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海南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60 分)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017 年 9 月 6 日,太阳耀斑爆发强烈。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耀斑爆发对地球影响的是 A.出现“磁暴”现象 B.地球光热的主要来源 C.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D.出现极光 2017 年 8 月 23 日 13 时,台风“天鸽”在广东省珠海市南部登陆,沿海地区受淹严重。据此完成 23 题。 2.台风“天鸽”登陆时,当时的天气状况是 A.晴空万里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风雪交加 3.台风“天鸽”影响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口昼长夜短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4.地球的内部圈层由内向外依次是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核、地幔、地壳 D.地核、地壳、地幔 5.图 1 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火山 B.背斜 C.断层 D.向斜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 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据此完成 6-7 题。 6.诗词中“湘江北去”体现水循环的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7.橘子洲(湘江中的一个沙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 图 2 为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8-9 题
8.自然带①→②→③的变化体现的是 图 2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9.自然带②→④→⑤变化的基础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洋流 近年来,网络购物非常普遍,快递业迅速发展。据此完成 10-11 题 10.物流公司为实时掌握运输车辆的位置,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11.快递哥将快件包裹送货上门,主要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水运 B.铁路 C.航空 D.公路 图 3 为某年世界四国人口统计数据柱状图,据此完成 12-13 题 100 80 60 40 20 0 甲 乙 丙 丁 人口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图 3
12.四国中人口增长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是 A.甲和丁 B.丙和丁 C.乙和丙 D.甲和乙 13.四国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图 4 为工业生产成本比例示意图,下列工业部门与图 4 相符的是 A.服装工业 B.制糖工业 C.电解铝工业 D.精密仪表工业 15.影响我国传统民居北方比南方屋顶坡度缓、墙体厚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建筑成本 D.宗教信仰 图 5 为内蒙古自治区干湿状况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618 题。 16.该自治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次生盐渍化 D.酸雨 17.图中甲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森林破坏 B.过度樵采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垦 18.制约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 A.光照条件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2018 年 4 月 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30 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 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据此完成 19-20 题。 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海南作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独特优势的是 A.地理位置独特 B.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 C.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D.重工业基础雄厚
20.有利于海南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举措是 A.率先实现全域汽车清洁能源化 B.鼓励使用传统燃油汽车 C.大力发展房地产 D.中部山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 第Ⅱ卷 非选择题(40 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二题为必考题,第三题为选考。 二、必考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图 6 为世界局部地区海陆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图 6 (1)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2 分) (2)甲处是世界上著名的 渔场。(2 分) (3)每年 (1 或 7)月,从上海向西欧航行的船舶在经过北印度洋海区时顺风顺水。 (2 分) (4)运用大气环流和洋流知识,分析乙地形成荒漠景观的主要原因。(4 分) 22.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地域日益扩大,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图 7 为某城市略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1)该市拟在甲处建高级住宅区,简述其理由。(4 分) (2)简述过快城市化对该市地理环境的影响。(6 分) 世纪 90 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欠发达的相邻地区,图 8 为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1)分析平果发展炼铝工业的有利条件。(6 分) (2)简述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给广西带来的有利影响。(4 分) 三、选考题(本题 10 分。请考生在第 24、25 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按 24 题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题号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24.图 9 为“世界部分区域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与“甲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 成下列问题。(10 分) 图 9 (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4 分) (2)分析图中阴影部分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6 分) 25.图 10 为“世界部分区域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与“甲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 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是 。(4 分) 图 10
(2)分析图中阴影部分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6 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B 2 B 3 A 4 C 5 D 6 D 7 C 8 A 9 C 10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B A B C B D A 二、必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10 分) (1)亚欧(2 分) (2)北海道(2 分) (3)1(2 分) (4)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东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2 分);沿岸有寒流经过,减湿作用明显(2 分)。 22.(10 分) (1)靠近文化区;临近公路,交通便利;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任答 2 点得 4 分。) (2)城市环境问题(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污染);城市交道问题(交通拥堵);城市住宅问题(住房紧张); 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因难、社会治安状况较差)。(任答 3 点得 6 分) 23.(10 分) (1)靠近水电站,能源充足;附近有铝土矿,原料丰富;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任答 3 点得 6 分) (2)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与珠三角的合作;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的 建设。(任答 2 点得 4 分。)
三、选考题 24.(10 分) (1)亚热带季风气候(2 分);高温多雨(2 分)。 (2)水热充足且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劳动力充足;种植经验丰富。(任答 3 点 得 6 分) 25.(10 分) (1)温带海洋性气候(2 分);南北纬 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2 分)。 (2)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形平坦;土层深厚;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 (任答 3 点得 6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