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 I(选择题部分)、试卷Ⅱ(非选择题部分)和答案卷。试卷共 6 页,有两大题,29 小
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铅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卷 I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史书记载:西周初年分封了 71 个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并对周天子承担朝贡、提
供赋役等义务。这反映西周实行
(A)行省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D)科学制
2.从 1840 年开始,列强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
光辉篇章。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是
(A)三元里人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
3.1919 年初,在几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操纵下,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中
国五四运动由此爆发。下列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4.图 1 所示会议的召开,“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行的地位同世
界上的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此会议是 1955 年的
(A)日内瓦会议
(B)旧金山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5.“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
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
最为持久的征服。”上述材料所说的“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
征服”所用的法律武器是
(A)罗马法 (B)《权利法案》
(C)“陶片放逐法”(D)《人权宣言》
6.1848 年,两位伟人共同发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这标志着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列宁主义的诞生
(C)自由主义的诞生
(D)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7.在当代国际舞台上,“我是法国人”“我是德国人”的声音日益汇聚成一个声音:“我是欧洲人!”这
反映(
)
(A)第三世界在崛起
(B)欧洲在走向一体化
(C)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形成
(D)苏联在解体
8.“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九秋玉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唐代诗句所赞美的
是我国古代哪一行业的产品?
(A)冶炼业 (B)陶瓷业
(C)造纸业
(D)造船业
9. 清朝诗人黄黄遵宪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中国古代实行
“海禁”政策主要是在(
)
(A)夏商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0.图 2 所反映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
)
(A)以重工业为主
(B)以轻工业为主
(C)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D)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
11.1912 年,在日本学习化工的范旭东得知武昌起义成功后,
回国创办水利碱厂,成为著名的“化工大王”。这一史实表明,民国
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B)清政府放松了对民族工业的限制
(C)辛亥革命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热情
(D)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币政改革”
12.“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中国尽快地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提出这一主要任务是在(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3.图 3 反映了 1982 年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状况。它表明当
时中国农村(
)
(A)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B)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普遍开展土地革命
(D)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4.1900 年,蔡元培写了一则征婚启事:“1.女子须不缠足者;……4.男死后,女可再嫁;5.夫妇如
不相合可离婚。”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出现的社会新习俗有(
)
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③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④提倡天足,反对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1492 年,一位欧洲航海家带着三艘帆船组成的船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向西艰苦航行,终于看到了
陆地——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这位把“割裂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的航海家是(
)
(A)郑和 (B)马可·波罗
(C)哥伦布
(D)达尔文
16.请欣赏下列图片,其中最能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大成就的是(
)
(A)图 4
(B)图 5
(C)图 6
(D)图 7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本国国情出发,采用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
采用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并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18.正在全力推进现代化的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区域集团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2001 年,
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
)
(A)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北美自由贸易区会议
(C)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 (D)欧洲联盟会议
19.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些问题日益突出,图 8 中事件所反映的问题
是(
)
(A)粮食短缺 (B)恐怖组织活动猖獗 (C)毒品泛滥 (D)
传染病横行
20.我国明清时期的四大长篇小说引人注目,其中创造了诸葛亮、曹
操、刘备等鲜活人物形象的长篇历史小说是罗贯中创作的(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21.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鸦片战争后,他主张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的侵略,
明确提出(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民主与科学”
(C)“自由、平等、博爱”
(D)“师夷长技以制夷”
22.西方经济学家赞道:“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袁隆平的贡献主要是在
(
)
(A)农业领域 (B)医学领域
(C)空间技术领域
(D)信息技术领域
23.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用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
就有权推翻它。他的这一主张就是(
)
(A)开明专制论 (B)自然神论 (C)君权神授论 (D)“主权在民”论
24.当今许多城市的公交车上都使用“非接触式 IC 卡”,该卡的设计应
用了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英国科学家是
(
)
(A)伽利略 (B)赫胥黎 (C)亚里士多德 (D)法拉第
