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2年7月浙江省自学考试互换性与测量基础真题.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2 年 7 月浙江省自学考试互换性与测量基础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 A.现代化生产 C.大批量生产 2.优先数中的 R10/3 是( ) A.基本系列 C.派生系列 B.标准化 D.检测技术 B.等比系列 D.补充系列 3.为了延长量规的使用寿命,国家除规定量规的制造公差外,还对______规定了磨损公差带。 ( ) B.通规 D.环规 A.卡规 C.塞规 4.最大实体尺寸是______的统称。( ) A.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B.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C.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5.Φ50f6,Φ50f7,Φ50f8 三个公差带的( ) A.上偏差相同,下偏差也相同 B.上偏差不同,下偏差相同 C.上偏差相同,下偏差不相同 D.上偏差不同,下偏差也不同 6.公差原则是( )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 的原则 B.确定尺寸公差和位置公差 C.确定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的原则 D.确定尺寸公差和直线度公差的原则 7.基本尺寸一定时,公差带的大小由______决定。( ) A.上偏差 C.下偏差 8.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必检指标是( ) A.齿厚偏差 C.齿廓总偏差 9.多次测量的取平均值来表示测量结果可以( ) A.减少定值系统误差 C.减少随机误差 B.基本偏差 D.公差等级 B.齿距累积误差 D.螺旋线总偏差 B.减少变值系统误差 D.减少粗大误差 10.在装配图上,滚动轴承与相配件轴颈和壳体孔的配合应标注( ) A.配合代号 代号 B.轴颈的公差带 D.壳体孔的公差带代号 C.轴颈和壳体孔的公差带代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尺寸链具有______和______两个特性。 2.量块是没有______、截面为矩形的平面平行的______。 3.量块按“等”使用时以量块检定后所给出的______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 ______。 4.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两种平行的配合制是______、______。 5.评定形状误差的准则是______,评定位置误差的准则是______。 6.基准通常分______、______、基准体系三种。 7.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有______、光切法、______、干涉法。 8.通规用来控制工件的______,卡规用来控制工件的______。 9.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是______制,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箱体孔配合是______制。 10.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误差项目中,齿圈径向跳动ΔFr、径向综合误差ΔFi″主要 由______偏心引起,而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 主要由______偏心引起。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 ) )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 尺 寸 偏 差 可 为 正 值 、 负 值 或 零 ; 而 基 本 偏 差 是 两 个 偏 差 中 大 于 零 的 那 个 偏 差 。 ( 2.包容要求主要用于有配合性质要求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用于可装配性的场合。 ( 3. 同 一 零 件 , 配 合 表 面 应 比 一 般 接 触 表 面 粗 糙 度 数 值 小 , 配 合 精 度 高 , Ra 应 小 。 ( 4.包容要求的中小孔,通规做成全形完整表面,止规做成非全形两点式接触。( 5.键槽对称度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都为中心要素。( 6.齿向误差主要反映齿宽方向的接触质量,它是齿轮传动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主要控制指标之 一。( 7.滚动轴承国家标准将内圈内径的公差带规定在零线的下方。( 8.相关要求中的可逆要求可以单独使用。( 9.选择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时应首先考虑检测的方便性。( 10.工艺尺寸链的封闭性必须在加工顺序确定之后才能判断。(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极限尺寸 2.实际偏差 3.表面粗糙度 4.配合 五、标注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 小题 4 分,第 2 小题 6 分,共 10 分) 1.改正图 1(a)中形位公差的标注错误,把正确的标注在图 1(b)上(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 ) ) ) ) ) ) 2.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 2 上。 ①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 0.01mm,圆锥素线直线度公差为 0.02mm; ②圆锥轴线对Φ60 和Φ50 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的同轴度为 0.05mm; ③端面 I 对Φ60 和Φ50 两圆柱面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 0.03mm; ④Φ60 和Φ50 两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分别为 0.008mm 和 0.006mm。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查表 1 确定下列孔、轴公差和极限偏差,计算极限间隙、过盈量,画出公差带图。 表 1 基本尺寸 mm >18-30 >50-80 (μm) 标准公差μm 基本偏差μm IT5 9 13 IT6 13 19 IT7 21 30 IT8 33 46 k 4-7 级 +2 +2 J 7 级 +12 +18 1.Ф25H7/k6 2.Ф60J7/h6 七、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查表 2 计算下列孔和轴的工作量规(通规和止规)的工作部分的上下偏差. 表 2 (μm) IT6 IT6 13 16 19 工件基本尺寸 /mm >18~30 >30~50 >50~80 1.Ф30H6 2.Ф55h7 T 2 2.4 2.8 Z 2.4 2.8 3.4 IT7 IT7 21 25 30 T 2.4 3 3.6 Z 3.4 4 4.6 IT8 IT8 33 39 46 T 3.4 4 4.6 Z 5 6 7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