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四川雅安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A卷.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四川雅安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A 卷 一、 积累与运用 (共 11 题;共 32 分) 1. (1 分) 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来________去 ________来________去 ________来________去 2. (2 分) 给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沉思_____ A . 深入 B . 没入 C . 重 3. (2 分) 选出读音有误的一项( )。 A . 提供(gòng) 储(chǔ)存 崛(jué)起 B . 烹(pēng)调 佳肴(yáo) 淘汰(tài) C . 仓(cāng)库 凌(líng)空 逻辑(jì) D . 逾(yú)越 分析(xī) 船舶(bó) 4. (2 分) 上联是“爆竹声声脆”,你认为下联应填( ) A . 新年喜事多 B . 新年快来临 C . 春联墙上黏 D . 喜事天天多 5. (2 分) 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 “傻孩子!”奶奶说:“苗儿五天长高一截,一截就是一个台阶。苗儿顺着台阶往上走,不就能走到太阳上 去了吗?” B . 我问父亲,为什么高梁下边长了这么多瓜子?
C . “哪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D . 这里的野花总是那么灿烂,红.黄.蓝.紫.仿佛竞赛似的,一茬接一茬,终年不断。 6. (2 分) 下列属于汉乐府的是( ) A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B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C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7. (2 分) 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 (1)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是指中秋节。 (2) “陋习”中“陋”应解释为“不文明、不合理、不好的”。 (3) 我们从小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4) 戏剧中的“黑脸”代表正直。 (5) “秋高气爽”中的“爽”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sh”。 8. (2 分) 按要求写句子。 (1) 他长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改为比喻句) (2) ________铁球________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________跟________没有关系。(把句子补充完整)。 (3)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缩句) 9. (10 分) 课文在线。(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有的人为了及时、方便地工作,将铺盖搬到实验室、搬到了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即使在 病床上,他们依然在翻阅着研究报告,寻找着需要的数据;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乃至生命,未能等到成 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他们为了千年飞天梦圆,努力着,拼搏着…… (1) 体会词义并写句子。 猝然:________ 乃至:________
(2)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3) 看了这段话之后,你想对中国航天工作者说些什么话? 10. (2 分) (2018·浙江模拟)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正确的顺序是( ) ①在班上,作文和写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在这两门课上,我也受过申斥。 ②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秋游”。 ③我不明白这批语的含义,就去问。 ④在文章的开头,我说:“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在西街外的草场上玩,忽然闻到一阵桂花香。” ⑤陈先生看后在末尾批了“嗅觉特长”四个字。 A . ②③④⑤① B . ①②④⑤③ C . ④③②⑤① D . ①③④②⑤ 11. (5 分) 按要求改写句子。 (1) 昆明湖的水很静,很绿。(改为比喻句) (2) 不好好学习,你怎么会考出好成绩呢?(陈述句) (3) 鼓励我们前进的雷峰精神。(修改病句) 二、 阅读理解 (共 3 题;共 18 分) 12. (8 分) 阅读理解 花园四季 在我家楼前,有一个花园,这里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初春,迎春花开了,桃花含苞欲放,垂柳抽出新枝。远远的望去淡淡的绿色,十分迷人。当花园里百花竞相开 放,争奇斗艳时,真叫人如醉如痴。 炎热的夏天,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月季花,一棵棵垂柳像一把把遮阳伞。早晨,小学生在那里背英语单词, 白天,老人们在要树下摇着扇子聊天,晚上,孩子们沿着路追跑。
深秋,树叶枯黄了,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黄色的地毯,踩上去软棉棉的。 寒冷冬天,虽然树木不如春天那么艳丽动人,但是,下雪时,松柏树上排满了雪花,高高的枝上罩着一层霜, 好像披上了一层白纱。 自然环境的美,为我们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优美—(________)艳丽—(________) 枯黄—(________)乐趣—(________) (2) 作者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顺序观察景物的。 (3) 这篇短文是围绕第________自然段写的。 (4) 作者抓住了花园四季不同的景色特点进行描述,写初春________开了,________含苞待放,________ 抽出了新枝;写盛夏五颜六色的________,________像一把把遮阳伞;写深秋________枯黄,纷纷扬扬地________ 地上;写隆冬突出了________时的景象。 (5) 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出了作者________之情。 13. (7 分) 用心阅读文章,完成后边问题。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 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其人弗能应也弗:________⑵不可同世而立立:________ (2) 找出下列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 )。 ①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②其人弗能应也 儿应声答曰。 (3) 《自相矛盾》的故事告诫人们什么? 14. (3 分)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笼,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播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 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 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 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 那淙淙的流水声蒙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 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低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 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 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 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 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 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 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一一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 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 解释词语。 ①饱经风霜:________ ②静影沉壁:________ (2) 细读第四自然段,说说阿炳从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中听出了什么? (3) 短文用“∥”分成了三段,请概括第二段、第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
(4) 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难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迪? 三、 习作与表达 (共 1 题;共 1 分) 15. (1 分) (2019 五下·通榆期末) 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都爱想象。你想过你自己的未来 吗?未来的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变成什么样呢?请你写下来。 要求:①想象合理,表达准备。②内容具体,中心突出。③题目自拟,不少于 350 字。
一、 积累与运用 (共 11 题;共 32 分)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9-1、 9-2、 9-3、 10-1、 11-1、 11-2、 11-3、 二、 阅读理解 (共 3 题;共 18 分) 12-1、 12-2、 12-3、 12-4、 12-5、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