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FANUC 0i-MD连接说明书(功能篇)B-64303CM-1_01.pdf

第1页 / 共1894页
第2页 / 共1894页
第3页 / 共1894页
第4页 / 共1894页
第5页 / 共1894页
第6页 / 共1894页
第7页 / 共1894页
第8页 / 共1894页
资料共189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B-64303CM-1/01
警告、注意和注释
前言
目录
1 轴控制
1.1 控制轴数
1.2 各轴的设定
1.2.1 轴名称
1.2.2 设定单位
1.2.3 旋转轴指定
1.2.4 控制轴拆除
1.2.5 轴移动状态输出
1.2.6 镜像
1.2.7 位置跟踪
1.2.8 伺服关断(机械手轮)
1.2.9 位置开关
1.3 误差补偿
1.3.1 存储型螺距误差补偿
1.3.2 反向间隙补偿
1.3.3 平滑反向间隙
1.3.4 简易直线度补偿(M系列)
1.3.5 斜度补偿
1.3.6 双向螺距误差补偿
1.3.7 有关螺距误差补偿/简易直线度补偿/斜度补偿的差异(参考)
1.4 与伺服控制轴相关的设定
1.4.1 与伺服相关参数
1.4.2 绝对位置检测
1.4.3 FSSB设定
1.4.3.1 Series 0i-D专用设定
1.4.3.2 Series 0i-C兼容设定
1.4.4 临时绝对坐标设定
1.5 与坐标系相关的设定
1.5.1 机械坐标系
1.5.2 附加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组数
1.5.2.1 工件坐标系
1.5.2.2 工件坐标系预置
1.5.2.3 附加工件坐标系组数(G54.1或G54)(M系列)
1.5.2.4 自动坐标系设定
1.5.2.5 工件坐标系偏移(T系列)
1.5.2.6 各轴工件坐标系预置信号
1.5.3 局部坐标系
1.5.4 旋转轴的翻转
1.6 进给轴同步控制
1.6.1 进给轴同步控制的轴构成
1.6.2 同步调整
1.6.3 栅格位置调整的自动设定
1.6.4 同步误差量的检测
1.6.5 通过检测同步误差量恢复报警的方法
1.6.6 进给轴同步控制扭矩差报警
1.6.7 从控轴参数自动设定
1.7 串联控制
1.8 倾斜轴控制
1.9 电子齿轮箱 (M系列)
1.9.1 电子齿轮箱 (M系列)
2 运行准备
2.1 紧急停止
2.2 准备就绪信号
2.3 超程检测
2.3.1 超程信号
2.3.2 存储行程检测1
2.3.3 存储行程检测2, 3
2.3.4 刚刚通电后的存储行程极限检测
2.3.5 行程极限外部设定(M系列)
2.3.6 卡盘尾架屏障(T系列)
2.3.7 移动前行程极限检测
2.4 报警信号
2.5 起动锁停/互锁
2.6 方式选择
2.7 状态输出信号
2.8 VRDY OFF报警忽略信号
2.9 异常负载检测
2.10 加工条件选择功能
2.11 误动作防止功能
2.12 误操作防止功能
3 手动运行
3.1 JOG进给/增量进给
3.2 手控手轮进给
3.3 手控手轮中断
3.4 I/O Link β手控手轮接口
3.5 手控手轮回退功能
4 参考点建立
4.1 手动参考点返回
4.2 无挡块参考点设定
4.3 自动参考点返回和从参考点返回
4.4 第2参考点返回/第3、第4参考点返回
4.5 撞块式参考点设定
4.6 附带绝对地址参照标记的直线尺
4.7 附带绝对地址原点的直线尺
4.8 附带绝对地址参照标记的直线尺扩展功能
4.8.1 基于G00指令建立参考点
4.8.2 基于JOG进给来建立参考点
4.9 对应没有转速数据的旋转直线尺的绝对位置检测
4.9.1 关于旋转轴的类型和可动范围引起的差异
4.9.2 旋转轴B类型,可动范围一转未满的情形
4.9.3 旋转轴B类型,可动范围在一转以上的情形
4.9.4 旋转轴A类型的情形
4.9.5 关于海德汉公司制旋转直线尺RCN223, 723, 220的使用
5 自动运行
5.1 循环启动/进给保持
5.2 复位/倒带
5.3 测试运行
5.3.1 机床锁住
5.3.2 空运行
5.3.3 单程序段
5.4 手动绝对ON/OFF
5.5 可选程序段跳过/可选程序段跳过追加
5.6 顺序号核对停止
5.7 程序再启动
5.8 准确停止/准确停止方式/攻丝方式/切削方式
5.9 刚性攻丝返回(M系列)
5.10 DNC运行
5.11 手动干预和返回
5.12 基于C语言执行器的直接运行
6 插补功能
6.1 定位
6.2 单向定位(M系列)
6.3 直线插补
6.4 圆弧插补
6.5 螺纹切削
6.5.1 螺纹切削
6.5.2 螺纹切削循环回退(单一形固定循环)(T系列)
6.5.3 螺纹切削循环回退(复合形固定循环)(T系列)
6.5.4 变螺距螺纹切削(T系列)
6.5.5 连续螺纹切削(T系列)
6.6 螺旋插补
6.7 极坐标插补 (T系列)
6.8 圆柱插补
6.8.1 圆柱插补
6.9 多边形加工(T系列)
6.9.1 多边形加工
6.9.2 主轴间多边形加工
6.10 法线方向控制(M系列)
6.11 直线插补型G28,G30,G53
6.12 通用回退
7 进给速度控制/加/减速控制
7.1 进给速度控制
7.1.1 快速移动速度
7.1.2 切削进给速度钳制
7.1.3 每分钟进给
7.1.4 每转进给/手动每转进给
7.1.5 F1位进给(M系列)
7.1.6 反比时间进给(M系列)
7.1.7 倍率
7.1.7.1 快速移动倍率
7.1.7.2 进给速度倍率
7.1.7.3 倍率取消
7.1.8 自动拐角倍率(M系列)
7.1.8.1 内侧拐角倍率(G62)
7.1.8.2 内侧圆弧切削速度变更
7.1.9 外部减速
7.1.10 基于圆弧插补的加速度的速度控制
7.1.11 高速高精度功能(先行控制(T系列)/AI先行控制(M系列)/AI轮廓控制(M系列))
7.1.12 最小设定单位C下的速度指令的扩展
7.2 加/减速控制
7.2.1 自动加/减速
7.2.1.1 自动加/减速
7.2.1.2 快速移动程序段重叠
7.2.2 快速移动铃型加/减速
7.2.3 切削进给插补后直线型加/减速
7.2.4 切削进给插补后铃型加/减速(M系列)
7.2.5 拐角控制
7.2.5.1 到位检测信号
7.2.5.2 到位检测
7.2.5.3 切削/快速移动别到位检测
7.2.6 快速移动前馈
8 2路径控制
8.1 2路径控制
8.1.1 CNC数据显示、设定、输入输出
8.1.2 2路径用功能
8.1.3 与2路径控制相关的注意事项
8.2 等待M代码
8.3 路径间干涉检测
8.4 均衡切削
8.5 同步/混合控制
8.5.1 同步控制
8.5.2 混合控制
8.5.3 假想Cs轴控制
8.6 重叠控制
8.7 基于程序指令的同步/混合/重叠控制
8.8 路径间主轴控制功能
8.9 路径间公共存储器
8.10 路径间单程序段检测功能
8.11 路径选择/任意路径名称显示
9 辅助功能
9.1 辅助功能/第2辅助功能
9.2 辅助功能锁住
9.3 在一个程序段中有多个M代码指令
9.4 高速M/S/T/B接口
10 主轴功能
10.1 主轴功能(S代码输出)
10.2 控制主轴数
10.3 主轴串行输出
10.4 主轴模拟输出
10.5 串行/模拟主轴控制
10.6 主轴控制
10.7 基于PMC的主轴输出控制
10.8 周速恒定控制
10.9 实际主轴速度输出(T系列)
10.10 主轴定位(T系列)
