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阳 工 程 学 院
信 息 学 院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
课 程 设 计
设计题目: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管理系统
系
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班级 计算机 171
学生姓名 郭艺伟
于天任
学
号 2017517101
2017517113
指导教师 崔妍
职称 讲师
起止日期:2018 年 7 月 2 日起——至 2018 年 7 月 14 日止
任 务 分 工
组长姓名
郭艺伟
题目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管理系统
项目组成员
个人任务描述
自我评定
我负责编写程序的菜单和显示的模块,程序的
郭艺伟
数据相应的设置和查询模块,并画出相应的流程图。
并将所有的程序汇总,排版好整个报告,绪论,总
良
结等等。
我主要负责编写程序的添加和删除模块,编写
于天任
保存及退出函数,并画出相应的流程图。并画出相
良
应的流程图。
沈 阳 工 程 学 院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系(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计算机171 学生姓名:
郭艺伟
指 导 教 师 评 审 意 见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调研
论证
能独立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能制定课程设计方
案和日程安排。
工作能力
态度
工作态度认真,遵守纪律,出勤情况是否良好,
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
工作量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工作量饱满,难
度适宜。
说明书的
质量
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
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
图表完备,书写工整规范。
指导教师评审成绩
分
(加权分合计乘以 8)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权重
0.1
0.2
0.2
0.5
评
分
加权分
5
5
5
5
4
4
4
4
3
3
3
3
2
2
2
2
加权分合计
年 月 日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权重
评
分
加权分
评 阅 教 师 评 审 意 见
查阅
文献
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有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 0.2
工作量 工作量饱满,难度适中。
说明书的
质量
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
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
图表完备,书写工整规范。
评阅教师评审成绩
分
(加权分合计乘以 4)
评 阅 教 师 签 名:
0.5
0.3
5
5
5
4
4
4
3
3
3
2
2
2
加权分合计
年 月 日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权重
评
分
加权分
答 辩 小 组 评 审 意 见
学生汇报
答
辩
汇报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
清楚,论点正确,有层次,有重点,基本上反映
了所完成任务的全部内容;时间符合要求。
思路清晰;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基本概念清楚;
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有说服力。
答辩小组评审成绩
分
(加权分合计乘以 8)
答辩小组教师签名:
课 程 设 计 总 评 成 绩
0.5
0.5
5
5
4
4
3
3
2
2
加权分合计
年 月 日
分
沈 阳 工 程 学 院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系(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计算机171
学生姓名:
于天任
指 导 教 师 评 审 意 见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调研
论证
能独立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能制定课程设计方
案和日程安排。
工作能力
态度
工作态度认真,遵守纪律,出勤情况是否良好,
能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
工作量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工作量饱满,难
度适宜。
说明书的
质量
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
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
图表完备,书写工整规范。
指导教师评审成绩
分
(加权分合计乘以 8)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权重
0.1
0.2
0.2
0.5
评
分
加权分
5
5
5
5
4
4
4
4
3
3
3
3
2
2
2
2
加权分合计
年 月 日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权重
评
分
加权分
评 阅 教 师 评 审 意 见
查阅
文献
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有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 0.2
工作量 工作量饱满,难度适中。
说明书的
质量
说明书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文
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
图表完备,书写工整规范。
评阅教师评审成绩
分
(加权分合计乘以 4)
评 阅 教 师 签 名:
0.5
0.3
5
5
5
4
4
4
3
3
3
2
2
2
加权分合计
年 月 日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权重
评
分
加权分
答 辩 小 组 评 审 意 见
学生汇报
答
辩
汇报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
清楚,论点正确,有层次,有重点,基本上反映
了所完成任务的全部内容;时间符合要求。
思路清晰;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基本概念清楚;
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有说服力。
答辩小组评审成绩
分
(加权分合计乘以 8)
答辩小组教师签名:
课 程 设 计 总 评 成 绩
0.5
0.5
5
5
4
4
3
3
2
2
加权分合计
年 月 日
分
一、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并编写一个简单的 windows 系
统。通过本设计可以加深理解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开发一个系统的方法,提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设计内容:
某小型公司,主要有四类人员:经理,兼职技术人员,销售经理和兼职推销员.
⑴人员信息包括姓名,编号,级别,当月薪水,计算月薪总额等
⑵能够显示这些人员的全部信息.
