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5年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市课改区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5 年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市课改区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总分 120 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 24 分) 1、亲爱的同学:走进中考,亲近语文,满怀信心,展示才华。写一句话为自己加油!(要 求书写准确、规范)(1 分) 答: 。 2、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一定要细心喲!(4 分) 启 示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将于 9 月举办“校园艺术节”。艺术节的活动内容有书法、 绘画、摄影展览,有声乐、舞蹈、相声、小品和文艺节目表演。希望全体同学踊跃报名,认 真准备。 2005 年报 6 月 18 日 学校团委 (1)给加粗体的字注音: 摄 影 ( ) (2)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 (3)上文中有一个病句,用横线划出并改正: (4)行款格式的错误是: 3、口语交际(3 分) 根据《黑龙江日报》6 月 13 日报道,我省宁安市沙兰镇遭受了 200 年不遇的洪灾。沙宪 静老师从肆虐的洪水中先后救出了 20 多名学生;镇卫生院解洪权院长一直忙于抢救受伤的 学生,而自己 8 岁的女儿被洪水冲走,至今下落不明。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想对受伤的学生说: 想对沙老师说: 想对解院长说: 4、仔细观察右侧漫画,完成下面两题。(3 分) (1)简要说明画面: (2)谈谈漫画给你的启示: 5、古诗文默写。(10 分) (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诗 经》)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在《饮酒》诗中最能体现陶渊明依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名句是: , 。 (5)生活中难免经历痛苦与挫折,请你用古诗文中的语句对身处逆境的朋友进行激励或 劝勉: , 。 (6)“柳”婀娜妩媚,摇曳多姿,常常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请调动你的学习积累,写 出一首古诗词中含“柳”字的上下句: , 。 6、请你帮助某中学的图书馆制作一个“名著推荐卡”。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按要求
填写。(3 分) 《西游记》 《三国演义》 《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 《骆驼祥子》 《基督山伯爵》 名著推荐卡 书名: 作者: 推荐语: 。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共 36 分) (一)阅读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 7~11 题。(共 7 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夜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解词。(1 分):念( ) 8、翻译句子。(2 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9、品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妙处。(2 分) 答: 。 10、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 (二)阅读下文,完成 11——15 题。(共 10 分) 有一年,在香港教书。 港人非常尊师,开学第一周校长在自己家里请了一桌席,有十位教授赴宴,我也在内。 这种席,每周一次,务必使校长在学期中能和每一位教员谈谈。我因为是客,所以列在首批 客人名单里。 这种好事因为在台湾从未发生过,我十分高兴地去赴宴。原来菜都是校长家的厨师自己 做的,清爽利落,很有家常菜风格。也许因为厨师是汕头人,他在诸色调料味中加了一碟辣 酱,校长夫人特别声明是厨师亲自调制的。我嫌那辣酱稍甜,但还是区用了一些。因为一般 而言广东人怕辣,这碟辣酱我若不捧场,全桌粤籍人士没有谁会理它。广东人很奇怪,他们 一方面非常知味,一方面却又完全不懂“辣”是什么。我有次看到一则比萨饼的广告,说“热 辣辣的”,便想跟朋友一试,朋友笑说:“你错了,‘热辣辣’跟辣没有什么关系,意思是指 很热很烫。”我有点生气,广东话怎么可以把辣当作热的副词?仿佛辣本身不存在似的。我 想这厨师既然特意调治了这独家辣酱,没有人下箸总是很伤感的事。汕头人是很以他们的辣 酱自豪的。 那天晚上吃得很愉快,也聊得很尽兴,临别的时候主人送客到门口,校长夫人忽然塞给 我一个小包,她说:“这是一瓶辣酱,厨师说特别送给你的。我们吃饭的时候他在旁边巡巡 看看,发现只有你一个人欣赏他的辣酱,他说他反正做了很多,这瓶让你拿回去吃。” 我其实并不十分喜欢那偏甜的辣酱,吃它原是基于一点善意,不料回收了更大的善意。 我千恩万谢受了那瓶辣酱——这一次,我倒真的爱上这瓶辣酱了,为了厨师的那份情。 大约世间之人多是寂寞的吧?未被击节赞美的文章,未被赏识的赤忱, ,无人为之垂泪 的剧情,徒然的弹了又弹却不曾被一语道破的高山流水之音。或者,无人肯试的一碟食物…… 而我只是好意一举箸,竟蒙对方厚赠,想来,生命之宴也是如此吧?我对生命中的涓滴
