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SIwave中文培训手册.pdf

第1页 / 共70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5页 / 共70页
第6页 / 共70页
第7页 / 共70页
第8页 / 共70页
资料共7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高性能 PCB 的 SI/PI 和 EMI/EMC 仿真设计 目录 3 1 现代 PCB 设计面临的挑战 .....................................................................................................1 2 SI/PI 的基本概念,SI/PI 与 EMI 的关系 ...............................................................................1 2.1 传输线...........................................................................................................................1 2.2 特性阻抗.......................................................................................................................1 2.3 反射系数和信号反射...................................................................................................2 2.4 截止频率.......................................................................................................................3 2.5 S 参数 ...........................................................................................................................3 2.6 电源完整性的定义.......................................................................................................4 2.7 同步开关噪声...............................................................................................................5 2.8 PDS 的阻抗以及目标阻抗的定义...............................................................................5 2.9 去耦电容.......................................................................................................................6 2.10 SI/PI 与 EMI 的关系 ....................................................................................................7 PCB 前仿真——熟悉软件界面和基本操作 ..........................................................................8 3.1 PCB 数据的导入和检查 ..............................................................................................8 3.2 预布局阶段的设计与仿真.........................................................................................13 3.2.1 层叠设计.........................................................................................................13 3.2.2 平面分割.........................................................................................................14 3.2.3 添加去耦电容.................................................................................................14 3.2.4 仿真之前的参数设置.....................................................................................15 3.2.5 谐振分析.........................................................................................................16 4 布线后仿真.............................................................................................................................18 PI 仿真: ....................................................................................................................18 4.1.1 谐振模式分析,退耦电容的作用.................................................................18 4.1.2 阻抗分析,阻抗和谐振的关系.....................................................................20 