2022 年“世界无烟日”的宣传主题为“燃烧的是香烟,消耗的是生命”。回答下列小题。 11. 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12. 吸烟时,烟草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 A. N2 B. O2 C. CO D. CO2 【答案】11. A 12. C 【解析】 【11 题详解】 A、该图标是“禁止吸烟”,符合题意; B、该图标是“禁止燃放鞭炮”,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禁止烟火”,不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禁止放易燃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2 题详解】 吸烟时,烟草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 故选 C。 1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倾倒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过滤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先上下移动试管预热,再集中加热,故 A 选项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故 B 选项图中所 示操作正确; C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 灯,故 C 选项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 、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 D 选项图 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4. 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 2 个氢分子的是 B. 2H C. 2H2 D. 2H+ A. H2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 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根据标在离子符
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 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 H2 表示一个 氢分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故 A 不符合题意;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 2H 表示 2 个氢原子;故 B 不符合题 意; 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 2H2 表示 2 个氢分子;故 C 符合题意; D、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所以 2H+表示 2 个氢离子;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 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 15. 能鉴别氧气和空气两瓶气体的方法是 A. 看颜色 C. 倒入水 【答案】D 【解析】 B. 闻气味 D.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详解】A、氧气和空气均为无色气体,则不能通过颜色鉴别,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和空气均为无味气体,则不能通过气味鉴别,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气和空气均不易溶于水,则不能通过倒水鉴别,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则可通过现象鉴别,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钛合金是常用的航天材料之一、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6. 下列有关钛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是 22 C. 属于非金属元素 17. 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B. 元素符号为 Ti D. 相对原子质量是 47.87 A. 70 B. 22 C. 26 D. 48
【答案】16. C 17. B 【解析】 【16 题详解】 A、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钛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2,该选项 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则钛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Ti,该选项 说法正确; C、钛元素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17 题详解】 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2,故选 B。 18.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 使用节水型马桶 C.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答案】A 【解析】 B.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D.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详解】A、推广使用节水器具,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正确; B、工业废水未处理直接排放,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错误;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错误; D、大量施用化肥和农业会污染水资源,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错误。 点睛: 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9. 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面粉厂内,禁止明火 B.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C.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答案】D 【解析】 【详解】A、面粉厂内,防止爆炸,禁止明火,故 A 正确;
B、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故 B 正确; C、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点燃之前,要检验其纯度,故 C 正确; D、燃气泄漏,不能点火检查,易引燃燃气,发生危险,故 D 错误。 故选 D。 2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C. 活性炭除去电冰箱的异味 D. 氮气用作保护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不用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 质,故 A 错误; B、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作电光源,不用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属于 物理性质,故 B 错误; C、活性炭能吸附异味,不用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 C 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 D 正确。 故选 D。 21. 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铜 CuO2 C. 氯化钠 Na2C1 【答案】B 【解析】 B. 二氧化锰 MnO2 D. 碳酸钠 NaCO3 【详解】A、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则其化学式为 CuO,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根据化学式的读法,二氧化锰的化学式为 MnO2,该选项书写正确; C、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则其化学式为 NaCl,该 选项书写不正确; D、碳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碳酸根的化学式为-2 价,则其化学式为 Na2CO3,该 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 B。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