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山东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0 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 分;
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 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信息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相应位
置上。考试结束后,试题、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3.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
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 将第Ⅱ卷的答案用黑色或蓝色笔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B.tRNA
C。氨基酸
D.核苷酸
B。C、H、O、N、S
D。C、H、O、P、S
B。家兔的长毛与短毛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衰老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
D.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
一、 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目 2 分,
共 50 分。
1。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内重要的两类有机物,在元素组成上二者都含有
A.C、H、O、P
C.C、H、O、N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C.猫的白毛与蓝眼
3.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A.DNA
4.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同步
C.衰老细胞基因表达都加快
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着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6.一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唾液淀粉酶
C.葡萄糖
7.图 1 为某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物质的转运
方式是
A.单纯(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8.检测某病人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选用的试剂是
A.双缩脲试剂
C.甲基绿染液
9.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环境条件相同时,表现型相同的一组是
A.Aabb
C.AABB
10.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
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B.班氏(或斐林)试剂
D.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B.内吞(胞吞)
D.主动运输
B.血红蛋白
D.糖元
aaBb
AaBb
B.AaBB
D.aabb
aaBb
aaBb
B.DNA 是遗传物质
D.RNA 是遗传物质
B.生理盐水
D.葡萄糖
B.靶细胞的裂解
D。记忆细胞增殖
C.R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1.下列哪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A.溶菌酶消灭细菌
C.抗原与抗体的结合
12.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
A.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13.下列哪项不是设计生态瓶时应遵循的原理?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该合理
C.应定是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14.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 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 25℃左右时,
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A.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决于环境条件
B.突变是不定向的
C.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是有害的
D.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15.生活在水深 200m 海洋中的电鳗能通过发出高达 5000V 的生物电,击昏敌害、保护自己、
获取食物。电鳗发生生物电的能量直接来自
A.脂肪的分解
C.蛋白质的分解
16.如图 2 所示,相同的甲、乙、丙三株幼苗均被切去茎尖,切面的不同位置上分别放上
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
块。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
况是
A.甲向左侧弯曲生长
直立生长
C.丙向右侧弯曲生长
直立生长
17.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不仅增加了细胞内酶的附着面积,有利于代谢的顺利进行,而
且可使细胞内生化反应区域化、秩序化。下列不属于细胞膜系统的结构的是
A.中心体
C.细胞膜
18.下列各组的染色体,属于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
C.四倍体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
19.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产生新基因
C.出现新性状
20.右表是探究温度对某种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B.出现地理隔离
D.形成生殖隔离
B.线粒体
D.核膜
B.ATP 的分解
D.葡萄糖的分解
B.乙
D.丙
水温(℃)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30
28
40
12
50
60
6
4
70
12
A.30℃时,该酶的活性最高 B.40℃时,该酶的活性最低
D.②④
B.①③
C.②③
B.群落中个体数量增多
D.灌木被草本植物取代
C.60℃时,酶的催化效率高 D.70℃时,该酶的活性最低
21.在自然界的群落演替中,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群落中生物种类增多
C.草本植物被乔木取代
22.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所具有的特点是
①能够大幅度改良某些改状 ②能够产生新基因 ③一般对个体生存有利的④能形成新
基因型
A.①②
23.在麦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 2,4—D 溶液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
解释正确的是
A.双子叶杂草对 2,4—D 的敏感性差
B.小麦对 2,4—D 的敏感性比双子叶杂草强
