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近年我国煤炭价格上涨趋势分析及原因探析.pdf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近年我国煤炭价格上涨趋势分析及原因探析 http://www.paper.edu.cn 侯凤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E-mail: fengjuan75031@163.com 摘 要: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内煤炭价格就开始上升。近年来的上升虽有其合理因素, 但价格机制的不合理使煤炭价格的过分上涨存在更多的非理性因素,也成为造成通货膨胀的 一个原因。要抑制 CPI 的过快增长,就要控制基础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煤炭作为一种重要 的能源,其非理性的上涨应受到重视。放开价格管制,让市场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是控制煤炭价格过快上升的首要条件。另外,征收适当的资源税,加强对煤炭及相关行业的 管理,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等,都是抑制煤炭过快上涨的举措。 关键词:煤炭;价格上涨;价格机制 1. 煤炭价格上涨趋势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内煤炭价格从 90 元/吨上涨至 2006 年的 480 元/吨。1995 年底国 有重点煤矿商品每吨煤综合售价比 1992 年提高 85%,高于同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 77% 的 8 个百分点,但仍远低于国际市场煤炭价。2006 年后,国家取消了电煤价格双轨制,重 点合同电煤价格和动力煤市场价格趋于一致[1],这使煤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求关系 的变化,也维持了煤炭价格的合理性。 1.1 煤炭价格上涨的合理性 20 世纪 90 年代,煤炭价格受到政府管制,因此它的价格并未反应市场供求。我国的煤 炭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偏低,这使煤炭企业生产亏损严重,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 亏欠职工工资现象严重。以 1994 年为例,该年国际市场动力煤价格(FOB 折标准煤)为美 国 40 美元/吨,加拿大 36 美元/吨, 澳大利亚 35 美元/吨,波兰 34 美元/吨,中国仅 25 美 元/吨。煤炭价格过低使整个煤炭行业在 20 世纪 90 年代都不景气[2]。在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初,我国的煤炭产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在 1996 年达到峰值 13.97 亿吨后,出现了回 落的趋势,与此同时,作为产煤大国的美国煤炭产量平稳上升。另外两个产煤大国俄国和德 国的煤炭产量同期内持续下降。产能过大使国内供给在短期内迅速上升,抑制了煤价的上扬。 百万吨 量 产 炭 煤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年份 资料来源: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能源统计年鉴》,1982-2001。 美国 前苏联 中国 德国 图 1 1980-1999 年四大产煤国煤炭年产量 Chart 1 The annual production of coal in four countries from 1980 to 1999 - 1 -
http://www.paper.edu.cn 进入 21 世纪,国家放松对煤炭行业价格的管制,尤其是 2006 年以来,国家实行双轨制, 取消对电煤价格采取的临时干预政策,由煤电交易双方自主确定交易价格。从 2004 年至今, 国家实行了三次煤电联动。这种举措使煤炭的价格充分反映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尤其是电 力,在煤炭成本中的占比大于 80%,其价格的上涨反映到煤炭价格的提升中,对于保持煤 炭行业的合理利润空间有重要作用。同时,在煤炭涨价时,国家将用煤的主要领域——发电 行业的成本上升考虑在内,使发电行业的定价随着煤炭价格的升高而得以调整。煤电联动形 成的良性循环,使电力行业与煤炭行业在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中,利润空间均维持在合理水平。 1.2 煤炭价格上涨的非理性 煤炭价格的提高是必然的,由于它包含的环境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税等都有所提高, 因此,煤炭价格的上涨是市场化的结果,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但是,从 2006 年之后,煤 炭价格呈现出上涨过快的趋势,重工业的增速过快和煤炭行业利润的高升成为推动煤价非理 性上涨的主要原因。 (1) 重工业增速超过 GDP 增速 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我国重工业增速连续多年超过GDP增速,在2003-2006的四年 中,重工业的增速超过12%。尤其是2004年,GDP增速达到10%,而同期内重工业的增速则 为18.6%[3],重工业的过快发展成为能耗增多的一大影响因素,也因此带动了能源消耗量的 增长。煤炭作为工业的粮食, 占据我国能源结构的70%, 它价格的上升必然成为推动钢铁、 建材、化工等一系列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动力,使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不断增大。 %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2006 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重工 业增 速 GDP增 速 图 2 2001-2006 我国重工业及 GDP 增速 Chart 2 The growing speed of the heavy industry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06 (2) 煤炭行业利润远高于其他行业 由于国家出台的定价策略无法市场化,行业的分配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均衡。在煤电联动 不能很好实施时,电力行业由于上网价格无法调整和煤炭价格提升太快而亏损过大。2008 年前 5 个月,电力行业实现利润 173 亿元,同比下降 70.8%与此同时,煤炭行业利润增长近 100%。煤炭企业因为煤炭价格的攀升而获利丰厚,尤其是在煤炭供应紧张和部分地区铁路 运力不足时,由于供需缺口过大、煤炭价格高企而导致的行业利润较高现象突显。 - 2 -
