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200/j.cnki.11-2627/td.2013.04.020
No. 4,2013
煤 炭 加 工 与 综 合 利 用
COAL PROCESSING &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31
脱泥筛工业性试验分析与评述
张晓洲1,寇国梁2,庾朝富1,欧琳琳1,许成谱1,苏壮飞1
(
;
063000
山西汾西新峪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峪选煤厂,山西 吕梁
唐山国华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1.
2.
)
033000
摘 要: 新峪选煤厂一期工程系统的脱泥筛工业性试验分析表明,粗粒物正配效率为
; 虽然筛分效果良好,但脱泥筛设计
,细粒物正配效率为
98. 05%
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每年损失在混煤中的粗精煤量较高,在筛分设计过程中应仔细核算
,筛分效率
76. 78%
74. 83%
。
关键词: 选煤厂; 预先脱泥; 香蕉筛; 工艺指标; 分析
中图分类号: TD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397( 2013) 04-0013-04
新峪选煤厂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能力
2. 0 Mt / a
) ,入选煤种为肥煤,分选工艺采用
(
378. 8 t / h
脱泥有压给料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主
再选,粗
煤泥由煤泥分选机分选,细煤泥由浮选机分选
预先脱泥作业选用了一台
22 m2 的进口香蕉筛
、
。
。
筛上物
1 脱泥筛工业性试验
1. 1 粒度组成及分配曲线
、
1。
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
,筛
分
γo = 73. 90%
,计算入料粒度组成
脱泥筛入料
根据
评定方法
下物产率
配率见表
筛下物粒度组成见表
计算出筛上物产率
GB / T 15716 《
γc = 26. 10%
2。
、
》
、
根据表
绘制分配曲线,见图
2
,由该图可
1
求得 分 配 粒 度, 上
偏差
。
、
下 可 能 偏 差 和 平 均 可 能
表 1 脱泥筛入料、筛分产物粒度组成
入料
筛上物
筛下物
粒级 / mm
产率 /
%
灰分 /
%
产率 /
%
灰分 /
%
产率 /
%
灰分 /
%
> 25
8. 08
35. 89
13. 61
35. 09
25 ~ 13
10. 00
61. 87
16. 07
61. 65
13 ~ 6
15. 74
41. 51
23. 30
41. 64
6 ~ 3
3 ~ 1
12. 81
35. 09
14. 71
35. 96
21. 84
24. 06
22. 17
24. 45
5. 04
24. 25
1 ~ 0. 5
3. 64
17. 55
4. 81
19. 23
4. 13
17. 15
0. 5 ~ 0. 25
7. 43
17. 23
2. 02
20. 96
14. 42
17. 00
20. 47
< 0. 25
18. 23
合计 100. 00 31. 02
3. 31
15. 56
76. 41
19. 36
100. 00 36. 96
100. 00 19. 17
表 2 计算入料粒度组成和筛上物分配率
> 25
25 ~ 13
13 ~ 6
43. 30
10. 06
18. 03
11. 87
8. 83
17. 22
6 ~ 3
4. 24
10. 87
3 ~ 1
1. 73
4. 63
1 ~ 0. 5
0. 5 ~ 0. 25
< 0. 25
0. 71
4. 63
0. 35
5. 25
合计
100. 00
0. 05
22. 39
10. 92
粒径 / mm
几何平均粒度 / mm
计算入料 / %
分配率
ε / %
100. 00
100. 00
100. 00
100. 00
92. 57
76. 72
28. 37
分配粒度
上可能偏差:
Sp = 0. 48 mm
Epu = S75 - S50 = 0. 68 - 0. 48 = 0. 20 mm
(
)
1
收稿日期: 2013-05-13
作者简介: 张晓洲( 1980—) ,男,山西介休人,2003 年毕