10.11 Cs轮廓控制
10.11.1 Cs轮廓控制
10.11.2 Cs轮廓控制扭矩极限跳过
10.11.3 Cs轮廓控制轴坐标建立功能
10.12 多主轴
10.13 刚性攻丝
10.13.1 主轴和主轴电机以及位置编码器的连接
10.13.2 刚性攻丝中的规格
10.13.3 每分钟进给和每转进给中的指令
10.13.4 插补后加/减速
10.13.5 倍率
10.13.6 参考点返回
10.13.7 FS10/11格式指令
10.13.8 多主轴控制
10.13.9 基于其它路径主轴的刚性攻丝(T系列(2路径控制))
10.13.10 刚性攻丝最佳加/减速
10.13.11 注意事项
10.13.12 诊断显示
10.13.13 指令格式
10.13.14 位置控制环路增益和参数切换
10.13.15 信号
10.13.15.1 刚性攻丝功能的信号
10.13.15.2 与S代码输出相关的信号
10.13.15.3 与齿轮切换相关的信号
10.13.15.4 与添加有多主轴控制的情形相关的信号
10.13.15.5 与PMC之间的接口的注意事项
10.13.16 指令刚性攻丝时的时间图
10.13.16.1 在G84/G74前指令M29的情形
10.13.16.2 在相同程序段指令M29和G84/G74的情形
10.13.16.3 通过参数将G84/G74设定为刚性攻丝的G代码的情形
10.13.16.4 在G84/G88前指令M29的情形
10.13.16.5 在相同程序段指令M29和G84/G88的情形
10.13.16.6 通过参数将G84/G88设定为刚性攻丝的G代码的情形
10.13.16.7 松开的M代码的时机(T系列)
10.13.16.8 解除刚性攻丝方式的时机
10.13.17 参数
10.13.18 注意事项
10.14 主轴同步控制
10.15 主轴定向
10.16 主轴输出切换
10.17 主轴简易同步控制(M系列)
10.18 主轴速度变动检测(T系列)
10.19 基于伺服电机的主轴控制功能
10.19.1 基于伺服电机的主轴控制
10.19.2 主轴分度功能
10.19.3 基于伺服电机的刚性攻丝
10.19.4 每转进给
10.19.5 基于PMC的主轴输出控制
11 刀具功能
11.1 T系列系统的刀具功能
11.1.1 刀具位置补偿
11.1.2 刀具形状偏置和刀具磨损偏置
11.1.3 偏置的动作
11.1.4 刀具位置补偿功能的自动变更(T功能)
11.2 M系列系统的刀具功能
11.2.1 刀具补偿存储器
11.3 刀具补偿功能
11.3.1 刀具半径补偿(M系列)/刀尖半径补偿(T系列)
11.3.2 刀具长度补偿
11.3.3 刀具长度补偿偏移类型
11.4 刀具寿命管理
12 程序指令
12.1 小数点输入/计算器型小数点输入
12.2 G代码体系
12.2.1 T系列的G代码列表
12.2.2 加工中心系统的G代码一览
12.3 程序的构成
12.4 程序存储容量/登录程序个数
12.5 英制/公制转换
12.6 用户宏程序
12.6.1 用户宏程序
12.6.2 中断型用户宏程序
12.7 钻孔用固定循环
12.8 单一形固定循环(T系列)/复合形固定循环(T系列)
12.9 横向进给控制(磨床用)(M系列)
12.10 磨削用固定循环(磨床用)
12.11 对置刀架镜像(T系列)
12.12 分度台分度(M系列)
12.13 比例缩放(M系列)
12.14 坐标旋转(M系列)
12.15 宏编译器/宏执行器
12.16 任意角度倒角/拐角R(M系列)
12.17 倒角/拐角R(T系列)
12.18 图纸尺寸直接输入(T系列)
12.19 模式数据输入
13 显示/设定/编辑
13.1 显示/设定
13.1.1 操作时间/零件数显示
13.1.2 软式操作面板
13.1.3 8级数据保护功能
13.1.4 触摸板控制
13.1.5 外部触摸板接口
13.1.6 参数总和检查功能
13.1.7 触摸板确认信号
CNC画面双重显示
13.1.9 基于伺服电机的铣削轴的转速显示功能
13.1.10 基于方式的画面切换
13.1.11 路径切换时的画面切换功能
13.1.12 清除画面/自动清除画面功能
13.1.13 画面硬拷贝功能
13.2 编辑
13.2.1 存储器保护键
13.2.2 参数写入/存储器保护信号
13.2.3 MDI键设定
13.2.4 小型MDI用键盘输入功能
13.3 2路径显示和编辑
13.3.1 2路径显示
13.3.2 2路径同时程序编辑
14 输入/输出数据
14.1 阅读机/穿孔机接口
14.2 I/O设备外部控制
15 测量
15.1 刀具长度测量(M系列)
15.2 刀具长度自动测量(M系列)/自动刀具补偿(T系列)
15.3 跳过功能
15.3.1 跳过功能
15.3.2 高速跳过信号
15.3.3 多步跳过功能
15.3.4 扭矩极限跳过功能
15.4 补偿量输入
15.4.1 刀具补偿量测量值直接输入(T系列)
15.4.2 刀具补偿量测量值直接输入B(T系列)
15.4.3 工件原点偏置量测量值直接输入
16 PMC控制功能
16.1 PMC轴控制
16.1.1 PMC轴控制
16.2 外部数据输入
16.3 扩展的外部机械原点偏移
16.4 外部工件号检索
16.5 外部键盘输入
16.6 一个接触式宏调用
17 嵌入式以太网功能
17.1 内置以太网端口和PCMCIA以太网卡
17.2 设定嵌入式以太网功能
17.2.1 FOCAS2/Ethernet功能的设定
17.2.1.1 FOCAS2/Ethernet设定画面的操作
17.2.1.2 FOCAS2/Ethernet功能的设定例
17.2.2 FTP文件传送功能的设定
17.2.2.1 FTP文件传送设定画面的操作
17.2.2.2 相关的NC参数
17.2.2.3 FTP文件传送功能的设定例
17.2.3 设定DNS/DHCP功能
17.2.3.1 设定DNS
17.2.3.2 设定DHCP
17.2.3.3 相关的NC参数
17.3 变更嵌入式以太网的设备
17.4 嵌入式以太网的再启动
17.5 嵌入式以太网的维护画面
17.6 嵌入式以太网的记录画面
18 诊断功能
18.1 伺服的警告接口
18.2 主轴的警告接口
附录
A CNC和PMC之间的接口
A.1 地址一览表
A.2 信号一览
A.2.1 信号一览表(功能顺序)
A.2.2 信号一览表(符号顺序)
A.2.3 信号一览表(地址顺序)
B 与Series 0i-C的差异
B.1 设定单位
B.1.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1.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1.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2 存储型螺距误差补偿
B.2.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2.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2.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3 工件坐标系
B.3.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3.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3.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4 局部坐标系