http://www.paper.edu.cn 2. 煤价上涨过快因素分析 煤价上涨过快,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从内部来讲,缺乏合理的价格机制和对能源的需 求旺盛是推动煤价走高的前提;从外部来看,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和进出口形势的变化发挥 着主要作用。 2.1 内部环境 (1) 缺乏合理的价格机制 在市场条件下,供求可以充分反应买卖双方的需求,而我国现行的能源价格机制,并非 完全市场化。煤电联动机制的不完善,使电力价格的提升、环境成本的增加并未完全计入煤 炭成本[4],从而使煤炭行业成本过低而导致其利润远高于社会平均成本。另外,在煤炭开采 前期的勘探阶段,矿业权价款的制定也缺乏良好的市场机制,交易的不透明,制度的不完善 和资源税征收的未标准化,使勘查的成本也较低。在开采阶段,多数小型煤矿存在雇佣廉价 劳动力非法生产的现象,他们通过这样的途径来扩大利润空间。 (2) 对能源需求旺盛 我国处于工业化时代,保持国民经济既好又快发展和加速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使我国对 能源的需求相对旺盛。而且,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提升,各国普遍提高能源的战略储备,这 使能源又显相对紧缺。 我国曾经在 1996 年出现产能相对过剩的局面,水泥、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供给能力在 短期内得到迅速提升,可是,在 2004 年,随着产能过剩现象的突出,国家采取限制产能的 政策,降低出口税收[5]。随着国内市场煤炭供应量的减少,煤炭价格逐渐趋于平稳。但是, 近些年,我国政府加强对价格的管制,国外与国内煤炭的价差促使出口国外煤炭的量有增无 减,在这种环境下,国内能源紧缺程度依旧很高,尤其对于交通运力不足的地区,煤炭出现 结构性供应不足的现象更明显,煤价的升高也成为必然趋势。 百万吨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资料来源:煤炭信息研究院,《中国煤炭工业年鉴》,1981-2005。 生产量 消费量 年份 图 3 1980-2004 年中国煤炭年产量及年消费量 Chart 3 The annu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 coal in China from 1980 to 2004 - 3 -
http://www.paper.edu.cn 2.2 外部环境 (1) 国际能源价格影响 国际能源价格渐行渐高,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价格增长过快,尤其是石 油的价格,随着美元的贬值,形成了狂飙式的增长[6]。由于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是刚性的, 即使开采成本大幅提高,消费者也很难在短期内减少对石油的需求。作为替代品的煤炭,于 是有了更强的生存土壤。而且,煤炭化工制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和煤炭利用率的提升,也使对 煤炭的需求量持续增高,煤价节节攀升。在 2003-2005 年的三年内,由于煤炭消费旺盛,出 口煤炭量大增,从而刺激了煤价涨幅过高。 60% 50% 40% 30% 20% 10% 0% 速 增 量 产 -1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2006 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图 4 2001-2006 年中国出口煤炭、石油价格增速比较 煤炭 石油 Chart 4 The comparison of the growing speed for the price of coal and petroleum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06 另外,2001-2006 年,我国石油价格基本与国际接轨,相比而言,煤炭价位偏低,这也 使煤炭的替代效应显现,从而拉动其价格的走高。 美元/桶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资料来源: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 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工业公司年鉴》。 图 5 2001-2006 年三地区石油价格走势 纽约 大庆 胜利 年份 Chart 5 The trend of the price for petroleum in three areas from 2001 to 2006 - 4 -
