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3 分)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物理量的单位,有些单位是用物理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下列物理
量、单位、物理学家成果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力的单位是牛顿,万有引力的提出是牛顿的重要成果
B.电阻的单位是欧姆,揭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是欧姆的重要成果
C.电热的单位是焦耳,焦耳得出了电流通过导体发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
D.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帕斯卡首先发现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
受的重力
2.(3 分)2018 年随州地区的第一场雪来得特別大,大地披上了银装,孩子们在雪地上打雪仗,好不热闹
(如图所示),同时明显感觉到欢笑声比平时要小下面关于雪地里的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地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主要是由鞋的振动产生的
B.我们能区分不同孩子的声音,主要是他们音色不同
C.松散雪地增强了声波的反射
D.根据雪地的声音现象,剧院的四壁应做得光滑
3.(3 分)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和能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图甲是 2018 年
5 月 21 日发射的一颗探测月球背面卫星“鹊桥”。图乙是我国的“小太阴工程,它就是在高温下象太
阳一样发生核反应,释放核能。关于“鹊桥”和“小太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鹊桥”与地面之间的联系是靠电磁波
B.“鹊桥”与地面之间的联系是靠超声波
C.“小太阳”发生着核裂变
D.“小太阳的核原料是可再生的
4.(3 分)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
正确的是(
)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5.(3 分)很多优秀学生,做笔记时都在用“思维导图”,他能将文字图形化,使于记忆和理清思路。如
图是九(2)班的李强同学用“思维导图”总结光现象的应用实例,正确的是(
)
A.(1)(2)(3)
B.(1)(3)(5)
C.(2)(3)(4)
D.(1)(4)(5)
6.(3 分)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箔已张开的验电器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
闭合,后又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验电器的金属箔开始时带负电荷
C.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此过程中,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从箔片流向橡胶棒
7.(3 分)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当开关都闭合时,灯 L 不亮,用试电笔测试插座的左、右孔,氖管都
发光,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下面有关电路图及故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能表的单位是千瓦时
B.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用电器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C.若在导线 a 和 b 之间接一个灯泡 L1,则它和 L 是并联
D.根据测试结果,应该是 m 与 j 之间断路
8.(3 分)当前人们的肥胖症越来越严重,很多人经常用电子体重计称自己的体重。九(3)班的小芳和同
学们一起研究电子体重计,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 U0,站人的托盘与弹簧上端的台面接触面
积为 S0,R0 是限流电阻。没有人站在托盘上时,滑片 Q 在 R 最上端 A 处,滑片 Q 始终在 AB 间滑动,U0、
S0、R0 都是定值。当托盘中人的质量 m 改变时,对应人的重力 G、对台面的压强 P、电压表的示数 U、电
流表的示数 I;m 与 G、P、U、I 的关系分别为下图所示,下图中各图哪个是正确的(金属弹簧电阻不计)
(
)
A.
C.
B.
D.
9.(3 分)2018 年 5 月 14 日,一架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班,正在 9800 米高空以 0.75 马赫的速度飞行
突然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破裂脱落(如图),副驾驶徐某当时正坐在该窗口旁,曾为
军驾驶员的机长刘某沉着处置安全着陆,创造了又一航空奇迹。当时飞机外面的气压只
海平面的 3 成不到,气温接近﹣50°C:正常情况下,客机机舱内的气压会被控制在接近
的状态,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舒适。马赫是速度单位,一马赫即一倍音速,音速没有绝对数值,此时音速
取 300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飞机发生事故时,飞行速度约为 225km/h,挡风玻璃破裂后,巨大的内外气压差会将副驾驶徐某
“牢牢压向椅背”
B.该飞机发生事故时,飞机速度约为 810km/h,挡风玻璃破裂后,巨大的内外气压差会将副驾驶徐某
向窗外“扯拽”
C.飞机正常飞行,飞机的升力主要来自浮力,与飞行速度无关,与排开空气的重力有关
D.飞机正常飞行,升力的获得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的规律,流速大处压强也大
10.(3 分)都市生活离不开电梯,如图,将电梯简化为“钢绳拉着电梯箱在竖直导轨上运动”模型。小刚
同学乘坐电梯从一楼到五楼,电梯箱和人的总质量为 500kg,电梯上行受到轨道摩擦力为 500N,钢绳对
电梯箱的拉力用 T 表示。电梯(底面)在 A 点(一楼地面)到 B 点(二楼地面)过程中速度在增加,用
时 4s:在 B 点到 D 点(四楼地面)过程中匀速运动,用时 4s:在 D 点到 E 点(五楼地面)过程中速度
逐渐减小,用时四楼地面 4s;每层楼高 3m,(g 取 10Nkg),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从 A 点到 B 点过程中,钢绳拉力 T 做功 1.65×104J
B.电梯从 B 点到 C 点过程中,钢绳拉力 T 做功的功率 4.125×103W
C.电梯从 C 点到 D 点过程中,钢绳拉力 T 做功的功率 8.25×103W
D.电梯从 D 点到 E 点过程中,钢绳拉力 T=5.5×103N
二、非选择题
11.(3 分)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会中的精彩项目,如图,运动员持竿加速奔跑,借助撑竿提升运动员的高