4.1.3 传导干扰分析和电压噪声测量,及其与谐振的关系 .................................22 4.1.4 SSN 仿真(建议初学者跳过本节).............................................................25 DC Voltage (DCIR) drop 仿真....................................................................................33 SI 仿真 ........................................................................................................................38 4.3.1 信号线参数抽取.............................................................................................38 4.3.2 TDR.................................................................................................................41 4.3.3 信号完整性与串扰仿真.................................................................................42 4.3.4 差分信号参数提取和眼图仿真.....................................................................49 PCB 的 EMI 设计与控制...........................................................................................52 4.4.1 PCB 远场辐射分析 ........................................................................................52 4.4.2 频变源加入(建议初学者跳过本节).........................................................57 5 与机箱/机柜的协同设计.....................................................................................................59 SIwave FAQ....................................................................................................................................61 4.2 4.3 4.1 4.4
1 现代 PCB 设计面临的挑战 我们通过设计 PCB,把各种芯片整合在一起,来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这就是 PCB 设计 的主要任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PCB 主要的作用是系统功能的承载体。 从电性能的角度来看,PCB 主要有三个部分的电性能特点,首先是实现信号的传输, 也就是通过 PCB 把信号从一个芯片传输到另外一个芯片,显然 PCB 是信号传输的通道, PCB 设计的好坏显然会影响信号传输的性能;PCB 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实现电源的分配,因 为所有芯片的电源供给都需要通过 PCB 从电源模块上取得的;PCB 设计的最后一个功能是 控制 EMI/EMC,也就是将 PCB 对外界的电磁能量干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当一个 PCB 系统在工作时,系统各部分需要稳定的供电,信号需要在各部分的互连中 正确传输,变化的信号和电源引起电场和磁场的变化,形成电磁辐射。一个高性能的 PCB 设计面临着 SI/PI/EMI 三个方面的问题,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信号速度的提升,电源电 压幅度的降低,SI/PI/EMI 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2 SI/PI 的基本概念,SI/PI 与 EMI 的关系 信号完整性关注的是高速数字信号的模拟特性,信号完整性研究是一个数字设计和模拟 理论相结合的领域,信号完整性设计是在高速系统设计中,怎样使电互联的性能达到最大, 而同时保证成本最低。关注 SI 时,通常要涉及以下几个概念: 2.1 传输线 传输线就是一种能够在纵向传播电磁场信号的联接。当器件物理尺寸或者电气连接的尺 寸同信号的波长可以比拟时,就需要传输线理论来分析。例如,一个台灯的电源线长 2 米, 其电源的工作频率是 50Hz,波长就是 6000 公里。这根电源线相对于波长来讲是非常短的,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短路。而对于一个便携式产品如手提电脑、PDA 等 PCB 板设计,假如工 作频率在 100MHz,就必须考虑传输线效应。 2.2 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是指信号沿传输线传播的过程中,传输线上看到的瞬间阻抗值,这里要注意是 PCB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EMI分析 培训手册高性能PCB的SI/PI和EMI/EMC仿真设计流程 1 现代PCB设计面临的挑战 我们通过设计PCB,把各种芯片整合在一起,来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这就是PCB设计的主要任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PCB主要的作用是系统功能的承载体。 