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3 分)(2014•漳州)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
的现象.
解答: 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
氧化碳 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故选:A.
点评: 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
最少.
2.(3 分)(2014•漳州)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C. 稀硫酸 D. 硫酸铜
A. 氧化铁 B. 氢气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 解:A、氧化铁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故 A 错;
B、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 B 正确;
C、稀硫酸中含有硫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 C 错;
D、硫酸铜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 D 错.
故选 B.
点评: 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
3.(3 分)(2014•漳州)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 粉尘
B. 一氧化碳
C. 甲烷
D. 二氧化硫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酸雨是指溶液 pH 小于 5.6 的雨水,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
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
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酸雨是指溶液 pH 小于 5.6 的雨水,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
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
收溶解而成.
A、粉尘不是形成酸雨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甲烷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能形成酸雨,
故选项正确.
答案: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酸雨是工业发展出现的副产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
4.(3 分)(2014•漳州)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分析;
B、根据液体取用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C、根据液体加热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D、根据仪器的连接方法分析;
解答:解:A、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在集气瓶口,故本选项错误;
B、倾倒液体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故本选项操作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已经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故本选
项操作错误;
D、连接胶皮管和玻璃管时,应先用水将玻璃管润湿,故本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 D
点评: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
键.
5.(3 分)(2014•漳州)我国自主开发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长三丙”,其第三级火箭发动机
采用的燃料是液态氢,助燃剂是液态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比空气大
B.液态氢燃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氢气变成液态氢是物理变化
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氢气的
物理性质.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氢气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解答;
B、根据液氢燃烧生成物是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解答;
C、根据氧气是助燃剂,可以支持燃烧解答;
D、根据氢气变为液氢只是状态变,无新物质生成解答.
解答:解:
A、氢气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故错;
B、液氢燃烧生成物是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对;
C、氧气是助燃剂,可以支持燃烧,故对;
D、氢气变为液氢只是状态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对.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属于识记知识的巩固.
6.(3 分)(2014•漳州)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 pH 值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p H
醋酸
2.5
苹果汁
3.1
牙膏
8.5
炉具清洁剂
12.4
A. 牙膏显碱性
B. 胃酸过多的人少吃苹果
C. 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上述物质酸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解答:解:
A、牙膏的 pH=8,大于 7,显碱性,故对;
B、苹果的 pH=3.1,小于 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吃苹果,故对;
C、醋酸的 pH 小于 7,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对;
D、炉具清洁剂的 pH=12.4,大于 7,显碱性,故错.
答案: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
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3 分)(2014•漳州)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卤面”制作时,加入氯化钠当调味剂
B.大脖子病是人体缺乏铁元素引起的
C.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水受热膨胀是由于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化
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食盐有咸味分析;
B、根据碘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
C、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规律分析;
D、根据分子间有间隔的特性分析.
解答:解:A、由于食盐有咸味,“卤面”制作时,加入氯化钠当调味剂.故 A 说法合理;
B、大脖子病是人体缺乏碘元素引起的.故 B 说法不合理;
C、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 C 说法合理;
D、分子间有间隔,水受热膨胀是由于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故 D 说法合理.
故选 B.
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
8.(3 分)(2014•漳州)汽车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是
2CO+2NO
2X+N2,其中 X 的化学式是(
)
A.C
B.NH3
C.CO2
D.H2O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 总个数不变.
解答:
解:由 2CO+2NO
2X+N2 可知,
反应前碳原 子个数是 2 个,反应后应该是 2 个,包含在 2X 中;
反应前氧原子是 4 个,反应后应该是 4 个,包含在 2X 中;
反应前氮原子是 2 个,反应后是 2 个;
由分析可知,每个 X 中含有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是二氧化碳,化学式是 CO2.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
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9.(3 分)(2014•漳州)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实验事实的是(
)
A.
充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C.
氯化钠溶液里加水
D.
硫酸铜和硫酸混合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A、根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氧气,混合物的质量不断减少解答;
B、根据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溶液质量不断增加解答;
C、根据氯化钠溶液与水都为中性解答;
D、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分析;
解答:解: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氧气,混合物的质量不断减少,钾元素
的质量不变,故随反应时间的增大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反应结束后不再变化,
正确;
B、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加入铁的质量要比产生的氢气多得多,故溶液质量不
断增加,错误;
C、氯化钠溶液与水都为中性,故氯化钠溶液里加水溶液的 PH 不会变化,错误;
D、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则氢氧化钠首先和硫酸反
应,当硫酸消耗尽,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不会从零开始,
错误;
答案:A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要求学生要熟练的
掌握化学知识并学会运用.
