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江苏宿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资料共2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江苏宿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相应选项;非选择题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 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一、(24 分) 大千世界,五彩斑斓,像汹涌的浪潮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勇敢地迎面而去,存一份感 念,多一份渴盼,怀着热爱奔赴梦想。 1.班级举行“热爱与潜能”主题班会,以下是你的演讲片段。 当我们真正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每个人都拥有一座名 为“潜.( )能”的金矿,那么“热爱”便是打开金矿的那把钥匙。热爱给你动力, 为你 fù( )能,吸引着你不断去探寻、 甲 生命的种种可能性。同样,它也会 给你勇气,使你坚定,让你对所有的困难都能无畏无惧,甘之如饴。无论处于何种境地, 热爱永远是我们可以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精神力量。找到你所热爱的事, 乙 时间里的每 一刻,__________________。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潜. 能 fù 能 (2)在文段甲、乙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探究 C.开掘 享用 享用 B.开掘 D.探究 享受 享受 (3)请在末尾横线处加上一句话,使表达更加完整。 2.填写名句,感受作者笔端流露的各种热爱之情。 热爱是对自然风光的流连,是陶弘景眼前“两岸石壁,(1) ”的 多彩,是常建笔下“(2) ,潭影空人心”的禅意;热爱是对亲人挚 友的牵挂,是苏轼“(3) ,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王勃“海内存 知己,(4) ”的劝勉;热爱是对知识智慧的吸纳,是孔子 “(5) (6) ,不亦说乎”的教诲,是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 ”的顿悟;热爱是对家国天下的担当,是“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慷慨激昂,是“(7) , ”的 爱国情怀。
3.班级开展“我爱科技·乐享生活”综合实践系列活动,本次聚焦“一次性产品消 费”,请你参与。 【活动一:走访社区】 邻居杨阿姨说,家中的老人生病住院,在外地工作的女儿主动从网上为她买来口罩、 酒精湿巾、餐具、纸尿裤、马桶垫、蒸汽眼罩……这些一次性产品帮她节省了很多时间 和精力,也帮她熬过了辛苦陪床的时间。此后,她发现一次性用品远不止上述那些,广 泛涉及衣食住行、医疗等各方面,已被大家普遍接受。她觉得太浪费了,女儿却觉得性 价比不错。女儿还说,如果大家都不用,该有多少人失业呀。 【活动二: ▲ 】 《科学大众》刊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滑石粉打磨、硫磺熏蒸、双氧水 漂白,所以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硫磺,侵蚀呼吸道黏膜并对消化道造成腐蚀。一次性 用品过了保质期很可能滋生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等。我国每年大约使用 450 亿双一次 性筷子,需占用林地约 184 万亩。一次性筷子、外卖塑料盒、塑料袋等的处理,直接或 间接地污染了大气、水、土壤。我国每年如果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量的 10%,将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量 10.3 万吨。 【活动三: ▲ 】 如何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产品呢?同学们来到当地化工厂请教工程师,了解到我国 目前主要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不过有的一次性用品可以回收制成其他物品,从而循 环使用。例如:现在很多饮料瓶是由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回收处理 后可成为地毯、船帆等许多产品的原材料,5 个 PET 饮料瓶就可以做一件 T 恤衫。 (1)请仿照【活动一:走访社区】的命名方法,为活动二、三命名。 活动二: 活动三: (2)你参加了班级的辩论赛,辩题为“‘一次性产品消费’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请写出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3)“小贴士”是一些小的提示、帮助、建议、小窍门等。你准备在家中张贴一张“一 次性产品”使用小贴士,请对其内容进行设计。(每条不超过 12 个字)
二、(66 分) 阅读让我们认识世界,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一)古诗文阅读(24 分) 【甲】 春题湖上注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此诗作于长庆四年(824),作者杭州刺史任期届满之时。 【乙】 钱塘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条,具.列如下: 钱塘湖石记 钱塘湖北有石函①,南有笕②。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③, 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军吏二人,与本所由④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 而放之。 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押帖⑤,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 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 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自钱塘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⑥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 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 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水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予在郡三年,仍①岁逢早,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长庆四 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选自《白氏长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删节) 【注】①石函:石函桥、石函闸。②笕:笕决湖。③复时:一昼夜,即二十四小时。④ 所由:官名,唐代一般指胥吏及差役。⑤押帖:书面说明。⑥官河:文中指运河。⑦仍: 连续。 4.朗诵甲诗颔联,你认为要重读的字(或词)是:上句 ,下句 。 (限各写一个)原因是: 。 5.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甲诗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6.后人评论甲诗“言外正有余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作者表达的感情。 7.请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 8.请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乙文中加点的字。 方法指引 文中语句 字词解 释 【课内迁移】具.答之(《桃花源记》) 具.列如下 具:(1) 【成语推断】望尘莫及. 【借助字形】“决”小篆字形为 。《说文·水部》:“決, 行流也。从水,从夬。”夬,分决也,有所破坏决裂。 9.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而旱田苗 无所及.也 即更决.临 平湖 及:(2) 决:(3) 1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尝求古仁人之心”。根据上面的诗文,联系下列材料, 探究白居易有着怎样的“古仁人之心”。 (1)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疏浚钱塘湖,筑堤修闸,灌溉良田千顷;疏浚六井,保障 居民生活用水。 (2)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二)组合文本阅读(14 分) 【材料一】 ①新京报:如何理解城市、市民、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如何让老百姓愿意走进博物 馆?