从电性能的角度来看,PCB主要有三个部分的电性能特点,首先是实现信号的传输,也就是通过PCB把信号从一个芯片传输到另外一个芯片,显然PCB是信号传输的通道,PCB设计的好坏显然会影响信号传输的性能;PCB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实现电源的分配,因为所有芯片的电源供给都需要通过PCB从电源模块上取得的;PCB设计的最后一个功能是控制EMI/EMC,也就是将PCB对外界的电磁能量干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当一个PCB系统在工作时,系统各部分需要稳定的供电,信号需要在各部分的互连中正确传输,变化的信号和电源引起电场和磁场的变化,形成电磁辐射。一个高性能的PCB设计面临着SI/PI/EMI三个方面的问题,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信号速度的提升,电源电压幅度的降低,SI/PI/EMI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2 SI/PI的基本概念,SI/PI与EMI的关系 信号完整性关注的是高速数字信号的模拟特性,信号完整性研究是一个数字设计和模拟理论相结合的领域,信号完整性设计是在高速系统设计中,怎样使电互联的性能达到最大,而同时保证成本最低。关注SI时,通常要涉及以下几个概念: 2.1 传输线 传输线就是一种能够在纵向传播电磁场信号的联接。当器件物理尺寸或者电气连接的尺寸同信号的波长可以比拟时,就需要传输线理论来分析。例如,一个台灯的电源线长2米,其电源的工作频率是50Hz,波长就是6000公里。这根电源线相对于波长来讲是非常短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短路。而对于一个便携式产品如手提电脑、PDA等PCB板设计,假如工作频率在100MHz,就必须考虑传输线效应。 11
是瞬时,也就是瞬态情况下的阻抗: + - V +++++++++ V,I ---------------- 这个阻抗是传输线本身的物理结构决定的,一般会设计成 50 欧姆,这是在微波的发展 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射频电缆特性阻抗在 70 多欧姆左右时,传输损耗最小;在 30 多欧姆时, 承受功率最大。两者综合,选择 50 欧姆,同时照顾到两种性能,所以就选择了 50 欧姆作 为一个标准。如果外接的阻抗同特征阻抗不一致,就会产生反射。 2.3 反射系数和信号反射 当传输线的传播的信号到达某个阻抗不连续的节点时,信号会发生反射,就像水流通过 不同口径的管道接口时,水面产生波动一样。根据反射电压和入射电压的比值,可以定义传 输线上的反射系数 Γ 。 =Γ V ref V inc = R L R L − + Z Z 0 0 当负载阻抗大于输入阻抗,反射系数 Γ >0, 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同向叠加;当负载阻抗 小于输入阻抗,反射系数 Γ <0, 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反向相减。传输线的阻抗的不连续不仅 发生在终端,当反射信号传播到源端后,同样也会由于阻抗不连续产生二次反射,最终,信 号归于稳定。下图显示了在信号跳变的瞬间,源端和负载端的电压变化。 PCB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EMI分析 培训手册2.2 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是指信号沿传输线传播的过程中,传输线上看到的瞬间阻抗值,这里要注意是是瞬时,也就是瞬态情况下的阻抗: 这个阻抗是传输线本身的物理结构决定的,一般会设计成50欧姆,这是在微波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射频电缆特性阻抗在70多欧姆左右时,传输损耗最小;在30多欧姆时,承受功率最大。两者综合,选择50欧姆,同时照顾到两种性能,所以就选择了50欧姆作为一个标准。如果外接的阻抗同特征阻抗不一致,就会产生反射。 2.3 反射系数和信号反射 当传输线的传播的信号到达某个阻抗不连续的节点时,信号会发生反射,就像水流通过不同口径的管道接口时,水面产生波动一样。根据反射电压和入射电压的比值,可以定义传输线上的反射系数Γ。 当负载阻抗大于输入阻抗,反射系数Γ>0, 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同向叠加;当负载阻抗小于输入阻抗,反射系数Γ<0, 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反向相减。传输线的阻抗的不连续不仅发生在终端,当反射信号传播到源端后,同样也会由于阻抗不连续产生二次反射,最终,信号归于稳定。下图显示了在信号跳变的瞬间,源端和负载端的电压变化。 +++++++++----------------V,I+-V00ZRZRVVLLincref+−==Γ22
2.4 截止频率 对于一个周期性的数字信号,其频谱如上图中所示,高次谐波分量随频率升高而下降, 定义其截止频率为: Fknee = 0.35/ Trise 由图中可以看出,信号的主要高次谐波分量,即能量集中在 Fknee 以内,所以通常考 察信号、信道的特性时,关注的是截止频率以内的部分,而对于截止频率之外,由于信号能 量很弱,可以忽略不计。从 Fknee 与 Trise 的关系可以看出:信号的截至频率,与它的周期 没有直接关系,Trise 越小,信号变化沿越快,Fknee 越高;Trise 越大,信号变化沿越慢, Fknee 越低。 2.5 S 参数 S 参数是描述一个高频网络特性的参数,其原理同电路理论里的 Z 参数,Y 参数类似。 但由于 Z 和 Y 参数的测量存在开路短路情况,不适合高频情况下应用,所有用 S 参数来描 述。如图所示,当端口 2 匹配时,可以定义两个 S 参数 S11 和 S22,S11 反射系数,S21 是传输系数。 PCB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EMI分析 培训手册高性能PCB的SI/PI和EMI/EMC仿真设计流程 1 现代PCB设计面临的挑战 我们通过设计PCB,把各种芯片整合在一起,来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这就是PCB设计的主要任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PCB主要的作用是系统功能的承载体。 从电性能的角度来看,PCB主要有三个部分的电性能特点,首先是实现信号的传输,也就是通过PCB把信号从一个芯片传输到另外一个芯片,显然PCB是信号传输的通道,PCB设计的好坏显然会影响信号传输的性能;PCB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实现电源的分配,因为所有芯片的电源供给都需要通过PCB从电源模块上取得的;PCB设计的最后一个功能是控制EMI/EMC,也就是将PCB对外界的电磁能量干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当一个PCB系统在工作时,系统各部分需要稳定的供电,信号需要在各部分的互连中正确传输,变化的信号和电源引起电场和磁场的变化,形成电磁辐射。