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7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7 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 7 页,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0 个小题(共 20 分);第二部分非 选择题,8 个小题(共 30 分);第三部分作文(50 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 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考 生 须 知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共 20 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一、(1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悄.然(qiǎo) B.迤.逦(yǐ) C.浸渍.(zé) D.札.记(zā) 炫.耀(xuán) 攒.射(cuán) 纤.尘(qiān) 隽.永(juàn) 亘.古不变(ɡènɡ) 游目骋.怀(chěnɡ) 毋庸赘.言(zhuì) 随机应.变(yīnɡ) 2.下列所给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一字多义是汉字的一个突出特点。例如“安土重迁”的“安”表示“安于、习惯于”的意思, “安”表示“安定”的意思;再如“立竿见影”的“立”表示“使竖立”的意思, 表示“建立”的意思;又如“情急智生”的“情”表示“情况”的意思, 情”的意思。因此,学习汉语必须关注一字多义的现象。 的 的“立” 的“情”表示“感 A.惶悚不安 B.安然无恙 C.安然无恙 D.惶悚不安 茕茕孑立 茕茕孑立 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 情理难容 情随事迁 情理难容 情随事迁 3.根据所给语段的内容,填入段尾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 2008 年奥运会奖牌由“金”“玉”材质组合而成。玉文化是中华文化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含玉奖牌不仅象征着尊贵与荣誉,也诠释着团结友谊的奥林匹克精神。 奖牌正面是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图案,背面镶嵌玉璧,正中的金 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金镶玉”奖牌的设计 A.构思新颖,独一无二,体现了对获胜者的尊重。 B.体现中华文化与奥运精神的结合,彰显了中国特色。 C.美观大方,意蕴丰厚,工艺精美,很有保存的价值。 D.难道没有体现中国特色以及中西文化的结合吗? 4.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渔舟唱晚,响穷衡阳之滨;雁阵惊寒,声断彭蠡之浦。 B.白露横江,水光连天。纵一苇之所往,凌万顷之茫然。 C.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记之者已少。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 B.《水浒传》是在长期流传的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因此,它的叙述方式带有说 书的痕迹。 C.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突出的特点是“新而不失自然”,常常是在口语的基础之上刻 意出新。 D.契诃夫是俄国现实主义小说家,他擅长从平凡的生活中取材,在平静的生活中发现事 物的本质。 二、阅读《齐桓晋文之事》(节选),完成 6-10 题。(10 分)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 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 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 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 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放.辟邪侈 B.明君制.民之产 C.从之也轻. D.谨庠.序之教 放:放肆 制:规定 轻:容易 庠:学校 7.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是罔民也 B.则盍反其本矣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奚暇治礼义哉 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A.①怎能有空闲时间研究礼义呢? ②一家一户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 B.①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②乡里百姓耕种百亩田地不要剥夺他们的时间。 C.①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②一家一户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 D.①怎能有空闲时间研究礼义呢? ②乡里百姓耕种百亩田地不要剥夺他们的时间。 9.下列句子中的“而”字,与所给例句中的“而”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A.然后从而.刑之 B.罔民而.可为也 C.然后驱而.之善
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百姓有自己的产业得以保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教育,这就是孟子“王 道仁政”的基本含义。 B.要想使百姓服从国君,就要保证让他们能安居乐业,这一观点是借助层层推理的方式 得出来的,体现了孟子论辩的严密和流畅。 C.孟子用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起到了既加强说服 力,又增加感染力的表达效果。 D.只要重视学校教育,用仁义教化百姓,为政者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巩固自己的统 治地位。 第二部分(共 30 分) 三、阅读《我与地坛》(节选),完成 11-13 题。(12 分) ①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 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 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 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 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注]。 ②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 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 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 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 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 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 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 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 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 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③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至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 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吧。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 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 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 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 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 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④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 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 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 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注]作者在身患残疾后曾有过非常悲观的想法。他的母亲担心儿子会出意外,就经常到 儿子所去的公园找他。
