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福建省宁德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共 22 分)
1. 我市地处沿海,昼夜温差大,其主要原因是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
)
A 热量 B 密度
C 比热容 D 热值
2. 下列事例能增大压强的是(
)
A 书包带做的宽些 B 刀磨的很薄 C 铁轨铺在枕木上 D 增加载重汽车的轮子
3. 发生地震时,小明被困在废墟里,他处事不惊,通过敲击附近的铁制管道,被救援人员发生
而获救,小明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够( )
A 传声
B 传热 C 导电
D 通风
4. 壹元硬币的外观具有银白色的光泽,一些同学认为是铁制的,在探究中,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拿磁铁吸一下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结论 B 评估 C 猜想与假设
D 进行实验
)
5. 在风景秀美的太姥山下,宁德核电站正在筹建中,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电站所使用的核燃料是煤和石油
B 核电站核反应堆发生的是可以控制的核裂变
C 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中:核能----内能----电能---机械能
D 核电站产生的核废弃料可以当作生活垃圾来处理
6. 在下面四幅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是(
)
7. 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大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 凝华
B 凝固
C 液化 D 汽化
8. 将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铝块、铜块放入水中,木块漂浮,铝块、铜块下沉,则它们受到的
浮
力(
)
A 铝块最大 B 木块最大
C 铜块最大 D 一样大
9. 两个小电泡 L1 和 L2 ,L1 的阻值为 R ,L2 的阻值为 2R ,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果
L1 两端的电压为 4V ,那么 L2 两端的电压为(
)
A
8V
B 6V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4V
)
D 2V
A 为了节约用电,夏天把空调的温度调的很低
B 废旧的干电池不会污染环境,没有必要集中进行分类处理
C 为了节约用电要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D 用湿布正在擦正在发光的白炽灯
11.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法,下图 A B C D 中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
)
0.1S 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二 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1 分)
12. 人们为了纪念物理科学的杰出贡献,有些物理量
就是用他们的名字做为单位.请你在图中任选一个
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名字作为__________单位.
13. 小雪放学回家乘做公交车回家,看到车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小雪是以___________做为
参照物(选自已或地面) ,若学校到家的路程为 4Km,乘车的时间为 0.1h,那么公交车从学
校到小雪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Km/h
14. 如图 2 所示开关中,进线座、出线座、闸刀、熔线等都是导体,其余如__________和
_______都是绝缘体.
15. 如图 3 所示,当开关 S 闭合时,通电螺
线管的 A 端为________极(填 N 或 S),当
滑动变阻器 P 向左移动时,通电螺线管的
磁性将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16. 如图 4 所示的装置是_______(填动滑轮还是定滑轮),物体 A 重为 80N ,当用力把物体匀
速提升 1m ,对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J,若拉力 F 做功为 100J,则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_________
17. 汽油机的工作的四个冲程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如图 5 所示为________________冲程,在压缩冲程中,
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___________能转为气体的内能.
18. 如图 6 所示,它是___________原理结构图(选电动机或发电机),
是利用_____________现象工作的.
19. 有两个阻值为 6Ω的电阻,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为______Ω.
将它们并联后总电阻为_________Ω
20. 如图 7 所示.电源的电压为 6V,R1 的电阻为 10Ω,R2 的电阻为 20Ω,
R1 、R2 的连接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
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通电 10S 电阻 R1 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J
三 作图与阅读题(2 小题,共 6 分)
21. 请画出图中足球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22.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落体运动观
运动是万物的本性,西方有一句彦语:对运动的无知,也就是对大自然的无知.物体从空
中下落的运动,自古就引人注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正是基于对日常事物的观察,认为:
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即物体越重就一定下落的越快,
那么将一个重物体和一个轻物体拴在一起让它们下落,应比它们单独下落的更快.为了验证
这一观点是否正确,某学校实验小组在教学楼上做了以下的实验,先后让三个物体从同一高
度放后下落在同一水平面上.经过多次测量,得到以下的数据:
实验序号
物体
质量(g)
下落时间(S)
1
小石头
24
1.98
2
3
羽毛球
和羽毛球拴在一起的小石头
6.5
3.86
30.5
2.13
⑴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主要是应用___________方法,它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上面的实验,选取第___和第____次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填序号)可以说明亚里士多德的
观点是错误的.
