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版本
必须注意的问题
一 硬件资源、接口
1.1 核心板
1.2 底板硬件描述
1.2.1 尺寸
1.2.2 POWER电源接口
1.2.3 SWITCH电源开关
1.2.4 拨码开关
1.2.5 A/D模数转换
1.2.6 JTAG接口
1.2.7 CAMERA接口
1.2.8 GPIO/CAN/RS485接口
1.2.9 User Key功能按键
1.2.10 IRDA红外
1.2.11 MIC
1.2.12 PHONE
1.2.13 串口
1.2.14 USB Host
1.2.15 TF Card
1.2.16 3G/4G模块
1.2.17 WIFI模块
1.2.18 GPS模块
1.2.19 网口
1.2.20 LCD接口
1.2.21 MIPI接口
1.2.22 HDMI接口
1.2.23 USB OTG
1.2.24 RTC实时时钟
1.3 配套资料
1.3.1 光盘资料
1.3.2 网盘资料
1.4 网盘压缩包MD5值的使用
1.5 开发板扩展口的原理图和PCB管脚对应方式介绍
1.6 串口硬件介绍
二 iTOP-6818开发平台组装和初体验
2.1 开发板的组装
2.1.1 控制台(console)串口
2.1.2 屏幕的连接
2.2.2.1 电容屏的连接(7寸屏幕和9.7寸屏幕)
2.2.2.2 显示器(HDMI)的连接
2.2.2.3 RGB LCD4.3寸的连接
2.1.3 电源的链接
2.2 iTOP-6818启动模式
2.2.1 启动模式设置(拨码开关)
2.2.2 uboot模式
2.2.3 文件系统模式
2.3 uboot模式中设置屏幕
2.4 iTOP-6818开发平台初体验
2.4.1 系统基本功能
2.4.1.1 开机
2.4.1.2 音量调节
2.4.1.3 亮度调节
2.4.1.4 休眠唤醒关机等
2.4.1.5 重启
2.4.2 USB和OTG功能
2.4.2.1 连接U盘
2.4.2.2 鼠标及键盘
2.4.2.3 将开发板当做平板与PC相连
2.4.3 网络设置和连接
2.4.3.1 WIFI连接
2.4.3.2 有线网(RJ45)
2.4.3.3 浏览网页
2.4.4 多媒体
2.4.4.1 电影音乐
2.4.4.2 摄像头(选配)
2.4.4.3 声卡的内外放设置
2.4.5 GPS功能(选配)
2.4.6 游戏性能
2.4.7 蓝牙功能
2.5 扩展文档
2.5.1 迅为核心板装配指导
2.5.2 SIM卡座接触不良的解决办法
三 iTOP-6818平台基础软件的安装和学习
3.1 超级终端的安装和使用
3.1.1 安装USB转串口驱动
3.1.2 超级终端的安装
3.1.3 超级终端的设置
3.1.4 超级终端的系统配置
3.1.5 超级终端保存日志
3.2 安装虚拟机以及Ubuntu14.04等软件
3.2.1 虚拟机VMware-workstation的安装
3.2.1.1 安装虚拟机
3.2.1.2 安装虚拟机常见错误
3.2.1.3 卸载后重装虚拟机需要注意的问题
3.2.1.4 虚拟机安装Ubuntu常见问题之64位虚拟化
3.2.2 虚拟机加载Ubuntu14.04镜像
3.2.3 虚拟机安装Ubuntu14.04初始系统
3.2.4 虚拟机VMware-workstation10.0.1 联网以及基本设置
3.2.5 安装和使用SSH软件
3.3 Ubuntu的基本操作
3.3.1 初识Ubuntu14.04以及Ubuntu命令行
3.3.2 Ubuntu中启用root用户
3.3.3 Linux常用shell命令
用户文件夹
显示命令
查看当前工作路径
切换目录
清屏
显示和配置网络属性
新建文件夹
删除命令
压缩和解压命令
拷贝命令
帮助命令
3.3.4 Linux的重要命令apt-get
3.3.4.1 查看数据源文件
3.3.4.2 修改数据源地址
3.3.4.3 “apt-get update”命令
3.3.4.4 “apt-get install”命令
3.3.5 安装和使用SSH软件
3.3.5.1 安装SSH软件
3.3.5.2 Ubuntu系统ssh软件的配置
3.3.5.3 使用SSH软件传文件
3.3.5.4 SSH控制台
3.3.6 虚拟机Ubuntu扩展硬盘空间
3.3.7 U盘、TF卡与虚拟机连接
3.4 Vim编辑器
3.4.1 安装Vim编辑器
3.4.2 Vim打开文件以及新建文件
3.4.3 三种模式的切换
3.4.4 Vim编辑器常用基本命令
3.4.4.1 命令行模式
3.4.4.2 输入模式
3.4.4.3 底行模式
3.5 Source Insight的安装和使用
3.6 安卓ADB功能介绍
3.6.1 安卓ADB驱动的安装
3.6.2 ADB的基础知识
3.6.2.1 cmd.exe程序
3.6.2.2 fastboot.exe程序
3.6.2.3 adb.exe程序
3.6.3 常用的ADB命令
3.6.4 ADB驱动安装常见问题解决办法汇总
3.7 代码对比器TextDiff.exe
3.8 二进制编辑器
3.8.1 下载Hex Editor II软件
3.8.2 Hex Editor II软件使用
3.9 win8下基础软件的安装和学习
