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 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该遗
址位于战国时期的
A. 齐国
B. 赵国
C. 秦国
D. 楚国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促使
秦国强大起来。所以商鞅变法发生地的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秦国。故选 C。
2.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以一种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该圆形方孔钱是
A. 半两钱
B. 五铢钱
C. 开元通宝
D. 洪宪通宝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将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的货币。B 项是汉武帝时期统一的
货币;C 项是唐朝唐玄宗时期的货币;D 项洪宪通宝是袁世凯时期流通的货币。故选 A。
3. 《霓裳羽衣》能够成为古代乐舞的代表作,与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乐舞交流分不开。西汉时期,为这种交
流创造了条件的历史人物是
A. 张骞
B. 班超
C. 鉴真
D. 玄奘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
路的开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B 项班超是东汉时期负责经营西域的人物,与题意时
期不符;C 项和 D 项是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人物,与题意时期不符。故选 A。
4. 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题名”。产生
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
A. 世袭制
B. 九品中正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士是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所以唐朝时期“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科举
制度。A 项是继承制度;B 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C 项三省六部制是古代的中央
官制。故选 D。
5. 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了行省制度,并在中央设宣政院。下图中,宣政院辖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元朝时期设置的专门负责管理西藏的机构,图片中②是宣
政院的辖地。①是中书省;③是湖广行省;④是是云南行省。故选 B。
6. 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1684 年,统治者采纳其
谏言并设置台湾府。这位统治者是
A. 康熙皇帝
B. 雍正皇帝
C. 乾隆皇帝
D. 道光皇帝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4 年,康熙皇帝时期,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
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BC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7. 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
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武昌起义
B. 中华民国成立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民国元年”“《共和国教科书》”,结合课本所学,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需
要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 1912 年
为民国元年,开始民国纪年法。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B 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 ACD 三项不合题意,
故选择 B。
8. 长征途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彝族首领小叶丹“葬海结盟”的
故事,发生在中央红军
A. 四渡赤水之前
B. 挺进大渡河之前
C. 飞夺泸定桥之后
D. 翻越夹金山之后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上红军进入四川冕宁后,艰险异常的大凉山百里彝区横亘在红军面前。通
过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红军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聂荣臻政委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相见,歃血盟誓
结为兄弟,小叶丹护送红军大队顺利通过了百里彝区,为红军之后的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
时间,实现了北上抗日军事大转移。所以“葬海结盟”的故事发生在挺进大渡河之前,所以 B 项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牢记红军长征的过程: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攻占黔北重镇
遵义——1935.1 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夹金山——大
草地——进入甘肃、陕西。“葬海结盟”的故事是在强渡大渡河之前,由此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9. 口述史料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下列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中,属于口述史料的是
A. 《卢沟桥事变形势图》
B. 《义勇军进行曲》
C. 《吕正操(抗日名将)回忆录》
D. 《论联合政府》
【答案】C
10. 1948 年辽沈战役中,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
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据此可知,解放军攻克锦州
A. 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
B. 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C.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1948 年 10 月”“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
间折断了”可知,这是辽沈战役。根据史实,辽沈战役采用的是毛泽东“关门打狗”的作战方法。攻占锦
州是辽沈战役中的关键战斗,锦州的解放使得东北和华北的国军被切断了联系,即“扁担被折断了”。A 项
符合题意;淮海战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B 项不合题意;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
力,C 项不合题意;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D 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BCD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A。
11. 某宗教最基本的宗教活动是“五功”,其最大的教派有逊尼派和什叶派。据此判断,该宗教是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教制度可以概括为念、礼、斋、课、朝五项宗教功修,称之
为“五功”。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两个主要教派。D 项符合题意,故选 D。
12. “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
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A. 历史背景
B. 必备条件
C. 主要过程
D. 重要影响
【答案】D
13. “光荣革命”使英国通过和平方式完成了政权的更迭,避免了流血冲突。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
限制王权,给国王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权利法案》
D. 《1787 年宪法》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
治体制,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给国王戴上了一个“紧箍咒”。A 项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的文献;B 项
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D 项是美国独立后颁布的法律文献。故选 C。
14. “1777 年 7 月,英军退到萨拉托加,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两万多民兵和迅速
开到的大陆军包围,英军只得放下武器投降。”该战役的胜利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
A. 导火线
B. 开始的标志
C. 转折点
D. 结束的标志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7 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A 项 1773 年
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B 项 1775 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D
项 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标志。故选 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美国独立战争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不要混淆知识点,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
