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5 分) 注意事项: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意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下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其中对下列示意图解读错误的是 A.图一是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 B.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建立县制 C.图三是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元朝的统治 D.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 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 以后,表面上看来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词自由,……” 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儒学 A.推动封建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B.吸收了道家、法家等各派的合理成分 C.遏制了学术思想根的自由发展 D.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 3.“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革命”。 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4.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中国在 3 世纪到 13 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忘尘莫及的科 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 15 世纪之前 更是如此”。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②北宋时,毕昇发明了雕 版印刷术 ③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④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唐朝末年开始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5.1958 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一一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 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 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④赞赏阶段(1937~ 1945)…⑥敌对时期(1949~▲)。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下列哪一次侵华 战争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鸡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 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签订后,张骞提出“实业教国”的口号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7.“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 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8.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 90 多年的足造,有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依次选择上海、南 昌、延安、深圳的理由是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③人民军队的创建 之地④中共七大召开地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9.2017 年 10 月 8 日,在中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列宁主义④生物进化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读右面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对此图理解 错误的是 A.对外开放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 B.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意味着我国因对外开 放的地区逐渐扩大 C.开放沿江、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和沿边城市 标志着开放深入内地 D.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11.“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沧海茫茫,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 膛,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 忘记我水远不变黄色的脸……”歌曲《东方之珠》中包含了 ①香港的历史悠久和百年沧桑 ②香港人的精神归属及家园情结 ③基督教的忧患意识
和天命思想 ④华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情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 古希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东方文明发明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13.文字是人类用来交流的符号系统,是记录思想和事件的书写形式,是一个民族进入文 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图一文字里记载了许多商朝日食、月食的现象 B.汉谟拉比法典是用图二文字刻写的 C.公元前 3500 年尼罗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某人立刻用图三文字记载下来 D.在图四文字里能找到“立春、立夏、立秋、秋分、”等节气的记载 14.“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 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 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
15.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 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 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多极化趋势一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一两极格局 B.两极格局一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一多极化趋势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一两极格局一一多极化趋势 D.两极格局一一多极化趋势一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35 分) 说明:本卷共 4 小题,第 16 题 10 分,第 17 题 9 分,第 18 题 9 分,第 19 题 7 分,共 35 分。请考生按要求将试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上置 e 16(10 分)农业是经济的命脉,历代政府都注重农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古代篇】 材料一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 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1 分) 材料二 元世祖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求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食货志》 (2)材料中的诏令表明了元世祖治理国家的什么态度?(1 分)元世祖为此采取了哪些具 体的措施?(1 分) 【近代篇】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草命;不愿 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草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 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3)材料中体现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主张?(1 分)材料中涉及改革土地制度的内容是 什么?(1 分)该内容在同盟会纲领中又是如何阐述的?(1 分) 现代篇】 材料四下图是 1953 年-1957 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基 【现代篇】
材料四 下图是 1953 年-1957 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况表: 1953-1957 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53 年 1954 年 1955 年 1956 年 1957 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4)材料中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 主要原因。(1 分) 材料五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 活 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朝度。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 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已手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 (5)材料中的“土地承包”与我国农村的哪一政策有关?(1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 策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1 分) 17.(9 分)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进步始终伴随着人的觉醒和解放。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问题: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 股以啖腹,腹饱身毙。”他还常阻用古入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攀庶,水能载 舟,亦能覆舟。” (1)材料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1 分)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指施?(举出 2 例即 可)(2 分) 材料二 新文化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 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 运动,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送动》
(2)“以什么思想来拯救中国”中“思想”的内容指什么?(1 分)依据材料归纳新文化 运动的主要影响。(2 分) 材料三 如右图: (3)图中两位人物分别与什么思想运动有 关?(1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场运动 的历史作用有什么共同之处?(1 分) 材料四 一个农奴的反应:3 月 5 日,一个 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怀着尊重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我无法待在 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请如“自由法令” 和“自由”词汇。 ---《全球视野下的文明史》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我”为什么会对亚历山大二世怀有尊敬和感激之情?(1 分) 18.(9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 分)请你 选择其中一次革命谈谈其影响是什么?(2 分) 材料二 大约在 150 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玻民者坚船利地的胁迫下, 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并最终使自已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 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2)面对生存危机,为了“弃旧图新"日本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1 分)依据材料总 结该举措对日本产生的影响。(1 分) 材料三 1945 年,《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一悼罗斯福总统之表》的 社论,称“他在 1932 年初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 1929 年美国经济空前恐慌之后,他用大 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来代替了帝国主义 的对外经济掠夺,使美国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3)罗斯福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 分)新政为资本主义发 展提供的范例是什么?(1 分)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2 分) 19.(7 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仍然是 时代主题。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 15 世纪到 17 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 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辞,东西方之同的文化、 贺易文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又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 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 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质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 大侵略史。 材料二 18 世纪 60 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 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 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 成。19 世纪 70 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 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国,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 世纪 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1 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 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 分) 材料三 西欧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 21 世纪开始之际,欧洲 统一进程成效显著。1957 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 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 年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