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8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该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面的括号内) 1. 3 的倒数是( 1 A.3 3 D. 3 1 3 B. C. )  2.下列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 A. 3 x x  3 6 x B. 2 x 3  2 2 x  4 5 x C. 2 3 )x ( 5 x D. ( x  2 y )  2 x  2 y 3.据 CCTV—1 报道,截止到 6 月 13 日社会各界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达 455.02 亿元.写成 科学计数法是( ) A. 4.5502 10 元 8 B. 4.5502 10 元 9 C. 4.5502 10 元 10 D. 4.5502 10 元 11 4.如图, AB DE∥ , E  65  ,则 B     ( C A.135 B.115 C.36 D. 65 ) C A D F B E 5.同时抛掷两枚均匀硬币,正面都同时向上的概率是( ) A. 1 3 B. 1 4 C. 1 2 D. 3 4 AB  , 3 BC  .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扇形 1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抽样调查选取样本时,所选样本可按自己的爱好抽取 B.某工厂质检员测某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法 C.想准确了解某班学生某次测验成绩,采用抽样调查,但需抽取的样本容量较大 D.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采用抽样调查 8.图(1),(2),(3),(4)四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为以下四组平面图形,其中与图(3)对应 的三视图是( ) B C 6.如图,矩形 ABCD 内接于 O ,且 AOD 的面积为(  4  3  6 A. B. C. ) D.  8 A D O (1) (2) (3) (4) A. B. C. D.
9.已知二次函数 y  2 ax  bx  ( c a  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直线 y 0)  ax b  与反比 例函数 y y 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为( ac x ) y y x O 图(1) O A. x O x 10.如图,已知梯形 ABCD , AD BC∥ , 点 N 在 BC 上, EM MN 的值最小,此时其最小值一定等于( 2 CN  , E 是 AB 中点,在 AC 上找一点 M 使  , 4 ) B. AD DC C. BC  , 8 A.6 B.8 C.4 D. 4 3 y O y O D. D N x C x A E 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本题要求把正确结果填在每题横线 上,不需要解答过程) 11.计算:  3 2 x y 2  2 2 y 3 x  . 12.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图示方法放置(直角顶点重合), 则 AOB    DOC   . A 45° C D O 30° B a x   13.已知不等式组 1   2  ( x 1)   x     3 2     0 的解集为 2 x 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实数 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以下三个命题: (1) 3 a   ,(3)  ,(2) a b  a b ab , 0  ( 2 2 ) 1 a b  1 a b 0 a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 15.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 m  1) 2 x mx  1 0 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m 的取值范 . 围是 16.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 ACB , 过直角顶点C 作 1CA AB AC  , 4 BC  , ,垂足为 1A ,再过 1A 作 1 1AC 3 垂足为 1C ;过 1C 作 1 2C A AB ,垂足为 2A ,再过 2A 作 BC , B 2A C 2 BC ,垂足为 2C ;……,这样一直做下去,得到了 A2 A3A4A5 C2C3C4C5 A1 C1 A C
一组线段 1CA , 1 1AC , 1 2C A ,……,则第 10 条线段 5 5A C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包括 9 个小题,共 7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演算步骤,证明过程或文 字说明) 17.(本题 6 分)计算 2 3 1   2cos60   ( 3 2       )  1 1 2    . 18.(本题 6 分)如图,两幢楼高 AB CD  30m ,两楼间的距离 AC  24m ,当太阳光 线 与水 平线 的夹 角为 30 时 ,求 甲楼 投在 乙楼 上的 影子 的高 度 .( 结果 精确 到 0.01, 3 1.732≈ , 2 1.414≈ ) M 30° N B D 甲 乙 A C 19.(本题 7 分)将图(1)中的矩形 ABCD 沿对角线 AC 剪开,再把 ABC△ 向平移,得到图(2)中的 A B C  △ 交点.在图(2)中除 ADC△ △ 和字母)?请一一指出,并选择其中一对证明. 沿着 AD 方  与 CD 的 全等外,还有几对全等三角形(不得添加辅助线  与 AC 的交点, F 是 A C .其中 E 是 A B 与 C B A    A B D A A D F E C 图(1) B C 图(2) C 20.(本题 7 分)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利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消元法可解形如 2 2   x y      x  y 如:由(2)得 y x  ,代入(1)消元得到关于 x 的方程: 1  …… 1 2 1 ……… (2) (1) 的方程组.
