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资料共2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满分 90 分,时间 6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30 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5 题每题选对的 得 1 分,16~30 题每题选对的得 2 分,多选、错选或未选的得 0 分) 1. 砂糖橘果肉外面的“筋络”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A. 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详解】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如 砂糖橘的果皮,位于最外面,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砂糖橘的果肉有储存营养物质的 功能,属于营养组织;砂糖橘的“筋络”能运输营养物质,属于输导组织。 故选 B。 2. 控制茶树发育和遗传的细胞结构是( )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A. 细胞壁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绿色植物细胞 还有叶绿体。 【详解】A.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 错误。 B.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 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 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B 错误。
C.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 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C 错误。 D.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 物的发育和遗传。因此,控制茶树发育和遗传的细胞结构是细胞核,D 正确。 故选 D。 3. 干旱时,播种在土壤里的种子难以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 ) B. 空气 C. 无机盐 D. 适宜温 A. 水分 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 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①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②自身 条件:胚是活的、发育成熟且完整的胚、足够的营养储备、不在休眠期。特别提醒:阳光、 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条件。因此,干旱时,播种在土壤里的种子难以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 水分。 故选 A。 4. 蓝莓酒是以蓝莓为原料经发酵而成。制作蓝莓酒的过程中,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够生活。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 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详解】A.此图是青霉菌,不能酿酒,A 错误。 B.制作米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 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 正确。
C.此图是细菌,不能酿酒,C 错误。 D.此图是病毒,不能酿酒,D 错误。 故选 B。 5. 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输血。对严重贫血患者,应首先考虑输入( )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红细胞 A. 血浆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 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详解】A.血浆: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 氨基酸、无机盐等(3%)。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烧伤输血浆,A 错 误。 B.白细胞(WBC):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 保护功能。抵抗力下降可以输白细胞,B 错误。 C.血小板(PLT):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血小板缺少症可以输血小板,C 错误。 D.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 缩的红细胞悬液,D 正确。 故选 D。 6. 内耳中的感音结构发生障碍会引起神经性耳鸣。可引起神经性耳鸣的是( ) B. 鼓膜 C. 听小骨 D. 外耳道 A. 耳蜗 【答案】A 【解析】 【分析】1.耳的结构:
2.耳鸣是常见的耳科疾病。患者会持续听到异响,严重干扰正常生活。能够听到脉搏或关 节活动等声音的称为生理性耳鸣,由于声波传导障碍引起的称为传导性耳鸣,由于耳蜗的感 音结构及神经系统发生障碍引起的称为神经性耳鸣。 【详解】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 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 动传到内耳;内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 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结合分析可知,选项中可引起神经性耳鸣的是耳 蜗。 故选 A。 7. 下列用木板、松紧带、螺丝钉等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 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详解】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 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 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
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故选 C。 8. 破伤风杆菌感染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破伤风杆菌是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个体微小 C. 含有 DNA 【答案】D 【解析】 B. 繁殖速度快 D. 无成形细胞核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 DNA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细菌虽有 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 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故选 D。 9. 我国政府提出要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量)的目标。下 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 燃煤取暖 B. 焚烧垃圾 C. 过度放牧 D. 植树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在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与 化能合成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 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 【详解】A.燃煤取暖增加废气的排放,加重大气污染,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 “碳中和”。 B.垃圾焚烧,就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C.过度放牧,使植被面积减少,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D.植树造林,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实现“碳中和”。 故选 D。 10. 绿色植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下列植物中最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 50 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可以 分为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详解】A.蕨类植物是最早出现根、茎、叶的分化的植物类群,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 物质的输导组织,A 正确。 B.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褐色或紫红 色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 错误。 C.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环境中。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茎和叶的 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也没有真正的根,只有起固着作用的结构,称为 假根。它是植物从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C 错误。 D.向日葵是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里面都有输导组织,但不是最 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类群,D 错误。 故选 A。 11. 下列人体抵御病原体侵染的方式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皮肤的保护作用 C. 溶菌酶的抗菌作用 【答案】B 【解析】 B. 抗体和抗原的结合 D. 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 【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 一、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 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A.皮肤的保护作用是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错误。 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正确。
CD.溶菌酶的抗菌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错误。 故选 B。 12. 下列提高移栽幼苗成活率的措施中,与降低蒸腾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 C. 剪去部分枝叶后移栽 【答案】B 【解析】 B. 移栽时根部带土坨 D. 移栽后要进行遮阴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 个过程,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 【详解】A.阴天光照不强,降低了蒸腾作用,使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出现萎蔫现象,提 高了移栽植物的成活率,A 不符合题意。 B.根部带一个土坨是为了保护植物的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与蒸腾作用 无关,B 符合题意。 C.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C 不符合 题意。 D.对植株进行遮荫处理,降低了蒸腾作用,提高了移栽植物的成活率,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3. 2021 年,一群亚洲象在云南迁徙,其中的一头小公象离群后变得特别有攻击性,这是 由于离开了首领的约束。首领对小象的约束行为属于( ) A. 繁殖行为 B. 迁徙行为 C. 社会行为 D. 领域行 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 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详解】A.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 列行为,A 错误。 B.随着季节的变化,生物定期的沿相对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 之间作远距离移动的过程是迁徙行为,B 错误。
C.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 物还形成等级,首领对小象的约束属于社会行为,C 正确。 D.领域行为是指动物占有领域的行为和现象。如“狗撒尿做标记”是狗的领域行为,D 错 误。 故选 C。 14. 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小满小满,谷粒渐满 B. 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 C. 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D.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答案】D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详解】A.“小满小满,谷粒渐满”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 正确。 B.“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体现了水分对生物的影响,B 正确。 C.“粪草粪草,庄稼之宝”体现了无机盐对生物的影响,C 正确。 D.“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 错误。 故选 D。 15. 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出某些动物特征,其中最恰当的是( ) A. 文蛤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 B. 涡虫身体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 C. 鲸鱼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D. 鳄鱼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 【答案】A 【解析】 【分析】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 章鱼、枪乌贼、扇贝、蛾螺、河蚌、蜗牛、田螺、文蛤、缢蛏、石鳖、牡蛎、鲍等。 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 绦虫、涡虫等。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 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