B.4.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4.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4.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5 进给轴同步控制
B.5.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5.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5.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6 倾斜轴控制
B.6.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6.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6.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7 存储行程检测
B.7.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7.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7.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8 卡盘尾架屏障(T系列)
B.8.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8.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8.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9 加工条件选择功能
B.9.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9.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9.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10 手轮进给
B.10.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10.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10.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11 参考点返回
B.11.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11.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11.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12 复位/倒带
B.12.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12.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12.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13 单向定位(M系列)
B.13.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13.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13.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14 手动绝对ON/OFF
B.14.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14.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14.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15 圆弧插补
B.15.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15.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15.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16 螺纹切削循环回退(单一形车削用固定循环/复合形车削用固定循环)(T系列)
B.16.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16.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16.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17 螺旋插补
B.17.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17.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17.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18 极坐标插补(T系列)
B.18.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18.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18.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19 先行控制(T系列)/AI先行控制(M系列)/AI轮廓控制(M系列)
B.19.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19.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19.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20 等待M代码(T系列(2路径控制))
B.20.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20.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20.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21 路径间干涉检测(T系列(2路径控制))
B.21.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21.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21.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22 同步/混合控制(T系列(2路径控制))
B.22.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22.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22.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23 重叠控制(T系列(2路径控制))
B.23.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23.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23.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24 辅助功能/第2辅助功能
B.24.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24.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24.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25 串行/模拟主轴控制
B.25.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25.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25.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26 周速恒定控制
B.26.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26.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26.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27 主轴定位(T系列)
B.27.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27.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27.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28 Cs轮廓控制
B.28.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28.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28.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29 多主轴
B.29.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29.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29.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30 刀具功能
B.30.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30.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30.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31 刀具偏置存储器
B.31.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31.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31.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32 Y轴偏置(T系列)
B.32.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32.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32.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33 刀具半径补偿/刀尖半径补偿
B.33.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33.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33.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34 用户宏程序
B.34.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34.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34.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34.4 其他
B.35 中断型用户宏程序
B.35.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35.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35.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36 钻孔用固定循环
B.36.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36.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36.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37 单一形固定循环(T系列)/复合形固定循环(T系列)
B.37.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37.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37.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38 磨削用固定循环
B.38.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38.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38.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39 复合形车削固定循环(T系列)
