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年广东暨南大学普通化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年广东暨南大学普通化学考研真题 学科、专业名称:应用化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名称:普通化学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25 题共 50 分) 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水的共轭酸是( ) (A) H+ (C) OH– (B) H3O+ (D) H2O 2. 已知 HCN 的 Ka=5.0×10-10,则 CN-的 Kb 等于( ) (A) 2.0×10-5 (C) 5.0×10-24 (B) 5.0×10-10 (D) 2.2×10-6 3.描述一确定的原子轨道(即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需用以下参数( ) (A) n (C) n,l,m 4.下列哪组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 (A) H2S, H2O (C) NH3, CH4 (B) n,l (D) n,l,m,ms (B) HF, H2O (D) HBr, HCl 5.已知氨水在 293 K 时的Kb=1.71×10-5, 0.100 mol·L-1 氨水中[OH-]是( )mol·L-1 (A) 1.71×10-2 (B) 1.71×10-3 (C) 1.31×10-3 (D) 1.31×10-2 6.下列关于配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该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B) 应该是有孤电子对的原子 (C) 应该是中性分子 (D) 可以是中性分子, 也可以是阴离子 7.溶解 AgCl 最好使用哪种溶液( ) (A) NH3·H2O (C) KCN 8.玻尔理论不能解释( ) (B) HCl (D) NaOH (A) 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B) 氢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C) 氢原子光谱产生的规律 (D) 多电子原子光谱 9.CO2 和 SO2 分子之间存在着( ) (A) 色散力 (B) 色散力+诱导力 (C) 色散力+取向力 (D)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10. 在水溶液中无毒的离子是( ) (A) Hg2+ (C) Cd2+ (B) Ca2+ (D) Pb2+ 11.下列具有相同配位数的一组配合物是( ) (A) [Co(en)3]Cl3 [Co(en)2(NO2)2] (B) [Cu(H2O)2Cl2] [Ni(en)2(NO2)2] (C) [Pt(NH3)2Cl2] [Pt(en)2Cl2]2+ (D) 都不相同 12.室温下,锌粒不能从下列物质中置换出氢气的是( ) (A) HCl 溶液 (C) H2O (B) NaOH 溶液 (D) 稀 H2SO4 13.等浓度、等体积的 NaOH 和 HAc 溶液混合后,关于离子浓度叙述正确的是( ) (A) Na+浓度最大,H+浓度最小 (B) Na+浓度最大,H+浓度处于第二 (C) Na+浓度最大,OH-浓度最小 (D) 所有浓度一样大 14.体系对环境作 20 kJ 的功,并失去 10 kJ 的热给环境,则体系内能的变化是( ) (A) +30 kJ (C) -10 kJ (B) +10 kJ (D) -30 kJ 15.(1) C(石墨) + O2 (g)=CO2 (g) ΔH1 (2) C(金刚石) + O2 (g)=CO2 (g) ΔH2 (3) C(石墨)=C(金刚石) ΔH3 =1.9 kJ·mol-1 ,其中ΔH1 和ΔH2 的关系是( ) (A) ΔH1>ΔH2 (C) ΔH1=ΔH2 (B) ΔH1<ΔH2 (D) 不能判断 16.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 ) (A)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 (B)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 (C)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 (D) 各步平衡常数之积 17.速率常数 k 是( ) (A) 无量纲的参数 (B) 量纲为 mol·dm-3 ·s-1 的参数 (C) 量纲为 mol2·dm-3·s-1 的参数 (D) 量纲不定的参数 18.已知反应 2A+B→产物,则其速率方程为( )
