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广东暨南大学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广东暨南大学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管理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5 题×3 分/题,共 15 分) [1]需要是人行动力的源泉,因此,在激励工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发现并设法满 足职工的:() A.安全需要 B.生理需要 C.主导需要 D.马斯洛理论提出的全部五种需求 [2]当代管理机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A.管理层次复杂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 C.管理幅度日益减少 D.锥型结构更受欢迎 [3]在管理方格图理论中,只注意搞好人际关系并创造一个舒适、友好的工作环境,但 不太注意工作效率的领导方式是:() A.任务型 B.俱乐部型 C.贫乏型 D.中间型 [4]保证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投放是下述哪种控制的基本目的?() A.预先控制 B.过程控制 C.事后控制 D.前馈控制 [5]周密、细致全面的计划工作能使得主管人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把精力放 在重大的非常事件上,这符合管理的:() A.目标统一原则 B.集权与分权原则 C.例外原则 D.统一指挥原则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 题×3 分/题,共 15 分) [1]企业的销售增长率为正,就表明企业的竞争实力在增强。() [2]管理幅度是一个领导者所领导下级人员的数目。() [3]组织变革就是指组织的结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根据 Y 理论,企业应该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 [5]高关系高工作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三、论述与简答题(2 题×10 分,共 20 分) [1]什么是管理幅度(Span)?其影响因素如何? [2]请你谈谈预测在管理中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1 题×25 分,共 25 分) 【会赚钱的人,都不太努力】12 年过去了,即使考虑到货币超发、收入普遍上涨等因 素,广州的郭师傅的收入,在出租车司机中应该也是一个相当令人吃惊的数字。那么,这 位郭师傅是怎么做到年收入 40 万元的呢? 1.出租车的投入产出。任何一个职业的收益,都逃不脱“纯收入=收入-成本”的公式。 先来看看出租车司机的成本:出租车司机经常吐槽,早晨一睁眼,压在头上的就是几百块 份子钱。的确,份子钱在出租车成本中占了相当比例。其他成本主要包括:购车+保险+维 修保养+油费+过路费+违章罚款……忽略地域区别等各种变动因素,粗略算下来,大体在每 天 300 元上下。收入呢?自然是乘客支付的出租车费,准确的讲,就是车上有乘客时,出租 车行驶时段的计费。由此看来,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主要取决于载客行驶时间,我们不妨 称之为“有效出租时间”。当然,还要考虑平均车速这个变量。 2.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有些出租车司机从来不考虑收益和成本,上了街就跟着感觉走, 碰到一个客人拉一个。郭师傅不一样,经过一番考察,他为自己选定了一个策略—专门跑 机场,目标是一天 10 次。这样做结果呢,“其他司机能一天跑个三五百,我拼一点的话, 能跑 2000”。为什么跑机场专线? 郭师傅给出的理由是,“因为这条路线足够长,还不堵车。”既然收益主要来自“有效 出租时间”,那就应该聚焦“有效”,尽可能减少空载、堵车时间。市区的早高峰、晚高峰, 打车需求旺盛,有的出租车司机就拼命抢单。但是,高峰时段堵车也厉害。郭师傅的体会, “我一天就开 12 个小时,如果其中空载 3 个小时,堵车 3 个小时,我一天有效的赚钱时间 只有 6 小时了。只剩下一半了!其他一半是白干!” 因此,郭师傅的选择反其道而行之,逃离市区。他专注“机场专线”这个出租车市场 的细分领域,精耕细作。路口的红绿灯大概多少秒,该从哪条车道拐弯,甚至收费站哪条 车道更快一点,都一清二楚。路越跑越熟,车越跑越快,钱自然也赚得多。省下来的时间, 休息,养精蓄锐。这就是为什么赚得多的人,反而显得不太努力。他们的努力都用在研究 市场、科学定位上了。 3.信息渠道·利益链。出租车司机都不傻,谁都明白跑机场路远,不堵车,来钱快,问 题是怎样保证充足的客源,专挑去机场的客人呢?郭师傅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他研究发 现,大酒店是去机场的客人集中的地方。于是,他就跟酒店的关键人物—门童实现对接。