一个高性能的PCB设计面临着SI/PI/EMI三个方面的问题,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信号速度的提升,电源电压幅度的降低,SI/PI/EMI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2 SI/PI的基本概念,SI/PI与EMI的关系 信号完整性关注的是高速数字信号的模拟特性,信号完整性研究是一个数字设计和模拟理论相结合的领域,信号完整性设计是在高速系统设计中,怎样使电互联的性能达到最大,而同时保证成本最低。关注SI时,通常要涉及以下几个概念: 2.1 传输线 传输线就是一种能够在纵向传播电磁场信号的联接。当器件物理尺寸或者电气连接的尺寸同信号的波长可以比拟时,就需要传输线理论来分析。例如,一个台灯的电源线长2米,其电源的工作频率是50Hz,波长就是6000公里。这根电源线相对于波长来讲是非常短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短路。而对于一个便携式产品如手提电脑、PDA等PCB板设计,假如工作频率在100MHz,就必须考虑传输线效应。 13
对于常见两端口互联结构,可以定义四个 S 参数:其中 S11 和 S22 称插入损耗,反映 了信号通过传输线网络的能力;S21 和 S12 称为回波损耗,反映了信号在传输线网络上的 反射状况。 关注信号完整性的同时,电源完整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6 电源完整性的定义 电源完整性分析的主要目标就是能够给芯片电路提供干净的电源,消除电源噪声对芯片 输出信号的影响。电源噪声对芯片的影响,会引起输出信号的逻辑错误,或者产生时序问题。 此外,电源地网络和信号网络不是割裂的,而是紧紧耦合在一起的。所以电源地的噪声还会 通过耦合影响信号线,或者辐射到外面,会产生 EMI、EMC 的问题等等。 PCB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EMI分析 培训手册2.2 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是指信号沿传输线传播的过程中,传输线上看到的瞬间阻抗值,这里要注意是是瞬时,也就是瞬态情况下的阻抗: 这个阻抗是传输线本身的物理结构决定的,一般会设计成50欧姆,这是在微波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射频电缆特性阻抗在70多欧姆左右时,传输损耗最小;在30多欧姆时,承受功率最大。两者综合,选择50欧姆,同时照顾到两种性能,所以就选择了50欧姆作为一个标准。如果外接的阻抗同特征阻抗不一致,就会产生反射。 2.3 反射系数和信号反射 当传输线的传播的信号到达某个阻抗不连续的节点时,信号会发生反射,就像水流通过不同口径的管道接口时,水面产生波动一样。根据反射电压和入射电压的比值,可以定义传输线上的反射系数Γ。 当负载阻抗大于输入阻抗,反射系数Γ>0, 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同向叠加;当负载阻抗小于输入阻抗,反射系数Γ<0, 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反向相减。传输线的阻抗的不连续不仅发生在终端,当反射信号传播到源端后,同样也会由于阻抗不连续产生二次反射,最终,信号归于稳定。下图显示了在信号跳变的瞬间,源端和负载端的电压变化。 +++++++++----------------V,I+-V00ZRZRVVLLincref+−==Γ24
2.7 同步开关噪声 当芯片的多个 I/O 口同时同向翻转,比如从 1 到 0 的时候,多个 I/O 的 buffer 同时消耗 的电流叠加在电源和地的 PIN 脚上产生一个较大的电流,这个变化的电流在封装和 PIN 脚 的寄生电感 L 上会形成一个噪声电压 dV=L*dI/dt,这就是同步开关噪声。 2.8 PDS 的阻抗以及目标阻抗的定义 电源从电源模块出发,一般会经过电路板,封装和芯片内部的互联,最后传递给晶体管。 这是一个分层的电源网络,我们一般称之为电源供给系统(PDS)。电源完整性分析的核心 内容,就是怎样设计整个电源供给网络或者其中的一部分,使得电源地网络产生的噪声最小。 PDS 的阻抗定义为从芯片这一端看整个电源供给系统的阻抗: PCB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EMI分析 培训手册高性能PCB的SI/PI和EMI/EMC仿真设计流程 1 现代PCB设计面临的挑战 我们通过设计PCB,把各种芯片整合在一起,来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这就是PCB设计的主要任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PCB主要的作用是系统功能的承载体。 从电性能的角度来看,PCB主要有三个部分的电性能特点,首先是实现信号的传输,也就是通过PCB把信号从一个芯片传输到另外一个芯片,显然PCB是信号传输的通道,PCB设计的好坏显然会影响信号传输的性能;PCB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实现电源的分配,因为所有芯片的电源供给都需要通过PCB从电源模块上取得的;PCB设计的最后一个功能是控制EMI/EMC,也就是将PCB对外界的电磁能量干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当一个PCB系统在工作时,系统各部分需要稳定的供电,信号需要在各部分的互连中正确传输,变化的信号和电源引起电场和磁场的变化,形成电磁辐射。一个高性能的PCB设计面临着SI/PI/EMI三个方面的问题,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信号速度的提升,电源电压幅度的降低,SI/PI/EMI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2 SI/PI的基本概念,SI/PI与EMI的关系 信号完整性关注的是高速数字信号的模拟特性,信号完整性研究是一个数字设计和模拟理论相结合的领域,信号完整性设计是在高速系统设计中,怎样使电互联的性能达到最大,而同时保证成本最低。关注SI时,通常要涉及以下几个概念: 2.1 传输线 传输线就是一种能够在纵向传播电磁场信号的联接。当器件物理尺寸或者电气连接的尺寸同信号的波长可以比拟时,就需要传输线理论来分析。例如,一个台灯的电源线长2米,其电源的工作频率是50Hz,波长就是6000公里。这根电源线相对于波长来讲是非常短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短路。而对于一个便携式产品如手提电脑、PDA等PCB板设计,假如工作频率在100MHz,就必须考虑传输线效应。 15