2 x x   , 1 x   0 1 4 x 2  1 2 x 将 1 x 2  代入 1 2 y x  得: 1 y 1 y 2   ,方程组的解为 1 2 请你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 x 2 y   2 x y     2 2 ………  1 …… (1) (2)   x  1    y 1   1 2   x 2 y 2 1 2 21.(本题 10 分)学校要从甲、乙、丙三名中长跑运动员中选出一名奥运火炬传递手.先对 三人一学期的 1000 米测试成绩作了统计分析如表一;又对三人进行了奥运知识和综合素质 测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如表二;之后在 100 人中对三人进行了民主推选,要求每人只推 选 1 人,不准弃权,最后统计三人的得票率如图三,一票计 2 分. (1)请计算甲、乙、丙三人各自关于奥运知识,综合素质,民主推选三项考查得分的平均 成绩,并参考 1000 米测试成绩的稳定性确定谁最合适. (2)如果对奥运知识、综合素质、民主推选分别赋予 3,4,3 的权,请计算每人三项考查 的平均成绩,并参考 1000 米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谁最合适. 候选人 1000 米测试成绩(秒) 平均数 表一 甲 乙 丙 185 190 187 188 186 188 189 187 187 190 189 190 表二 甲 85 75 测试成绩 乙 60 80 丙 70 60 测试项目 奥运知识 综合素质 188 188 188 甲 25% 丙 40% 乙 35% 图三
22.(本题 8 分)如图,已知O 为坐标原点,点 A 的坐标为 (2 3), , A 的半径为 1,过 A 作 直线l 平行于 x 轴,点 P 在l 上运动. (1)当点 P 运动到圆上时,求线段 OP 的长. (2)当点 P 的坐标为 (4 3), 时,试判断直线OP 与 A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y A l O x 23.(本题 8 分)如图正方形OABC 的面积为 4,点O 为坐标原点,点 B 在函数 y  ( 0 k  , k x x  )的图象上,点 ( P m n, 是函数 0 ) ( k  0 , x 0) 的图象上异于 B 的任意一点, y  k x 过点 P 分别作 x 轴,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E F, . (1)设矩形OEPF 的面积为 1S ,判断 1S 与点 P 的位置是否有关(不必说理由). (2)从矩形OEPF 的面积中减去其与正方形OABC 重合的面积,剩余面积记为 2S ,写出 2S 与 m 的函数关系,并标明 m 的取值范围. y B A C O x
24.(本题 10 分)冷饮店每天需配制甲、乙两种饮料共 50 瓶,已知甲饮料每瓶需糖 14 克, 柠檬酸 5 克;乙饮料每瓶需糖 6 克,柠檬酸 10 克.现有糖 500 克,柠檬酸 400 克. (1)请计算有几种配制方案能满足冷饮店的要求? (2)冷饮店对两种饮料上月的销售情况作了统计,结果如下表.请你根据这些统计数据确 定一种比较合理的配制方案,并说明理由. 两种饮料 的日销量 甲 乙 天数 10 40 3 12 38 4 14 36 4 16 34 4 21 29 8 25 25 1 30 20 1 38 12 1 40 10 2 50 0 2 25.(本题 10 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11)C , ,直线 y  kx m  的图象与该 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 A B, 两点,其中 A 点坐标为    5 13 , ,B 点在 y 轴上,直线与 x 轴的 2 4    交点为 F .P 为线段 AB 上的一个动点(点 P 与 A B, 不重合),过 P 作 x 轴的垂线与这个 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 E 点. (1)求 k m, 的值及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线段 PE 的长为 h ,点 P 的横坐标为 x ,求 h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 的取值范围; 量 x (3) D 为直线 AB 与这个二次函数图象对称轴的交点,在线段 AB 上是否存在点 P ,使得 以点 P E D,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BOF△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 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y D P E C B A F O x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C 2 A 3 C 4 D 5 B 6 C 7 D 8 A 9 B 10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1. 39 x 2 12.180 13. a ≥ 2 14.(1)(3)(只填一个不给分) 15. 2m  且 1m  (只填一个不给分)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 9 个小题,共 72 分) 3    104   5  17.解:原式   2( 3 1)   ( 3 1)( 3 1) 12    2 3    2 3 2 3 1 1        ···················································································4 分 4   ········································································································· 6 分 18.解:延长 MB 交CD 于 E ,连结 BD 由于 NB 和 BD 在同一直线上 AB CD 30  ···························································································· 3 分     DBE MBN 30  四边形 ACDB 是矩形 BD AC   在 Rt BED△ DE tan 30 BD 24  中  DE BD tan 30    24  3 3  8 3 M N 30° B D 30° E C A 16.14 30 8 3  ≈ ················································································ 5 分 CE  投到乙楼影子高度是 16.14m.········································································ 6 分  19.(1) AA E ·············································································2 分 (2) A DF ················································································· 4 分 ≌△ 证明:(1)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 ∥ DAC  AD BC    C CF  CB E ACB △  ≌△ △   , AA CC C    ,   AA E   C CF   90  ,  由平移的性质得: ACB  △ (2)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C   C CF ≌△ DAC  AA E  ·······················································································7 分
 AD B C  由平移的性质得  ,且 DAC    ACB 90  , ACB    C    DAC    , B D     AA CC   A D B C      , ECB 又 DA F   DA F     A DF △ ≌△   C  ECB  CB E y 20.解:由(1)得   ,代入(2)得 x 2 ·······················································································7 分 2 2 x  (2  2 x )  1 化简得: 2 x 4 x   5 0 ( x  5)( x 1) 0   x   , 2 1 5 x  ····························································································· 4 分 1 把 1 x   , 2 5 x  分别代入 2   得: 1 x y y  , 2 1 7 y  ·······························································································6 分 1    x 1 y 1 5   7  ········································································································· 7 分 2 1 1   x 2 y    21.(1)甲民主得分 100 25   2 70 乙民主得分 100 35  %  2 80 丙民主得分 100 40   % 85 75 50    甲三项平均成绩     % 2 50 乙三项平均成绩 丙三项平均成绩   2 S 甲 3.5 , 2 S 乙 2.5 3 60 80 70   3 70 60 80   3 , 2 S 丙 1.5 ········································································ 2 分 70  70  70 ··································································· 4 分   S 2 甲 2 S 乙 S 2 丙 ,而甲,乙,丙三项考查平均成绩相同. 选择丙最合适.··························································································· 6 分 如果用极差说明选丙也给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