11.选文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内心情感。开篇反复强调母亲已经不在了,是有其用意的。 第一次提到“母亲已经不在了”,是陈述一个事实;第二次提到“可是母亲已经不 在了”,强调了作者 的心情;第三次提到“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突出了作者 的心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2.联系选文,说说第④段划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13.选文回忆了“我”和母亲在公园中的一段经历,这段回忆引发了作者对母爱的思考。请 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作者思考的理解。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5 题。(6 分) ①在刚刚过去的 2006 年的冬天,[ 甲 ]。在欧洲大陆,阿尔卑斯山遭遇了 1300 年不 遇的暖冬,原定于 2006 年 10 月在奥地利举行的“世界杯”滑雪赛因无雪可滑而被迫取消; 在加拿大,以全球最长滑冰场而闻名的丽都河也迟迟不结冰。[ 乙 ]。在过去的 100 年中, 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 0.74℃。对于北半球来说,20 世纪可能是过去 1000 年中最暖的世 纪,而 90 年代又是最温暖的 10 年。 ②引起地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影 响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矿物燃料以及毁林 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 ③研究表明,过去 50 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极有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 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因此,全球变暖,人类难辞其咎。 ④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 6 种,即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 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 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 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 200 年。工业革命前,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量很少,二氧化碳的空气浓度大约为百万分之二百八十;到 2005 年,二氧化碳的空气浓度大约为百万分之三百七十九。在最近十年中,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更是飙升了 20%。 ⑤温室气体为什么会使地球变暖呢?原来,地球是通过太阳短波辐射获得热量,并通 过地表的长波辐射将多余的热量释放出去,从而使地球表面能够保持平均 15℃的温度。由 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了大气对长波辐射不透明性的增强,打破 了这一辐射平衡过程。这种不平衡需要通过地表温度的升高及由此导致的长波辐射的增加 来调节。然而,长波辐射的增加使大气对它的吸收也增加了。同时,随着地表温度的升高, 水汽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的增加;地表温度升高,冰雪随之融化, 又减少了地面对太阳短波的反射,导致地表温度进一步升高。这样,全球气候变暖就更为 显著了。 14.在文章[甲][乙]两处应分别插入 A、B 两个句子,[甲]处插入的是 ,[乙]处插入的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是 A.全球气候越来越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B.地球变暖的现象更为严重了 15.下面是对温室气体造成地球变暖原因分析的示意图。阅读第⑤段,写出图中 a、b、c、d 分别表示的内容。(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温室气体 浓度增加 a b 长波辐 射增加 水汽 增加 c d 减少地面对太 阳短波的反射 全球气候变 暖更为显著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8 题。(12 分) 跨越时代的《呐喊》[注] 王富仁 ①《呐喊》于 1923 年出版发行之后,有一个评论家曾将它与苏曼殊的小说加以比较。 他写道:“《双秤记》等载在《甲寅》上是 1914 年的事情,《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在 1918 年,中间不过 4 年的光阴,然而它们彼此相去多么远。两种的语言,两样的感情,两 个不同的世界!在《双秤记》《绛纱记》和《焚剑记》里面我们保存着我们最后的旧体的作 风,最后的文言小说,最后的才子佳人的幻影,最后的浪漫的情波,最后的中国人祖先传 来的人生观。读了它们再读《狂人日记》时,我们就譬如从薄暗的古庙的灯明底下骤然间 走到夏日的炎光里来。我们由中世纪跨进了现代。”(张定璜:《鲁迅先生》)这段话把《呐 喊》的革新意义充分表现出来。《呐喊》不但是用白话写成的小说,而且从思想到形式都实 现了中国小说的革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小说集。 ②《呐喊》的作风,首先是直接面对现实生活的作风。这不仅因为它写的是现实生活, 而且在于作家的创作动机。在鲁迅这里,小说已不再是载道宗经崇圣安民的宣传手段,也 不再是怡情养性修身安身的工具,更不再是娱目悦人、取媚读者、抚慰人的受伤的心灵的 麻醉剂。鲁迅是中国第一个站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立场上自觉观察并表现现实人生的小说 家。他以一个现代思想家的敏锐的目光,直视着在中国封建传统的禁锢中生活着的各色各 样的人物,直视着他们被麻木了的精神和被挫伤了的心灵,他从他们精神的疲弱、生命力 的衰退中表现出他们外部生活的沉滞、落后、愚昧、麻木,表现着那些使中华民族处于劣 败地位但仍不知自拔的精神特质。在这时,他不再像古代小说家那样,专门去寻找那些惊 心动魄的事件和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不再去表现那些英雄豪杰、忠臣义士、侠客才女, 也不再去搜罗艳史奇闻、趣谈怪事,他开始把目光转向最平凡的人物的最平凡的生活,并 从这种生活中发掘他们的内心的灵魂的隐秘及其精神特征。鲁迅带给了我们描写人和描写 生活本身的本领,带给了我们在周围的平凡世界中发现有意味的艺术素材的才能。 ③在小说艺术上,鲁迅对中国古典小说实行了全面的革新,创造了现代的白话小说的 文体形式。以故事为框架,以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全知全 能的第三人称叙事为唯一的叙事方式,以叙述为主要艺术手段,可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主 要艺术特征。鲁迅把小说从故事框架中解放出来,更自由地组织情节,从而把平凡的现实 生活场景纳入到小说作品中来,描写的地位提高了,顺叙、倒叙、插叙得到了更自由的运 用,多视角的叙事方式,第三人称的限制叙事,各种形式的第一人称叙事,像万花筒一样 把现实生活的碎片组接起来,使之异彩纷呈,各擅其事。茅盾曾说鲁迅《呐喊》中的小说 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绝非虚言。 ④ 《 呐 喊 》 的 总 体 艺 术 风 格 是 将 浓 烈 的 主 体 情 感 融 入 极 其 严 峻 的 现 实 解 ,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美学品格,使它在后来出现的大量现代小说 剖, 作品中仍屹然独立,不失其固有的光泽。 [注]题目是后加的。 16.文中第①段划线的句子是个比喻,这个比喻意在表明 17.在文中第④段横线处应填上一句话,结合本段内容,你认为下面 A、B 两句话哪句最合 适?为什么?(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A.大中有小,小中见大 B.热中有冷,冷中见热 1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⑴试以《故乡》《孔乙己》《药》《阿 Q 正传》等作品中的某一人物形象或某种表现手法 为例,就本文谈及的鲁迅小说的某个特点,谈谈你的认识。 ⑵茅盾对鲁迅《呐喊》的评价是“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请以你读过的鲁迅小说为例, 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 六、作 文(50 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第三部分(50 分) 近一个时期,于丹在电视台讲“《论语》心得”一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北大、清 华、北师大等学校的 10 位博士联名批评于丹:“我们从来不会反对人文理论的通俗化,但 通俗绝不等于庸俗和媚俗,那些把人文理论庸俗化和媚俗化的人们,要么是因为别有用心, 要么是因为极度无知。” 北京大学中文系某位教授认为,于丹讲《论语》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 用,经典著作如果没有人能用一种比较活泼的、符合现代民众需要的形式表达出来,恐怕 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于丹的最大功劳就在于此。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于丹现象”或社会上其他 类似的现实情况,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字数在 700-1000 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