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6年重庆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6 年重庆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檫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 A B、 互斥,那么 ( P A B  )  ( ) P A  ( P B ) 如果事件 A B、 相互独立,那么 ( P A B  )  ( ( P A P B )  ) 如果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 ,那么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 ( ) P k n  k C p k n (1  n k ) p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U  {1,2,3,4,5,6,7} , {2,4,5,7} A  , {3,4,5} B  ,则 ( ) A 痧 U  ( ) B  U (A){1,6} (B){4,5} (C){2,3,4,5,7} (D){1,2,3,6,7} (2)在等差数列 na 中,若 (C)6 (A)2 (B)4 (D)8 na  且 3 7 a a  , 5a 的值为 64 0 (3)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3 x 4 y  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5 0 (A) ( x  2 2)  ( y 2  1)  3 (B) ( x  2 2)  ( y 2  1)  3  2  1)  3 2  2  2   9  ( y ( x ( x 1) 2) 2) (C) (D) ( y (4)若 P 是平面外一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过 P 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相交 (C)过 P 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5) 3x  的展开式中 2x 的系数为 5 2 (B)过 P 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垂直 (D)过 P 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A)-2160 (B)-1080 (C)1080 (D)2160 (6)设函数 y  ( ) f x 的反函数为 y 1( ) x f ,且 y  f (2 x 1)  的图像过点 1( 2 ,1) ,则 y 1( ) x f 的图像必过
(A) 1( 2 ,1) (B) 1(1, 2 ) (C)(1,0) (D) (0,1) (7)某地区有 300 家商店,其中大型商店有 30 家,中型商店有 75 家,小型商店有 195 家。 为了掌握各商店的营业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20 的样本。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抽取的中型商店数是 (A)2 (B)3 (D)13 (C)5 (8)已知三点 (2,3), A B ( 1, 1),   (6, ) C k  ,其中 k 为常数。若 AB  AC  ,则 AB  与 AC 的 夹角为 (A) arccos(  (C) arccos 24 25 24 25 (D)  2 ) (B) arccos 或  2  或 arccos 24 25 24 25 (9)高三(一)班学要安排毕业晚会的 4 各音乐节目,2 个舞蹈节目和 1 个曲艺节目的演 出顺序,要求两个舞蹈节目不连排,则不同排法的种数是 (A)1800 (D)5040 (C)4320 (B)3600 (10)若 ,  (0,  ) 2 , cos(   ) 2  3 2 , sin(  2 )    ,则 cos( )  的值等于 1 2 (A)  3 2 (B)  (11)设 1 ( A x y B ), , 1 (4, 1 2 9 5 ), (C) 1 2 (D) 3 2 C x y 是右焦点为 F 的椭圆 ( ) , 2 2 2 x 25 2 y 9  上三个不同的点, 1 则“ x AF BF CF 成等差数列”是“ 1 , , x 2  ”的 8 (A)充要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 (12)若 , a b c  且 2 a 0 ,  2 ab  2 ac  4 bc  ,则 a b c   的最小值是 12 (A) 2 3 (B)3 (C)2 (D) 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已知 sin  2 5 5 ,  2    ,则 tan 。 (14)在数列{ }na 中,若 1 1 a  , 1 n   a a n  2( n 1)  ,则该数列的通项 na  。 (15)设 0, a a  ,函数 1 ( ) f x  log ( a x 2  2 x 解集为 。  有最小值,则不等式 log ( 3) a x   的 1) 0