3.9.1 超级终端的安装和使用
3.9.1.1 关闭win8的自动更新
3.9.1.2 安装USB转串口驱动Pl2303
3.9.1.3 超级终端的安装
3.9.1.4 其它库的安装
3.9.2 win8下安装虚拟机以及Ubuntu12.04.2等软件
3.9.3 win8下的cmd.exe程序
3.10 win8.1下基础软件的安装和学习
3.10.1 Win8.1下PL2303USB转串口驱动安装
3.10.1.1 安装PL2303驱动
3.10.1.2 关闭设备自动更新
3.10.2 Win8.1下安卓ADB驱动的安装
3.10.2.1 有网安装
3.10.2.2 无网安装
3.10.3 win8.1下的cmd.exe程序
3.11 win10下基础软件的安装和学习
3.11.1 win10 USB转串口PL2303驱动安装
3.11.1.1 驱动安装
3.11.1.2 驱动调试软件的使用
3.11.1.3 关闭win10驱动自动更新
3.11.2 win10ADB驱动的安装
3.11.3 win10下的cmd.exe程序
3.12 扩展文档
3.12.1 共享文件夹
3.12.2 清除虚拟机安装残留
3.12.3 ssh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3.12.4 无法使用vi编辑器解决办法
四 iTOP-6818开发板镜像的烧写
4.1 OTG烧写
4.1.1 OTG烧写环境
4.1.2 烧写Android
4.1.3 烧写Qt
4.2 TF卡烧写
4.2.1 制作启动的TF卡
4.2.1.1 TF卡分区
4.2.1.2 烧写Uboot到TF卡
4.2.1.3 TF卡引导uboot
4.2.2 TF卡烧写Android和Qt
4.2.2.1 TF卡烧写Android
4.2.2.2 TF卡烧写Qt
五 系统开发板环境以及编译
5.1 编译环境的两种搭建方式
5.1.1 使用搭建好的编译环境
5.1.2 自己搭建编译环境
5.2 搭建编译环境
5.2.1 安装基本软件
5.2.2 安装JDK和库文件等
5.3 uboot、kernel、Android镜像的编译
5.4 Qt的编译
5.4.1 缺省文件配置
5.4.2 Qt源码编译
5.4.3 Qt编译注意事项
六 Qtopia2.2.0开发环境搭建以及编译镜像
6.1 编译器和基本库文件的安装
6.2 Qtopia2.2.0源文件和补丁文件
6.3 库文件和编译Qtopia2.2.0
6.4 Qtopia系统源码编译
6.5 打包工具的安装
6.6 生成文件系统
七 Qt/E4.7的编译和使用说明
7.1 Qt/E4.7.1编译器的安装
7.2 Qt/E4.7.1的编译
7.3 Qt/E4.7和Qtopia的切换
7.3.1 设置开发板优先运行的文件系统
7.3.2 Qt/E4.7和Qtopia2.2.0的触摸校准
7.3.3 系统运行后Qt/E4.7和Qtopia2.2.0的切换
7.4 QtE库的编译配置选项简介
八 基于Linux-c的测试程序
8.1 测试程序的编译和运行
8.1.1 编译器的安装和编译环境的设置
8.1.1.1 编译器安装
8.1.1.2 环境变量设置
8.1.2 编译helloworld
8.1.3 上传helloworld到开发板
8.1.4 修改程序权限和运行helloworld
8.2 Led灯的测试
8.3 Buzzer蜂鸣器的测试
8.4 ADC数模转换的测试
8.5 串口收发测试
九 定制Linux内核
9.1 使用缺省文件配置和编译内核
9.2 驱动源码的位置
9.3 Menuconfig的用法
9.4 手动定制Linux内核
9.4.1 配置主机名称
9.4.2 设置编译器
9.4.3 小灯Leds
9.4.4 蜂鸣器Buzzer
9.4.5 ADC数模转换
9.4.6 RTC实时时钟
9.4.7 RFID/RC522
9.4.8 CAN总线
9.4.9 串口虚拟控制台
9.4.10 usb转串口pl2303
9.4.11 RS485
9.4.12 触摸屏TP-电阻屏
9.4.13 触摸屏TP-电容屏
9.4.14 摄像头ov5640
9.4.15 摄像头AVIN
9.4.16 摄像头usb-uvc
9.4.17 功能按键keys
9.4.18 WIFI/BT
9.4.19 声卡sound
9.4.20 看门狗watchdog
9.5 扩展文档
9.5.1 以模块的方式编译内核驱动
9.5.2 GPIO扩展
9.5.3 GPIO读取配置
9.5.4 串口虚拟控制台配置为普通串口
9.5.5 GPIO中断实验
9.5.6 USB转串口PL2303
9.5.7 声卡的移植
9.5.8 EC20网卡的移植
9.5.9 qt和ubuntu系统支持HDMI和修改分辨率
9.5.10 qt系统HDMI的显示
9.5.11 屏幕分辨率修改
9.5.12 同一网段的概念
9.5.13 最小局域网
十 Android应用开发入门指南
10.1 搭建Android应用的开发环境
10.1.1 下载和安装JDK
10.1.1.1 下载JDK
10.1.1.2 AndroidJDK和修改JDK环境变量
10.1.2 下载和安装ADT集成开发环境以及SDK管理器
10.1.3 下载SDK
