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 1-5 题,共 24 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人生是一条漫长而悠远的路。只因漫长、曲折,坎坷才有悄然面对生活的智慧与执
着。人生是路,成长亦是路,只不过,人生之路须以成长之路作为启程,一颗颗年少的心
在此奔波、跋陟。每一步前行,需要海浪的洗礼,需要雨露的润泽,需要阳光的照曜,才
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嗅到花朵的芬芳。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达成功彼岸,嗅花朵芬芳。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曲折________
坎坷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
达成功彼岸,嗅花朵芬芳;
qū,kě
陟,涉,曜,耀
【考点】
常见易错字
注音
【解析】
考查用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楷体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点符号写在田字
格左下角。书写规范;标点不写或不规范扣。
考查字音、字形。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要注意成语的固定
搭配并根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解答】
达成功彼岸,嗅花朵芬芳;
qū; kě;
“陟”改为“涉”;“曜”改为“耀”;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做信客,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余秋雨《信客》)
B.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刘成章《安塞腰鼓》)
C.天津卫九河下梢,圆滑世故,生意场上,心灵嘴巧。(冯骥才《俗世奇人》)
D.每一朵花,都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答案】
D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
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
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
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
A.生死祸福:灾殃与幸福。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B.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合乎
句意,是正确的;
C.圆滑世故:说人能够很好地处理社会关系,顺风使舵。也有狡猾的意思的意思狡猾的意
思。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D.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忍俊不禁与笑容重
复,是错误的;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 700 万单左右。
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 PM2.5 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答案】
D
【考点】
病句修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
【解答】
A 项,缺主语,可删掉“通过”或“让”;
B 项,“大约”与“左右”重复,删除其一;
C 项,“下降”不能用倍数。
故选 D。
4. 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________。(《关雎》)
(2)不应有恨,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4)南仁东二十二年的砥砺前行,让中国的“天眼”望穿苍穹,描绘宇宙。他的精神正如
李商隐的《无题》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5)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更加敏锐。这个道理在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清晰的体现:________?________。
(6)古人的诗词写作中常常引用典故来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请写出运用典故的连续
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河之洲
何事长向别时圆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
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
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
在河之洲(注意“洲”的书写);
何事长向别时圆;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然”的书写);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注意“蜡炬”的书写);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等。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A】“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
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
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B】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
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
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
(1)语段【A】中的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现身说法,教导文中的“你”做一个
“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
(2)语段 B 中《昆虫记》被誉为“________”。在这本书中,________在地下“潜伏”四
年;________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____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答案】
(1)傅雷家书,德艺俱备,人格卓越
(2)昆虫的史诗,蝉,蜘蛛,螳螂
【考点】
作家作品
名著人物形象
课内名著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通读文段【A】,这是傅雷写给大儿子傅聪信中的文字。傅雷把这些书信整理成《傅雷
家书》,在这些书信中,傅雷教导儿子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B】文段介绍了《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被誉为“昆虫
的史诗”。读过本书,就知道那些地下“潜伏”四年的昆虫是“蝉”;在编织“罗网”方面
独具才能的是“蜘蛛”,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是“螳螂”。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 6-9 题,共 10 分)
综合性学习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现在越来越追求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传承人类文明
的载体,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建设文明家庭的核心,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此学校将
开展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 20 个字)
(2)古往今来,许多家庭都注重家风建设,如“孟母三迁”,请写出与之相似的两个故
事。
(3)活动中,学校号召每个家庭召开一次以“家风建设”为主题的家庭会议,作为家庭成
员,请你拟写三条家规。
(4)家庭会议后,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无视家规,你将如何劝说?
【答案】
(1)示例:训诫传千古,家风立万年。
(2)示例:曾子杀猪
岳母刺字
(3)示例:①早睡早起。
②勤俭节约。
③乐于助人。
(4)示例:弟弟,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支持,形成良好的家风。作为家庭中
的男子汉,你应该怎么做才合适呢?“建设家园,我爱我家”,家的建设是每个成员的责
任,你说对吗?
【考点】
综合读写
【解析】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
(2)本题考查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
【解答】
(1)本题运用【拟写类答题法】。拟写类题包括拟写宣传语、标语或广告词等,要求:
①抓住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大小等;
②巧用修辞,生动直观,如用比喻描写,用对偶赞美,用双关揭示特点等;
③内容浅显,简洁易记;
④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此题拟写时一定不能脱离“建设家园,我爱我家”的主题。
(2)多读书,多体验生活,多了解古代文化,多积累名人故事,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3)所谓家规,简单地说就是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可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
为,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家庭更加和谐。
(4)本题运用【劝说类答题法】。劝说类题的答题步骤一般是:称呼+理由+做法。需要注
意的是
①说话要委婉,不揭人短,不伤人自尊。
②语气要平和。
③采取合适的技巧:直言劝导,有理有据;直话曲说,借例言理;巧妙引申,归结谬论;
因势利导,顺耳忠言或激将等。此题要用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不能偏离
“重视家规”这一劝说主题。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 10-25 题,共 36 分)
阅读古诗文,回答下列各题。
【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这首诗的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考点】
诗
【解析】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接着追述战斗生涯;三四句承上从国
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
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
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
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解答】
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语句,解答时要明确该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
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这两句诗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一句的本体是山河,
喻体是风飘絮;下一句本体是自己的身世,喻体是雨中的浮萍。飘絮和浮萍都有无依无靠
的特点,这里诗人把自己的身世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了一起,表达出担忧之情。
【古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
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
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