利益,是很好的说服杠杆。 实际上,发现这个窍门的不止郭师傅一个人,而是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小群体。一旦有 去往机场的单子,门童就会提前通知小群体中的某一个人。收单人通过对讲机发布信息, 保证附近的出租车司机能在第一时间接单。这样,围绕酒店门童,形成一个信息网络。门 童、收单人、接单司机,建立起一个利益链。门童实现了信息/权力寻租,收单人拿到了信 息中介费,接单司机拉到了去机场的客人。 4.共享经济·价值网络。所谓共享经济,本质上就是通过网络整合线下的闲置资源,获 得收益。除了酒店门童的信息渠道,郭师傅还有一个出租车司机组成的共享经济网络。在 这个网络中,如果谁在某个地点附近发现了滴滴机场单,而他自己又不方便去(一般是临近 收工、附近堵车、准备吃饭或者是车子没油没气之类的原因),就会通过对讲机招呼组织内 的司机。 有司机师傅接单,发布信息的师傅就会开另一个账号帮他把单接下来。这个小网络, 会定期对这些单子进行分账。他们还有一个严密的对接办法,保证这些机场订单资源实现 共享,盘活闲置资源。 这样的一个价值网络,也使本来处于竞争关系的出租车司机,变成了共享合作关系。 众所周知,自从网约车出现之后,出租车越来越难做了。出租车司机愤怒、抱怨、请愿, 甚至打砸网约车,却也难挡竞争弱势的趋势。 郭师傅的经历告诉我们,思维的格局、利益的洞见和执行的魄力,完全可以让自己在 竞争中胜出。那些态度积极、肯动脑筋,又乐于践行的人,活得一定会比别人滋润。 【问题 1】:这个案例运用了哪些科学的管理方法?(请列出不少于 5 种方法)(8 分) 【问题 2】:从问题 1 中挑出三种方法,结合案例详细加以说明。(8 分) 【问题 3】:怎么理解没有夕阳的职业和工作,只有夕阳的思维和态度。(9 分) 第二部分:微观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实证表述是 A.关于应该是什么的表述 B.关于是什么的表述 C.一向正确的表述 D.不以其他条件不变伟分析工具的表述 2.平装书的价格由 6 元降到 4 元,使得杂志的需求量从 1100 本降到 900 本。则平装书 和杂志的需求的交叉弹性是
A.0.5B.-0.5 C.2.0D.由于缺乏收入变动的信息,不可能进行计算 3.物品价格变动的同时,为了保持消费者仍处在无差异曲线上,消费者收入也发生变动 (假定),如果你要检验由这两个条件带来的效应,你需要检验 A.价格效应 B.收入效应 C.替代效应 D.其他条件不变的效应 4.以下哪种表述是对经济活动中显性成本的表述? A.企业的正常利润 B.企业的经济利润 C.企业的经济折旧 D.企业为邮寄账单向邮局支付的钱 5.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的成本,比如付给工人的工资增加。这种变化会引起 A.总固定成本曲线向上移动 B.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向下移动 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向上移动 D.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向上移动 6.在不存在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市场中,在需求减少后,价格在下跌的更多,产量 在减少的更多。 A.短期;短期 B.短期;长期 C.长期;短期 D.长期;长期 7.技术变革提高劳动边际收益产量,这会导致: A.劳动需求曲线右移 B.劳动需求曲线左移 C.劳动供给曲线右移 D.劳动供给曲线左移 8.李律师提供 4 小时的律师服务可获得 2000 元的报酬,但她在 4 小时工作中实际得到 了 2400 元,则她的经济租是 A.2400 元 B.2000 元 C.400 元 D.不确定 9.如果要求自然垄断企业将价格确定在与其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上,则
A.该企业能够获取经济利润 B.该企业会遭受经济损失 C.竞争者将会进入市场 D.该企业将生产高于有效产量的产品 10.人们达成协定,然后采取增加自身利益却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倾向叫做 A.做记号 B.逆向选择 C.道德风险 D.订立合同的成本 二、判断并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每题判断正确得 2 分,解释正确得 3 分) 1.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分析法表明,工资率的提高一定会增加劳动供给。 2.如果消费两种物品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并且消费者花费了其(用于这两种物品消费 的)全部收入,则消费者均衡实现。 3.在没有管制的住房市场上,较高的租金增加了住房的供给量。 4.假设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那么,在没有存货和政府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农产品的 歉收会降低农民的总收入。 三、计算分析题(第一题 15 分,第二题 10 分,共 25 分) 1.一个垄断企业的成本函数是,这个企业面临的反需求函数是。 (1)这个企业利润化的最佳产出是多少?价格是多少?利润又是多少?(3 分) (2)如果政府对这个企业征收 100 元的税收,这个企业的产出有什么变化?(3 分) (3)如果政府对这个企业的利润征收 30%的利润税,对企业的均衡产出和价格有什么影 响?税后利润又是多少?(3 分) (4)如果为了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总剩余,政府拟对这个企业的产品设定一个的价格, 那么这个的价格应该是多少?给定这个限价,这个企业将会生产多少产品?(3 分) (5)如果政府对这个企业的产品征收每单位 20 元的从量税,这个企业利润化时的产出和 价格各为多少?(3 分)
2.一个行业中有两个企业,它们的边际生产成本都为 0,市场(反)需求函数为,其中是 两个企业产量之和。 (1)求古诺均衡时各个企业的产量。(5 分) (2)如果企业 1 当产量领导,求均衡时各个企业的产量。(5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