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5年贵州铜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5 年贵州铜仁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 2 分 ) A. 嶙峋(lín) 龟裂(guī) 讳疾忌医(huì) B. 清洌(lié) 殉职(xùn) 坦荡如砥(dǐ) C. 黄晕(yūn) 诧异(chà) 无济于事(jì) D. 确凿(záo) 行辈(háng) 眼花缭乱(liáo)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 分 ) A. 万恶不赦 中流砥柱 不屑置辩 B.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司空见惯 C. 抑扬顿挫 与日具增 寻根究底 D. 偃旗息鼓 来势汹汹 玲珑剔透 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 A.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B. 一提到铜仁城的变化,小马的爸爸就夸夸其谈,充满了自豪。 C. 铜仁电视台的不少节目办得栩栩如生,吸引了很多热心的观众。 D. 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的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 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期末考试失误,小雯伤心极了,她多么希望有一个人和她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 然。 D.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白处,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 ( 2 分 )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__;江河溪流,______________; 大海汪洋,_______________;湖光粼粼,_________________。 A. 是流动着的曲线 B. 是屹立着的曲线 C. 是抖动着的曲线 D. 是翻腾着的曲线 6.在一家自助餐馆里,有这样一则提示:“吃多少,装多少,剩菜剩饭,罚款 10 元”。这话令 人倒胃口。如果你是这家餐馆的老板,你觉得要怎样说才让顾客乐于接受,请写下来。 ( 3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契诃夫是 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变色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有一个同学 对这篇作品不甚了解,请你用简洁的话向他作介绍。(要求说出作品的风格、主要情节及主人 公的姓名、性格) ( 2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 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
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 你听出哪三条信息? ( 3 分 )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文默写(①------④必做,⑤------⑦任选两题) ( 6 分 )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 ③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 ⑤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诗词曲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 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常 建 的 《 题 破 山 寺 后 禅 院 》 中 有 两 句 诗 各 含 有 一 个 成 语 , 这 两 句 诗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 人 们 常 用 朱 熹 《 观 书 有 感 》 中 的 著 名 诗 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达到新的境界。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与探究( 46 分 ) 古诗文阅读(16 分) 1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答题 (4 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⑴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 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 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女儿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⑵.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送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2 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 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 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 ( 2 分 ) A. 以光先帝遗德 B.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使内外异法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E. 恢弘志士之气 苦其心志(《〈孟子〉二章》) 1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2 分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这 两 个 文 段 中 有 两 个 词 语 已 经 成 为 经 常 使 用 的 成 语 , 它 们 是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2 分 ) 14. “使内外异法”中,“内”指___________,“外”指___________;文中与“内”“外” 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2 分 ) 15. 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 A. 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 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16. 写出本段最能概括作者主张的一句话。 ( 2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30 分) 阅读《紫藤萝瀑布》一文节选的部分文字,完成 17—20 题。(15 分)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象一条瀑布从天空垂下,不见其 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 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 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②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碟阵。有的就是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③“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④“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⑤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 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 想摘一朵。 ⑥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 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 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 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7.花本无言,人有情。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深情。请你仔细阅 读文段,回答下面的 3 个问题。 ⑴第①段以“瀑布”喻藤萝花,又用夸张手法来渲染,突出了花怎样的特点? (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②到第④段写花儿彼此“推着”“挤着”“嚷嚷着”:“我在开花!”“我在开花!”写出
