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B.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大幅提高
D.发展假日经济的需求空间
B.行业之间的隔绝
D.封闭的技艺传承
B.专为皇帝草拟谕旨处理机要事务的机构
D.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2020·湖北黄冈)14.我国有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如除夕、中秋、国庆等,国家在一些传统节日还规定
了法定假日天数。我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还突出反映了()
A.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C.礼仪性和娱乐性的完美结合
(2020·湖北黄冈)15.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革新很难推广和服务于社会,如北宋活字印刷术直至明朝时
期仍未推广。而 15 世纪末,印刷术传人欧洲后,大量印刷人文思想著作和大众文学,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启
蒙运动。正如鲁迅所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出现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
是()
A.落后保守的思想
C.分散的小农经济
(2020·湖北黄冈)16.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面于其间也。”军
机处由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由此可知,军机处是()
A.清初皇帝独掌朝政的常设机构
C.协办军务颁布诏书的专门机构
(2020·湖北黄冈)17.20 世纪 30-40 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
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
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
A.反映商业和文艺空前发展和繁荣
C.说明广告策划和营销有新的创意
(2020·湖北黄冈)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
制度。建国以来,这一制度发挥的独特作用是()
A.制定宪法、规划发展、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凝聚共识、优化决策、协调关系、维护稳定
C.参政议政、立法立宪、维护安全、抵抗侵略
D.颁布法典、发展经济、任免干部、制定法律
(2020·湖北黄冈)19.拿破仑组成新政府后,他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
法典》)。《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A.巩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政权
C.有利于重建稳定的法国社会
(2020·湖北黄冈)20.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新经济”。这些“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
A.区域化和一体化 B.全球化和信息化 C.保障制度福利化 D.国有企业私营化
(2020·湖北黄冈)21.1980 年,伊朗和伊拉克爆发战争,美国偏向伊拉克,并向伊拉克提供大量武器和
经济援助。23 年后,美国却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
单方面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并占领伊拉克。这表明,美国对外决策从根本上取决于()
A.反恐思维
D.国家利益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第 22 题 7 分,第 23 题 8 分,第 24 题 9 分,共 24 分。
(2020·湖北黄冈)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 分)
材料一汉朝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
的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水路沟通和加强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以中国为中心的
B.为 18 世纪美国宪法提供了立法蓝本
D.保留了法国君主制以来的法律和规范
B.表明实业救国开始成为主流
D.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B.地缘政治
C.石油战略
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的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贸易往来
频繁。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海路方面可达今天的韩
国、日本和波斯湾。唐政府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政府还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
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
宋元时期,与前代相比,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元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两宋海外贸
易超过前代,由于陆路和海路的畅通,中国的创造发明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
入欧亚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明清时期,一方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另一方面,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全一册)2003 年第 1 版
材料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
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 2)2007 年第 3 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汉唐至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有何影响?(2 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的相同措施有哪些?(2 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官府控制下对外贸易的最大特点。举出 1 个符合这一贸易特点的典型事例。
(2 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 分)
(2020·湖北黄冈)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 分)
材料一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
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其间,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完成三大改
造),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 年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
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
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材料二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 年中经济总量突破 90 万亿元,
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 30%。高铁总里程达到 2.9 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 14 万千米,居世界第
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
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 C919 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方面,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国家综合国
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杜(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 年 8 月第 1 版
(1)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
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一个方面的成就任意举出 1 例。(1 分)。
(2)根据材料一,说明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重要意义?(3 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3 分)
(4)建国 70 年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发展生产力,始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1 分)
(2020·湖北黄冈)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 分)
材料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粮食作物、牲
畜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的各个社会。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
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
了世界人民的融合。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欧洲的航
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
界的观念也从此初步确立起来。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城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
历史。
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城。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
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他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证
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民探索科学的热忱,自
然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和人民出版
社(历史)必修第二册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9 分)(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
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6.D
17.D
18.B
20.B
21.D
15.C
19.C
14.A
22.(1)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2)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专门机构;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给予外商优惠待遇。
(3)特点: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事例:明朝郑和下两洋。
(4)平等互利。
23.(1)如:科技方面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3)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面向未
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
(4)根本原因: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4.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