(16)已知变量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2 3 0 x y       3 3 0 y x     1 0 y    。若目标函数 z  ax 仅在点 (3,0) 处取得最大值,则 a 的取值范围为 。  (其中 0 a  ) y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6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 13 分) 甲、乙、丙三人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办公室只有一部电话机,设经过该机打进的电话是打给 甲、乙、丙的概率依次为 1 6 、 1 3 、 1 2 。若在一段时间内打进三个电话,且各个电话相互独 立。求: (Ⅰ)这三个电话是打给同一个人的概率; (Ⅱ)这三个电话中恰有两个是打给甲的概率; (18)(本小题满分 13 分)   cos x a  (其中  0,a R  )。且 ( ) f x 的图像在 y 轴 设函数 ( ) f x  3 cos 2 x   sin 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的横坐标是 。 x  6 (Ⅰ)求的值; (Ⅱ)如果 ( ) f x 在区间 [  5   ] 3 6 , 上的最小值为 3 ,求 a 的值;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函数 ( ) f x  3 x  3 ax 2  3 bx 的图像与直线12 x y   相切于点 (1, 11) 。 1 0 (Ⅰ)求 ,a b 的值; (Ⅱ)讨论函数 ( ) f x 的单调性。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 图 , 在 增 四 棱 柱 ABCD A B C D 1 1 1  1 中 , AB  1, BB 1  3 1  , E 为 1BB 上使 1 B E  的点。 1 平面 AEC 交 1DD 于 F ,交 1 1A D 的延长线于G ,求: 1 (Ⅰ)异面直线 AD 与 1C G 所成角的大小; (Ⅱ)二面角 A C G A 1  的正切值;  1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定义域为 R 的函数 ( ) f x  x 2   1 x 2   b a 是奇函数。
(Ⅰ)求 ,a b 的值; (Ⅱ)若对任意的t R ,不等式 2 ( t f  2 ) t  f 2 (2 t  k ) 0  恒成立,求 k 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 12 分) A x y 是抛物线 2 如图,对每个正整数 n , ( x n ) , n n y 上的点, 4 过焦点 F 的直线 nFA 角抛物线于另一点 ( B s t 。 n ) , n n (Ⅰ)试证: n nx s   4( n  ; 1) (Ⅱ)取 nx  ,并记 nC 为抛物线上分别以 nA 与 nB 为切点 2n 的 两 条 切 线 的 交 点 。 试 证 : FC 1  FC 2    FC n  n 2  2 1 n    1 ; 2006 年重庆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参考答案 3.C 4.D 5.B 6.C 7.C 8.D 9.B 10.B 11.A 12.A 一.选择题 1.D 二.填空题 2.D (13) -2 (14) 2n – 1 (15) ( , )   2 ( ) 16 a  1 2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 13 分)甲、乙、丙三人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办公室只有一部电话机,设 经过该机打进的电话是打给甲、乙、丙的概率依次为 内打进三个电话,且各个电话相互独立。求: (Ⅰ)这三个电话是打给同一个人的概率; (Ⅱ)这三个电话中恰有两个是打给甲的概率; 1 6 、 1 3 、 1 2 。若在一段时间 解:(Ⅰ)由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公式和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 所求概率为: ( 1 6 3 )  1 ( ) 3 3  ( 1 2 3 )  1 6 . (Ⅱ)这是 n=3,p= 的独立重复试验,故所求概率为: p  1 6 (2) P 3 2 C 3 ( 1 6 2 ) ( 5 6 )  5 72 . (18)(本小题满分 13 分)设函数 ( ) f x  3 cos 2 x   sin   cos x x a  (其中  0,a R  )。且 ( ) f x 的图像在 y 轴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的横坐标是 (Ⅰ)求的值;  6 。
(Ⅱ)如果 ( ) f x 在区间 [  上的最小值为 3 ,求 a 的值; 解:(I) ( ) f x  3 2 cos 2 x  x      sin(2 x    ) 3  3 2  a , 5   ] 3 6 1 2 sin 2  3 2 1 2 依题意得 (II)由(I)知, 2  ( ) f x 3      6 2  ) 3 sin(   x    .   3 2  .又当  x [   5   ] 3 6 , 时, x    3 7[0,  ] 6 ,故   1 2 sin( x   3  ,从而 ( ) ) 1 f x 在区间    π 5π , 3 6    上的最小值为 3    1 2 3 2  ,故 a a  3 1.  2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函数 ( ) f x  3 x  3 ax 2  3 bx 的图像与直线12 x y   相切于点 (1, 11) 。 1 0 (Ⅰ)求 ,a b 的值; (Ⅱ)讨论函数 ( ) f x 的单调性。 解:(Ⅰ)求导得 ' f x ( ) 3  2 x  6 ax  。 3 b 由于 ( ) f x 的图像与直线12 x y   相切于点 (1, 11) , 1 0 所以 f (1)   11, f ' (1)   ,即: 12 1-3a+3b = -11 3-6a+3b=-12 解得: a 1, b   . 3 (Ⅱ)由 1, b a   得: ' f x ( ) 3  3 2 x  6 ax  3 b  2 3( x  2 x  3) 3(  x  1)( x  3) 令 f′(x)>0,解得 x<-1或 x>3;又令 f′ (x)< 0,解得 -1<x<3. 故当 x(  , -1)时,f(x)是增函数,当 x (3, )时,f(x)也是增函数, 但当 x(-1 ,3)时,f(x)是减函数.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在正四棱柱 ABCD A B C D 1 1 1  1 中,