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唐山国华科技
有限公司选煤设计所副所长,工程师。
下可能偏差:
Epl = S50 - S25 = 0. 48 - 0. 32 = 0. 16 mm
(
平均可能偏差:
Epm =
S75 - S25
2
=
0. 68 - 0. 32
2
= 0. 18 mm
(
)
2
)
3
中国煤炭期刊网 www.chinacaj.net
41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3 年第 4 期
粒占入料的百分数,
筛 下 物 中 粗 粒 物 产 率 ( 占 本 产
物) ,
%
Uc = 5. 04% 。
,据表
% 。
1
:
mc = 1. 32% 、 mf = 7. 49% 、 m0 =
Uc———
则:
8. 84% 。
1. 4 难筛粒产率
GB / T15716
为上限,以
(
颗粒称为难筛粒
Sp
1 - 0. 25
。
中规定以分配粒度
)
) 为下限,在此范围内的
1 + 0. 25
Sp
(
本次试验的难筛粒范围为
根据计算入料粒度特性曲线( 图
,
= 28. 8%
3. 60% 。
∑Fr
(
- 0. 36
) = 25. 2%
,
0. 36 ~ 0. 60 mm
) ,得
2
)
,故难筛物产率为
∑Fr
- 0. 60
(
图 1 脱泥筛分配曲线
1. 2 筛分效率
投产之初,香蕉筛采用筛缝为
的不锈
钢条缝筛面,由于脱泥量过小,不得不将倾斜段
筛面的筛缝改为
,水平段的筛缝改为
0. 5 mm
0. 75 mm
本次试验确定粒度
mm。
Sd = 1. 0 mm
粒级的颗粒视为粗粒,小于
1. 0 mm
的颗粒视为细粒,以此来计算筛分效率等指标:
1. 0 mm
1. 0
,即把大于
粒级
筛分效率:
η = Ec + Ef - 100%
粗粒物正配效率:
Ec =
× 100%
γoOc
Fc
,
r
细粒物正配效率:
Ef
Ef =
r - γoOf
,
Ff
,
r
× 100%
式中:
Oc———
筛上物中粗粒物产率,
%
;
Fc
Ff
Fc
Oc = 89. 86%
计算入料中粗粒物产率,
%
r———
,
:
2
计算入料中细粒物产率,
%
:
r———
,
2
筛上物中细粒物产率,
%
r = 32. 27%
,
r = 67. 73%
,
Ff
;
;
Of———
(
)
4
(
)
5
(
)
6
,据表
:
1
,据表
,据表
,据表
:
1
,细粒物
Of = 10. 14% 。
则: 粗粒物正配效率
Ef = 76. 78%
正配效率
1. 3 总错配物产率
总错配物产率:
Ec = 98. 05%
,筛分效率
η = 74. 83% 。
7
mu = mc + mf
)
)
mc = γuUc × 100%
)
mf = γoOf × 100%
粗粒错配物产率,即筛下物中的粗
粒占入料的百分数,
%
细粒错配物产率,即筛上物中的细
(
(
(
8
9
;
式中:
mc———
mf———
图 2 计算入料粒度特性曲线
1. 5 试验数据检验
用均方差核实筛分产物产率和试验资料的正
确性
。
均方差计算见表
3。
σ =
粒级 /
mm
> 25
25 ~ 13
13 ~ 6
6 ~ 3
3 ~ 1
1 ~ 0. 5
0. 5 ~ 0. 25
< 0. 25
合计
∑Δ2
N - M +槡 1
=
39. 76
8 - 2 +槡 1
表 3 均方差计算表
= 2. 38
实际入料
产率 F / %
计算入料
产率 Fγ / %
Δ = Fγ - F
Δ2
8. 08
10. 00
15. 74
12. 81
21. 83
3. 64
7. 43
20. 47
100. 00
10. 06
11. 87
17. 22
10. 87
17. 71
4. 63
5. 25
22. 39
100. 00
1. 98
1. 87
1. 48
- 1. 94
- 4. 12
0. 99
- 2. 18
1. 92
0. 00
3. 92
3. 50
2. 19
3. 76
16. 97
0. 98
4. 75
3. 69
39. 76
因
σ
小于临界值
3. 0
,故认为本次工业性试
中国煤炭期刊网 www.chinacaj.net
张晓洲,等: 脱泥筛工业性试验分析与评述
51
脱泥筛工艺性能评定报告见
在选煤厂设计时,筛分面积的计算式为:
2013 年第 4 期
验合格,可以采用
表
4。
。
2 分析与概述
2. 1 筛分面积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
根据
,对于采用湿法预先脱泥的筛分设备,单位
GB50359 - 2005 《
范
面积处理能力见表
