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6 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考生注意: 1.一律用黑色笔或 2B 铅笔将答案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内。 2.本试卷共 6 页,物理满分 90 分,化学满分 60 分,共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人民币中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 A.3μm B.3mm C.3cm D.3dm 2.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年四季均会出现大雾天气。大雾的 形成属于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3.下列诗词涉及的光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池水映明月——光的直线传播 B.彩虹舞山涧——光的反射 C.起舞弄清影——光的色散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 4.过交通路口时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的规则,小明同学用小灯泡、电池、开关 和导线来模拟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要求红、绿、黄灯可独立发光,他设计了如图 1 所示 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5.如图 2 所示,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6.如图 3 所示,电源电压为 6V 且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 S 时,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1.5A, 电流表 A2 的示数为 0.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1 的阻值为 6Ω B.R2 的阻值为 12Ω C.R1 消耗的电功率为 12W D.R2 消耗的电功率为 6W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7.如图 4 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8.布依族人民能歌善舞,常常以唱布依山歌来传达情谊。 布依姑娘唱山歌时声音清脆、优美动听;布依小伙唱山 歌时声音低沉、雄浑有力。他们唱山歌是通过声带的 来产生声音的,声音低沉是指 。 9.望安高速公路于 2015 年底建成通车,在安龙工作的王老 师周末驾驶汽车回望谟,驶上望安高速路后,王老师感 到远处的小山离他更近了,小山离他更近是以 为参照物的。他驾车以 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30min,这段时间汽车行驶了 Km。 10.南盘江是珠江水系的干流,我州境内的万峰湖便是在南盘江截流筑坝,使水位上升,水 面变宽而形成的。万峰湖的建成对当地的气候调节起到了一定作用,昼夜温差与冬夏温 差均稍有减小,主要是因为水的 大的缘故。 11.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已持续发光发热约 50 亿年,还能工作约 50 亿年。太阳 能属于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太阳核心温度高达 1500 万℃, 表面温度也约有 6000℃,其原因就是太阳内部在发生持续的 (选填“核裂 变”或“核聚变”),释放了惊人的能量。 12.如图 5 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 点时,所成的实像最小;将蜡烛放在 C 点时,相 当于 的工作原理(填光学仪器的名称)。 13.如图 6 所示,物体 A 和 B 所受重力都为 160N,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当分别用力 匀速提升物体 A 和 B 时,FA 为 N,FB 为 N。若与 A 相连的滑轮重 40N,
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14.如图 7 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6V,R1 的阻值为 8Ω,R2 两端的电压为 4V,则通过 b 点的电 流为 A,R2 的阻值为 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15.自行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出行时骑自行车不仅能锻炼身体,也符合当今社 会“低碳生活,节能环保”的理念。自行车上的部件大多与物理学有关,请列举两例, 说出自行车上某部件的结构特点,并说出与之对应的物理原理(要求:不能与示例重复, 列举的两例应选择不同的部件及物理原理)。 示例:自行车的座垫设计得宽大而柔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提高舒适度。 16.家用电热式电炉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发烫,而连接电炉的导线只是微微发热,请从 物理学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7.如图 8 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18.如图 9 所示,一根硬棒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硬棒可绕 O 点灵活转动,下方悬挂一重 物 A,右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 F,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请作出重物 A 的重力示意 图和拉力 F 的力臂。 19.如图 10 所示,完成家庭电路的连接(要求:开关能控制螺口灯泡)。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20.如图 11 所示,甲图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1)该实验中存在的一个错误操作是 。 (2)乙图是改正错误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该晶体在第 5 分 钟时处于 态。 (3)丙图是温度计在第 3 分钟时的示数,则该晶体的熔点为 。
