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山东青岛科技大学机械设计考研真题
一、是非题:正确的以“T”表示,错误的以“F”表示 (每小题 1.5 分,共 15 分)
1.机械零件的强度、刚度等性能通常采用额定载荷进行计算。( )
2.在变应力作用下,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而在静应力作用下,其主要失效形式
是塑性变形或断裂。( )
3.齿面点蚀失效在开式齿轮传动中不常发生。( )
4.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K与齿轮制造精度、装配误差以及轴、轴承和基座等的变形有关。( )
5.单线螺纹多用于连接,多线螺纹多用于传动。( )
6.受轴向变载荷的普通螺栓紧连接中,在被连接件之间加入橡胶垫片,可以提高螺栓的疲劳
强度。( )
7.平键是靠上下两面与键槽间的摩擦力传递载荷的。( )
8.设计 V 带传动时如发现带的根数过多可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 V 带来解决。( )
9.蜗杆传动变位后,蜗轮的分度圆和节圆仍旧重合,但蜗杆的节线与分度线不再重合。( )
10.链条节距越大,链轮齿数越多,链传动的动载荷也就越大。( )
二、选择填空(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当保持齿轮的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时,可以
。
A.提高轮齿的接触强度
B.提高轮齿的静强度
C.改善传递的平稳性
D.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2. 蜗杆传动热平衡计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温升,防止
。
A.蜗杆力学性能下降
B.润滑油变质和胶合
C.传动效率下降
D.蜗轮材料退火
3. 既有齿轮传动又有蜗杆传动时,某人认为把蜗杆传动放在高速级有以下优点:(1)提高
传动效率,(2)节省贵重的有色金属,(3)减少作用在蜗杆上的轴向力,(4)降低齿轮的制
造精度,(5)使整个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其中,
条是正确的?
A.(1)、(2)、(4)和(5)
B.(2)、(3)和(5)
C.(1)、(2)、(3)和(4)
D.(1)和(4)
4. 当受轴向力较大、零件与轴承的距离较远时,零件的轴向固定应采用下述
方法。
A.弹性挡圈
B.圆螺母
C.紧定螺钉
D.套筒
5. 为保证润滑油引入和均匀分配到轴颈上,应该在轴瓦的
开设油槽。
A.承载区
B.非承载区
C.端部
D.轴颈与轴瓦的最小间隙处
6. 滚动轴承周向固定应采用下列
配合制度。
A.内圈与轴和外圈与轴承座孔都采用基孔制
B.内圈与轴和外圈与轴承座孔都采用基轴制
C.内圈与轴采用基孔制,外圈与轴承座孔采用基轴制
D.内圈与轴采用基轴制,外圈与轴承座孔采用基孔制
7. 链条中宜尽量避免使用过渡链节,其主要理由是
。
A.过渡链节制造困难
B.要使用较长的销轴
C.装配较困难
D.弯链板受到附加弯矩
8. 螺栓联接防松装置中,下列
是不可拆防松的。
A.开口销与槽形螺母
B.对顶螺母拧紧
C.止动垫片与圆螺母
D.冲点
9. 键的长度主要根据
来选择。
A.轮毂的长度
B.传递功率的大小
C.轴的直径
D.传递转矩的大小
10.联轴器与离合器的根本区别是
。
A.联轴器能用来联接两轴,而离合器还可以用来联接轴上的其他旋转零件
B.联轴器能用来传递转矩,而离合器除传递转矩外,还可用作安全、定向或起动装置
C.联轴器只能保持两轴的接合状态,而离合器却可随时完成两轴的接合或分离
D.联轴器可以采用弹性元件来缓冲吸振,而离合器则没有这种特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 连接中,螺纹牙间载荷分布为什么会出现不均匀现象?举例说明可使螺纹牙间载荷分布
趋于均匀的一种结构形式。
2. 说明不完全液体径向滑动轴承设计时通常进行哪些计算?计算的目的是什么?
3. 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在选择材料时应如何考虑?
四、结 构 设 计 与 分 析 题 ( 45 分 )
1.(10 分)根据受载情况判断图 1 中 0 轴、Ⅰ轴、Ⅱ轴、Ⅲ轴、Ⅳ轴、Ⅴ轴分别为哪种类
型?(忽略轴的自重和轴承中的摩擦)。
2. (15 分) 图 2(A)、(B)所示分别为减速带传动和增速带传动。现已知:在两带传动装置
d ,而且带轮的材料、带的材料和规格、带传动的中
d
中,带轮的基准直径 1
心距 a 以及初拉力均相同。设两传动装置的主动轮分别为带轮 1 和带轮 3,且主动带轮转
速均为 n ,试分析:
(1) 哪种带传动装置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大;(5 分)
d , 2
d
4
3
(2) 哪种带传动装置传递的功率大;(5 分)
(3) 哪种带传动装置中带的寿命长。(5 分)
3.(20 分)图 3 为直齿锥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其中锥齿轮传动位于高速级,斜齿圆
柱齿轮位于低速级。已知输入功率 1 10
直齿锥齿轮的模数 4m
柱齿轮模数
960 / min
n
,转速 1
z , 2
z ,齿宽系数
。Ⅰ轴的转向如图所示,
R ,斜齿圆
P
, 20
25
z , 4
kW
,齿数 1
z 。
,齿数 3
mm
5
r
72
24
87
mm
nm
0.3
(1) 确定Ⅱ轴、Ⅲ轴的转向;(4 分)
(2)为使Ⅱ轴上两齿轮所受轴向力完全抵消,确定齿轮 3 的螺旋线方向和螺旋角大小(忽略
摩擦);(10 分)
(3)画出锥齿轮 2 和斜齿轮 4 在啮合点所受各力的方向(各用三个分力表示)。(6 分)
五、计算题(30 分)
F
1.(10 分)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连接,已知螺栓的预紧力 0
6000
N
,所受的轴向工作载
荷为 4000
F
N
,螺栓的刚度和被连接件的刚度之间的关系式为
C Cmb
。
0.5
(1)计算螺栓所受的总拉力 2F 和剩余预紧力 1F ;
(2)若连接中采用的是 16M ( 1 13.835
mm
化时,求螺栓的应力幅 a 和平均应力 m 。
d
)的普通螺栓,当工作载荷在 0~4000N 之间变
2.(20 分)图 4 所示轴上装有一对角接触球轴承,已知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33400
C
N
,
,轴上作用的轴向力为
2000
N
,轴上作用的径向力分别为
轴的转速 300 / min
F
1
n
2000
F
2
N
r
(已知:判断系数 0.68
0.87
)
时,
,常温下工作,载荷系数
e
Y
,内部轴向力
0.41
X
F
d
,
AF
1.2
F
r
Pf 。试求危险轴承的寿命是多少小时?
0.68
e 时, 1X ,
Y ; a
F F
r
F F
r
, a
0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