B.39.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39.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39.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40 任意角度的倒角/拐角R(M系列)
B.40.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40.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40.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41 倒角/拐角R(T系列)
B.41.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41.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41.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42 图纸尺寸直接输入(T系列)
B.42.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42.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42.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43 工作时间/零件数显示
B.43.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43.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43.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44 清除画面/自动清除画面功能
B.44.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44.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44.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45 参数写入/存储器保护信号
B.45.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45.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45.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46 刀具长度自动测量(M系列)/自动刀具补偿(T系列)
B.46.1 刀具长度自动测量(M系列)
B.46.1.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46.1.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46.1.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46.2 自动刀具补偿(T系列)
B.46.2.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46.2.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46.2.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47 跳过功能
B.47.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47.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47.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48 刀具补偿量测量值直接输入B(T系列)
B.48.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48.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48.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49 PMC轴控制
B.49.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49.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49.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50 外部数据输入
B.50.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50.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50.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51 顺序号检索
B.51.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51.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51.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52 到位检测
B.52.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52.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52.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53 数据服务器功能
B.53.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53.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53.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54 Power Mate CNC管理器
B.54.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54.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54.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55 可编程参数输入(G10)
B.55.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55.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55.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B.56 外部子程序调用(M198)
B.56.1 与规格相关的差异
B.56.2 与信号相关的差异
B.56.3 与诊断显示相关的差异
索引
说明书改版履历
FANUC Series 0 -MODEL D FANUC Series 0 Mate-MODEL D * * 結合説明書(機能編) (第1巻/全3巻) B-64303CM-1/01
·本说明书的任何内容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 ·本机的外观和规格会随着改进而有所变更。 本说明书中所载的商品,内置有基于《外汇及对外贸易法》管制的软件。 因此,在出口本商品时,必须得到该法律的准许。 我们试图在本说明书中叙述尽可能多的情况。 然而,要在本说明书中全都注明不能这样做或者那样做,则需要占用说明书的大量篇幅,所 以本说明书中没有一一列举。 因此,对于那些在说明书中没有叙述的情况,可以视为“不可能”的情况。 本说明书中记载有我公司产品以外的程序名称和设备名称,它们包含在各制造商的注册商标 中。 但是,正文中在某些情况下并没有标注®和 TM 标记。
B-64303CM-1/01 警告、注意和注释 警告、注意和注释 本说明书包括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以及防止机床损坏的有关安全的注意事 项,并根据它们在安全方面的重要程度,在正文中以“警告”和“注意”来叙述。 有关的补充说明以“注释”来叙述。 在使用之前,必须熟读这些“警告”、“注意”和“注释”中所叙述的事项。 警告 适用于:如果错误操作,则有可能导致操作人员死亡或受重伤。 注意 适用于:如果错误操作,则有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受轻伤或者损坏设备。 注释 指出除警告和注意以外的补充说明。 ※ 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加以妥善保管。 s-1
B-64303CM-1/01 前言 说明书的描述内容 可以使用的机型名称 前言 本说明书记述了机床制造商设计 CNC 机床所需的各 NC 功能的全部内容。有关 各功能,记述了如下内容。 1. 概要 记述了功能的概要。 请根据需要,参阅用户手册。 2. 信号 就为实现该功能所需的信号名称、功能、输出条件、以及信号地址进行说明。 3. 参数 就与该功能相关的参数进行。 4. 报警和信息 就与该功能相关的报警以及信息进行列表描述。 5. 参考项目 对相关的说明书和项目进行列表描述。 此外,本说明书的末尾部分附录中,记载有地址一览表以及信号一览表,可根据 需要进行参照。 本说明书就下列机型进行描述。 另外,正文中还使用下列简称。 机型名称 简称 0i -TD 0i -MD FANUC Series 0i -TD FANUC Series 0i -MD FANUC Series 0i Mate -TD 0i Mate -TD FANUC Series 0i Mate -MD 0i Mate -MD Series 0i -D 0i -D Series 0i Mate -D 0i Mate -D 注释 1 为了便于说明,有的情况下按照如下方式分类说明各机型。 T 系列: 0i -TD / 0i Mate -TD M 系列: 0i -MD / 0 i Mate -MD 2 本说明书中记述的功能,根据不同的机型,有的不可使用。详情请参阅 规格说明书 (B-64302CM)。 p-1
前言 符号说明 · M · T · 信号的说明 T B-64303CM-1/01 正文中使用下列符号。符号的含义如下所示。 表示只有在 M 系列(加工中心系统)中有效的说明。 此外,在一般的加工方法中,将 M 系统的动作描述为“铣削加工时...”。 表示只有在 T 系列(车床系统)中有效的说明。 此外,在一般的加工方法中,将 T 系统的动作描述为“车削加工时...”。 该符号表示按上述控制类型分的说明结束。 即使有上述按控制类型分的标记,如果没有此标记,至下一个条目和段落,还在 描述各控制类型。因此,新的条目和段落提供不基于控制类型的共同说明。 CNC 和 PMC 以及机械之间的接口信号的地址关系如下所示。 【控制 1 个路径的例子】 CNC G0000~ F0000~ PMC X000~ Y000~ 机床 X000~ Y000~ PMC 机床 【控制 2 个路径的例子】 CNC 路径 1 路径 2 G0000~ F0000~ G1000~ F1000~ p-2
B-64303CM-1/01 ·信号的表达方式 地址 Fn000 Gn053 Gn040 前言 符号(#0~#7 表示位(bit)位置。) #7 OP #6 SA #5 STL #4 SPL #3 #2 #1 #0 RWD 在 T 系列和 M 系列通用的项目中,如果是只在其中之一的机型上有效的信号,在 下例所示的不可使用的机型上,标记有底纹( )。 #7 *CDZ #6 #5 ROVLP #4 #3 UINT #2 #1 #0 TMRON T 系列 M 系列 [例 1] *CDZ 表示只属于 T 系列的信号,其他的信号表示 T 系列和 M 系列通 T 系列 M 系列 用的信号。 #7 #6 #5 #4 #3 OFN9 #2 #1 OFN8 OFN7 #0 OFN6 [例 2]OFN6~OFN9 表示仅限 M 系列的信号。 注释 1 各功能中的信号说明的表述如下所示。 例)轴移动过程中信号 MV1~MV5 ↑ ↑ ↑ 信号名称 符号名称 信号地址 2 根据信号的类型,符号的右旁附带有如下后缀。 路径型(CNC 侧) 控制轴型(CNC 侧) 主轴型(CNC 侧) PMC 轴控制的群族型 详情请参阅附录“地址一览表”。 :#P :#SV :#SP :#PX 3 信号针对每个地址以 8 位(具有 8 个不同含义的信号)进行配置。 4 各地址的表述中的“n”如下所示表示在 CNC 侧的各路径中使用的地 址位置。 第 1 路径:n=0(0~999 号) 第 2 路径:n=1(1000~1999 号) p-3
前言 参数的说明 B-64303CM-1/01 可根据数据类型,对参数进行如下分类。 数据类型 数据范围 备注 位型 位机械组型 位路径型 位轴型 位主轴型 字节型 位机械组型 字节路径型 字节轴型 字节主轴型 字型 字机械组型 字路径型 字轴型 字主轴型 2 字型 2 字机械组型 2 字路径型 2 字轴型 2 字主轴型 实数型 实数机械组型 实数路径型 实数轴型 实数主轴型 0 或 1 -128~127 0~255 有的参数被作为不带符号的 数据处理。 -32768~32767 0~65535 有的参数被作为不带符号的 数据处理。 0~±999999999 有的参数被作为不带符号的 数据处理。 见标准参数设定表 注释 1 位型、位机械组型、位路径型、位轴型、位主轴型参数,由 8 位(8 个具 有不同含义的参数)构成一个数据号。 2 机械组型表示存在最大机械组数量的参数,可以为每个机械组设定独立 的数据,而在 Series 0i -D / 0i Mate -D 的情况下,最大机械组数必定为 1。 3 路径型表示存在 2 个路径量的参数并可以为每一路径设定独立的数据者。 4 轴型表示存在最大控制轴数的参数并可以为每一控制轴设定独立的数据 者。 5 主轴型表示存在最大主轴数的参数并可以为每一主轴设定独立的数据 者。 6 数据范围为一般的范围。数据范围根据参数而有所不同,详情请参阅各 参数的说明。 p-4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