每有一分赏悦,生活总立即赐下万道流泉。我每为一个音符凝神,他总倾下整匹的音乐如素 锦。 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 (文/张晓风) 11、在下面的选项中,任选两项,揣摩加点字“辣”的含义。(多答不加分)(2 分) (1)辣酱( ) (2)辣妹子( ) (3)他的手段真够辣的( ) 12、结合语境,给划横线处补充一个句子,写在下面。(2 分) 答: 。 13、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2 分) 我对生命中的涓滴每有一分赏悦,生活总立即赐下万道流泉 答: 。 14、结合“尝”字,体会“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这句话,说 说作者的生活态度。(2 分) 答: 。 15、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1 分) 答: 。 (三)阅读下文,完成 16——22 题。(共 21 分,其中 2 分为附加分) 华 语 情 结 语言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庞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世代代无意识创造出来的无名氏的作品, 像山岳一样伟大。 ————Edward Sapir:《语言论》 说得真好,语言像山岳一样伟大。不管哪一种,堆垒到 20 世纪,都成了山。华语无疑是 最伟大幽深的巨岳之一了,延绵的历史那么长,用着它的人数那么多。一度与它一起称雄于 世的其他古代语言大多已经风化、干缩,唯有它,竟历史不衰,陪伴着这颗星球上最拥挤的 人群,跌跌撞撞地存活到今天。就是这种声音,就是这种语汇,就是这种腔调,从原始巫觋 (xi2 古代指男性巫师)口中唱出来,从孔子庄子那里说出来,从李白杜甫苏东坡嘴里哼出 来,响起在塞北沙场,响起在江湖草泽,几千年改朝换代未曾改掉它,《二十五史》中的全 部吆喝、呻吟、密谋,死誓、乞求都用着它,这么一座语言山,还不大吗? 但是,山一大又容易让人迷失在里边。苏东坡早就写好一首哲理诗放着哩:“横看成岭侧 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终身沉埋在华语圈中的人很 难辨识华语真面目,要真正看清它,须走到它的边沿,进出一下山门。 我揣想最早进出山门的比较语言学家是丝绸之路上的客商。那时唐代强盛,华语走红, 种种交往中主要是异邦人学华语。这就像两种溶液相通,低浓度的溶液只能乖乖地接受高浓 度溶液的渗透。在这中情况下,华语对别种语言,不太平等。 到了明清时期,华语录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往就再也不能气韵安详了。欧洲文明的崛起 使曾经极为脆响的华语稍稍变得有点嗫嚅。另一种不太平的态势出现了,而且越到近代越甚, 在国内外有些地方,华语简直有点“虎落平阳”的景况了。 一个苍老而疲惫的母亲常常更让儿女们眷恋,于是,就从华语在国际交往中逐渐不大景 气的时候开始。在中国的文化漂流者心中,一种“恋母情结”产生了。 这些年在华语圈边沿上晃荡进出的人数之多,可能已达到历史之最。青年知识分子中很 少有完全不理会外语的,这实在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周向未来的吉兆,一点也不应
该抱怨。从趋向看,走进华语圈的人还会多起来。几乎所有大城市里的父母亲,都在关注着 子女们的外语成绩。至于华语的好不好,反而已不是关心的重点。前不久听一位中年学者演 讲,他讲到自己曾默默与一位外国同行作过对比,觉得除了英语,其他都可超过。“我英语 不如他,但他华语不如我,扯平了!”学者说到这里引得全场哄笑。大伙儿不能不笑,他们 似乎已经不习惯把华语放在与英语平等的地位上。据说,产生小的机制之一是把两个完全没 有可比性的东西比到了一起,酿发出一种出人意料的不协调感。难道华语在世界语言丛林中 真已经变成了这样的角色?笑容只能在脸上凝冻,心底卷来绵长的惑叹。 (文/余秋雨,有 删减) 16、结合具体鱼境,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三选一,多答不给分)(2 分) (1)风化、干缩: (2)跌跌撞撞: (3)囁嚅: 17、文中为什么说华语是一座高山,请用原文句子或自己的话来回答。(2 分) 答: 。 18、作者在文中从古到今的发展状况,请用恰当的的词语(自己概括也可)完成下列表 格。(2 分) 时期 唐朝 明清 这些年 状况 走红 19、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华语情结”?(2 分) 答: 。 20、我们每天都在学习自己的母语,你喜欢上语文课吗?说穿你的理由。(2 分) 答: 。 21、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举一个具体事例,说说你在课外学习语文的收获。(3 分) 答: 。 22、综合探究(6 分,见解独到,语言精彩另加 2 分) 请你任意组合至少两则材料(上文也可算一则),提取材料中有关信息,从一个或多个角 度思考,谈谈你对母语现状的认识。(60 字以上) 相关链接: (1)目前,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 潮。外国人中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 2500 万,35 个国家的 87 个城市开设了汉语课。 (2)有一种声音: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应该讲究实用性,越简单越便于学习就越好,主 张汉语拼音取代方块字,因为方块字太难学了。 (3)很难从“bai ri yi shan jin ,huang he ru hai liu”(“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 流”)这 29 个字母上唐诗的韵味,应该更好地进行汉语汉字的教学与传承。 (4)某汉语学家说;“当前人们对汉语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已经对母语的学习造成了 巨大的冲击。花大量时间学习外语究竟作用何在?对此,国人应深思。 (5)争论要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外语,可能是有意义的。从根本上说,学习母语是进 修外语的基础,外语则是学习母语、用好母语不可或缺的参照。中国的语言大师林语堂、钱 钟书就是深谙汉语、精通外语、学贯中西的典范。 三、作文(共 60 分) 27、请在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5 分)
文题一:一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文课 请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填:精彩、难忘、别开生面、发人深省•••••• 文题二: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了,梳理自己的思绪时你难免心潮起伏:追梦的艰辛、成功 的喜悦、师长的关爱、朋友的相助••••••把自己难忘的经理倾诉出来吧。请以“心声”为话 题,自拟题目,写一片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 15 行;(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 500 字以上。 反思与评价(共 5 分) (1)请你概括出所写文章的主旨。(2 分) 答: (2)文章中最令你满意的一点是什么?在哪方面修改,会使文章更完美?(3 分) 答: 参考答案 一、 知识积累及运用。 