PDS 的设计目标就是使降低整个网络的阻抗,从而减少电源地网络的噪声。而目标阻 抗考察的是无源的电源地网络设计,它的定义为: 比如,一个 3.3 伏的电源平面,如果允许的电压波动是 5%,通过的电流是 2 安培,那 我们可以求出目标阻抗是 82.5 毫欧。也就是整个 PDS 系统的阻抗小于 82.5 毫欧,这个系 统的电源完整性就没有问题,即波动小于 5%。当然实际的运算过程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 电流值并不是恒定不变,而是频率相关,所以目标阻抗也是一个频率相关的值。 2.9 去耦电容 由于寄生参数的作用,一个非理想的电容通常会等效为一个 ESL+ESR+C 的串联网络, 从而构成了一个串联谐振电路: 其谐振频率为: 下图是一个电容的阻抗特性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可以看到,当 C 和 ESR 固定时,不同 的 ESL 对应了不同的谐振频率: 而当 C 和 ESL 固定时,不同的 ESR 对应的谐振频率点是相同的,所改变的仅仅是谐 振点处阻抗的大小: PCB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EMI分析 培训手册2.2 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是指信号沿传输线传播的过程中,传输线上看到的瞬间阻抗值,这里要注意是是瞬时,也就是瞬态情况下的阻抗: 这个阻抗是传输线本身的物理结构决定的,一般会设计成50欧姆,这是在微波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射频电缆特性阻抗在70多欧姆左右时,传输损耗最小;在30多欧姆时,承受功率最大。两者综合,选择50欧姆,同时照顾到两种性能,所以就选择了50欧姆作为一个标准。如果外接的阻抗同特征阻抗不一致,就会产生反射。 2.3 反射系数和信号反射 当传输线的传播的信号到达某个阻抗不连续的节点时,信号会发生反射,就像水流通过不同口径的管道接口时,水面产生波动一样。根据反射电压和入射电压的比值,可以定义传输线上的反射系数Γ。 当负载阻抗大于输入阻抗,反射系数Γ>0, 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同向叠加;当负载阻抗小于输入阻抗,反射系数Γ<0, 反射信号与入射信号反向相减。传输线的阻抗的不连续不仅发生在终端,当反射信号传播到源端后,同样也会由于阻抗不连续产生二次反射,最终,信号归于稳定。下图显示了在信号跳变的瞬间,源端和负载端的电压变化。 +++++++++----------------V,I+-V00ZRZRVVLLincref+−==Γ26
2.10 SI/PI 与EMI 的关系 在高性能的 PCB 设计中,SI/PI 和 EMI 这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 SI/PI/EMI 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高速信号的跳变沿所携带的高频分量,更容易引发高频的 EMI 辐射;高速信号由于过 孔换层或跨分割除了造成阻抗不连续,也会引起电源和地平面上信号回流路径不理想,造成 电源完整性问题; PCB 电源或地平面本身固有的谐振模式被激发,也会引起信号 S 参数的 变化,进而引起信号完整性问题;电源和地上的噪声引起的共模辐射,也会带来严重的 EMI 辐射;EMI 的传导和辐射干扰,同样也会造成电子系统的电源波动或信号恶化,产生 SI/PI PCB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和EMI分析 培训手册高性能PCB的SI/PI和EMI/EMC仿真设计流程 1 现代PCB设计面临的挑战 我们通过设计PCB,把各种芯片整合在一起,来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这就是PCB设计的主要任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PCB主要的作用是系统功能的承载体。 从电性能的角度来看,PCB主要有三个部分的电性能特点,首先是实现信号的传输,也就是通过PCB把信号从一个芯片传输到另外一个芯片,显然PCB是信号传输的通道,PCB设计的好坏显然会影响信号传输的性能;PCB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实现电源的分配,因为所有芯片的电源供给都需要通过PCB从电源模块上取得的;PCB设计的最后一个功能是控制EMI/EMC,也就是将PCB对外界的电磁能量干扰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当一个PCB系统在工作时,系统各部分需要稳定的供电,信号需要在各部分的互连中正确传输,变化的信号和电源引起电场和磁场的变化,形成电磁辐射。一个高性能的PCB设计面临着SI/PI/EMI三个方面的问题,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信号速度的提升,电源电压幅度的降低,SI/PI/EMI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2 SI/PI的基本概念,SI/PI与EMI的关系 信号完整性关注的是高速数字信号的模拟特性,信号完整性研究是一个数字设计和模拟理论相结合的领域,信号完整性设计是在高速系统设计中,怎样使电互联的性能达到最大,而同时保证成本最低。关注SI时,通常要涉及以下几个概念: 2.1 传输线 传输线就是一种能够在纵向传播电磁场信号的联接。当器件物理尺寸或者电气连接的尺寸同信号的波长可以比拟时,就需要传输线理论来分析。例如,一个台灯的电源线长2米,其电源的工作频率是50Hz,波长就是6000公里。这根电源线相对于波长来讲是非常短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短路。而对于一个便携式产品如手提电脑、PDA等PCB板设计,假如工作频率在100MHz,就必须考虑传输线效应。 17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