四. 实验综合题(本题共 3 题,共 19 分) (g=10N/㎏)
23. 如图 9 所示,一头大象的质量为 6.3×103 ㎏的大象,每支脚掌的着地面积为 600 c ㎡
问:
1. 大象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
2. 当大象抬起一支脚,三支脚着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Pa?
24. 跳绳是今年体育考试的项目之一,小强同学的质量为 50 ㎏,每跳起一次的平均高度为 5
㎝,每分钟跳 150 次.问:
⑴小强同学平均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⑵小强同学跳绳的功率为多少 W?
25. 图 10 所示中,电源电压为 9V 且保持不变,小灯炮标有 “6V 6W”的字样,小灯泡的电流
随电压的变化曲线如图 11 所示,求:
⑴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多少 A?
⑵当电流表的示数为 0.4A 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v?
⑶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7V 时,这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多少Ω?
五. 实验探究题(共 8 小题,共 32 分)
26. 图 12 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图 13 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27. 张伟同学课外利用底部有一个小孔的易拉颧做小孔成像的实验,
如图 14 所示,则他在半透明的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圆形的光斑 B 蜡烛的正立像 C 蜡烛的倒立像
28. 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
如图 15 所示,观察图中的情境可知,他主要是研究蒸发的快慢
与(
A 水的温度的高低 B 水的表面积的大小
C 水上方的空气流动的快慢
) 有关.
29. 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沿水平
运动的距离.(如图 16)伽略利、牛顿等科学家都做过类似的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
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放下,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
端的速度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⑵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_____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
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____有关
⑶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运动.
30. 小丽在海边拾到一个漂亮的小石头.她想测出小石头的密度,做了下面的实验,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
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⑵天平平衡后,把小石头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
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再取出右边最小的砝码,接下面正确的操作步骤是移
动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
⑶小丽测出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读数如图 17 所示,请你帮她完成下表:
实验次数
1
测量对象
小石块
质量(g)
体积(㎝ 3)
密度(g/㎝ 3)
31. 在测量小电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 电源为两节的干电池,实验
电路如图 18 所示.
⑴据电路图 18,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19 的电路连接完整.
⑵在实验中,开关应处于___________状态.
⑶若在实验中电压表、电流表都正常且有示数,小灯泡能发光,滑动变阻器也能正常工作,但
无论怎么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的示数都低于 2.5V,其原因可能是(
)
A 小灯泡短路 B 小灯泡的灯座接触不良
C 电池旧了 D 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⑷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器测得如表所示的三组数据.则小灯炮的额定功率______W,此时
小灯炮的电阻为_____________Ω.
实验次数
电压 U (V)
电流 I (A)
1
2
0.3
2
2.5
0.36
3
2.8
0.38
32. 小明进行 “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
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⑴ 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是
图,其矫正做法
图;
(甲)
(乙)A
B
C
D
⑵若图中甲,取下近视眼镜, 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的位置不
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 保持在原来位置
C 远离透镜
B 靠近透镜
D 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33. 小明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
3N 的砝码(如图 21),钩码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⑴由①②可知, 钩码在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___钩码的重力(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⑵ 由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时, 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___钩码的重力(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⑶由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时, 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___钩码的重力(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⑵ 小明在体重计上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550N,当小明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中,可看
作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据⑴中的结论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
_____
A 一直小于 550N 最后等于 550N
B 一直大于 550N 最后等于 550N
C 先小于 550N ,后大于 550N,最后等于 550N
D 先大于 550N ,后小于 550N,最后等于 55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