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下半年西藏小学教师资格证学生的权利与保护真题
本卷共分为 1 大题 50 小题,作答时间为 180 分钟,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
A:1879 年
B:1905 年
C:1907 年
D:1903 年
2.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能力是。
A:组织知识结构的能力
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C:组织教材内容的能力
D:组织教学的能力
3.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
A:一般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
4.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这种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5. 分半信度又称为。
A:再测信度
B:受试者信度
C:评分者信度
D:内部一致性信度
6. 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
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指。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7. 锐角,很快掌握钝角的概念,这是。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8. 创造性主要表现为。
A:创造性意识
B:创造性思维能力
C:创造性情感
D:灵感
9. 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
B:公正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10. 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称为。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1. 练习律和。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13. 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 4 英寸长的线段,经过 3000 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此实验
最恰当的解释是。
A:没有即时给予奖励
B:练习单调、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D:主试未对被试进行学习评价
14. 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A:客观性
B:计划性
C:可比性
D:公平性
15. 下列能够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16.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17. 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类型称为。
A:安静型
B:抑制型
C:兴奋型
D:活泼型
18. 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现,以加深理解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9. 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20. 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21. 由于过去的反复经验而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具有某种倾向性或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这种现象即。
A:定势
B:顺应
C:变式
D:同化
22. “无意义音节”是发明的。
A:奥苏伯尔
B:马斯洛
C:艾宾浩斯
D:布鲁纳
23. 儿童对某一概念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这是概念形成的。
A:抽象化阶段
B:符号化阶段
C:类化阶段
D:辨别阶段
24. 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为。
A:操作的模仿
B:操作的定向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25. 下列能够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26.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2 岁
B:4 岁
C:6 岁
D:8 岁
27.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
A:学习兴趣
B:学习期待
C:学习动机
D:学习目的
28.皮亚杰儿童道德性发展研究中,权威阶段的年龄段是。
A:2 到 3 岁
B:3 到 7 岁
C:8 到 10 岁
D:11 岁到 12 岁
29.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对教育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的动机分类方法是。
A: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B:近景的动机与远景的动机
C:直接性动机和间接性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30.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是在。
A:0—2 岁
B:2—7 岁
C:7--12 岁
D:12 岁以后
31. 比奈一西蒙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量表都可以用来测量。
A:意志
B:情绪
C:智力
D:行为
32. 具有失败倾向的学生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
A:能力
B:难度
C:努力
D:运气
33. 广义的学习是反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持久的变化。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的是。
A:艺术鉴赏
B:幼儿做游戏
C:生理成熟
D:练习游泳
34. 老师上课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
A: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B: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活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35.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遵从集体阶段是。
A:0-6 岁
B:6—9 岁
C:9—16 岁
D:16 岁一成年
36.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这出现在哪个时期?
A:青年期
B:青年初期
C:少年期
D:成年期
37. 能自我控制”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A:抑郁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38.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 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阶段。
A: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9. 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
之为。
A:形成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40.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41.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性格差异
B:气质差异
C:能力差异
D:兴趣差异
42. 智力落后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的儿童。
A:80
B:70
C:60
D:50
43. 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做白日梦
B:回忆刚吃的东西
C:穿衣服
D:解出应用题
44. 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时,效果最好。
A:30%
B:50%
C:100%
D:150%
45. 当人在做某件事情失败时,常常要去寻找原因,能够激发动机的归因是。
A:任务难度太大
B:努力不够
C:运气不好
D:能力不够
46. 规则是用什么来表达的?。
A:句子
B:词
C:符号
D:图式
47. 分析,善于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思维的哪一品质的体现?
A:思维的广阔性
B:思维的深刻性
C:思维的批判性
D:思维的灵活性
48.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49. 下列哪个不属于操作技能的特点?
A:物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