C.该浓度的 2,4—D 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D.该浓度的 2,4—D 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24.将一定数量的果蝇放入培养瓶内培养,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 3 所示。下列对曲线分析
正确的是
A.果蝇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增长
B.24 天后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增大
C.将果蝇移入大瓶培养,数量不会变化
D.该培养瓶所能容纳的果蝇最大数量为 346
只
25.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着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能在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反
应是
A.CO2 的固定
C.CO2 的还原
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
共 50 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共 50 分。
26.(9 分)图 4 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
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有
⑵ 从 该 生 态 系 统 的 成 分 看 , 狼 属
于
⑶该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固
,其能量沿着各营养级流
定的
点
动
是
、
条食物链。
。
的
特
。
⑷ 该 草 原 上 的 所 有 的 猫 头 鹰 组 成 一
个
。“草类—昆虫—食虫
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猫头鹰属于
第
⑸如果人类大量捕杀狼,鹿的数量将
27.(8 分)图 5 为基因表达过程的某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级。
。
。
。
。
,所需
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 [1] 和 [3] 上 的 碱 基 配 对 方 式
,其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特定的氨基酸,遗传学上把这三
⑴图中所示属于基因表达过程的
要的原料是
。
⑵图中的[3]表示
个相邻碱基称
⑶ 与 DNA 相 比 , [3] 上 特 有 的 碱 基 是
是
28.(8 分)图 6 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据图分析回答:
⑴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细胞中有一些被龙胆紫溶液染成
紫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
⑵细胞[2]处于细胞分裂期的
中央出现了
⑶观察和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于该时期的细胞是
⑷ 洋 葱 体 细 胞 中 含 有 16 条 染 色 体 , 细 胞 [4] 含 有
条染色体。
⑸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发现细胞没有分散开,其原因
可能是
29.(9 分)图 7 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图 8 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
作用速率(用 CO2)吸收速率表示)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期,判断依据是细胞
(答出一项即可)
(填图中标号)。
期,图中处
。
⑴图 7 中,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⑵若将生活的图 7 细胞浸润在质量深度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中,会出现
该现象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⑶图 8 中,A 点表示的含义是
]
。
。
。
]
]
,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
现象,与
⑷图 8 中,影响曲线 AB 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作用速率的两种主要环境因素是
30.(8 分)图 9 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限制曲线 BC 段光合
。
,其中[1]是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⑴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⑵手指碰到针尖,感受器发生兴奋,膜内电位变化为
奋以
⑶兴奋由神经元[2]传递给[3]通过的结构叫
放
⑷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元[4]上的任意一点,能否在神经元[2]上测到电位变化?
31.(8 分)图 10 是某家庭白化病(基因分别用 A、a 表示)遗传系谱图,图 11 是另一家庭
红绿色盲(基因分别用 B、b 表示)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神经元[3]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神经元[3]产生
,由[2]的轴突末梢释
,然后兴
。
基因控制。
⑴白化病受
染色体上的
⑵图 10 中,3 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是
则其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⑶红绿色盲为伴性遗传。图 11 中,6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号个体(填图中的数字)。
。
、
,其双亲的基因型分别
。若 5 号个体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携带白化病基因)结婚,
,其致病基因来自亲代的
试卷类型 B
山东省二 0 一 0 年十二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评分说明: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1
答案 C
2
B
3
A
4
D
5
D
6
C
7
D
8
B
9
C
10
B
11
A
12
D
13
C
题号 14
答案 A
15
B
16
B
17
A
18
A
19
D
20
C
21
D
22
A
23
C
24
D
25
B
四
氨基酸
密码子
A—U、G—C(2 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26.(9 分)
⑴ 7
⑵ 消费者
⑶ 太阳能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⑷ 种群
⑸ 增加(先增加后减少)(2 分)
27.(8 分)
⑴ 翻译 核糖体(细胞质)
⑵ 信使 RNA
⑶ U
28.(8 分)
⑴ 染色质或染色体
⑵ 末 细胞板
⑶ 中 3
⑷ 32
⑸ 解离时间短(或解离不充分、未进行压片、压片不正确等,2 分)
29.(9 分)
⑴ [2]细胞核
[4]线粒体
⑵ 质壁分离(失水) [3]液泡
⑶ 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2 分)
⑷ 光照强度
30.(8 分)
⑴ 反射弧 感受器
⑵ 正电位 神经冲动(局部电流)
⑶ 突触
⑷ 不能
31.(8 分)
⑴ 常 隐性
⑵ aa
⑶ XbY
CO2 浓度、温度(2 分)
神经递质
兴奋(动作电位)
Aa
1/6
A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