度,弃竿下落,安全着垫。试分析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示例:在运动员提升高度过程中,竿的
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此例不可再用)请考生另列两条:
①
;②
。
12.(3 分)六一儿童节,兰兰随父母到旅游景区参加山坡滑草运动。如图,兰兰坐在滑板上从草坡的滑道
上迅速滑下。请将兰兰和滑板作为一个整体。画出这个整体的受力示意图(重心为 O 点)。
13.(3 分)如图 ABCD 是一个玻璃制品的截面图,ABC 为半圆,O 是圆心,△AD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C=90°,
AD 和 DC 为反射镜面。一束激光从空气中入射到玻璃中,光路沿 PM 方向(PM⊥AC)试画出该激光束经
AD 面反射、经 DC 面反射,最后从 ABC 圆弧面折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光路中直角处须标注,折射点
须画出法线)
14.(3 分)如图,将一小段铁棒弯成“U”形,用通电导线在它的左右两支上各绕上几匝,便成了蹄形电
磁铁,要求小磁针静止时如图状态。请从导线 P 端出发,在铁棒的“左支”上绕几匝,连接上导线 DE,
接着在铁棒的“右支”上绕几匝,连接到导线的 M 端。绕线完毕后至少画一条磁感线。
15.(3 分)小壮同学做冰加热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
乙所示的图象。
(1)图丙中四个图形,能反映水正在沸腾的图形是
;
(2)通过实验,得出固态冰的比热容 c 冰,液态水的比热容 c 水之间的大小关系,c 冰
c 水(选填“大
于”或“小于”或“等于”);
(3)实验还能得出冰的熔化,水的沸腾的共同点:
。
16.(3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王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画出了如图甲所示的物距 u 和像距
v 对应关系图象。
(1)小王实验小组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
(2)他们认真总结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发现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选填“A、B、C、D”中的一个选项)
(3)小组中小李同学,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了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如图丙,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小李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时,像又变清晰了。小组同学讨论,如果开始放上近视眼镜后,不移动光屏
和凸透镜,只移动蜡烛,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
凸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
17.(4 分)一个小灯泡上标着“2.2V 0.25A”,物理小组连接了如图甲的实物电路。
(1)若要求实验中将滑片 P 左滑灯泡变亮,将导线 Q 端(用笔画线代表导线)与变阻器的某个接线柱连接
起来
(2)将连接好的该实物电路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图乙)中;
(3)该小组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局部放大)如图丙,则读数是:
;
(4)该小组记录了许多组电压 U、电流 I 对应数据,然后画出小灯泡灯丝的 U﹣I 曲线,图丁中符合实际
的是
。
18.(4 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 G,杠杆上每格长度均为 a)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右端下沉,则可以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
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果张三同学面对甲图状况,没有调水平平衡就匆忙进行乙图实验(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 4 格处),
杠杆虽然此时水平平衡,但可以判断:2G•3a
F1•4a(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F1 是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
(3)面对甲图状况,李四同学按正确的操作将杠杆调至水平平衡后,进行丙图实验,李四同学将弹簧测力
计的圆环用细线系在杠杆上的 4 格处,向下拉钩,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F2,已知弹簧测力
计“圆环连同金属外壳”的重力为 G0,则 2G•3a=
[选填“F2•4a”或“(F2+G0)•4a”或“(F2﹣
G0)•4a”]。
(4)王五同学将甲图状况调节成水平平衡后,进行丁图实验(两弹簧测力计不同时使用,测力计挂钩钩在
4 格处),①将弹簧测力计向右下方向拉,示数为 F3,力与水平方向成θ角,杠杆水平平衡;
②将该弹簧测力计的方向改为向左下方拉,示数为 F4,力与水平方向成β角,杠杆水平平衡。若 F3>F4,
则 θ
β(选填“>”或“=”或“<”)。
19.(6 分)某种智能型电饭锅,如图甲所示,有加热、保温、断电的功能。内部简化的电路如图乙所示,
开关 S 可根据设定在“1”、“2”、“3”挡之间自动转换,某次煮饭时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
示。求:
(1)电阻 R1 的阻值
(2)此次煮饭产生的总热量如果用来烧水,其中 80%热量被水吸收,则能将初温是 20℃,多少质量的水烧
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比热容 c 水=4.2×103J/(kg•℃),计算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20.(8 分)某实验员为了探究“向水中释放潜水装置的有关规律”,他建立了如图甲所示的理想模型。由
复合材料制成的圆柱体 A 悬挂在动滑轮下面,一根绳子通过某种绕法(未画出)将定滑轮、动滑轮组成
滑轮组,绳子的一端握在实验员手中。实验员通过缓慢释放
绳子,使物 4 体 A 在空中下降,然逐渐进入水中。实验时,物体 A 下表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 x,实验员手
拉绳子的力 F 与 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圆柱体 A 的密度ρA=2×103kg/m3,底面积 S=0.09m2,高 H=1m;
不计动滑自重,不计绳重和滑轮组各处摩擦。ρ水=1×103kg/m3,g 取 10N/kg,实验员的质量约为 70kg。
(1)求 A 物体的重力 G;
(2)通过计算猜想滑轮组中的绳子的绕法在图甲中画出一种绕法(滑轮不一定都用上):
(3)计算出图乙中 Fx 的数值,并推算当物体 A 浸入水中 0.4m 深时,实验员对绳子的拉力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