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资料共2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1 分)下列实验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热性 B.可燃性 C.挥发性 D.延展性 2.(1 分)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面包发霉 C.粮食酿酒 D.电灯发光 3.(1 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镁元素 MG B.氧离子 O﹣2 C.水银 Hg D.2 个氮原子 N2 4.(1 分)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稼合金制备氧气的新门艺.稼原子的质子数为 31,相对原 子质量为 70.则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1 B.39 C.70 D.101 5.(1 分)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加粉末药品 B. 读液体体积 C. 测定溶液 pH D. 稀释浓硫酸 6.(1 分)下列物质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 ) A.旧报纸 B.废铁屑 C.口香糖 D.空矿泉水瓶 7.(1 分)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 B.CO(NH2)2 C.K2CO3 D.Ca3(PO4)2 8.(1 分)儿童体内缺少钙元素,易患的疾病是( ) A.侏儒症 B.贫血症 C.甲状腺疾病 D.佝偻病
9.(1 分)下列有关微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B.水蒸发,分子间隙增大 C.氯化钠晶体有分子构成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一定不变 10.(1 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灼烧羊毛线,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 正确的得 1 分,错选得 0 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1.(2 分)抗癌新药紫衫醇的化学式为 C47H51N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衫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紫衫醇由 C、H、O、N 四种元素组成 C.紫衫醇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4 D.紫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2.(2 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B.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配成 30℃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D.将 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30℃,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3.(2 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B.用嘴吹灭蜡烛,其灭火原理是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D.工业炼铁的原理:利用还原剂(CO)将铁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14.(2 分)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B C D CaCO3 固体 O2 气体 CaO H2O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通过浓硫酸洗气、收集 Cu(NO3)2 溶液 AgNO3 加过量 Fe 粉,过滤 NaCl 固体 KNO3 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5.(2 分)“细菌冶金”的原理是利用氧化铁硫杆菌促使 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氧化成 硫酸铁和硫酸,并能为 CO2 和 H2O 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化学方程式:4FeS2+15O2+2X=2Fe2(SO4)3+2H2SO4,X 为 H2O2 B.整个流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图中有机物一定不含氧元素 D.氧化铁硫杆菌在反应①中起催化作用 三、非选择题 16.(8 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化学. (1)2017 年 5 月,我国首架大型客机 C919 首飞,飞机材料中使用了大量的铝镁合金,它 属于 材料,铝制品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原因是 . (2)2017 年 5 月,我国载南海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开采,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为 (填化学式),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活性炭净化水,是利用了它的 性,生活中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与大气污染物中的 气体有关,吸收该气体常用 溶液. 17.(9 分)完成下列实验. (1)现提供下列装置: ①写出上图中 B 装置甲仪器的名称 . ②实验室用 A 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化学方程式为 ,用 D 装置收集氧气, 气体由导管 进入(填“a”或“b”) ③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氢气,用 C 装置代替 B 装置的优点是 :若要检验氧气中 是否含有氯化氢气体,可将气体通过盛有 溶液的 D 装置(填“AgNO3”或“饱和 NaHCO3 溶液”) (2)对一定质量的粗盐(含泥沙)进行初步提纯. ①实验主要步骤:称量与 、过滤、蒸发;实验中多次使用玻璃棒.过滤时它的作用 是 ;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②下列因素会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小的是 (填序号) a.蒸发是液滴溅出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水 d.过滤后,滤纸上的泥沙未同水冲洗. 18.(7 分)A~H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A、E 为氧化物且 E 为常见的液体,B、D 为碱, H、G 为单质,C 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反应①为光合作用.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 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 的化学式为 ;E 的化学式为 . (2)B 物质的一种用途为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
19.(8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 答有关问题. 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 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 大. (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 Ba(OH)2 溶液中滴加 2﹣3 滴无色酚 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 ①写出 Ba(OH)2 与 H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甲曲线 M 点时混合液体呈 色; 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M 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 OH﹣结合成 H2O,Ba2+和 SO4 2﹣结合成 BaSO4 B.M 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 C.M 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 H+在逐渐增大 (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 Ba(OH)2 溶液中滴加 2﹣3 滴无色酚酞试液, 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 Na2SO4 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 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 Na+数目一直增大 ②N 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 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 (填“增大”或“减小”). (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 示例 AgNO3+NaCl=AgCl↓+NaNO3 离子方程式:Ag++Cl﹣=AgCl↓ 仿写:BaCl2+Na2SO4=BaSO4↓+2NaCl 离子方程式: .
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 CO2 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请 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 Ca2+的浓度变化情况 . 20.(8 分)高纯硅可用于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制备高纯硅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信息: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 SiO2,反应①化学方程式 (1)石英砂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SiCl4 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写出合理处理中间产物 CO 的一种方法 . (2)反应③反应除生成高纯硅外,同时还生成一种化合物.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 式 ; (3)反应③如果 H2 中混入 O2,从安全角度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4)若杂质不参加反应,利用反应①生产含硅质量分数为 9O%的粗硅 2.8 吨,计算至少需 要焦炭多少吨?
2017 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1 分)(2017•泰州)下列实验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热性 B.可燃性 C.挥发性 D.延展性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 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 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解答】解:A、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 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 分)(2017•泰州)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面包发霉 C.粮食酿酒 D.电灯发光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 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面包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1 分)(2017•泰州)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镁元素 MG B.氧离子 O﹣2 C.水银 Hg D.2 个氮原子 N2 【分析】A、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 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 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 C、水银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 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A、镁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Mg,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氧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O2﹣,故选项化 学用语书写错误. C、水银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 Hg,故选项化学用语书 写正确. 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 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 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1 分)(2017•泰州)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稼合金制备氧气的新门艺.稼原子的质子数 为 31,相对原子质量为 70.则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1 B.39 C.70 D.101 【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因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稼原子的质子数为 31, 则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31.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并能灵活运 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