25.1912 年,图 9 中人物在伦敦朗诵了他那具有浓郁东方气息的抒情诗
集《吉檀迦利》,翌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是印度文学家
(
)
(A)拜伦 (B) 戈尔 (C)雨果 (D)巴尔扎克
卷 II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27 题各 8 分;第 28 题 6 分;第 29 题 28 分;共 50 分。
26.温馨提示:26—A 题与 26—B 题为选做题,分值均为 8 分,请任选一题回答。如两题均答,则只
按 26—A 题的得分计算成绩。
在 20 世纪的中国历史星空中有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和奋
斗,并在实践与理论两个方面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26—A.辛亥革命前夕,从湖南省的一个乡村中,走出一位青年才俊,他立志“学不成名誓不还……人
生无处不青山。”这位志向不凡的青年后来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
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请回答:
这位影响 20 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代伟人是谁?(3 分)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时期开创
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新道路?(3 分)抗日战争前夕,以他为代表的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上?(2 分)
26—B.1977 年,一位年逾古稀的政治家重新出现在中国政坛上。他怀着坚定的信念:要让中国人民
富裕起来,让中国强盛起来。他领导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光明大道,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新的长征。
请回答:
这位在 20 世纪后期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世纪伟人是谁?(3 分)这位伟人于 1978 年发表了《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一讲话标志着什么?(3 分)他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在中国共产党哪一次重要会议上?(2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 10:《1929 年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
材料二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
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
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1936 年)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2 分)
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2 分)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中,哪一项是为克服金融危机而实施的?(2 分)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 分)
28.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某校高一学生开展的关于孔
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一个班级的学生排演了题为《孔子——名垂千古的师圣》的历史剧,其中一幕
剧情的片断如下:
孔子的两旁分别站着颜渊、仲弓、子贡等几位学生。在孔子前面的书案上堆放着一叠精美的讲义
纸,在他身后的墙上用工整的楷书写着“仁者爱人”四个字。
颜渊、仲弓、子贡对“仁”的涵义不太理解,先后向孔子问仁,孔子对这三位程度不同的学生作了不
同的回答:
先是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
后是仲弓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再是子贡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请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该剧情片断中的有误之处两例,并说明理由。(6 分)
29.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琅邪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
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
(1)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主要采取了什么政治措施?(6 分)秦朝建立的中央集
权体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2 分)
材料二 1689 年 10 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
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1701 年,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对王权
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权力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
(2)上述两个文献的颁布,为哪种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在英国确立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美国)1787 年宪法规定: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分司令,由选举产生……
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 1787 年宪法的主要特点(2 分)。
材料四
(4)为了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毕生奋斗。请根据材料四写出孙中山
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取得的两大成就。(6 分)
材料五
(5)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材料五
所反映的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在全国
范围内建立起来了?(1 分)这次会议通过了哪一部宪法?
(2 分)这部宪法的性质和它所体现的两大原则分别是什
么?(3 分)
(6)请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
演进的认识。
答案
选择题:1-5:CADCA
6-10 ABBDC 11-15 CDBCC 16-20 DCABA 21-25 DADDB
26-A 题:伟人:毛泽东;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共七大。(8 分)
26-B 题:伟人:邓小平;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开辟建设中国道路的宣言书;中共十五大。(8
分)
27.(1)指罗期福新政。(2 分)主要目的: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摆脱经济危机。(2 分)
(2)措施:整顿银行业。(2 分)
(3)主要特点:国家干预经济。(2 分)
28.错误一:书案上讲议纸。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书写材料为竹简。错误二:墙上的“仁
者爱人”的字体:楷书。楷书字体形成汉末。错误三:孔子对子贡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这是老子的思想主张。(三选二即可得 6 分)。
29.(1)措施:中央:实行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6 分)积极影响:加强中央
对方的管辖,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
起着积极作用。(2 分)
(2)君主立宪法制。(2 分)
(3)三权分立(或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 分)
(4)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3 分);颁布了中国第一部
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 分)
(5)人民代表大会制(1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 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3 分)
(6)认识;民主政治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民主政治的进步总是伴随着法制的变革。(言之
有理即可给分)(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