(A) v  kc 2 A  c B (C) v  kc A  c 2 B (B) v  kc  c B A (D) 无法确定 19.反应 Cd + 2H+ →Cd2+ + H2 构成原电池,其电池符号为( ) (A) (-) Cd∣Cd2+‖H+,H2,Pt(+) (B) (-) Cd∣Cd2+‖H+∣H2,Pt(+) (C) (-) H2∣H+‖Cd2+∣Cd (+) (D) (-) Pt, H2∣H+‖Cd2+∣Cd (+) 20.下列电对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小时,电极电位增大的是( ) (A) Cl2/Cl- (C) Fe2+/Fe (B) Sn2+/Sn (D) H+/H2 21. 对于一些难溶于水的金属化合物,加入配位剂后,使其溶解度增加,其原因是( ) (A) 产生盐效应 (B) 使其分解 (C) 配位剂与阳离子生成配合物,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增加 (D) 阳离子被配位生成配离子,其盐溶解度增加 22. 下列配合物的配位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配位键的是( ) (A) [Cu(en)2]SO4 (C) Fe(CO)5 (B) [Ag(NH3)2]Cl (D) K4[Fe(CN)6] 23. 下列物质中,还原能力最强的是( ) (A) NaCl (C )NaI (B) NaBr (D) NaF 2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某些金属难溶化合物中,加入配位剂,可使其溶解度增大 (B) 在Fe3+溶液中加入NaF后,Fe3+的氧化性降低 (C) 在[FeF6]3-溶液中加入强酸,也不影响其稳定性 (D) 在[FeF6]3+溶液中加入强碱,会使其稳定性下降 25. 实验室不宜用浓H2SO4 与金属卤化物制备的HX气体有( ) (A) HF 和 HI (C) HF、HBr 和 HI (B) HBr 和 HI (D) HF 和 HBr 二、填空题 (共 10 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1. 反应 C(s) + H2O(g) CO(g) + H2(g),△H>0,达平衡,提高温度,平衡_______移动; 加入催化剂,平衡_______移动,通入水蒸汽,平衡_______移动。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组成配位键的两个必要条件是_______和_______。 4. 原电池的正极发生_______反应,负极发生_______反应。 5. 在氯的含氧酸中,具有漂白作用的是_______ 。 6. 缓冲溶液由_______构成。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K3 [Fe(CN)6]的中心离子是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配位原子是_______,配体是 ______,配合物的命名是______。 8. 给出下列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Cr_______;(2)S_______ (3)Fe_______ 9. 有下列几种物种:I、NH3·H2O、CN 和 S2- ; (1) 当______存在时,Ag+ 的氧化能力最强; (2) 当______存在时,Ag 的还原能力最强。 (Ksp(AgI) = 8.51  10-17,Ksp(Ag2S) = 6.69  10-50, K稳(Ag(NH3)  2 ) = 1.1  107, K稳(Ag(CN)  2 ) = 1.3  1021 ) 10. 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OCr 2 7 + ( )I +( )H+  ( )Cr3+ + ( )I2 + ( )H2O 三、问答题 (共 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 1. 简述主量子数的意义。 2. 在合成氨生产中:N2(g)+3H2(g) 2NH3(g) mH  r =-92.4 kJ·mol-1,工业上采用温度 控制在 673-773 K,而不是更低,压力控制在 30390 kPa 而不是更高,原因是什么? 3. 纯水为什么没有缓冲作用? 4. 为什么 H2O 分子的键角既不是 90°也不是 109°28′,而是 104.5°? 5. 利用已知的电极电势值说明金属银为什么不能从稀硫酸或盐酸中置换出氢气,却能从氢 碘酸中置换出氢气? 已知:Eθ(Ag+/Ag) = 0.7996 V , Eθ(AgCl/Ag) = 0.2223 V Eθ(AgI/Ag) = -0.1519 V , Eθ(H+/H2) = 0 四、计算题 (共 4 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 1. 已知反应: PCl5(g) PCl3(g)+Cl2(g) 523 K 时,在 2 L 容器中,0.7 mol PCl5 有 0.5 mol 分解了,计算:(1) 该温度下反应的 Kc、Kθ和分解率;(2) 若在上述密闭容器中又加入 0.1 mol Cl2,PCl5 的分解百分率是多少? 2.欲配制 pH=10.00 的 NH3 和 H4Cl 缓冲溶液 1 L,已知用去 1.5 mol·L-1NH3·H2O 350 mL, 则
需要 NH4Cl 多少克? 已知: NH3 的 Kb=1.8×10-5,NH4Cl 的式量为 53.5。 3.煤中含有硫,燃烧时会产生有害的 SO3,用便宜的生石灰消除炉中的 SO3 减少污染,其反 应如下:CaO(s)+SO3(s) = CaSO4 (s) 已知 298 K,101.325 kPa 时, r mH = -402.0 kJ, r mG = -345.7 kJ,此反应在室温下 自发进行,问保持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最高炉温是多少? 4. 已知 Eθ(Cu2+/Cu)=0.340 V,Eθ(Ag+/Ag)=0.799 V,将铜片插入 0.10 mol·L-1 CuSO4 溶 液中,银片插入 0.10 mol·L-1 AgNO3 溶液中组成原电池。 (1) 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2) 写出电极反应、电池反应和原电池符号。 (3) 计算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