1、例:(1)成功属于我 (2)迎接挑战 (3)人生能有几回搏 (4)天生我才必有用 2、(1)she4 (2)“示”改为“事” (3)用横线标出的句子是“有声乐、舞蹈、相声、 小品和文艺节目表演”;句中“和”改为“等”,或删掉“和文艺节目”。(4)“日期”和“署 名”互换位置。 3、(1)对受伤的学生说:亲爱的同学,你们好!听到你们受伤的消息,我很同情(难过、 牵挂),希望你们坚强起来,早日康复,重返校园。(2)对沙老师说:沙来势,您真了不起! 您临危不惧、奋不顾身救助学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3)对解院长说:解叔叔(解院长), 您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祝您早日找到女儿,全家团圆。 4、(1)例:大树庇护下的两棵小树,矮小的快乐地生长,较高的生长受到阻碍。(2)例: 爱要适度,要留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过分的溺爱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语言表达完整,言之 成理即可) 5、(1)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 (2)黑云压城城欲摧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采 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5)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符合题意即可) (6)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杨柳岸,晓风残月。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月上柳梢头,人 约黄昏后••••••(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得分) 6、例如:《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西游记录》着重表现了孙悟空降妖除怪、不畏艰 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是我们中学生百看不厌的作品。 《西游 记》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人物的活动 有广阔的天地,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施展其超人的本领,情节生动、奇幻、曲折,富有大胆 的艺术想象力,希望同学们畅“游”《西游记》。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水浒传》揭露了封建朝庭的腐败和官吏的罪恶,反映了北 宋时期农民生活的悲惨境况,揭示了“官逼民反”是导致梁山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并热情 讴歌了梁山好汉的反抗斗争精神。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 (一)文言文阅读 7、考虑、周到
8、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到庭院中散步。 9、“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 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意 思对即可) 10、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 豁达。(至少说出两种情感,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11、任选两个,意思对即可。(1)像辣椒等有刺激性味道,或用辣椒做成的。(2)指从 四处或湖南来的女孩子,或泛指性情波辣、伶牙俐齿的女孩子。(3)很毒 12、未被赞赏的美貌 / 未被发现的才华等(内容与前后项并列、结构相近,即可得分) 13、用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激之情,揭示出对生活很少的付出总 能得到丰厚回报的生活哲理。(意思对即可) 14、“尝”是“尝试”(付出、肯定、欣赏)。揭示了作者热爱生活、肯于付出的积极的人 生态度。 15、示例:《一碗辣酱》《生命的厚礼》《付出与回报》 (三)现代文阅读 16、例:风化、干缩:指一度与华语一起雄称于世的其他古代语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 逐渐萎缩,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跌跌撞撞:用“人走路不稳,像要摔倒的样子”形容语言发展的艰难、曲折、坎坷。 嗫嚅:原意是吞吞吐吐,想说又不敢说。这里与“脆响”相对,形容华语衰弱的处境。 17、延绵的历史那么长,使用它的人数那么多。 18、明清:“嗫嚅”“虎落平阳”“衰弱” 这些年:“尴尬”“两难”“弱化”“忽视” 19、文中流露出作者热爱母语,为母语未来的发展担忧,面对壶语录的尴尬境况感到遗 憾。(意思对即可) 20、例: 喜欢语文课,因为语文课贴近生活,生动、活泼。语文又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 础,只有学好语文,才能立足于社会等。 不喜欢语文课。因为语文课枯燥、乏味,教师教学不生动、不形象。 教材内容陈旧,距 离现在年代久远等。 21、例: 春节晚会上,看到了一幅幅反映浓郁地方特色的的对联,我把它记下来,反复 揣摩品位。并查找有关资料,对“对联”这种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在生活中 学到语文知识。 又如:广告语、歌词、电视节目等。 22、(对母语现状的认识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列举几项仅供参考) 例:(1)母语的兴衰与综合国力的强盛有关。(2)方块字表意丰富,历史悠久,从表现 形式看,比拼音文字更有魅力。注重汉字汉语的教学与传承很有必要,应坚持汉语学习,热 爱汉语。(3)方块字不如拼音文字简单,主张字母文字取代汉字,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接 轨。(5)家长、学生、社会对汉语重视程度的下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如何看待。(6)重视 汉语,兼顾英语学习,把英语作为了解世界的工具,汉语才是我们的根。 三、作文 (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