15. 九年级 2 班的同学在学习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针对某历史人物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下图为双方
辩手的部分观点,据此判断,该历史人物是
A. 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 罗伯斯比尔
D. 拿破仑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4 年法国的拿破仑颁布了《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
立法规范;拿破仑统治时期的对外战争前期具有正义性,后期具有侵略性,侵犯了别国的利益。D 项符合题
意。A 项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代表人物;B 项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的独立战争;C 项罗伯斯比
尔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的代表人物。故选 D。
16.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看完《物种起源》后,马上给作者写信说:“如果是必须的话,我准备接受火刑,
也要支持你的理论。”该“作者”是
A. 牛顿
B. 达尔文
C. 法拉第
D. 爱因斯坦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 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A 项牛顿的贡献是力学;C 项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 项爱因斯坦的成就是相对论。故选 B。
17.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顺应时代潮流,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改革或革命。
某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并得出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B
C
D
俄国废除农奴制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中国洋务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
美国南北战争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实现了美国的独立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日本推翻幕府统治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
改革是在明治年间进行的,被称为“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
为资本主义国家。C 项符合题意;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次改革是由最
高封建统治者实行的,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A 项不合题意;中国洋务运动是由地主阶级改革派领
导,不属于资产阶级改革。B 项不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行国家独立,D 项不合题
意。由此可知 ABD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C。
18.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运用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时代先锋有
①瓦特
②马可尼
③富尔顿
④爱迪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人物;②马可尼在第二次
工业革命时期发明了无线电报;③富尔顿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了汽船;④爱迪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期发明了电灯。所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 C。
19.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
场面。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A. 凡尔登战役
B. 莫斯科保卫战
C. 诺曼底战役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 1916 年爆发的凡尔登战役是一战当中最残酷的战役,
被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BCD 项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役。所以凡尔登战役为小说描述一战时期“疯
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故选 A。
20. 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评述的是
A. 1917 年 11 月 7 日,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B. 新经济政策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C.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D. 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 项表述的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是对历史史实的客观描述;B
项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评价;C 项是对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后取得成果的客观描述;D 项是对赫鲁晓夫改革
的客观描述。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
点睛: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是对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过程、结果的表述;历史事件的评论是对历史事
件的性质以及产生的历史影响和评价的表述。由此可以对选项进行分析和选择。
21. 1929—1933 年,美国发生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的美国人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 农产品堆积如山,农户喜笑颜开
B. 挖野菜根、嚼野葱头成为时尚
C. 住在舒适的“胡佛小屋”看电视
D.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难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之死可知,1929~1933 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下跌,企业
纷纷倒闭,大量人员失业,所以当时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难,很多人们流落街头,靠挖野菜根、嚼野葱
头充饥,所以 ABC 项都均不符合题意,D 项符合题意,故选 D。
22. 目录检索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下列标题与下图中第二章内容相吻合的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朝鲜战争
D. 中东战争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 年的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助长了
法西斯的嚣张气焰;1939 年 9 月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41 年德国突袭苏联,标
志着二战的进一步扩大,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1945 年日本投降标志着二战的结束。
所以图片信息都与二战相关。故选 B。
23. 数据图表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图是 20 世纪 50-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示意图。据
此可知,这一时期
A. 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增长较快
B. 英美法三国经济持续走下坡路
C. 美国逐步失去了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
D. 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可知,20 世纪 50-70 年代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增长较快;英美法三国经济增长不及日本
和德国,但不是持续走下坡路;美国仍然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二号
经济大国。所以 A 项表述正确,故选 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白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20 世纪 50-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对比,示
意图中的国家的经济都在增长,只是速度不一样,数据反映的是这个时期内的增长率,而非当时实际的国
家实力。由此可以排除错误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24.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 2018 年 1 月 5 日报道:在北京,一位乞讨者面前的纸板上写着“推荐使用微
信支付”,这是当下趋势的一个写照。该乞讨者推荐使用的这种支付方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 原子能技术
B. 生物工程技术
C. 航天技术
D. 计算机网络技术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微信支付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相关,这种支付方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ABC 项与题意不符,故选 D。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 3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