10.1.4 ADT集成开发环境
10.1.5 创建Android模拟器
10.1.6 创建第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helloworld
10.1.7 在模拟器上运行helloworld
10.2 在iTOP-6818开发板上调试helloworld应用
10.2.1 安装ADB驱动
10.2.2 测试和更新ADB驱动
10.2.2.1 更新adb
10.2.2.2测试adb驱动
10.2.3 通过OTG接口调试helloworld应用
10.3 Led应用程序
10.3.1 导入Led应用程序工程
10.3.2 导入工程常见问题
10.3.2.1 导入工程失败的原因
10.3.2.2 解决办法
10.3.3 在模拟器上调试
10.3.4 在开发板上调试
10.4 JNI基础概念
10.4.1 ledtest工程中的JNI
10.4.2 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JNI
10.4.3 与JNI相关的文件
10.5 Java程序调用JNI的方法和步骤
10.6 Android.MK文件
10.7 安装NDK编译器以及编译JNI库文件
10.7.1 安装NDK编译器
10.7.2 编译Android动态链接库
10.8 其他常用Android应用程序
10.8.1 Buzzer应用程序
10.8.2 ADC应用程序
10.8.3 串口应用程序
10.8.3.1 串口应用程序
10.8.3.2 串口应用移植需要注意的问题
10.8.4 485应用
10.8.4.1 硬件连接
10.8.4.2 软件测试
10.9 Android4.4文件系统源码修改
10.9.1 将APK编译到Android4.4镜像中
10.9.2 去掉默认安装的APK
10.9.3 Android4.4设备权限的修改
10.9.4 开机横竖屏切换
10.9.4.1 去掉自动旋转功能(默认横屏)
10.9.4.2 竖屏显示
10.10 扩展文档
10.10.1 继电器relay的测试
10.10.2 看门狗的测试
10.10.3 485的测试
10.10.4 RFID的测试
10.10.5 声卡测试
十一 QtE4.7应用开发入门指南
11.1 Qt的下载和安装
11.1.1 下载软件
11.1.1.1 网盘下载
11.1.1.2 官网下载
11.1.2 安装Qt Creator
11.2 使用集成开发环境开发Qt应用程序
11.2.1 Ubuntu上运行helloworld
11.2.2 在iTOP-6818开发板上运行helloworld
11.2.2.1 移植
11.2.2.2 安装运行
11.2.3 开发板上修改文件
11.2.4 开机运行helloworld
11.3 QtE 必备知识介绍
11.3.1 开机启动脚本
11.3.2 qt4文件的移植和修改(鼠标触摸以及字体)
11.3.3 qt挂载盘符
11.3.3.1 linux QT 系统下挂载 u 盘
11.3.3.2 linux QT系统下挂载tf卡
11.3.3.3 linux QT系统下挂载带USB外壳的tf卡
10.3.4 QtE连接WIFI (MT6620的使用)
10.3.5 QtE使用4G上网 (EC20的使用)
10.3.6 QtE使用USBWIFI模块 (360二代WIFI的使用)
11.4 QT测试程序
11.4.1 测试程序的编译和运行
11.4.2 Led灯的测试
11.4.3 Buzzer蜂鸣器的测试
11.4.4 串口的测试
11.4.5 Qt Creator编译注意事项
11.5 更多的QtE例程简介
11.5.1 Qt支持中文字体
11.5.2 QtE定时器
11.5.3 QtE TCPsocket通信
11.5.4 其它QtE例程
11.6 扩展文档
11.6.1 继电器relay的测试
11.6.2 看门狗的测试
11.6.3 485的测试
11.6.4 RFID的测试
11.6.5 CAN的测试
十二 Ubuntu的烧写
12.1 TF卡读写速度测试
12.2 TF卡格式化分区
12.3 解压Ubuntu文件
12.4 Ubuntu的TF启动和eMMC启动
十三 最小linux系统的编译烧写以及应用
13.1 编译环境以及文件系统镜像
13.2 制作最小文件系统镜像
13.3 最小Linux测试程序
13.3.1 编译环境的设置
13.3.2 编译测试helloworld
13.3.3 led灯的编译测试
13.3.4 Buzzer蜂鸣器的编译测试
13.3.5 ADC数模转换的测试
13.3.6 串口的测试
13.4 扩展文档
13.4.1 PWM蜂鸣器的编程测试
13.4.2 ADC的编程测试
13.4.3 CAN的测试
附录一 内核配置详细说明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第九部分
第十部分
第十一部分
第十二部分
第十三部分
第十四部分
第十五部分
第十六部分
第十七部分
第十八部分
附录二 Linux下多核处理器相关知识
附录三 Android系统架构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