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20 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1 分)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原因
在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D.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2.(1 分)他在《革命军》一书中盛赞革命,旗帜鲜明地宣传反清革命。他是(
)
A. 章炳麟
B. 孙中山
C. 邹容
D. 陈天华
3.(1 分)武汉有“英雄城市”、“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
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同盟会成立
C.黄花岗起义
D.兴中会成立
4.(1 分)如图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5.(1 分)习近平主席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
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发祥于(
)
A.北京、江西南昌
C.广州、江西井冈山
B.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D.湖北武昌、河南郑州
6.(1 分)如图是某次会议的相关信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遵义会议
C.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7.(1 分)但丁在《神曲》中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
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材料反映了文艺复
兴运动的实质是(
)
A.封建思想的蓬勃发展
B.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提倡教会“神权至上”
D.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8.(1 分)阅读如表《麦哲伦航行大事记》。
时间
典型经历
1519 年 9 月 20 日 率五艘船从西班牙圣卢卡尔港出发
1520 年 3 月
在南美巴塔哥尼亚,船员发生哗变,勉强平息
1520 年 5 月
一艘船在探航中沉没
1520 年 10 月
在今天的麦哲伦海峡遇上狂风暴雨,历时一个多月才通过
1520 年 11 月初 一艘船离开船队驶返西班牙
1521 年 3 月
麦哲伦干预菲律宾诸岛内讧被杀
1521 年 11 月
继续航行的船队遇到了住在当地的葡萄牙人的袭击,之后途中一艘船被
葡萄牙人掠去
1522 年 9 月 6 日 唯一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返回,船员仅剩 18 人
对麦哲伦航行的精神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不畏艰辛,勇于进取
B.扶贫济困,乐于助人
C.善待他人,奉献社会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9.(1 分)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书中写道:1648 年革命,1789 年革命,这两
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
界的要求。“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
)
A.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和解放
B.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
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D.确立“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0.(1 分)如图为某位伟大人物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节选。这位
历史人物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爱迪生
D.斯大林
11.(1 分)19 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比很大,近 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
者是农奴。在 1853-1856 年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国战败。这些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
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材料表述了 1861 年改革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12.(1 分)19 世纪中后期,日本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
运动。主要是因为(
)
A.明治政府推行地税改革
B.日本有尚武的传统
C.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严重
D.天皇制度正式确立
13.(1 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
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
问题。”从材料可得出,一战(
)
A.首先在英德两国间爆发
B.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
C.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D.极大地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14.(1 分)它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材料中的“它”是指(
)
A.建立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
C.成立第一国际
D.十月革命
15.(1 分)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
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凡尔赛条约》是胜利者强加给失败者的掠夺性条约。“失败者”
指的是(
)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16.(1 分)1933 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
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
的紧急状态一样。”为此,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C.调整农业政策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推行“以工代赈”
17.(1 分)如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及其特点。图中①②处应该是(
)
A.①凡尔登战役②台儿庄战役
B.①索姆河战役②攻克柏林
C.①索姆河战役②珍珠港事件
D.①凡尔登战役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8.(1 分)1955 年,苏联同 7 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
成立。《华沙条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
行援助。据此说明,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A.造成德国的分裂
B.标志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C.加剧美苏两大集团的冷战对峙
D.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9.(1 分)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
子用来供人们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对“安全网”理解最准确
的是(
)
A.国家防卫体系
C.社会治安体系
B.社会救济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20.(1 分)网上音乐、视频和游戏,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互
联网上,人们可以展示自我,参与讨论,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这表述的是互联网(
)
A.推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B.创新人类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C.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D.中国网民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21.(9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
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只
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 19 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
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
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 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
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
的发生。
1832 年 3 月霍乱遍及英国;1848-1849 年,霍乱在英国再次兴起……
举世闻名的“雾都”伦敦之得名,除了英国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外,恐怕与 18、19 世纪
的工业化密不可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出现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当今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社会发展有何启示?
22.(11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说: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
于你们。”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编著:《大国崛起•俄罗斯》(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
知识,归纳 1921 年苏俄调整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调整后的政策名称。
材料二:1979 年,小岗生产队的农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这一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
以往 5 年的总和,人均收入由上年的 22 元增加为 200 元,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交了 3 万多千
克公粮。农民们情不自禁地赞扬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
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2)根据材料二,概括 1979 年小岗生产队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这些变化的原因。
(3)综合材料一、二,你从苏俄、中国的政策调整中得到什么认识?
23.(10 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12 年 3 月 11 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为什么说《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1862 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文
献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17、18 世纪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法律文献,对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试举一例并分析其历史进步性。
解析:
1. D。
2. C。
3. A。
4. C。
5. B。
6. B。
7. D。
8. A。
9. C。
10. A。
11. A。
12. C。
13. B。
14. B。
15. C。
16. D。
17. D。
18. C。
19. D。
20. B。
21.答案为: (1)关系: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发明都是
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依据实践的经验而取得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
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
就;或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带来了严重
的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还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启示: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在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做到保护环境、平
衡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科技发展,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生态与人
口等问题。(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2.答案为: (1)原因:国家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时
政策)不满;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政策:新经济政策。 (2)变化:农业生产大丰收:粮
食产量增加;人均收入增加;向国家交公粮;原因: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3)
认识: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要从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
目标);恰当的经济政策有利于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经济政策要以民生为本,关注人
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3.答案为: (1)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
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主要内容:《宅
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 1863 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
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作用:深入人心,调动了农民和
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示例 1: 举例:英国:《权利法案》;分析: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以《权利法
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此,
分歧可以在协商中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