》
5。
式中:
S———
S =
筛分面积,
设计小时处理量,
Qk
q
m2;
(
)
10
,新峪选煤厂
t / h
Q———
k———
q———
;
Q = 378. 8 t / h
不均衡系数,取
单位面积处理能力,
k = 1. 15
(
;
t /
m2 ·h
)
。
22. 0
990
10. 1
不锈钢条缝筛面
0. 75
1. 00
2 × 45
单层
筛分效
率 / %
> 85
> 85
表 4 脱泥筛工艺性能评定报告( 试验日期: 2012 年 10 月 19 日)
筛分机技术特征
入料特性指标
入料名称
入选原料煤( 肥煤)
评定指标和计算参数
倾斜式直线振动筛( 香蕉筛)
BRU - 1 - 360 /610 - 2 × HE8OLS 入料量( 干煤) / t·h - 1
入料粒度 / mm
入料灰分 / %
入料水分 / %
难筛粒产率 / %
筛上物水分 / %
筛下水浓度 / g·L - 1
筛上物产率 / %
筛下物产率 / %
湿筛冲水量 / m3 ·h - 1
50 ~ 0
282. 50
31. 02
5. 85
3. 60
11. 60
243. 50
73. 90
26. 10
246. 7 0
筛分试验均方差
粗粒正配效率 / %
细粒正配效率 / %
筛分效率 / %
平均可能偏差 / mm
总错配物产率 / %
分配粒度 / mm
规定粒度 / mm
处理量 / t·( m2 ·h) - 1
冲水量 / m3 ·t - 1
2. 38
98. 05
76. 78
74. 83
0. 18
8. 81
0. 48
1. 0 0
12. 70
0. 87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筛分面积 / m2
振次 / r·min - 1
双振幅 / mm
筛面结构
倾斜段
筛缝尺
寸 / mm
水平段
电动机功率 / kW
筛面层数
设备类型
倾斜式直线振动筛( 香蕉筛)
直线振动筛
表 5 筛分设备单位面积处理能力
筛缝为 1 mm
筛缝为 0. 5 mm
处理能力 / t·( m2 ·h) - 1 设计应需面积 / m2
处理能力 / t·( m2 ·h) - 1 设计应需面积 / m2
10 ~ 15
9 ~ 12
43. 6 ~ 29. 0
48. 4 ~ 36. 3
7 ~ 10
6 ~ 8
62. 2 ~ 43. 6
12. 6 ~ 54. 5
根据式(
的面积见表
缝为
积为
台,显然是不合理的
不得不将筛缝改大
后其筛分面积仍少
0. 5 mm
22 m2 的
BRU
。
10
) ,新峪选煤厂设计计算应需筛面
从表中可看出,当初在脱泥筛筛
台筛面面
5。
的条件下,应该选用
2 ~ 3
型筛分机,而实际只选用了
1
面对脱泥量不足的情况,
。
按设计规范计算,筛缝加大
32% ~ 98% 。
(
m2 ·h
282. 5 t / h
入料量为
12. 8 t /
但筛分效率仅达到
本次工业性试验,扣除原煤水分后,脱泥筛
,脱泥筛单位面积处理量为
) ,位于设计规范要求范围之内,
,远低于设计目标值
,与筛缝尺寸相
85%
由于筛分效果差,给后续作业带来了诸
差甚远
这里提出一个思考问题: 既然国外引进
多困难
的香蕉筛,其单位面积处理能力在设计规范值之
; 且分配粒度仅为
0. 48 mm
74. 83%
。
。
。
内时,筛分效率尚且如此低下,而其它型号规格
的筛分设备又会如何呢? 因此必须思考设计规范
上的取值是否偏大而需要修正
2. 2 难筛粒产率与单位面积处理量
1 ± 0. 25
GB / T15716 - 1995
中,将难筛粒定义为分配
) ,这个指标计算方法值得商
Sp ×
难筛粒产率是定量评价入料粒度组成固有特
的
粒度
榷
性的指标之一,在指定筛缝( 或筛孔) 尺寸为
(
前提下,人们常常认为难筛粒的范围是
。
d
(
d ×
分级粒度
)
) ,而不是
(
。
Sp ×
1 ± 0. 25
0. 25
小与入料粒度组成并没有直接关系,而
分机的工作参数紧密相关,例如处理量减小,
值必然增大,反之处理量增大,
以,
试验时的一项特性,而
Sp
必然减小,所
) 只能表征某台脱泥筛工业性
) 应该作为
1 ± 0. 25
Sp ×
Sp
Sp
(
(
d ×
1 ± 0. 25
1 ±
大
Sp
与筛
中国煤炭期刊网 www.chinacaj.net
61
确定筛分面积的重要依据之一
。
按常规,本次工业性试验难筛粒范围为
1. 25
,根据计算入料的粒度特性曲线( 图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3 年第 4 期
~ 0. 75 mm
) 可求得其产率为
2
粒级是主导粒级,产率为
4. 60% 。
mm