AB  1, BB 1  3 1  , E 为 1BB 上使 1 B E  的点。 1 平面 AEC 交 1DD 于 F ,交 1 1A D 的延长线于G ,求: 1 (Ⅰ)异面直线 AD 与 1C G 所成角的大小; (Ⅱ)二面角 A C G A 1  的正切值;  1 解法一:(Ⅰ)由 //AD D G 1 知 C GD 1 1 为异面直线 AD 与 1C G 所成角.(如图 1) 连接 1C F .因为AE和 1C F 分别是平行平面 ABB A CC D D 和 1 1 1 1 与平面AEC G的交线 , 1  3. 1  FDA D G   6  所以 AE// 1C F ,由此得 1 D F BF   3. FD G  再由 1  在 Rt C D G  1 1 中,由C D =1得 C GD 1 1 1 1  (Ⅱ)作 1 D H C G 1 于 H,由三垂线定理知 FH C G  1 , 故  D HF 1 为二面角F-C G-D 1 1 即二面角 A C G A 1  的平面角.  1 在 Rt HD G  1 中,由D G= 3 1 ,  H GD 1   6 得 D H 1  3 2 . 从而 tan D HF 1   . 2 D F 1 D H 1  3 3 2 解法二:(Ⅰ)由 //AD D G 1 知 C GD 1 1 为异面直线 AD 与 1C G 所成角.(如图 2) 因为 1EC 和 AF 是平行平面 1 BB C C与平面AA 1 D与平面AEC G的交线 , 1 所以 1 // EC AF ,由此得  AGA 1   EC B 1 1   AG AA 1 1   3 1   D G 1  3. 1 D1  4  , 在 Rt C D G  1 1 中,由C D =1得 C GD 1 1 1 1   6   , A GC = 知 1 1  6  4 AC G 1 1 (Ⅱ) 在  为钝角。 AC G 1 1 中,由 C A G=  1 1 作 1 A H GC GC 1  交 的延长线于 H,连接 AH,由三垂线定理知 1
GH AH  , 故  A HA 1 为二面角A-C G-A 的平面角. 1 1 在 Rt A HG  1 中,由A G= 3 1   1, H GA 1   6 得A 1 H  3 1  2 . 从而 tan A HA 1  A A 1 A H 1   2 . 3 1  3 1  2 解法三:(Ⅰ)以 1A 为原点,A1B1,A1D1,A1A 所在直线分别为 x、y、z 轴建立如图 3 所示 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于是, (0,0, 3 1), A  C 1 (1,1,0), D (0,1, 3 1),  E (1,0,1),  AD  (0,1,0),  EC 1  (0,1, 1).  因为 1EC 和 AF 是平行平面 BB C C和AA 1 1 D1 1 D与平面AEC G的交线 ,所以 1 // EC AF .设G(0,y,0),则 1  AG  (0, y , 1     EC AG 1 // 3). 由   1 y 1  1   3 ,于是 y  3 1  . 故 G (0,1  3,0),  C G 1   ( 1, 3,0) .设异面直线 AD 与 1C G 所成的角的 大小为,则: cos     AD C G 1   AD C G 1    3 2 ,从而   . 6 ( Ⅱ ) 作 1 A H C G 1 H, 由 三 垂 线 定 理 知 GH AH , 故  为二面角A-C G-A 的 平 面 角 . 设 H ( a,b,0 ) , 1 1 A HA 1  C H 1   A H  则: 1   C H C G 1 1 ( , a b ,0),  ( a  1, b  1,0) .由 1 A H C G 1 得:  0, 由此得a- 3b=0.……① 又由 H C G , , 1 共线得   , C H C G 1 1 //  b  1 a  1  1  3 ,于是 3 a b  ( 3 1) 0.   ……② 联立①②得: a  3 3  4 , b  3 1  4 . H 故 ( 3 3  4 , 3 1  4 ) ,
 A H 1  由 3 (  4 3 2 )  1 (  4 3 2 )  1  2 3  A A 1 , 1   3 得: tan A HA 1  A A 1 A H 1   2 . 3 1  3 1  2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定义域为 R 的函数 ( ) f x  x 2   1 x 2   b a 是奇函数。 (Ⅰ)求 ,a b 的值; (Ⅱ)若对任意的t R ,不等式 2 ( t f  2 ) t  f 2 (2 t  k ) 0  恒成立, 求 k 的取值范围; 解:(Ⅰ)因为 ( ) f x 是奇函数,所以 ( ) f x =0,即 1 2     b 0 1 ( ) f x  x 1 2  x 2 a  1  b  a  11  2 1 a  1 2    1 2  4 a  1 2  x 2 2  x 1      a 2. 又由 f(1)= -f(-1)知 (Ⅱ)解法一:由(Ⅰ)知 ( ) f x  1 x  2 1 ,易知 ( ) f x 在 (   上 ) , 为减函数。又因 ( ) f x 是奇函数,从而不等式: f 2 ( t  2 ) t  f 2 (2 t  k ) 0  等价于 2 ( t f  2 ) t   f 2 (2 t  k )  ( f k  2 2 ) t ,因 ( ) f x 为减函数,由上式推得: 2 t  2 t   .即对一切t R 有: 23 t 2 t k 2  从而判别式    4 12 k     0 k   , 0 k 2 t 1 3 . 解法二:由(Ⅰ)知 ( ) f x  x 1 2  x 2 2  .又由题设条件得: 1  1 2  t 2 2  2 t  2 t 2 2 1 t    1 2  2 2 2  2 2 t  k 2 t 1 k    0 , 即 : 2 2 t 1 k   (2  2)(1 2  2 t  2 t )  t (2 2 2 1 t    2)(1 2  2 2 t  k ) 0  , 整理得 23 t 2    因底数2>1,故: 23 2 t k t 1,  2 t   k 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