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江苏扬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说明:
1.本试卷共 6 页,计 21 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 3 题、第 4 题,共 2 题),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
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填好,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
角填好座位号。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
位置用 0.5 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30 分)
(1)诗歌中的意象,含情蓄.意,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人格。朝晖夕阴,晨钟暮谷,对
同一诗人,会因境遇不同而有别 , 浮云落日,野渡舟楫,对不同诗人,更有不一样的
意趣。鉴赏诗歌,应当玩味意象,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万种情思。
(2)诗歌中有“山”的雄壮。《望岳》中“ ① ,一览众山小”,展露出青年杜甫
宏伟的抱负;《沁园春·雪》中“ ② ,原驰蜡象”,体现了伟大领袖博大的胸怀。
(3)诗歌中有“水”的柔情。“ ③ ,万里送行舟”,是李白对故乡的眷恋;“君
问归期未有期, ④ ”,是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黄梅时节家家雨, ⑤ ”,是
赵师秀对友人的期盼。
(4)诗歌中有“花”的美丽和希望。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⑥ , ⑦ ”,
尽显生命勃发的本色: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⑧ , ⑨ ”,千百年来激励着人
们,面临困境,不改初心!
(5)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源自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形象,由诗人们反复着色,;
经时间慢慢发酵,酝酿成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杯甘醇美酒。
1. 根据第(1)段文字的语境,完成下列各小题。
(1)给加点字注音:含情蓄.意(
)
(2)画波浪线的成语中有一个错别字:“______”应改为“______”
(3)画横线的“逗号”应改为______
2. 根据语境,在第(2)—(4)段画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词名句。
3. 最适合填入第(5)段画横线处的一句是( )
A. 如同一幅风格明亮艳丽的中华田园画卷
B. 幻化为华夏儿女记忆中的一抹美丽底色
C. 好像一曲韵味悠远绵长的中华山水歌谣
D. 成为华夏儿女心中不可磨灭的深刻记忆
【参考答案】1.
①. xù
②. 谷
③. 鼓
④. ;
2. ①会当凌绝顶;②山舞银蛇;③仍怜故乡水;④巴山夜雨涨秋池;
⑤青草池塘处处蛙;⑥乱花渐欲迷人眼;⑦浅草才能没马蹄;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⑨柳暗花明又一村;3. B
4. 文学作品中,有这样一类形象: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容易被人忽视,但他们身上又
有不能被忽视的东西。作者创作这一类形象,是为了引发读者的深思和社会的关注。
以下关于这一类形象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年轻时,因放荡挥霍,被迫离家:老年归来,依然穷
困潦倒,最终被兄嫂厌弃。作者的目的是借他的经历启示读者:自己不努力,把幸福的希望
寄托在别人身上,是行不通的。
B. 《故乡》中的“闰土”:少年时,聪明能干,充满活力;成年后,迟钝木讷,恭顺卑微,
成为“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封建道德的束缚,是他生命活力慢慢丧失的重要原因之
一。
C. 《骆驼祥子》中的“高妈”:她处于社会底层,有不幸的经历;她为人精明,向处境不
如自己的人放贷,赚取一点微薄的利钱;她不乏底层人的善良和朴实,是生活的重压教会了
她生存的技能。
D. 《老王》中的“老王”:从旧社会到新社会,他都是一个社会底层人,身世孤苦,身体
残疾,除了一辆三轮车,他没有别的谋生手段,但他纯朴、厚道、善良,得到作者及其家人
的同情、尊重和感激。
【参考答案】A
5. 语言实践活动
“孝”,小篆写作“ ”,用小孩扶侍老人的形象来表达“孝”的原意。
“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推崇孝、实践孝的内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孝
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尽心奉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完整的孝。
“祭之以礼”主要在传统节日进行,清明节、中元节等均以祭祖悼亡为核心,春节、冬至、
重阳节也不乏祭祖的内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祭祖悼亡,基于血缘关系,但又不限于血缘关系,而会延展至对族
群、国家、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文祖先和历代先贤。清明节对黄帝炎帝、革命烈士的祭祀,
端午节对屈原的祭祀等,不仅使个人虽死犹生,还具有激励后人的力量。
活动一:洋洋的爷爷是一名语文老师,年满六十退休。洋洋要赠送爷爷一副对联,你建议他
选下面的哪一副?简述理由。
对联 1:人活古稀非为易
福在心田实乃安
对联 2:诗文馨香漫乡里
桃李天下绽芬芳
选,理由:
活动二:尽孝道与距离远近有关吗?结合下面两幅漫画的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活动三:班会就“清明祭祖”话题展开讨论。有同学认为这种活动形式繁琐,意义不大。结
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活动一:选对联 2,爷爷年满六十退休,而对联 1 中“古稀”指人年七十,故
不合适,对联 2 中“诗文”“桃李”都能体现爷爷“语文老师”的职业特点,送给退休的爷
爷赞美其职业成就最为合适。
活动二:我认为在互联网技术、交通方式发达的今天,尽孝道与距离远近无关。图 1 中,妈
妈、孩子虽与家中老人共处一室,咫尺距离,但各自沉迷手机,让老人做家务,并没有尽孝
道;图 2 中,一家三口通过视频与老人祝酒言欢,让老人得到幸福的陪伴,虽天各一方,但
其孝心溢于言表。
活动三:我认为我们应当继承“清明祭祖”这一传统节日习俗。如材料所言,“生,事之以
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完整的孝。“清明祭祖”这一活动,对于我们先人而
言,正所谓“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节日正式的祭祖,可以令逝去的先人继续
被我们铭记。此外,祭奠祖先、先烈,也能让我们得以寄托哀思,宽慰自己,甚至从中获取
精神力量。所以,我认为,即便在今天,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也应继承“清明祭祖”
这样的传统习俗。
二、阅读理解(57 分)
(一)名著阅读(12 分)
6. 【精神引领】学校举行“青春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下面是洋洋演讲稿的结尾
部分。请你从备选名著中提炼素材,帮他完善讲稿。
面对军统特务的威逼利诱,许云峰不为所动,拒绝与反动派合作,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
(1)
,因为他有奉献的精神;(2)
,因为他有顽强的意志……我们要继承这
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创业史》
(1)
(2)
【参考答案】(1)面对艰难恶劣的生活环境,周恩来没有退缩,扛起革命的大任。
(2)面对身体残疾的磨难坎坷,保尔没有屈服,拿起笔书写红色篇章。
7. 【美的体验】从下列三则片段中任选一则,结合内容,自选角度(如形象、情感等),说
说你从中获得的“美”的感受。
片段一:
“还有一件要紧的小事情:信封上的字别太大,把整个封面都占满了:两次来信,一封
是路名被邮票掩去一部分,一封是我的姓名被贴去一只角。因为信封上实在没有地方可贴邮
票了。你看看我给你的信封上的字,就可知道怎样才合适。”
(摘自《傅雷家书》,1954 年 9 月 4 日傅雷给傅聪的信)
片段二:
“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
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
看看落照!’”
片段三:
(摘自《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诸葛佑僧寮遇友杜慎卿江郡纳姬》)
“我怀念那:同着伙伴提了篾篮/到田堤上的豆棚下/采撷豆英的美好的时刻啊——我常
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是自然给我的抚慰,
我将狂欢而跳跃……”
(摘自《艾青诗选·黎明》)
【参考答案】示例①《傅雷家书》:选段中,“一件要紧的小事”、“你看看我给你的信”
等字眼,处处体现着傅雷作为一名父亲,对儿子细致入微地关心,严肃中透出亲切,深刻却
不脱离日常,充满长者的人生智慧和经验,又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挂念,简短的一段话
充满着“父爱”这一光辉的人性之美。
示例②《艾青诗选·黎明》:文段语言明丽潇洒,娓娓动听,“和小伙伴去采豆荚、露水浸
透了我的草鞋”等画面,充满深情、充满生活气息,虽为诗歌,但却有散文的不修饰的美,
无需涂脂抹粉的本色,充满积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于黎明,
对于光明的一种渴望。
8. 【释疑解惑】在“五个一百工程·经典成就人生”阅读分享活动中,洋洋提出一个问题:
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请你以《简·爱》《朝花夕拾》《平凡的世界》中某个人物
的经历或思想为据,为他指点迷津。
【参考答案】示例:自立自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理解。《简·爱》中的主人公,她出身卑
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
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最后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
活。
(二)诗歌阅读(5 分)
长相思·雨①
[宋]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②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注]①长相思,词牌名。②道,知。
9. 运用想象,描绘“窗外芭蕉窗里灯”的画面。
10. 赏析“一声声,一更更”或者“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的妙处。
【参考答案】9. 诗人客居异乡,在雨夜,独坐室内,点一盏孤灯,隔窗听雨打芭蕉的声音,
孤灯照着离人难入梦。
10. “一声声,一更更”形容雨声,连用两个叠宇,描摹雨断断续续的声音,既显得形象,
在声音上也显得贴近。雨声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是因为人夜深难寐。
“愁人”怪雨无情,不顾人的心情,就这样在空洞洞的台阶上一点一点滴到天明,这说明人
一夜未睡。表达了诗人客居异乡的羁旅愁思。
(三)文言文阅读(13 分)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①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十四,被倭掠。国王知为
