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年辽宁朝阳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8
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9~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
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大熊猫体
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 1200~1800mm,尾长 100~120mm,体重 80~120kg,
正常行走时的速度为 5~1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常行走时的速度为 5~10km/h”中“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B. 研究熊猫行走时的姿态,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C. “mm、kg”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D. “km/h”是导出单位
【答案】D
2. 如图所示,学校门口水平地面上有石墩,某人用轻绳拴住石墩,用力拽住绳子,石墩不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墩不动,是因为绳对石墩的作用力小于石墩对绳的作用力
B. 绳对石墩的作用力和石墩对绳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 人对绳的作用力与绳子对石墩的作用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人对绳的作用力与绳对人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D
3. 严冬树叶结有冰凌,人在树下经常出现冰凌砸到头部的情况,因此人们一定有安全防范
意识。假设冰凌做自由落体运动,冰凌最后 1s 内下落的高度为 10m,重力加速度 g取
10m/s ,
2
则冰凌自由下落的总时间为(
)
A. 1.5s
B. 2s
C. 2.5s
D. 3s
【答案】A
4. 一乘客乘行如图所示的自动扶梯向上时,经过先加速再匀速两个阶段运行,电梯在运送
乘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乘客始终受摩擦力作用
B. 乘客经历先超重再失重
C. 扶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
D. 乘客对扶梯的作用力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答案】D
5. 壁虎不仅能飞檐走壁,也可以在水面上轻松游动,有一只壁虎要穿过一条宽为 3m的小河
到对岸寻找食物。已知河岸两侧平行,河水流动的速度为 0.5m/s,壁虎在静止水面上最大
的游动速度为 2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壁虎以 1m/s 的恒定速度游向河对岸,其在水中最短的运动时间为 2s
B. 若壁虎以 1m/s 的恒定速度游动,要想垂直到达河对岸,壁虎的身体姿态应斜向上游
C. 若壁虎保持身体姿势垂直河岸方向从静止加速游向河对岸,壁虎在水中运动的轨迹是一
条直线
D. 若暴雨天气后,水流速度达到 5m/s,其他条件不变,壁虎仍可能垂直游到河对岸
【答案】B
6. 如图所示,木块 A、B 分别重 40N 和 20N,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夹在
A、B 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 3cm,且 A、B 间用轻绳拴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00N/m,系统置
于水平面上静止不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烧断细线瞬间,木块 A、B 所
受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 6N
6N
B. 6N
4N
C. 8N
4N
D. 4N
2N
【答案】B
7. 如图所示为一款可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无人机.在一次训练使用中,t=0 时无人机在地面
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竖直向上起飞,t=3s 时无人机出现故障突然失去升力,此时离地面高
度为 h=1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取 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人机起飞的加速度大小为 5m/s2
B. 无人机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 25m
C. 无人机从起飞到落地的总时间为 6s
D. 无人机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25m/s
【答案】C
8. 一质量为 2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 0t 时刻,小车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
F,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力 F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车前 2s 内的加速度为
4m/s
2
B. 小车在第 3s 末的速度为 5m/s
C. 小车在第 6s 末回到出发点
D. 小车前 6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m/s
【答案】D
9. 如图所示,一舰载机在航母甲板上直线弹射起飞过程中,在 1s 内速度大小从零变为
10m/s;一足球在草地上做直线运动过程中,在 8s 内速度大小从 20m/s 减为零。对于上述两
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舰载机的速度变化量比足球的速度变化量小
B. 舰载机的平均加速度比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小
C. 题述中的“10m/s”、“20m/s”均指的是平均速率
D. 足球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AD
10. 甲,乙两汽车在 t=0 时位于同一地点,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的速度 v随时间 t变化的图
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开始运动时,甲正好运动了 2m
B. 乙从运动开始,经 3s 后刚好追上
甲
C. 甲、乙相遇之前的最大距离为 4.5m
D. 乙超过甲后,甲、乙可能再次相遇
【答案】BC
11. 如图所示,一根粗糙的水平横杆上套有 A、B 两个轻环,系在两环上的等长细绳拴住的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环距离变大后小球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两细绳的合力变大
B. 连接 B 环的细绳拉力变大
C. A 环所受的摩擦力变小
D. 杆对 A 环的支持力不变
【答案】BD
12.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 37°的倾斜传送带沿逆时针以 4m / s 的速度转动,一物块从传送
带顶端 A轻放上传送带,2.4s 后到达底端 B。已知物块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重
力加速度 g取
10m s/ ,sin37
2
, cos37
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8
)
A. 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大小恒为
B. 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大小恒为
C. 物块到达 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8m / s
D. 传送带的长度为 12.8m
2
10m / s
2
2m / s
【答案】CD
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
1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 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与 OC为细绳。图乙显示的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理想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2)为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两个分力 1F 、 2F 间的夹角要尽量小些
B.OB与 OC细绳要尽量短些
C.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 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靠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3)图乙四个力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是______(“F”“ F ”“ 1F ”或“ 2F ”)。
【答案】
②. CD##DC
①. D
③. F
14. 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小车 A 的质量为
M,连接在小车后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B,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一端带有定滑轮且
足够长的木板上,重物 P 的质量为 m,C 为测力传感器,实验时改变 P 的质量,可以读出测
力器不同读数 F,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
(1)实验过程中,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 M m 。
(2)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释放小车,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
的周期 T=0.02s,其中 A、B、C、D、E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没有标出,根据纸
带提供的数据,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______(用题和图中物理量符号表示),算得
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2m/s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将长木板左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为了平衡摩擦力,但他把长木板的左端垫得高
度不足,使得倾角过小。用 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则他绘出
的 a-F关系图像是______。
A.
B.
C.
D.
【答案】
①. 不需要
②.
s
3
s
s
4
2
2
100
T
s
1
③. 0.60
④. D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38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
位)
15. 一船模爱好者在水面上对如图甲所示的模型船进行测试,模型船在水面上的运动轨迹如
图乙所示。模型船(视为质点)从 A点由静止出发,以大小
2m/s 的加速度沿 AB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6s 后到达 B点,此后保持速率不变,再经过 4.5s 到达 C点并立即沿 CA做匀减速
2
直线运动,最后刚好在 A点停下。已知点 A、B、C恰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且∠A=37°,
∠B=90°,sin37°=0.6,cos37°=0.8。求:
(1)模型船在 AC段的加速度大小;
(2)模型船全程的平均速率。
【答案】(1)
1.6m / s ;(2) 7.5m / s
2
16. 如图所示,物体乙放置在倾角为 37°斜面上,物体甲用轻绳 OA连接在天花板上、用轻
绳 MN与物体乙相连,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轻绳 OA与竖直方向所成的夹角为
53°,轻绳 MN水平,物体甲、乙的质量分别为 3kg、40kg,重力加速度 g取
10m / s ,sin37°
2
=cos53°=0.6,cos37°=sin53°=0.8。求:
(1)轻绳 OA对物体甲的拉力大小;
(2)物体乙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答案】(1)50N;(2)272N
M
17. 如图所示,质量为
2kg
的木板静止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右侧有一堵墙面。
一质量
m
1kg
的物块以速度 0
v
6m / s
滑上木板左端,当物块与木板速度相同时,木板
撞上墙面后反弹,最后物块刚好到达木板右端。已知木板撞上墙体前后速度大小不变,碰撞
时间忽略不计。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2 ,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2m / s 。求:
(1)开始时木板右端到墙面的距离,
(2)木板的长度。
【答案】(1)
2ms ;(2)
L
26 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