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8 页。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会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卷、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
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会考号、姓名”与考生本人会考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下
列措施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
A. 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B.加快实行流域的水污染治理
C.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修复土壤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蒸馏水
B.氯水
C.海水
D.氨水
3.下列物质含有共价键的是
A. Ar
B. H 20
C. MgO
D. NaBr
4.贮存下列物质的容器应贴右图标识的是
A. 乙醇
C. 氢氧化钠
B. 汽油
D.硫酸钠
5.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及应用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造纸
C.粘土制陶瓷
B.火药爆炸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6.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u2+、S04
2-、NO3
-
B.OH-、Mg2+、CI-
C.Ca2+、K+、CO3
2-
D.H+、Na+、HCO3
-
7.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 0. 3 mol Cl2
B. 标准状况下 11.2LN2
C.0.2gH2(H2 的摩尔质量为 2g·mol-1
D.0.4NA 个 CO2(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8.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
A. 16
80 与 18
80
C.冰与干冰
B.金刚石与石墨
D. 正丁烷与异丁烷
9.在一定条件下,由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物质是
A. Fecl2
C. S03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Na2O2
D. NO2
11.绿色能源是人类理想的能源。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太阳能
C.风能
B. 氢能
D.媒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O3
2-+2H+=CO2↑+H20
B.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C. 稀硝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OH-=H20
D.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2OH-=Na2SiO3+H20
14.当一束光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NaCl 溶液
C.AI(OH)3 胶体
B.CuSO4,溶液
D.H2SO4 溶液
15.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Na20+H20=2NaOH
C . CuO+ 2HCI=Cucl2,+ H2O
16.对下列有机反应的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17.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氢气体与空气接触,出现红棕色气体
B.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C.往氯化钠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出现蓝色沉淀
18.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下列关于 79
34Se 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 45
B.核外电子数为 34
C.质量数为 113
D.中子数为 79
19.下列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A. 水泥
C.橡胶
B. 黄铜
D.羊毛
20.油脂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之一。等质量的下列食物中油脂含量最高的是
A.西红柿
C.米饭
B.花生油
D.牛奶
2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镁条燃烧
B.氧化钙与水反应
C.高温煅烧石灰石
D. 硝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2.在一定条件下,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其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6 分)
(请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有 6 小题,共 40 分)
23.(4 分)完成下列各题。
(1)右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负极材料是
(填“Zn”或“Cu”),
负极上发生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2)从生姜中提取的姜黄是食用天然色素,其分子式为 C21H2006,它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4.(6 分)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A.甲烷
B.苯
C.乙酸
D.乙酸乙酯
E.淀粉
F.蛋白质
(1)属于酯类的是
;
(2)“可燃冰”的成分中含有
(3)水解能生成葡萄糖的是
;
;
(4)遇重金属盐能发生变性的是
;
(5)能与 Na2CO3 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的是
;
(6)家居装修材料会散发出甲醛、
等挥发性有害物质。
25.(6 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O):
。
26.(12 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给出 10 种元素(其中 X、Y 分别
代表化学元素),按要求作答。
(1)X、Y 两种元素符号分别是
(2)最外层电子数为 4 的原子,其元素符号是
和
;
;
(4)C 与 N 原子半径较小的是
(5)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是
(6)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单质是
(7)HF 与 HCl 热稳定性较强的是
(8)H2S04 与 HCIO4 酸性较强的是
(9)写出 Y 元素组成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6 分)实验室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晶
体,设计流程如下:
;NaOH 与 Mg(OH)2 碱性较弱的是
;
;
;
;
;
。
(1)步骤(1)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是
,该描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
棒、烧杯和
;
(2)沉淀 A 的主要成分是
(3)滤液 B 中的阳离子有 H+、Fe3+和
(4)写出步骤(Ⅱ)中 Fe3+和 Fe 反应生成 Fe2+的离子方程式
;
;
。
28. (6 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硫酸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的原因是
(2)为了延长铁制品的使用寿命,提出一种保护铁制品的方法:
。
(3)2017 年 9 月国家多部门共同提出,在全国推广清洁汽车燃料-乙醇汽油,
。
到 2020 年基本实现全覆盖。这样做的目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 2 小题,共 16 分)
29. (4 分)为达到下表中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试剂或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人对应
30.(12 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井探究氨气的性质和用途,按下列装置进行
实验。
【实验探究】
(1)装置(Ⅰ)除制取氨气外,还可制取的气体有
(填一种)。
(2)装置(Ⅱ)中的干爆剂是
(填“碱石灰”或“氯化钙”)。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装置(Ⅲ)中的胶头滴管,滴入 1~2 滴浓盐酸,出现白
烟,
写出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4)装置(Ⅳ)中倒置斗的作用是
。
。
(5)用 10.7gNH4Cl 固体与足量 Ca(OH)2 固体反应,理论上最多可生成 NH3 气体体积
(标准状况下)为
L。(已知 NHCl 的摩尔质量为 53.5g·mol-1)
【实验拓展】
(6)用右图所示装置(V),分别进行下列实验,描述甲烧杯中的现象。
【如识应用】
(7)氨是硝酸工业和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
①氨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一步重要反应,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②碳酸氢铵是一种铵态氮肥。实验室检验碳酸氢铵中含有 NH4
+,请从下列:
a.NaOH 溶液 b.稀硫酸 c.蒸馏水 d.蓝色石蕊试纸 e.红色石试纸中,选
b.出需用到的试剂和试纸是
A.
ace
B. bed
2018 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说明: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反应条件未注明、产物状态标错的扣 0.5 分。
第Ⅰ卷
(选择题 44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
1.D
7.B
13.C
19.A
4.C
10.C
16.D
22.D
2.A
8.A
14.C
20.B
3.B
9.B
15.B
21.C
5.D
11.D
17.A
6.A
12.D
18.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6 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有 6 小题,共 40 分)
23.(1)Zn(或锌)(1 分)
氧化反应(1 分)
(2)有机物(2 分)
24.
(1)D
(2)A
(3)E
(4)F
(5)C
(6)B
(填写相应的物质名称也给分)(每空各 1 分,共 6 分)
25.(1)Cl2+H2O=HCI+HCIO(写可逆符号 也给分)(3 分)
Al(1 分)
26.(1)0(1 分)
(2)C(1 分)
(3)S2-(1 分)
(4)N(或氮原子)(1 分)
(5)Na(或钠)(1 分)
(6)Ne(或氖)(1 分)
(7)HF(或氯化氢)(1 分)
(8)HCIO4,(或高氯酸)(1 分)Mg(OH)2(或氢氧化镁)(1 分)
漏斗(1 分)
27.(1)过滤(1 分)
(2)Si02(1 分)
(3)Fe2+(1 分)
(4)2Fe3++Fe=3Fe2+(2 分)
28.(1)亚硫酸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或其他合理答案)(2 分)
(2)保持干燥(或涂油、电境)(或其他合理答案)(2 分)
(3)燃烧更充分(或减排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的质量)
(或其他合理答案)(2 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 2 小题,共 1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