中国人,召侍左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入贡。
宣德②中,与使臣偕来。上疏言:“臣夙遭俘掠,抱衅痛心,流离困顿,艰苦万状。今获生
还中国,夫岂由人。伏乞赐归侍养,不胜至愿。”天子方怀柔远人,不从其请,但许给驿暂
归,仍还本国。
祥抵家,独其母在,不能识,曰:“果吾儿,则耳阴.有赤痣。”验之信,抱持痛哭。未
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国王允之,仍令入贡。祥乃复申前请,诏许袭职归养。母子相失二
十年,又有华夷之限,竟得遂其初志,闻者异.之。
(选自《明史·孝义》)
[注]①永乐,明第三帝成祖朱棣年号。②宣德,明第五帝宣宗朱瞻基年号。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父亮为.金山卫百户(
) (2)屡讽.王入贡(
(3)则耳阴.有赤痣(
)
(4)闻者异.之(
)
)
12.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 分)
未 几 别 去 至 日 本 启 以 帝 意
13. 翻译句子。
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
14. 作者肯定了麹祥的哪些品质?
【参考答案】11.
①. 担任
②. 劝谏
③. 暗面、背面
④. 以……为异
12. 未几别去 / 至日本/ 启以帝意
13. 于是在那个国家(倭国)做官,有了妻子、儿女,但是内心不曾有一天忘记中原祖国。
14. 作者赞美了麹祥矢志不渝、热爱祖国、恪守孝道的优秀品质。
(四)实用类阅读(12 分)
【材料一】
①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的重要基础。目前,全球
范围内正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将每
年 5 月 22 日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2 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宣传主题为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②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物种数量多,特有品种比例高。为了
保护这一生物多样性宝库,中国政府坚持与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相契合的生态文明思想,
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主要成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改写,魏辅文等,《中
国科学院院刊》2021 年第 4 期)
【材料二】
①扬州位于江淮交汇处,是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境内平原辽阔、河
网密布、湖泊众多,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特色鲜明。丰富的湿地资源和多样的湿地类
型,孕育了丰富的湿地生物多样性。
②近年来,扬州采用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形式保护湿地,
并积极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对重要的自然湿地资源进行修护。目前,全市重要和典型湿地、
重要水禽栖息地、重要水源区湿地资源逐步得到保护,初步构建了扬州市自然湿地生物多样
性保护体系。
③日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第一批)》《江苏省生
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清单(第一批)》。
④第一批《红色名录》共录有 84 种野生动植物,49 种在扬州有分布。其中,植物 1 种,
为水蕨;鸟类有 46 种;哺乳动物 1 种,为长江江豚;两栖爬行动物 1 种,为虎纹蛙。指示
物种,指的是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生物。《指示物种清单》共有 118 个物种,包括哺乳动
物、两栖动物、蝶、鸟类等,清单中扬州有记录的物种有 60 多种,哺乳动物有长江江豚、
华南兔、刺猬、东方蝙蝠、狗獾、黄鼬等。华南兔在扬州郊野甚至城市中心都有记录,如在
宋夹城、瘦西湖等地,都有过华南兔的踪迹;刺猬在城市中也很常见,四季园小区河边,居
民在夏夜就看到过多只;夏季,每当夜幕降临,东方蝙蝠就开始出来活动……
(据 2022 年 5 月 24 日《扬州日报》官方发布材料改写)
学校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周”活动,请你运用以上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5. 洋洋无法理解“与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相契合的生态文明思想”(文中画横线处)的
意思,请你以扬州的做法为例,为他解释。
16. 为了让识字不多的张奶奶理解“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你可以做些什么?
17. 班主任委派你面向全校师生作“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宣讲,请你拟写出倡议的主要思
路。
【参考答案】15. “与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相契合的生态文明思想”,即像扬州一样,采
用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形式保护湿地,实施湿地修复工程,构
建扬州自然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环境、资源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