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北京朝阳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
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Zn 65
一、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一项。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完成下面小题。
1. 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氧气
体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Si
B. Al
C. O
D. Fe
3. 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
A. 禁止吸烟
B. 禁止燃放鞭炮
C. 禁止烟火
D. 禁止放
易燃物
4. 我国在部分地区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A. 元素
B. 单质
C. 分子
D. 原子
5. 填涂答题卡需要用 2B 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A. 金属光泽
B. 质软
C. 导电性
D. 可燃性
6.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CO
B. CO2
C. SO2
D. NO2
7.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铜
B. 泥水
C. 空气
D. 氧化镁
8. 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能除去色素和异味的净水方法是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消毒
9.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说明干冰升华吸热
B.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
于水
C. CO 用作燃料,说明 CO 具有可燃性
D. 将食物放置冰箱冷藏,以延长它的
保质期
10. 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 纸杯着火点降低
B. 温度低于着火点
C. 未与氧气接触
D. 纸杯不
是可燃物
【答案】1. B
2. C
3. B
4. A
5. D
6. B
7. D
8. C
9. B
10.
B
【解析】
【1 题详解】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体积分数约为 78%,故选 B。
【2 题详解】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O,
故选 C。
【3 题详解】
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故选 B。
【4 题详解】
“酱油加铁”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
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 A。
【5 题详解】
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
定性等,故选 D。
【6 题详解】
CO2 含量过高,虽然会引起温室效应,但其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 B。
【7 题详解】
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镁是由氧和镁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属于化合物,故选 D。
【8 题详解】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选 C。
【9 题详解】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氧气属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选 B。
【10 题详解】
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杯中的水吸热汽化,导
致纸杯下部分的温度低于着火点,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
大,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仪器中,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
A.
试管
B.
量筒
C.
托盘天平
D.
集气瓶
12.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C.
取用固体粉末
B.
滴加液体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13. 下列方法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A. 闻气味
清石灰水
B. 观察颜色
C. 伸入燃着的木条
D. 倒入澄
14.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B.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
C.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答案】11. B
12. C
13. D
14. B
【解析】
【11 题详解】
A、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错。
B、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故对。
C、天平用来称量物质的质量。故错。
D、集气瓶用作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故错。
故选 B。
【12 题详解】
A、取用固体粉末,将试管倾斜,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试管直立起来,操作正确。
B、胶头滴管滴加药品时悬垂在容器正上方,操作正确。
C、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朝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操作错误。
D、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用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操作
正确。
故选 C。
【13 题详解】
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味气体,故不可以通过闻气味区分。故错。
B、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气体,故不可以通过观察颜色区分。故错。
C、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具有助燃性。故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故错。
D、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无现象。故澄清石灰水可以区分。故对。
故选 D。
【14 题详解】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未变化。故错。
B、装置内气体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其间隔变大。故对。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未发生变化。故错。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未发生变化。故错。
故选 B。
基于“宏观一微观一符号”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2
B. H2O2
C. H2SO4
D. NO2
16.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 2H+
B. 2H
C. H2
D. 2H2
17.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H SO +2NaOH=Na SO +2H O
2
4
2
4
2
B.
Mg +2HCl=MgCl +H
2
2
C.
2KClO
3
2
MnO
Δ
2KCl+3O
2
D.
2CO +C
高温
2CO
18. 利用催化剂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CO +3H
2
催化剂
2X+H O ,X 的化学式为
A. C
B. CH4
C. CH3OH
D. CH2O
【答案】15. A
16. D
17. D
18. C
【解析】
【15 题详解】
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故 A 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属于纯净物,只含有过氧化氢这一种物质,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
只含有过氧化氢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 B 不符合题意;
C、硫酸属于纯净物,只含有硫酸这一种物质,不含有氧分子,故 C 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氮属于纯净物,只含有二氧化氮这一种物质,二氧化氮是由二氧化氮分子构成的,
只含有二氧化氮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 D 说法错误;
故选 A;
【16 题详解】
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
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
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H+表示的是 2 个氢离子,不符合题意;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
上相应的数字。故 2H 表示的是 2 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
的数字。故 H2 表示氢气或 1 个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
的数字。故 2H2 表示两个氢分子,符合题意;
故选 D;
【17 题详解】
A、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
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 A 不符合题意;
B、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
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 B 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
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 C 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
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8 题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反应前有
1 个 C、2 个 O、6 个 H,反应后已知物中有 1 个 O、2 个 H,故反应后未知物 X 中含有 1 个 C、
1 个 O、4 个 H,故 X 的化学式为 CH3OH,故选 C。
19.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能与氧化钙反应
B. 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C.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说法正确;
B、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和难溶性杂质,故说法正确;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说法错误;
D、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泡沫多为软水,泡沫少为硬水,故说法正确;
故选 C。
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完成下面小题。
20. 火箭推进剂涉及的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H
B. N
C. O
D. K
21. 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供氧系统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CO2
C. NaOH
D. Na2CO3
22. 神舟飞船返回舱的“避火衣”是由钛合金等材料制成。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 Ti
B. 原子序数为 22
C. 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g
D. 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 22
23.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偏二甲肼(C2H8N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偏二甲肼是单质
B. 偏二甲肼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偏二甲肼中 C、H、N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4:1
D. 偏二甲肼由 2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1 个氮分子构成
24. 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所需的部分水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反应的微
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1:3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
D. 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
为 1:1
【答案】20. D
21. B
22. C
23. B
24. C
【解析】
【20 题详解】
A、H 的元素名称是“氢”,由“气”字旁可知,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N 的元素名称是“氮”,由“气”字旁可知,氮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O 的元素名称是“氧”,由“气”字旁可知,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K 的元素名称是“钾”,由“金”字旁可知,钾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 D;
【21 题详解】
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是由 C、O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是由 Na、O、H 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是由 Na、C、O 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2 题详解】
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钛的元素符号为 Ti,不符合
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钛的原子序数为 22,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