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的决议》。
、稳中求进。
B.5.5%
C.6.5%
D.8.1%
院士和清华大学
一、在下列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
,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A.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中共中央、国务院于 2021 年 11 月 3 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航空
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获得 202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
A 顾诵芬 王大中 B.刘永坦 钱七虎
C.黄旭华 曾庆存 D.王泽山 侯云德
3.2021 年 11 月 8 日至 11 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
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
A.历史结论 B.经验成果 C.理论创新 D.历史经验
4.2021 年 12 月 8 日至 10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22 年经济工作
要
A 扎实落地 B.稳字当头 C.稳健有效 D.平衡协调
5.2021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 1143670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 2020 年增
长
A.9.1%
6.2022 年 2 月 22 日,21 世纪以来第十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
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提出,牢牢守住
保障
A.乡村振兴国家粮食安全 B.乡村振兴国家经济安全
C.城乡一体国家粮食安全 D.农业农村国家经济安全
7.2022 年 4 月 16 日 9 时 56 分,
满成功。这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进人
段。
A.天问一号
巡航
B.神舟十二号 运行
C.神舟十三号 建造
D.神舟十三号 实验
8.2021 年 11 月,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学指南》,提出力求做
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学生健康发展、终身发展和全民健
康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该《指南》的印发和有效实施
①有利于中小学生树立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观念
②有利于中小学生学会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危机事件
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政府保护、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
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
阶
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④能避免让学生受到任何伤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9.感动中国 2021 年度人物江梦南,半岁时由于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通过读
唇语她学会了“听”和“说”,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考上重点大学,最终
成为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研究生。江梦南的励志人生启示我们
①成就不平凡的人生,需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
②有了梦想,就能成就美好未来
③生命的价值要用认真、勤劳、坚持、勇敢、责任来书写
④经历挫折,人生就能成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2021 年 9 月,“留虾女孩”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为了让做完手术的妈妈补补身子,女
孩经常把学校午餐里的虾、牛奶、水果等平常在家很少吃到的东西带给妈妈吃。“留虾女孩”
的故事与下列诗句或古语所表达内涵一致的是
A.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观察右边漫画。国家的双减政策
A.将彻底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B.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C.意味着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D.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12.2022 年 3 月,上海宝山一家超市老板所在的楼栋因疫情要封控管理,但当时店铺仍可继
续营业,于是老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大门散开、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自助结账,超市
由此进入了自助售货模式。超市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顾客无一人逃单。人们纷纷为疫情之
下的这份善良和信任点赞。对此,你的感悟是
①诚信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
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要运用诚信智慧,权衡利弊,尊重他人隐私
④失信者处处受限,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3.用图示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图表示的是违法和犯罪的关系。下
列各组概念之间关系与图示关系不一致的是
A.人格尊严权与隐私权
B.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
C.公民的基本义务与依法服兵役
D.基本政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之一: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
这说明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B.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宪执政
C.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集中体现了党的意志
D.宪法是最严厉的法律
15.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人故意隐瞒行程轨迹,有人发布虚假信息,有人拒不配合防
疫检查,有人涉疫造假…最终,这些人相继被依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这启示我们①行使权
利有界限②疫情关乎人民生命健康,不配合疫情防控的行为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③权利
与义务相统一④违反规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16.2022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这告诉我们
①网络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②打击网络违法行为,有利于震慑不法分子,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④国家厉行法治,坚持科学立法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7.2022 年 2 月 14 日,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宣布了首例制售盗版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
玩偶案,犯罪嫌疑人任某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并处罚金 4 万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②制售盗版冬奥吉祥物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公民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④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得使用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
高质量发展。这揭示了
①改革、开放、发展是相互关联、内在统一的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
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中心工作
④开放水平决定改革、发展水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9.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2 年“两会”召开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到“五个必
由之路”。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
