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 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一名普通中学生,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该同学的身高约为 165mm B. 该同学的正常体温约为 37℃ C. 该同学的质量约为 500kg D. 该同学的密度约为 1.03g/cm3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5cm, 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 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 70kg 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 50kg 左右。不符合实际; D.人的密度接近水的密度,约为 1.0g/cm3。不符合实际。 2.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关 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 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 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 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 【答案】D 【解析】 【详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距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 A 错误; 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 B 错误; 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故 B 错误;
D.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故 D 正确。 3.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塑料吸管放在 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负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摩擦前,静止的吸管对支架的压力和支架对吸管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摩擦前,静止的吸管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对吸管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C. 摩擦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会出现排斥现象 D. 摩擦后,人手接触吸管带电部分,电子会从人体转移到吸管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摩擦前,静止的吸管对支架的压力和支架对吸管的支持力不是同一物体受的力,不是一对平 衡力,故错误; B.摩擦前,静止的吸管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对吸管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 B 正确; C. 摩擦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玻璃棒带正电,会出现吸引现象,故 C 错误 D. 摩擦后,吸管带负电,人手接触吸管带电部分,电子会从吸管转移到人体,故 D 错误。 4.打开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就会闻到樟脑的气味,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樟脑丸放置时间长了会变小,甚 至消失。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樟脑丸变小与放在饮料里的冰块变小是相同的物态变化 B. 樟脑丸消失与放在空气中的干冰消失一样都要放出热量 C. 闻到樟脑的气味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缓慢 【答案】C 【解析】 【详解】A.樟脑丸变小,这是它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饮料里的冰块变小时熔化现
象,二者不同,故 A 错误; B.樟脑丸消失与放在空气中的干冰消失都是升华现象,都要吸热,故错误; C.打开衣柜能闻到樟脑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C 正确。 D. 天气越热樟脑味越浓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缓剧烈,故 D 错误。 5.一天晚上,某集体宿舍楼突然断电,走廊的应急灯立即亮起。经检查发现楼内空气开关跳闸。8min 之后 故障排除,闭合空气开关恢复供电,应急灯熄灭。应急灯的发光元件由多个发光二极管组成,每盏应急灯 的实际功率为 2W。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B. 发光二极管发光部分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C. 本次断电每盏应急灯消耗的电能是 16J D. 应急灯亮起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总功率过大。故 A 错误; B.发光二极管发光部分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 B 错误; C.本次断电每盏应急灯消耗的电能是 W=Pt=2W  8 60s=960J,故 C 错误; D.应急灯亮起时消耗电能得到光能,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故 D 正确。 6.如图所示,用一个直杆把飞机机翼模型固定在轻质杠杆上,直杆始终与杠杆垂直。用同一弹簧测力计在 a、 b、c 几种不同情形下拉杠杆,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测力计在 a位置时的示数比模型和直杆的总重大 B. 测力计从 a位置转到 b 位置后,比 a位置的示数小 C. 测力计从 a位置移至 c位置后,比 a位置的示数大 D. 测力计在 c位置时,对模型水平向右吹风,示数变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由图可知,测力计在 a位置时,右侧力臂小于左侧力臂,故测力计在 a 位置时的示数比模型 和直杆的总重大,故 A 正确; B.测力计从 a位置转到 b位置后,右侧力臂变小,左侧力和力臂不变,因此右侧力变大,即比 a 位置的示 数大,故 B 错误; C.测力计从 a位置移至 c位置后,右侧力臂变大,左侧力和力臂不变,因此右侧力变小,比 a位置的示数 小,故 C 错误; D. 测力计在 c位置时,对模型水平向右吹风,上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机翼模型受到升力,左侧力变 小,左侧力臂不变,右侧力臂不变,则右侧力变小,即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故 D 错误。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动机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 B. 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提供动力 C. 电能表是计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表 D. 验电器既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也能辨别火线和零线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电动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组成,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故 A 正确; B. 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通过做功的方式提供动力,故 B 错误; C. 电能表是计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表,它的计量单位是 kW h,故 C 正确; D. 验电器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 D 错误。 8.一个金属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水平桌面后受条形磁体吸引,不再沿直线运动,如图所 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所用的金属球一定是铜球 B. 小球在斜面顶端时,具有动能 C. 小球从斜面滚下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D. 