电压表 猜想 示 数情况 电流表示 数情况 21.如图 12 所示,将一细线上端固定, 灯泡断 示数接近 下端系上一小 铁球,该装置便是“单摆”。 路 零 (1)如图甲、乙所示,将质量为 m1、m2 的小球分别移 动到与竖直方向成θ1角时放手,m2﹥m1,两个小球运动到 B 点时速度相同,此时撞击放在 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被撞后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如图所示。则单摆的运动速度 与小球的 无关,由甲、乙两图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 越大。 (2)如图丙所示,将质量为 m2 的小球移动到与竖直方向成θ2 角时放手,∠θ2>∠θ1,小 球运动到 B 点时撞击同一木块,比较 两图可知,物体的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22.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13 甲的实物图未连接部分补充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2)当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经过分析,同学们猜想了一些可能的原因,见表。 请根据同学们的分析,将表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情况在空白处补充完整。 (3)故障排除后,同学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了多组小灯泡两端电压和对应的电 流值,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上绘制出了 I—U 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小 灯泡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为 Ω。 (4)从图像还可看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变化而跟着变化了,从物理学角度 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灯泡短 示数为 路 零 有示数 甲 图 13 乙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3 题 4 分,24 题 6 分,25 题 9 分,共 19 分) 23.已知焦炭的热值为 q=3.0×107J/Kg,0.14Kg 的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若这 些热量的 25%被温度为 25℃的水吸收,则能使多少质量的水温度升高到 75℃? c 水=4.2×103J/(Kg·℃) 24.我州少数民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善于使用楠竹制作竹筏。若某竹筏用 7 根完全相同的 楠竹制作而成,每根楠竹质量为 8Kg,体积为 0.1m3,忽略制作竹筏所用绳子的质量。 g 取 10N/Kg 求:(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及排开水的体积; (2)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 1 2 的体积浸入水中,若乘客 质量均为 50Kg,不计竹筏的质量,该竹筏最多能载多少人。 25.如图 14 所示,Ro 是阻值为 80Ω的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 其上标有“100Ω 3A”字样,电流表 A1 的量程为 0~0.6A,电 流表 A2 的量程为 0~3A,灯泡上标有“8V 1.6W”字样。 求:(1)灯泡的额定电流; (2)闭合开关 S,断开开关 S1、S2 时,灯泡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的大小; (3)开关 S、S1、S2 都闭合时,在不损坏电流表的前提下,求 R 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和 最大值。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C 2.B 3.D 4.A 5.C 6.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7. B 2.47~2.49cm 8、振动 音调低 9、汽车(或自己) 36Km 10、比热容 11、可再生 核聚变 12、a 投影仪(或幻灯机) 13、80N 160N 80% 14、0.25A 16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15、自行车龙头(方向把)设计得宽大——省力杠杆,轻松控制方向 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防止打滑 (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16、电炉丝与连接电炉的导线(插头线)串联,通过二者的电流相等,但电炉丝电阻远大于 导线,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电炉丝产生大量热量,导线只产生 少量热量,故电炉丝热得发红发烫而导线只是微微发热。(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20、(1)温度计(或温度计液泡)碰到试管底 (2)液 (3)48℃ 21、(1)质量 动能 (2)乙、丙 22、(1) (2)示数接近 3V(或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3)10Ω (4)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或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3 题 4 分,24 题 6 分,25 题 9 分,共 19 分) 23、解:Q 放=m 碳 q=0.14Kg×3×107J/Kg=4.2×106J …………………………………2 分 Q 吸=ηQ 放=25%Q 放 ∴m 水= Q c (t 水 = 吸 t ) o 6 25% 4.2 10 J  4.2 10 J / (Kg ℃)(75℃-25℃)    3 =5Kg………………………2 分 24、解:(1)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平衡力作用 F 浮=G 筏=nm 竹 g=7×8 Kg×10N/ Kg=560N…………………………………………………1 分 V 排= 浮 F g 水 = 560N 3  1 10 Kg / m 10N / Kg  3 =5.6×10-2m3 ……………………………………2 分 (2)V 排′= 1 2 V 总= 1 2 ×7×0.1m3=0.35m3 ………………………………………………1 分 G 总=F 浮′=ρ水 g V 排′=1×103Kg/m3×10N/Kg×0.35m3=3.5×103N ……………………1 分 ∴n 人= 总 G m g 人 = 3.5 10 N 3   50 Kg 10N / Kg =7(人) ……………………………………………1 分 P 25、解:(1)IL= L U L = 1.6W 8V =0.2A ……………………………………………………2 分 (2)闭合 S,断开 S1、S2 时,灯 L 与 Ro 串联 Uo=IoRo=ILRo=0.2A×80Ω=16V ……………………………………………………………1 分 UE=UO+UL=16V+8V=24V ………………………………………………………………………2 分 (3)开关 S、S1、S2 都闭合时,灯泡短路,R 与 Ro 并联
R 阻值最大时,消耗的电功率最小 Pmin= U R 2 E max = 2 (24V) 100 =5.76W………………………………………………………………2 分 A1 的示数为定值,I1= U R E o = 24V 80 =0.3A 为保护 A2,通过 R 的最大电流为 I2=I-I1=3A-0.3A=2.7A ∴Pmax=UEI2=24V×2.7A=64.8W …………………………………………………………2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