了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⑶你能再从文段中找出一句将紫藤萝花写活了的句子吗?找出后请说说它在文中表达的 作用。 将紫藤萝花写活了的句子: (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怎样理解“紫藤萝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为什么“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 静和喜悦。”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模仿文中加“______”的句子,采用“我沉浸在……别的……有的只是……”的形 式写一段话。 (3 分)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谈创造性思维》一文,完成 21—25 题(15 分) ①我国古代有两个脍炙人口的典故,一是《曹冲称象》,一是《司马光破缸救人》。多少年 来,这两个主人公一直被人们当作神童传颂,并且成为我国教育儿童、开发智慧的典范。可是, 他们两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创造性思维,却一直没有得到 人们的重视。 ②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思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思维的方法或者说思维的技巧,可 以说,大多数长场合的思维都是一种习惯性思维。虽然习惯性思维会使人得出一种前人已经 做出过的合乎常理的答案,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往往使人囿于常理而无计可施,而创造性 思维的特征就在于冲破了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 ③仍以上面两个典故为例。在如何称象这个问题上,人们想到的只是称,因为自古以来, 称小物用小称,称大物用大称,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常理,而今没有足以称大象的大称,因而,无 法计算。这是习惯思维的处理结果。曹冲则不然,他利用船的吃水深浅,用石头代替象化整为 零,终于称出了象的体重。同样,在有儿童落入水中之时,其他儿童想到的,是怎样从水缸上面 将落水者救出,这是一种习惯性思维。司马光救人成功,正是由于他突破了这一点,从而出现 了破缸救人的壮举。 ④现代的所谓创造性思维,包括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就扩散思维而言,要求人们从多种 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为事物本身的性质所束缚。比如,在回答回形针有什么作用这 个问题时,按习惯性思维的逻辑,只有一个答案,即夹文件,而有人通过扩散思维,竟找到了上 百种其他用途。如果我们在解决任何问题时都能进行扩散思维的话,就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 大量的设想,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条件。 ⑤但是,仅仅进行扩散思维,还难获得创造性的成果,还须进行集中思维。所谓集中思维,
就是通过逻辑分析,对经扩散而得出的设想,按问题解决的要求去进行筛选和最优化,两者相 辅相成,缺一不可。 21.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第①段和第③段引用《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破缸救人》两个典故有何作用? 第①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23.第③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法,是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 要论证阐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 24.第④段举回形针为例要论证的是: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作者在本文中的主张是: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人 三.写作(50 分) 26. 在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你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挫折和辛酸,得到过别人 的关心、理解,也尝过受委屈、遭误解的滋味…… 就要毕业了,和你朝夕相处几年的人也许 今后就要天各一方,此时,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们说,请以“_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题写 一篇作文。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父母、老师、同学、母校等。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3.文中真实的姓名、校名一律用 A.B.C 代替。如:A 老师、B 同学、C 校等。 铜仁市 2005 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及运用(24 分) 1.D(2 分) 2.C(2 分) 3.A(2 分) 4.C(2 分) 5.BADC(2 分,对两个得 1 分) 6.根据考生所写句子是否得体酌情给分(3 分) 7.这是一篇讽刺小说,主要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街上巡视,遇上首饰匠赫留金被狗咬伤。 随着狗的主人的身份的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经历了五次变化,从而刻画了他溜须拍马、 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2 分,能抓住要点,叙述清楚即可得分) 8. ⑴希望和平 ⑵必要时我们会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而战 ⑶表达再次呼吁和平的心声 (3 分,答对一点得一分) 9.①燕然未勒归无计 ⑵过尽千帆皆不是 ③自将磨洗认前朝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 ⑤如: 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 ⑥“曲径通幽处”“万籁此都寂 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 水来(共 6 分,每小题 1 分,增字、减字、有错别字不得分)
二.阅读与探究(46 分) 10. ⑴.C (2 分) ⑵.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 诗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2 分,意对即可得分) 11.A.C(2 分) 12.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2 分) 13.妄自菲薄 作奸犯科 (2 分.一 词一分) 14.宫内 朝廷 宫中 府中(2 分,答对两个得一分) 15.C (2 分) 16.诚宜开张圣听(2 分) 17.⑴突出了花的繁盛,生机盎然。(1 分) ⑵展示了花争先恐后开放的喜悦和自豪。(2 分) ⑶每一朵盛开的花就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 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1 分) 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花朵美丽而娇媚的特征, 突出了紫藤萝充满乐观精神的特点。(2 分,意对即可) 18.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已经深深地 感动了“我”,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3 分,意对即可) 19.因为盛开的 紫藤萝花所焕发的勃勃生机让我睹物释怀,我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受到了美 好和生命的永恒。(3 分,意对即可) 20.我沉浸在学习知识文化的王国中,别的一切嘈杂都充 耳不闻,有的只是探索奥秘的惊喜和成就感。(3 分,能用上所给词语,句子通顺即可给分) 21.冲破习惯性思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2 分) 22.①引用两个 典故,以此引出论题;(2 分) ③引用是为了把创造性思维和习惯性思维对比。(2 分) 23.创 造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解决了按常理无法解决的问题。(4 分,前两空每空 1 分, 后 1 空 2 分) 24.扩散思维。(2 分) 25.克服习惯思维,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3 分) 三.写作(50 分) 26.题目: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 40 分 一等(40---36 分) 二等(35---26 分) 三等(25---16 分) 四等(15---0 分)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美观卷面整洁 符合题意中 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端正卷面干净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 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体清楚卷面较干净 偏离题意中心不 明确没什么内容感情不真实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字迹潦草卷面脏乱 发展等级 10 分 丰富深刻 生动形象 有创意 有文采 ⑴见解独特⑵体验真切⑶多角度观察生活 ⑷富有童趣⑸善于描写记叙生动⑹意境优美 ⑺有个性特征⑻材料新颖⑼构思新巧⑽联想想象有独到之处 ⑾词语丰富句式灵活⑿能恰当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以立意、内容、语言、结构为重点,全面衡量。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 12 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凡内容不合题意的,只在 10 分以下给分。 4.每三个错别字扣一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的,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