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中国,有些村落往往生活着一姓家族或几姓家族,他们建立自己的祠堂以祭祀祖先。
这种传统来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井田制
D.郡县制
2.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C.参与机要,但没有决策权
B.中枢决策,统领军政要务
D.管理地方,负责各地军政
3.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灾难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史。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
自
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C.三元里人民抗英
B.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反帝运动
4.1931 年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
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密电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态
A.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B.华北事变
D.七七事变
5.1912 年,被孙中山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建立
C.中国同盟会成立
B.中华民国成立
D.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6.“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这是董必武 l961 年怀念战友写的诗句,诗中
的“会”指的是
A.中共一大
C.遵义会议
B.中共二大
D.洛川会议
7.1992 年 lo 月,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其主要内容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岸实行通商、通邮、通航
C.大陆采取和平方式统一台湾
D.解放军停止对金门等地方的炮击
8.下列反映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历史图片,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展出应该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
9.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
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A.人人精通法律
C.崇尚法律至上
B.保护全民利益
D.追求民主政治
10.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其产生的根本条件是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11.下列四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形成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2.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
态
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下列各项中,与美国冷战政策无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北约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13.“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
梅
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田园生活自然祥和
D.小农经济脆弱
8.商品经济发达
14.雍正帝告谕大臣:“…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
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反映了雍正帝倡导
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轻徭薄赋
D.工商皆本
15.右图是近代中国民族火柴厂的一枚火花。其图案突出反映了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
B.近代中国火柴行销全球
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D.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得到政府大力支持
16.1912 一 l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 470 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
本
达到 1.3 亿元,相当于 l912 年以前 50 年的投资总额。该时段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的原因不包括
A.辛亥革命的影响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无暇东顾
D.国人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17.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
B.“大跃进”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危害
C.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了人民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D.“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危害
18.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以下表格,指出居民年均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居民年均收入情况表
项 目
1997年
1998年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2090.1元
2162元
城 镇 居 民 家 庭 人 均 可 支 配
收入
5160.3元
5425元
1999年
2210元
5854元
2000年
2253元
6280元
城乡储蓄存款余额
46279.8亿元 53407.5亿元 59621.8亿元 64332.4亿元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高一(1)班的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请给它们确定
一个合适的主题
A.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C.近代中国婚礼变迁
B.近代中国制度变迁
D.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全盘西化
20.“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
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C.丝绸之路的开通
B.新航路的开辟
D.富尔敦发明汽船
21.“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始于纺织业
C.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B.始于英国
D.以电力作为能源
22.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 9000 万双,每年推出 100 多种新产品、新款式,公司的
8000 名员工只负责设计销售,生产则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 40 多家工厂来完成。这体现
了
A.贸易自由化
C.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
D.政治多极化
23.诸子百家中,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事异则备变”主张的是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兵家
24.右图是《秦始皇廿六年诏铭》,其字体属于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25.19 世纪末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社会各阶层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严复的呐喊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6.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网页(如下表)。如果要增加一
个相关链接,“X”处的关键词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思想
27.《哈姆雷特》中有一段台词:“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
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
的灵长!”该作品最有可能出现在
A.智者运动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28.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A.毕升——指南针
C.牛顿__经典力学
B.瓦特——火车
D.达尔文——微生物学
29.包含 90 多部小说,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
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的作品是
A.《人间喜剧》
C.《红与黑》
B.《战争与和平》
D.《悲惨世界》
30.右图是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演出剧照,其音乐充满了激情,旋律优美动人,具
有
强烈的俄罗斯民族风格。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A.贝多芬
B.舒曼
C.约翰·斯特劳斯
D.柴可夫斯基
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31 题 14 分,第 32 题 14 分,第 33 题 12 分,共 40 分)
31.(14 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
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
先
任
自
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4 分)
材料二 1689 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
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
由。……l701 年,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
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引自人民版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使英国
最终确立了什么政体?(4 分)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图一、图二呈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并指出中国
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6 分)
32.(14 分)某同学围绕“改革与创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做了几张知识卡片。
卡片一
1920 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要求停止余粮收集制度。有一个农
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
经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
是,l920 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1)卡片一反映了苏俄农民对什么政策不满?针对这种不满,列宁领导的俄共(布)采取了什
么政策及时调整?(2 分)
、
卡片二
这场经济危机是美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全面危机。破产的银行达到 1 万多家,占全国
银
行总数的 49%。……到 1932 年,工业生产指数比 1929 年下降了 46.2%,有 13 万家以上
的
工厂倒闭。·…“农产品批发下跌了 54%,农民的农业净收入从 61 亿美元降到 20 亿美元,
100 多万家农场破产。……l933 年,美国失业人数将近 l700 万,约为劳动人口的四分之
一。……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抗议示威、骚乱暴动此起彼伏,整个社会一片混乱。美国到
处
人心惶惶,人们对现有的社会制度丧失信心。
—引自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二》
(2)根据卡片二指出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社会存在哪些问题?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应
对措施?(6 分)
卡片三
(3)根据卡片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影响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 GDP 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4 分)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应该注意什么?(2 分)
33.(1 2 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
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 材料一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哪位思想家?后人将上述思想归纳为什么?(4 分)
——《日知录》卷一三《正始》
材料二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
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我们已经看到,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
的,
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2 分)
——声梭
材料三 1915 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
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新文化运
动
的认识。(6 分)
2013 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答案
1-5
BCCAB
11-15 DDABA
21-25 CCAAC
6-10 AADCB
16-20 BDCAB
26-30 BBCAD
31.
(1)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实行参政津贴制。
(2)变化: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3)图一: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图二:民主共和制(责任内阁制)。
趋势: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32.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问题:银行破产倒闭;工农业产值下降;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秩序混乱,人们对社会
制度丧失信心。
措施:整顿银行业;恢复工农业生产,颁布《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劳工权利。
(3)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开放等。
(4)应该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增加政府的干预意识。
33.
(1)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3)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认识: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
务的关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文学等产生深刻影响;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
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