占应透筛粒级的
14. 25% 。
而计算入料中小于
1
,难筛粒
32. 27%
。
。
难筛粒的概念与颗粒的概率透筛理论是吻合
单位面积处理量与入料中的细粒级产率有
的
关,更与难筛粒产率有关
如何提高细粒物筛分
效率是困扰国内外选煤行业的一项技术难题,也
是预先脱泥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工艺面临的现实问
题
它决定了设计规范中脱泥筛单位面积处理量
到底确定在什么范围内才是合理的,其基础工作
是难筛粒产率与单位面积处理量的关系,这是一
项需要深入研究的工作
目前还少有专业人士进
行研究
2. 3 粗粒物正配效率与粗粒错配物产率
。
。
。
粗粒物正配效率与粗粒错配物产率均是表征
1 mm
粗粒物( 大于
) 在筛分过程中分离精度的指
标,前者是用相对值来评定该粒级在筛上物中精
确分配的情况,粗粒物正配效率为
,其
含义 是 该 粒 级 ( 占 入 料) 有
100% - 98. 05% =
后者是用绝对值来表示
1. 95%
粗粒级错配到筛下物中的数量,即占原料煤的
误入到筛下物中
98. 05%
。
1. 32% 。
本次工业性试验是脱泥筛筛面更换一星期后
进行的,处于最佳状态,不锈钢筛条因磨损使筛
孔变大的因素可以基本排除,但筛条缝隙因制造
精度所限,产生变形,筛面与筛框紧固不严两个
因素客观存在,不能排除,所以在筛下物中大于
1
,这在诸多选煤厂可视为良
mm
好的指标,在实际生产中此粒级产率要大得多
。
表
周后筛下物的粒度组
成,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筛面工作时间的延长,
筛下物中大于
列出了该厂筛面工作
粒级产率增加至
粒级产率为
5. 04%
6
3
1 mm
7. 61% 。
表 6 新峪选煤厂脱泥筛筛面工作 3 周后筛下物粒度组成
粒级 / mm
产率 / %
> 1
7. 61
1 ~ 0. 5
9. 44
0. 5 ~ 0. 25
0. 25 ~ 0. 125
< 0. 125
合计
14. 29
19. 90
48. 76
100. 00
虽然本次工业性试验的结果比较理想,但按
该厂设计处理量来计算,每小时有
大于
1
该厂脱泥筛筛下水由粗
5. 0 t
的颗粒进入筛下物中
mm
煤泥分选机系统来处理,分选粒度范围
。
1 ~ 0. 25
,这些超粒绝大多数沉淀到设备底部,而粗煤
mm
泥分选机底部较为平缓,在对底流重产物采样时,
定时清理粗煤泥分选机内
这些超粒不易被采到
的沉积煤泥是各选煤厂规定的日常工作
按筛面
良好状态下的数据计算,新峪选煤厂每年至少有
煤炭没有得到有效分选,直接成为了粗
万
。
。
t
2. 64
煤泥分选机的重产物,作为中煤销售
2. 4 细粒物正配效率与细粒错配物产率
。
1 mm
细粒物正配效率与细粒错配物产率是表征细
粒物( 小于
) 在筛分过程中分离精度的指标,
前者是用相对值来评定该粒级正确分配到筛下物
中的 情 况,本 次 工 业 性 试 验 细 粒 正 配 效 率 为
,其含义是该粒级( 占入料) 有近
没
后者是用绝对值来表示细粒级错配到筛
76. 78%
有透筛
上物中的数量,即占原料煤的
7. 49%
,其中
1 ~
1 /4
。
13. 4 t
3. 55%
粒级为
细粒煤进入重介质旋流器
,按设计能力来计算,每
0. 5 mm
小时有
这些细
粒煤需要后续作业进行分选,因此增加了生产系
统的复杂性
与
分选下限的当量直径
由于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压力
次方成反比,即
H∝
,因此若要使这部分颗粒得到有效分选,必须
的
。
。
H
d
3
1
d3
保证相应的工作压力
。
3 结 论
从新峪选煤厂的脱泥筛工业性试验结果可以
看出,在该厂设计之初,设计人员未按照设计规
范的指标来确定脱泥筛筛面面积,造成预先脱泥
作业能力不足; 在脱泥筛单位面积处理能力位于
设计规范范围之内条件下,筛分效率还远小于设
计指标,总错配物产率高达
,为后续作业
带来了一系列难题
因此,在选煤厂工程设计阶
段,设计单位应认真核对煤质资料,慎重考虑确
定工艺流程
8. 81%
。
。
中国煤炭期刊网 www.chinacaj.net
● ENGLISH ABSTRACT
●
ENGLISH ABSTRACT ●
The study & fabrication of a new separator
Reasonable development & application of high-ash
for lump coal
low quality coal resource in Yima coal field
WEI Shu-hai et al.