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答案】CD 【解析】 【详解】A. 该实验所用的金属球不能是铜球,铜不是磁性材料,条形磁体对铜没有引力,故 A 错误; B. 小球在斜面顶端时,速度为 0,没有动能,B 错误; C. 小球从斜面滚下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 C 正确; D.小球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大小不断改变,受条形磁体吸引,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因此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故 D 正确。 9.如图所示是电阻 RA 和 RB 的 I-U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 RA 两端电压为 0V 时,RA 的阻值是 10Ω B. 当 RB 两端电压为 2V 时,通过 RB 的电流为 0.1A C. 当两电阻并联时,通过 RA 和 RB 的电流之比为 1:2 D. 当两电阻串联时,RA 和 RB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1:2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 由图知,RA 为定值电阻,RA= 6V 0.6A =10Ω,当 RA 两端电压为 0V 时,RA 的阻值是 10Ω,故 A 正确; B. 由图知,当 RB 两端电压为 2V 时,通过 RB 的电流为 0.1A,故 B 正确; C.当两电阻并联时,电压相等,由图知,通过 RA 和 RB 的电流之比为 2:1,故 C 错误; D. 当两电阻串联时,电流相等,由图知,RA 和 RB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1:2,故 D 正确。
二、填空题 10.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贴着“禁止大声喧哗”的提示语。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声”描述的是声音 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禁止喧哗”是从____处减弱噪声的。 【答案】 (1). 响度 (2). 声源 【解析】 【详解】第一空.“禁止大声喧哗”中的“大声”指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大; 第二空.“禁止喧哗”,防止噪声的产生,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11.爸爸带着小明乘坐“援疆号”旅游专列从沈阳去新疆旅游。列车行驶过程中,小明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 参照物,他看到窗外成排的绿树是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明透过车窗的玻璃看到窗外的 美丽景色,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像。列车减速进站时,小明感觉自己的身体向列车前进的 方向倾斜,这是由于小明具有____的缘故。 【答案】 (1). 运动 (2). 折射 (3). 惯性 【解析】 【详解】第一空.因为人坐在火车中,以列车为参照物,绿树和火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绿树 是运动的。 第二空.小明透过车窗的玻璃看到窗外的美丽景色,光线穿过玻璃时,发生了折射,所以看到的是由于光 的折射现象而形成的像。 第三空.列车减速进站时,由于小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小明感觉自己的身 体向列车前进的方向倾斜。 12.学生换座位时,两名同学水平推着甲、乙两个相同的桌子,桌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甲 桌子上放着一个书包,乙桌子是空的,此过程中,地面对甲桌子的摩擦力____(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地面对乙桌子的摩擦力;与甲桌子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书包____(选填“受”或“不受”) 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 (1). 大于 (2). 不受 【解析】 【详解】第一空.甲桌子上放着一个书包,乙桌子是空的,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接触面
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地面对甲桌子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桌子的摩擦力; 第二空.与甲桌子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书包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不 受力,即不受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电路中各元件完好,在工作过程中不会损坏。若只闭合 S1,时,移动滑片 P, 使灯泡变亮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____;若滑片 P 移至 a端,只闭合 S2 时与 S1 和 S2 同时闭合时相比,电 流表的示数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变小 (2). 不变 【解析】 【详解】[1]电源电压恒定,若只闭合 S1,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移动 滑片 P,使灯泡变亮的过程中,则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分压减少,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2]只闭合 S2 时,电路中只有 R工作,电流表测 R的电流,S1 和 S2 同时闭合时,电流表仍测 R的电流,故电 流表的示数不变。 14.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将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但材料不同的电阻丝 A 和电阻丝 B 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起来。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如果电流通过电阻丝 A 比电阻丝 B 产 生的热量少,这表明电阻丝____(选填“A”或“B”)的电阻较大,由此可见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____ 有关。(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答案】 (1). B (2). 材料 【解析】
【详解】第一空.由图知,电阻丝 A 和电阻丝 B 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时间相等,电阻丝 A 比电阻 丝 B 电阻丝 A 和电阻丝 B 产生的热量少,据 Q=I2Rt知,RA RB,即电阻丝 B 的电阻较大; 第二空.因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但材料不同,由此可见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咖啡壶的壶嘴高度相同,壶底厚度也相同。它们都装满水后放在水平台上,水对 壶底压强 p甲_________p乙(选填“>”、“<”或“=”);用手堵住通气孔,壶中的水在____的作用下不易 持续倒出。 【答案】 (1). = (2). 大气压 【解析】 【详解】第一空.甲、乙两个咖啡壶的壶嘴高度相同,据连通器原理,它们都装满水后,壶内水深相同, 都等于壶嘴高度,据 p=gh可知,水对壶底压强 p甲=p乙; 第二空.用手堵住通气孔,由于壶内部与瓶外隔绝,所以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壶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 用下不易持续倒出。 16.如图所示,小车沿着斜面从 A点运动到 B点,经过的路程为 0.9m,所用时间为 2s,则小车在 AB段的平 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运动,若水平面光滑,不计空气阻力,小车将做___直线 运动。小车在斜面上与在水平面上所受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 (1). 0.45 (2). 匀速 (3). 相同 【解析】 【详解】第一空.小车在 AB段的平均速度 v= s t = 0.9m 2s = 0.45 m/s; 第二空.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运动,若水平面光滑,小车不受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小车水平方向上 不受力,小车的运动运动状态将不发生改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