⑶添加删除功能:能根据公司人事的变动情况,添加删除记录;
⑷查询功能:能根据编号和姓名进行查询;
⑸保存功能:启动程序时能读取人员信息,关闭程序时能将信息保存至硬盘文件。
⑹人员编号在生成人员信息时自动生成,每输入一个人员信息编号顺序加 1。
设计要求:
(1)要求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完成系统的设计;
(2)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类层次,并画出类图;
(3)设计功能满足要求、易于操作的友好界面;
(4)界面中需有菜单、工具栏、状态栏;
(5)在系统的设计中,至少要用到面向对象的一种机制:继承、多态等;
(6)在完成该题目时,小组人员进行详细的任务分工,并要在报告中体现出来。
三、对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主要内容包括:设计题目、设
计目的、设备器材、设计原理及内容、设计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设计总结、参
考文献等。一般不应少于 3000 字。
2.在适当位置配合相应的实验原理图、功能模块图、算法流程图等图表进行说明。应
做到文理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3.设计总结部分主要写本人完成工作简介以及自己的设计体会,包括通过课程设计学
到了什么,哪里遇到了困难,解决的办法以及今后的目标。
4.课程设计说明书手写或打印均可。手写要用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用黑或蓝黑
墨水工整书写;打印时采用 A4 纸,页边距均为 20mm,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 18
磅。文中大标题采用黑体小三号字,一级节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二级节标题采用黑体小
四号字,表题与图题采用宋体五号字。
5.课程设计说明书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定表、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四、设计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完成“任务书”中指定的功能,运行结果正确。
2.课程设计说明书。
五、时间进度安排
顺
序
1
2
3
4
5
6
阶段日期
计 划 完 成 内 容
备注
第 1 天
进行设计准备,阅读资料,分析
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内容和
步骤
第 2,3 天
需求分析
第 4,5 天
概要设计
第 5,6 天
详细设计
第 7,8 天
编码、调试
第 9,10 天
程序答辩,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六、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郑莉 董渊 张瑞丰 编着. 《C++语言程序设计》(第 4 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0
[2] 陈维兴, 林小茶.《C++高级程序设计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 谭浩强.《C++程序设计教程》.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4] 王燕.《面向对象的理论与 C++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5] 马石安, 魏文平. 主编《Visual C++程序设计与应用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
[6] 王育坚. 主编《Visual C++面向对象编程教程》(第二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
摘 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当站在时代
发展的前列,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新世纪
需要具有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能够独立解决面临的任务,充满活力,又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随着各
个领域的突飞猛进,计算机也有它卓越的进步。数据结构不仅为计算机专业工作者所使用,而且为广大计
算机应用人员所喜爱和使用。许多高等学校,不仅在计算机专业开设数据结构课程,而且在非计算机专业
也开设了数据结构课程。学习数据结构已经成为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和广大青年学生的迫切要求。
本次 C++课程设计安排教学计划这个题目,在存储方式上是运用了队列数据结构,同时在编写程序中使
用的基本操作有建立链表、进队和出队,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判断队列是否
为空或者为满,结点相同时该如何处理等一系列问题,但经过讨论和改正,使程序达到预期的要求。
安排教学计划是根据用户提供的课程信息,计算出安排教学计划的序列。安排教学计划可以使课程的
安排更佳合理、准确,方便教师安排课程。
在为期两周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学习中,先要学习数据结构课程的目的掌握数据结构存储的方法,学
习会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以实现所需要处理的任务。要正确处理算法与语法的关系,算法结构存储是
程序的核心、是灵魂,语法是外壳、是工具。不应把学习重点放在语法规则上,语法是重要的,不掌握语
法规则就无法编写出正确的程序。一定要把重点放在解题的思路上和运用何种存储的方法,通过思考和大
量的阅读,来构造一个完整的程序。数据结构存储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程序的好坏。
关键词 C++,类,数组,结构体
Ⅰ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目录
摘 要..................................................................................................................................................................................................... I
目 录...................................................................................................................................................................................................Ⅱ
第一章 绪论........................................................................................................................................................................................ - 1 -
1.1 绪论............................................................................................................................................................................................. - 1 -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 - 1 -
1.3 设计内容和要求......................................................................................................................................................................... - 1 -
1.3.1 设计内容...............................................................................................................................................................................- 1 -
1.3.2 设计要求...............................................................................................................................................................................- 2 -
1.4 系统分析..................................................................................................................................................................................... - 2 -
1.5 课程设计意义............................................................................................................................................................................. - 2 -
第二章 原理与运行环境.................................................................................................................................................................... - 3 -
2.1 C++语言概述.............................................................................................................................................................................. - 3 -
2.1.1 C++语言概述........................................................................................................................................................................- 3 -
2.1.2 C++语言的主要特点............................................................................................................................................................- 3 -
2.2 基本操作.................................................................................................................................................................................... - 3 -
2.2.1 新建一个工程.......................................................................................................................................................................- 3 -
2.2.2.新建一个源文件................................................................................................................................................................- 6 -
2.2.3.编辑程序............................................................................................................................................................................- 7 -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8 -
3.1 类定义.......................................................................................................................................................................................... - 8 -
3.2 各个模块程序流程图设计.......................................................................................................................................................... - 8 -
3.2.1 第一模块 添加学生信息.................................................................................................................................................... - 8 -
3.2.2 第二模块 显示学生信息.................................................................................................................................................... - 9 -
3.2.3 第三模块 修改学生信息.................................................................................................................................................... - 9 -
3.2.4 第四模块 删除学生信息.................................................................................................................................................. - 10 -
3.2.5 第五模块 统计学生信息.................................................................................................................................................. - 10 -
3.2.6 第六模块 保存学生信息...................................................................................................................................................- 11 -
3.2.7 第七模块 读取学生信息...................................................................................................................................................- 11 -
3.3 总体设计分析............................................................................................................................................................................ - 12 -
3.3.1 系统功能模块图................................................................................................................................................................- 12 -
3.2.2 具体设计方案:................................................................................................................................................................- 14 -
3.3 主函数界面截屏....................................................................................................................................................................- 15 -
3.4 添加学生信息功能截图........................................................................................................................................................- 15 -
3.5 显示学生信息功能截图........................................................................................................................................................- 16 -
3.6 修改学生信息功能截屏........................................................................................................................................................- 18 -
3.7 删除学生信息功能截屏........................................................................................................................................................- 19 -
3.8 统计学生信息功能截屏........................................................................................................................................................- 19 -
3.9 保存学生信息功能截屏........................................................................................................................................................- 20 -
3.10 读取学生信息功能截屏...................................................................................................................................................... - 21 -
3.11 退出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管理程序...................................................................................................................................... - 21 -
第四章、核心源程序清单和执行结果............................................................................................................................................ - 22 -
4.1 程序清单..................................................................................................................................................................................... - 22 -
结论.................................................................................................................................................................................................... - 32 -
参考文献........................................................................................................................................................................................- 33 -
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