( Shanxi Enbiou Heavy Ind. Co. ,Ltd. ,
Taiyuan,Shanxi 030001 China)
ZHAI Er-an
( Henan Yima Coal Ind. Group Co. ,Ltd. ,
Sanmenxia,Henan 4723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jigging separation,a new
jigging machine was developed,in which the screen plate,hav-
ing an effective length of 3m,vibrates slantly at an amplitude of
500mm; its size range of separation being 300-0. 5 mm,preci-
sion of separation matching that of HM bath,density of separa-
tion being up to 2. 00g / cm3; its special features being large
throughput,good separation and low cost of production.
Keywords: coal preparation; jig separation; separator for
lump coal; special feature
Analysis & comment on the industrial test
of a de-sliming screen
ZHANG Xiao-zhou et al.
( Tangshan Guohua Sc. & Tech. Co. ,
Ltd. ,Tangshan,Hebei 063000 China)
Abstract: Denoted by the industrial test of the de-sliming
screen in 1st engineering system at Shanxi Xinyu Coal Industry
Co. ,Ltd. that the correct placed of coarse slime being 98.
05% ,that of
fine slime,76. 78% ,screening efficiency,74.
83% ; even the screening efficiency being high but the designed
capacity being seriously not enough,leading to high loss of
coarse concentrate slime in mixed product; it should be closely
considered in the course of designing the screen.
Keywords: coal preparation plant; pre-desliming; banana
sieve; process index; analysis
Abstract: Discussed are the development plan and think-
ing of its construction for coal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Yima
Coal Industrial Group; for fully and efficiently utilizing the low-
quality coal in Yima coal field and prolonging its service life,
Yima Group cooperates with SES Co. of US,applying U-GAS
technology to digest its low-quality and high-ash coal,enforce
in situ conversion,realize high-efficient utilization,and upgrade
additional value of products; thus,relative goo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 attained.
Keywords: high-ash low quality coal; chemical engineer-
ing of coal; coal gasification; benefit
Experimental study of new modified additives
for coal-water slurry
SHI Lei et al.
( Zhejiang Meike Clean Ener. Res. Co. ,
Ltd. ,Jiaxing,Zhejiang 314511 China)
Abstract: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char-
acteristics of two coal-water slurries prepared separately by a
new naphthalene series modified additive and that of 3-element
compound one ( dewatering agent,alkaline lignin,pure alkali) ;
prepared with the former gives a pseudoplastic slurry with bet-
ter dispersion and stability; moreover,low consumption of addi-
tive and thereby lower cost and economic benefit upgraded.
Keywords: coal-water slurry; naphthalene series modified
additive; dispersant; thixotropy; stability
Application in coal slime drying system by
successive combustion of hot gas from
a high-efficient generation furnace
Analysis of the patents granted in relation of
utilizing coal refuse as a resource in China
ZHOU Yun-Fei et al.
( Zhengzhou Dingli Drying Equip. Co. ,Ltd. ,
Zhengzhou,Henan 451000 China)
SHI Bin et al.
( Shanxi Res. Inst. Sc. & Tech. Information,
Taiyuan,Shanxi 030001 China)
Abstract: Introduced i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a high-ef-
ficient hot gas generation furnace for succeeding combustion,
which has special features as wide suitability to coal species,
high combustion efficiency,good effect of de-sulfurization,and
low emission of nitrogen oxides; analyses are the process flow-
sheet,function of separate components in the coal slime drying
system as the heat source; taking three application examples to
explain its performance.
Keywords: coal slime; high-efficient hot gas generation
furnace for succeeding combustion; drying; working principle;
application
Abstract: Introduced is the trend of technical development
about the patents in relation of utilizing coal refuse as a re-
source in China and their distribution among provinces; Accord-
ing to the category of international patents,the Chinese patents
concentrate in the sector of mod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materials
and its application; main utilization of coal refuse is power gen-
eration,production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 and chemical prod-
ucts; most patents were applied by technical schools and uni-
versities,that by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 are less and disper-
sing.
Keywords: coal refuse; utilization as a resource; patent; a-
nalysis
中国煤炭期刊网 www.chinaca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