②单霁翔(故宫博物院前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 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作为城市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是连接公众与多元文化的纽带。 ③如何能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要面向自身,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 内涵,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 达方法,让文物故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人心,融入百姓文化生活。 ④我一直认为,一座好的博物馆是有情怀的、有温度的,人们会把这座博物馆当作 自己生活中的博物馆,平时经常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可以说,一座好的博物 馆,应该让人们用双脚来投票。 ⑤新京报:博物馆如何把历史文化信息传递给大家? ⑥单霁翔:博物馆应在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资源分享给社会 公众。博物院的藏品要更多地展示出来。文物藏品只有在展出之前,才会对它们进行精 心维护。人们能够看到这件藏品的时候,才是它被修复到最好状态的时候。文物展出的 过程,实际上也是文物保护的过程。 (摘编自《一座好的博物馆应该让人们用双脚来投票》,《新京报》2023 年 5 月 18 日) 【材料二】 精巧细致的夜灯、传承古法的彩妆、惊喜连连的“考古”盲盒……“双 11”之前, 文创产品销量持续攀升,各地博物馆乘着网络东风,再次凭借各种文创产品打开破圈之 路。 进入 21 世纪,博物馆文创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早期文创集中于雨伞、冰箱贴、书 签、帆布包、日历等实用性强的日用品。后来,故宫以清代朝服的珠串为灵感,设计出 的“朝珠耳机”引领博物馆文创朝着更为鲜活、轻快的阶段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创产品 着力提取文物灵感,大力挖掘互联网资源,通过创意组合设计出新式产品。当前,以创 新手法表达文化内核,在体验互动中传承优秀文化已成为博物馆文创团队的共识。如故
宫《谜宫》系列创意互动解谜书籍、上海博物馆为“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推出的航 海历险手游、长沙馆推出的《法门梦影》剧本杀…… (摘编自喻婷《讲好传统文化故事,博物馆文创全力破圈》,中国江苏网 2022 年 11 月 11 日) 【材料三】 今天,公众登录“云游敦煌”小程序,就可以进入高清还原的数字藏经洞中,近距 离观赏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和碑文等。不仅如此,公众还可以通过人物角色的扮演,“穿 越”到不同历史节点,与多位历史人物展开互动,“亲历”藏经洞的前世今生。党的二 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传播的方式,也在 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时空观——文物从此“活起来”。一眼千年、一眼万里成为现实,古 人的生活可观可感,历史与现实产生交叠……而也是在这样的变革中,中华文明的创造 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有了更大的可能与可塑性。 (摘编自张焱《科技让博物馆有一颗现代的心》,《光明日报》2023 年 5 月 23 日) 11.材料三中说“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传播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时空观 ——文物从此‘活起来’”,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国内首个文博虚拟宣推官国风少女“文夭夭”可跨越时空,以多个“数字人分身” 同时服务上百家博物馆,解说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 B.在“云上宫阙——大明宫数字复原展”中,大家戴上 AR 设备能看到建筑结构等细节, 并可通过手势与虚拟元素互动,体验放飞孔明灯的快乐。 C.“数字长城展”使人不仅可以直观感受长城的场景,还可以通过考古、清理、砌筑、 勾缝、砖墙修补和支撑加固等互动,了解长城的修缮知识。 D.大量残损的出土文物,拼接与修复是一大难题。1986 年出土的三星堆遗址中,大量 青铜神树断枝经过十年拼合修复,才得以向公众展示。 12.单霁翔认为“一座好的博物馆,应该让人们用双脚来投票”,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13.请根据三则材料,简述走进博物馆的必要性。 14.阅读链接材料,如果你是泥塑猴面具推介人,你有哪些好的创意来推介该文物? 链接材料:
宿迁市博物馆中陈列的泥塑猴面具,发掘于被称作“江苏文明之根”的顺山集遗 址,距今 8500 至 7500 年。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正 在萌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 分) 桃果村 殷贤华 ①桃果村,顾名思义,因盛产桃果而得名。整个村山上沟下,土里田外,都种满了 桃树。桃果村栽种桃树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黄桃、毛桃、油桃等,应有尽有。 ②今年,桃果的成熟期又快到了,漫山遍野的桃果红里透白、白里透亮,发出诱人 的光芒。老支书叼着烟袋在村里转悠,不禁又喜又忧:喜的是又逢上丰收年,忧的是桃 果的销路。因为桃果村地处穷乡僻壤,交通不便。 ③老支书正一筹莫展,在外出差的村委会李主任和村会计小霞回来了。李主任兴冲 冲地说:“这回我们到大城市考察长了见识,受到启发,想出了一个推销桃果的好办 法。” ④不等老支书发问,小霞就连珠炮似的说:“我们可以举办一个桃果节,邀请各地 水果经销商来洽谈生意。当然我们还要邀请各类媒体来宣传,扩大影响……” ⑤老支书认真听完,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笑呵呵地说:“还是你们年轻人 脑筋活络,我支持你们!马上召开村民大会,干部群众一起商量怎么干!” ⑥说干就干,村民大会趁夜召开。听说要举办桃果节,村民们都觉得很新奇,很兴 奋。大家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正乱着时,村里的“赛诸葛”阿强举着一个小喇叭吼起来: “大伙静一静,我出一个主意,我们举办桃果节,必须充分发挥村里女孩的作用!车展 要火,必须有车模;房展要火,必须有房模;我们桃果节要火,必须有桃模!” ⑦桃模?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稍愣了一下,都不禁点头叫好。村里桃树婀娜,桃 花飘香,桃果味美,或许因为受了这滋润,村里的女孩都别有一番风姿。这次当桃模, 那可真是派上了用场! ⑧“好!村里的女孩全部当桃模!在外面打工的,全部喊回来,为村里争光!”老 支书一锤定音。 ⑨经过紧张筹备,桃果节终于隆重开幕了!活动得到乡里甚至县里的支持和宣传, 吸引了好多远道而来的客人:除了水果经销商,还有各级领导、媒体记者,数不清的游 客,还来了几个文化采风团。 ⑩望着村里一望无垠的桃林,客人们不禁心旷神怡;看着树上挂满的鲜香欲滴的桃
果,客人们不禁垂涎三尺。然而,令客人们眼睛睁得比铜铃还大的,是树下一个个摇曳 是一个个原生态的美人胚子! 的问题和她们交流,都想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多姿的桃模!⑪这些桃模大都黑发齐腰,身若桃枝,面若桃花,没有擦脂抹粉,没有矫揉造作, ⑫一下子,桃模们被围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对准她们,各类游客都有无穷 ⑬“你们太漂亮了,请问这和长期吃桃有关吗?” ⑭“请问你们从不用化妆品吗?” ⑮“你们有兴趣做演员吗?” ……⑯这边热火朝天,那边的桃果销售无人问津。桃果节结束,桃果村的桃果销售跟 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桃果节没有把桃果捧红,却把村里的桃模们捧红了。一张 张靓照出现在电视、报纸、网络上,桃模们的生活从此被打破了宁静。桃模们有签约当 去年相比多不了多少,气得老支书一阵咳嗽,差点背过气去。 影视演员的,有签约做时装模特的,有签约品牌代言的。好多记者、商家、导演、文化 经纪人来到桃果村,都不想离去。 公司,公司下设模特队、农家乐、休闲中心等,桃果村人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至于桃 ⑱没过多久,桃果村建起了桃模影视基地、桃模旅游文化基地,成立了桃模文化 ⑲根据大家的意愿,桃果村后来被更名为桃模村。 (选自《青年文学家》,2022 年 7 月上半月刊,有删改) 果好不好卖,连老支书自己都不是很关心。 15.找出老支书的情绪变化和相应原因。 情绪:一筹莫展→① →差点背过气去→② 原因:③ →提议办桃果节→④ →村里逐渐富起来了 16.小说有诸多出人意料的情节,请列举两处并分析其效果。 17.有人说小说的标题应改为“桃模”,你同意吗?请写出理由。 18.本篇小说引发了人们对乡村振兴的思考,请结合本文谈谈你有哪些思考。 (四)整本书阅读(12 分) 19.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傅雷家书》中傅雷教导儿子要谦虚待人,严谨做事,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 术、人格的尊严,做“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