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系统分析与设计】思维导图.pdf

第1页 / 共1页
资料共1页,全文预览结束
云计算提供商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计算资源 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租用形式,提供虚拟资源 软件即服务(SaaS)--通过浏览器使用Internet上的软件服务、多租赁方式 平台即服务(PaaS):提供开发、部署环境服务/在环境上开发和部署应用软件 三大种类 云计算 部署模式:公有云、私有云、社区云、混合云 优点:用户积极参与、没有严密的阶段性、短期获得测试版本,降低风险 缺点:产生误解,用户随意修改需求;软件质量无法保证;操作系统、语言、算法 造成等系统适应性差、维护困难 原型法(种类) 关注业务流程优化和变革,疾风骤雨; 对企业经营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重新设计,改善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 方法:以过程为导向(实行单一流程、平行作业、组织扁平化)、目标远大、打破常规、应用信息技术 业务流程重组(BPR) 系统思想 三大论:信息论、控制论、一般系统论 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 信息与信息系统 数据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图像等; 信息是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有意义的数据); 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是人类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经验的总和。 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 主机-终端集中式结构、分布式结构:文件服务器、C/S结构、B/S结构 发展趋势(技术视角)数据处理、管理信息、决策支持、主管支持系统 生命周期——系统:产生、发展、成熟、消亡;信息系统:维护、修改,更新,代替 系统转换:直接转换、平行转换和分段转换 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 数据流图基本要素:外部实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流 ① 表现层:处理用户和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 ② 业务逻辑层:处理和领域相关的工作 ③ 数据访问层:负责数据库记录的存取 三层结构定义 开发方法 基于生命周期:瀑布开发方法、原型开发方法、迭代开发方法、螺旋开发方法、敏捷开发方法 基于技术:结构化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面向服务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规划的技术与方法:战略目标集转移法SST、企业系统规划BSP、 关 键成功因素法(KSF/CSF)、价值链分析法VCA 1. 建立用例模型,需求分析阶段 2. 建立领域模型(寻找领域类及其关系),系统分析阶段 3. 设计分层体系架构,设计阶段 4. 分层设计静态模型(类图),设计阶段 5. 设计动态模型(用例交互图),设计阶段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主要步骤、各阶段内容 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业务规则的表示(处理逻辑):结构化语言、判定树、判定表 结构化分析对软件进行需求分析,以数据流图表示 结构化设计进行总体设计,以结构图表示 结构化编程,以程序流程图表示 结构化开发方法(过程):系统科学的思想,自顶向下分析和设计(抽象与分解) 代码设计原则:唯一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单性、适用性、规范性、系统性 一种面向对象系统的产品进行说明、可视化和编制文档的标准语言,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建模工具,独立于程序设计语言 UML 用例 类 测试 定义:是对于一组动作序列的描述,系统执行这些动作会对特定的参与者产生可观测的、有价值的结果。 用例的关系:包含关系、扩展关系、泛化关系 种类:边界类、 实体类、控制类 类的关系:泛化、关联、实现、依赖 ① 模块测试、② 联合测试、③ 确认测试、④ 系统测试 测试方法 黑箱测试/黑盒测试、白箱测试/白盒测试 CASE 工具:Visio/Power Designer/Rational Rose 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与维护各阶段主要任务、工具、方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