由之路”。这是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③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
④国家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
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决定的,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
共同意志。解决台湾问题
①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方针
②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④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
因为伟大建党精神
①是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道路的具体体现
②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2.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美国一手策划下,
被加拿大政府无理拘押一千多天后,于 2021 年 9 月 25 日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祖国。孟晚
舟在机场深情感言:“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
国红!”对此,你的感悟是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强大祖国是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
②要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做自信中国人
③一味的打压和封锁,对中国的发展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④国际社会一致反对霸权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3.2021 年 12 月 4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说,全过程
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
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
社会主义民主。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我国,全体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②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已真正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③全过程民主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4.习近平总书记于 2022 年 3 月 30 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
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林草兴则生态兴。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②植树造林有利于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③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④加强森林和草原建设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5.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为此,我们
应该
①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大循环为辅助的新发展格局
③大力增强以军事和国防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④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第 26 题 10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4 分,第 29 题 14 分。共 50 分)
26.价值引领 助力成长
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祈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被评为 2022 年第八届全国
道德模范。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扎根高原、奉献青春,在雪
域边关以身铸界碑;面对严峻复杂的现实考验,他们常备不懈、枕戈待旦,有理有利有节斗
争,坚决捍卫祖国领土主权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面对疯狂挑衅和暴力攻击,他们毫不畏惧、
团结战斗,以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践行了“大
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铿锵誓言,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1)从上述卫国戍边英雄官兵身上,你汲取了哪些成长的力量?(要求结合材料,答出
两点即可。4 分)
(2)运用凝聚价值追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如何把所汲取的力量化为自身成长的实际行动。
(答出三点即可。6 分)
27.家国情怀 学思践悟
简要回答下列材料所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观点或道理。
28.崇尚法治 与法同行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于 2021 年 1 月 20 日提请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之后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针对家庭教育法的名称、
家庭教育的内容等意见,草案作出了 7 个方面的主要修改。2021 年 10 月 23 日,第十三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今后,家
长如何更好地“依法带娃”,“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等困惑,将逐步得到解决。
材料二:2021 年 11 月 23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座
谈会上强调:一是全面落实政府的法定职责,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
设,为家庭教育提供帮助。二是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法律的宣传教育普及,有针对性地解疑
释惑。三是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拥护、践行这部法律,自觉承担各自应尽的职责。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向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答出一点即可。2 分)
(2)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家事”,没有必要上升到国家法治层面的“国事”。
请你对此作简要评析。(答出两点即可。6 分)
(3)结合材料,请从民主与法治关系角度,谈谈如何确保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有效实施。(答
出三点即可。6 分)
29.在知爱建 强市有我
材料一:2021 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团结带领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奋力完成改革发展艰巨任务,实现了“十四五”良
好开局。一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
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材料二:2022 年 2 月 28 日,“山东走在前,滨州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暨“在滨州、知
滨州、爱滨州、建滨州”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在滨州召开。市委书记宋永祥指出,要以创
新为主导,解放思想、创新突破,成就“走在前”的担当,成就“民富市强”的样子,成就
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蓝图愿景。同时,要以“更高水平富强滨州,提升‘八个品质(发展品
质更高、科创品质更强、开放品质更活、服务品质更优、文化品质更好、环境品质更美、民
生品质更实、平安品质更稳)’”为主题,长期开展、全域开展、全员开展、全民开展“在知
爱建”实践活动。“在知爱建”最终落脚点是“建滨州”,鼓励更多人深入了解滨州、深切爱
上滨州、深情奉献滨州,让“在知爱建”化为全民行动自觉,让“在知爱建”有理由、有底
气、有自信、有环境、有舞台。
(1)请你高度概括材料一所传递的主要信息。(答出一点即可。2 分)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共圆中国梦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成就更高水平富强滨州的
蓝图愿景。(答出四点即可。8 分)
(3)为了以实际行动响应市委市政府“在知爱建”动员大会精神,你所在的学校准备组织
以“在知爱建·我在行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拟出演讲提纲。(要求联系材料二,结
合自身实际。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