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年上海市中考化学真题.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8 年上海市中考化学真题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Na-23 S-32 Ca-40 一、填表题(共 10 分) 1.在下表中填写相应的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类别(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物质名称 化学式 物质类别 Zn 碱(任写一种) 碳酸 硝酸银 SO3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分) 2.生活中的以下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 B.食盐水 C.牛奶 D.石灰乳 3.常温下某同学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 pH,显碱性的是 ( ) ( ) A.桃子汁 3.5 B.苹果汁:3.2 C.鸡蛋清: 7.8 D.牛奶:6.5 4.钒(V)被誉为金属中的“维生素”,其氧化物 V2O5 中钒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1 B.+3 C.+5 D.+7 5.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木炭的稳定性 B.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酒精的可燃性 D.浓盐酸的挥发性 6.S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能有效吸收 SO2 的溶液是 A.NaOH B. Na2SO4 C. H2SO4 D. NaCl 7.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 O2。有关的 O2 正确认识是 ( ) (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比在 O2 中燃烧更旺 B. 工业上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 O2 C. O2 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D. 实验室中可用加热分解水来制取 O2 8.根据实验规范,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9.为确保生命安全,处理事故的正确方法是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行 B. 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为 CO)泄漏,马上点火燃尽 C. 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 ) ( ) 10.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关于分子和原子的正确认识是 ( ) A.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 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D. 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改变 B.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种类都发生变化
1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Na2SO4、Na2CO3、BaCl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 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量、产生气体的量与加入盐酸体 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 A.可能存在 NaOH B. 可能存在 Na2SO4 C. 肯定不存在 BaCl2 D. 肯定只存在 Na2CO3 三、填空题(共 16 分) 12.氮气、氧气、氦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用化学式填写:(1)占空气体积 78%的是 ;(2)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 ;(3)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13. 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外墙材料的生产原料之一是四氟乙烯(C2F4)。四氟 乙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4.电石(CaC2)是制取乙炔的原料,工业上生产电石的化学方程式为: ,R 的化学式是 ,反应中氧化剂是 。 15.电解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1)在右图 a 框内填写气体的化学式。 ( 2 ) 用 电 解 水 产 物 氢 气 还 原 氧 化 铜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16.KCl 是常用的化肥,下图是 KCl 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b、c 三点中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2)40℃时,150g 水中最多可溶解 KCl 17.纯净的 CaCO3 可用来测定盐酸的浓度。采用适当的试剂,从石灰石 点。 g。 (主要成分为 CaCO3)获得高纯度 CaCO3 的流程如下: 试回答: (1)气体 B 的化学式为 。 (2)写出 CaCO3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使原料中各原子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 100%,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上 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再利用,请在流程图上用箭头标示再利用的路线(箭头要求:从可利 用的物质出发,指向利用该物质的环节)。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产生 B 的反应属于 四、简答题(共 14 分) 18.某同学在自主学习酸的知识时,设计了以下实验报告,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试管、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NaOH 溶液、石蕊和酚酞试液等 【实验内容】
实验 步骤 ① ② ③ 实验 现象 溶液变为 色 稀酸中的铁片表面都有 铜片表面都没有明显现象 产生;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分析 与 结论 结论: 稀酸能与指示剂作用 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稀酸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应 结论: 酸能 【实验思考】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解释稀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 。 19.(2008 年上海中考题)某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然资源获得了红褐色的铜粉(含杂 质炭),为了测定该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百分含量),取 W g 铜粉样品,设计如下实验 装置: (1)仪器②、⑤的名称是:② (2)①、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⑤ 。 ① ,④ 。 (3)装置③中的实验现象是 (4)结束实验时,先熄灭两个酒精灯 ,在冷却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 (5)利用上述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装置④的质量,得到 CO2 的质量,进而求出铜 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中忽略水蒸气的影响)。为了确保测得的 CO2 质量准确可靠,在保证 装置不漏气、称量准确、操作规范的前提下,你认为还需要的条件是 。 五、本大题分为 A、B 两组(共 10 分) A 组 20.H2、CO 都是无色气体,能鉴别它们的方法是 ( ) A.观察燃烧时火焰焰色 C.收集气体,移近火焰,听爆鸣声 B.检验燃烧产物 D.观察它们燃烧时的热量变化 21.现有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乙中 x 的数值为 ;它们相互形成的化合 物是 (填化学式)。 22.自来水厂将天然水加工成饮用水(自来水)的主要生产过程有: (1)向水中加入明矾,它在水中的成分可看作 Al2(SO4)3 和 K2SO4。写出检验水中是否含 。 有硫酸盐的一个化学方程式(硫酸盐以 K2SO4 为例)
(2)向水中通入氯气,其作用是 (3)向水中加入 (填写物质名称),通过吸附除去其中的异味。 。 23.(2008.上海中考题)某工厂每天产生浓度为 0.49%的废 H2SO4 溶液 1×106g,需要 用碱溶液中和处理。试计算: (1)该厂每天要处理的废酸液中含有 H2SO4 g。 (2)若用烧碱处理废酸液,每天需要 NaOH 多少克? (3)若改用熟石灰处理废酸液,则每天需要 Ca(OH)2 的质量 NaOH 的质量(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20.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物质是 A.液化气 B.煤气 C.氢气 D. 天然气 B 组 21.金属镁能在 CO2 中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mol 金属镁中约含 个镁原子。 ( ) 。 22.为了探究影响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因素,某研究小组开展了以下的探 究活动,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 实验一: KNO3 在 20℃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水的质量(g) KNO3的质量(g) 10 3.2 50 15.8 100 31.6 结论:当 实验二: 相同时,水的质量越多,溶解 KNO3 的质量越多。 KNO3 在 20g 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温度(℃) KNO3的质量(g) 20 6.3 40 12.8 60 22.0 结论:当水的质量相同时, 讨论:如果是气体物质,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其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因素还有 。 (写 一种)。 23.(2008.上海中考题)某工厂每天产生浓度为 0.49%的废 H2SO4 溶液 1×106g,需要 用碱溶液中和处理。试计算: (1)该厂每天要处理的废酸液中含有 H2SO4 (2)若用烧碱处理废酸液,每天需要 NaOH (3)若改用熟石灰处理废酸液,则每天需要 Ca(OH)2 的物质的量 mol。 g,是 mol H2SO4。 NaOH 的物质的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