10.(3 分)(2014•漳州)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用“﹣”连接的两种物
质在溶液中可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可以为盐
B.乙只能是氧化物或酸
C.丙只能是金属单质、盐或碱
D.其中一个反应能同时生成两种沉淀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根据酸会与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碱、盐等物质反应,碱会与酸、盐、酸性氧化物
等物质反应,盐会与碱、酸、盐、活泼金属等物质反应,然后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
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甲是盐,如碳酸钠,碳酸钠会与盐酸反应,乙可以是硫酸,硫酸会与氢氧化
钙反应,满足题意,故 A 正确;
B、乙如果是硫酸铜,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甲是氢氧化钠,也满足题意,所以
乙可以使氧化物、酸、盐,故 B 错误;
C、丙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盐反应,所以丙是金属单质、盐或碱,故 C 正确;
D、甲是氢氧化钡,乙是硫酸铜时,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
化铜沉淀,满足题意,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各物质的性质和能发生的反应,然后选择具体的物质代入转
化关系进行验证,注意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应用.
二、非选择题(共 8 小题,共 70 分)
11.(3 分)(2014•漳州)用化学用语表示:
(1)钾元素 K ;
(2)2 个磷原子 2P ;
(3)二氧化氮 NO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
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
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
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钾的元素符号是:K.
(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
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 2 个磷原子,就可表示为:2P;
(3)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氮分子是多原子分子,氮
为+4 价,氧为﹣2 价,氧化物中氧元素在后,
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NO2;
故答案为:(1)K;(2)2P;(3)N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
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8 分)(2014•漳州)在①石墨②酒精③碳酸氢铵④肥皂水⑤大理石等物质中,选择合
适的物质填在横线上.
(1)属于氮肥的物质是 碳酸氢铵 ;
(2)可用作电极的物质是 石墨 ;
(3)可用作消毒剂的物质是 酒精 ;
(4)可用于区别软水和硬水的物质是 肥皂水 .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肥料的分类考虑.
(2)可用作电极的物质要有导电性.
(3)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燃料和医疗上的消毒剂.
(4)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
解答:解:(1)在化学式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时,有什么元素就是什么
肥料,如果含有这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时,就属于复合肥,碳酸氢铵中含有
氮元素,属于氮肥.故填:碳酸氢铵.
(2)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电极,故填:石墨.
(3)医疗上可用作消毒剂的是酒精,酒精消毒的作用是凝固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从
而杀死细菌;故填:酒精.
(4)加肥皂水后生成较多泡沫的是软水,生成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所以可用于区别
软水和硬水的物质是肥皂水.故填:肥皂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
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13.(4 分)(2014•漳州)据《自然》杂质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锶(Sr)做钟摆
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 锶是 金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锶原子的质子数为 38 ,最外层有 2 个电子,容易 失 电子(填“得”或“失”).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得出原子的质子数,和不同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
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个时,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易失去最外
层电子数达到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解答:解:由锶元素的汉字,可以看出锶元素为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
子核,原子核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因最外层为 2 个电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
2 个电子形成带 2 个单位的带电荷的离子.
故答案为:金属;38;2;失.
点评:在给元素分类时,若在书写时,汉字中带有金字偏时,表示金属元素.若带石字偏时
表示固态非金属元素.若带气字头时表示气态非金属元素.
14.(14 分)(2014•漳州)2014 年 10 月 22 日,第十五届省运会将在我市举行,运动会的前
期准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许多方面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1)为了通风透气,主会馆屋顶采用了钢架结构.钢铁在 潮湿的空气 中容易生锈,因
此必须防锈,可以采用合理的措施是 涂油漆 .
(2)运动会期间需要大量的生理盐水(浓度为 0.9%),生理盐水的溶质是 氯化钠 ,1000g
生理盐水中含溶质的质量为 9
g;运动员通常往生理盐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C6H12O6),
以及时补充能量,葡萄糖是由 3 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6:
1 .
(3)游泳池用二氧化氯(ClO2)做消毒剂,该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4 价;二氧
化氯气体见光易分解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O2
2O2+Cl2 .
(4)田径比赛开始时,发令枪的枪口冒白烟是由于红磷燃烧产生的,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为 4P+5O2
2P2O5 ;比赛场地还配置了大量的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灭火原理
是 隔绝空气 .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有关溶质质量分数
的简单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书
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1)依据钢铁生锈的原理分析其除锈的方法,
(2)依常识可知生理盐水的溶质,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
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利用物质的化学
式分析判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及各元素间的质量比;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判断化合物中元素
的化合价;依据反应原理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依据反应原理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配平等;根据灭火器的
灭火原理分析作答.
解答:解:
(1)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针对此原因,可以采用涂油漆隔绝空气的防锈措
施;
(2)依常识可知生理盐水的溶质是氯化钠;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
数,1000g 生理盐水中含溶质的质量为:1000g×0.9%=9g;利用葡萄糖(C6H12O6)的化
学式分析判断葡萄糖是由 3 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6):
(1×12)=6:1;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判断化合物二氧化
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4 价;二氧化氯气体见光易分解成两种单质,依据反应
原理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O2
2O2+Cl2;
(4)红磷燃烧产物是五氧化二磷,依据反应原理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5O2
2P2O5;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故答案为:
(1)潮湿的空气;涂油漆;
(2)氯化钠;9;3;6:1;
(3)+4;2ClO2
2O2+Cl2;
(4)4P+5O2
2P2O5;隔绝空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金属生锈的条件等方面的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