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地形校正详细教程.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地形校正 1、 将 DEM 数据与 TM 数据配准,以 TM 数据为准配准 DEM 数据,误差控制在 0.5 个像元 内,DEM 为 10 米分辨率时误差可以大些,控制在 TM 数据一个像元内即可。 2、 在 ENVI 主菜单下:Topographic——Topographic Modeling 下通过 DEM 数据提取坡度和 坡向:坡度 e(小于 90),坡向Φs 3、 坡度和照度分别作为一个波段,坡度直接用 ENVI 提取的坡度值,照度用公式计算: 其中从 TM 头文件中读取:θ太阳天顶角,e 坡度,Φm 方位角,Φs 坡向。 公式中的角度单位均为弧度,1 度=0.017453293 弧度 转弧度后计算 i 入射角 方位角:Φm= 106.927524025 天顶角:θ=90°-66.78273122°=23.21726878°(天顶角=90°-高度角) cosi=cos(23.21726878*0.017453293)*cos(b1*0.017453293)+sin( 23.21726878*0.017453293)*sin(b1*0.017453293)*cos(106.927524025*0. 017453293-b2*0.017453293) ( B1:坡度 B2:坡向 ) 4、 Layer stacking: TM(1-6)+ 照度(7)+坡度(8) 5、 创建渔网
6、 提取反射率值和 Cosi 值 一次提取多个值速度太慢,可以选择每次提取一个波段(点少选择一起提取) 7、 筛选坡度大于 5 度的点 8、 在 SPSS 中将 Cosi 与各波段的反射值进行回归,L= m*Cosi + b,得出 m 与 b,C=b/m 9、 SPSS 标准差剔除数据 (1)
(2) 在数据窗口中多了一列数据,这就是我们求得的 z 分数,接下来要根据这组数据来 筛选数据. (3) 最后我们看一下处理的效果,超过两倍标准差的数据在前面都有一个斜杠表示删除 了。以后处理数据的时候他们就不参与了 10、 线性回归 对每个波段和 Cosi 做完标准差提出后再回归 L=m*Cosi+b m 为斜率, b 为截距
11、 计算系数 C C=b/m 12、 计算校正后的值 L h  L t cosz c  cosi c  , z太阳天顶角,转弧度*0.017453293 天顶角=90-高度角 2008-02-28 参数 方位角:Φm= 140.29348944 天顶角:θ=90°-43.64511118°= 46.35488882°(天顶角=90°-高度角) B1*(cos(46.35488882*0.017453293)+1.066667 )/(B7+1.066667) 118_40 参数 方位角:Φm= 105.1046107 天顶角:θ=90°-67.2391836°=22.7608164°(天顶角=90°-高度角) cos(22.7608164*0.017453293)*cos(b1*0.017453293)+sin(22.7608 164*0.017453293)*sin(b1*0.017453293)*cos(105.1046107*0.0174532 93-b2*0.017453293)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