元/吨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2006 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 http://www.paper.edu.cn 中国 日本 欧洲 年份 图 6 2001-2006 年中国、日本及欧洲煤炭价格走势 Chart 6 The trend of the price for the coal in China, Japan and European from 2001 to 2006 (2) 国际进出口形势变化 能源的紧缺成为国际性的难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限制能源的出口,像越南、印度 等中国的进口国,均降低出口退税税率。我国在 2006 年改变政策,转而采取限制出口的政 策,将出口退税的税率调低。从 2006 年 9 月 15 日开始,我国取消了执行近 10 年的煤炭出 口退税政策。同时从 2006 年 11 月 1 日起以暂定税率形式对炼焦煤、焦炭等产品加征 5%出 口关税,对煤炭的进口税率由 3%-6%降低为 0-3%。 作为世界的前几大煤炭出口国,美国、加拿大、俄国和我国都通过财政政策抑制煤炭出 口量[7],世界范围内煤炭供应的偏紧推动了煤价的走高。受此影响,国内的煤价也连创新高。 3. 抑制煤炭价格非理性上涨的对策 3.1 建立合理价格机制 合理的价格机制,对于维持煤炭行业和其它相关行业的均衡利润,具有积极作用。政府 放松价格管制,在短期内可能会对整体物价造成冲击,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维持煤炭、石 油等能源和其它原材料价格的稳定增长[8]。市场作用的发挥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起着关键性作 用。政府要抑制煤价的过快增长,就应放松对电价、油价的管制,使上升的成本转嫁至煤价 中,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缓煤炭价格上涨过快的局面。 3.2 增大税收管制 在我国,资源税的征收力度不够,与其相关的法律也不健全。目前国家实行按产量计征, 只对开采出来的矿产品征收资源税,对于埋藏并未开发的矿产资源,不予征收资源税收[9]。 这样的规定,使部分企业在获得国家转让的探矿权或采矿权后,并不直接从事勘探或开采活 动,而是随着市场煤价的走高,在一段时间后将所得的权利在二级市场转让取得利润,以此 逃避税收管制。这种运行机制,不仅不利于煤价的走稳,而且促进了投机活动,推高勘探和 开采成本,也拉升了煤价。 鉴于此,建立有效的税收机制尤为重要。各地要根据不同的赋存条件制定税收标准,使 税率的选取既有利于保护资源,又能抑制煤价的过快上涨。同时,要加强管制力度,从各地 - 5 -
http://www.paper.edu.cn 到中央,对征收的各环节定期监控,打击逃税漏税者,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 3.3 加强对煤炭及相关行业的监管 煤炭行业,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行业,在其发展中,本身就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环境 污染、产能过剩。近年来,国家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对高耗能的行业采取了限制 的政策。在中共十七大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节能减排”的目标,它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 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监管,规范行业发展。 (1) 加快大型矿的整合速度 地方小型矿山企业在生产中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尤为严重,这不仅造成资源的巨 大浪费,而且对大型国有矿山企业的煤炭销售产生不利影响[10]。大多数电力企业只与大型 煤炭企业签订销售合同,而少部分电力企业考虑运输便利性,与地方小矿签订合同。这些小 矿,在煤炭生产价格上涨过快时,为谋取更大利益,毁约而以市价出售煤炭,由此造成局部 性煤炭紧张的局面,它会进一步推高煤炭价格。电力企业也因煤价上升而要求提价,最终形 成恶性循环。 因此,加快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的整合速度,对于保持价格的稳定增长,不容小视。国资 委计划到 2010 年,将国有企业数量缩减为 80-100 家。在完成改革后,多数电力企业直接和 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签订合同,以此降低违约现象发生的概率,从而缓解结构性缺煤的矛盾, 达到平抑煤价的目的。 (2) 发挥评估中介的作用 目前,储量评估、矿业权评估和地质灾害评估等中介机构在煤炭行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 显现。这些中介机构,是独立于政府和矿山企业外的第三方,它们是拥有专业人才、独立运 营的企业。本着中立的原则,它们参与招标、评标、编制可研性报告、为煤炭企业进行咨询 服务。它们对于维护交易的公平,保证参与双方的利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由于缺乏正规化的指导,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还未起到应有作用。在交易中偏袒 某方主体,破坏交易的透明性,或者专业技术不过关,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都影响 了市场交易的效率。另外,相关标准缺乏统一加大了这些中介机构具体操作时的难度,限制 了它们作用的发挥。为了加快煤炭行业市场化的进程,国家应从政策上对这些中介机构给予 扶持,而且,在制定法律法规时严格标准,强化要求,力求打造一批质优的中介服务企业。 (3) 采取处罚性措施抑制采富弃贫 目前中国煤矿平均资源回收率为 30%,不足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尤其是占全国煤炭 产量 30%以上的乡镇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 10%~15%[11]。在煤炭行业回采率低下的情况下, 采掘难度也随之加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大回采率,资源的破坏就无法得到抑制。 为节约成本,不仅小型煤炭企业采富弃贫,在部分国有大矿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对于这 些企业,仅以规定是无法阻止其不合理行为的,国家要出台相关法律严厉打击采富弃贫的行 为,这对于规范煤炭企业的运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3.4 开发新能源 为了寻找可以替代煤炭的清洁资源,国家不仅要给予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给予 财政资金的支持,加大风能、核能、太阳能的开发力度,努力寻求污染最小的途径。美国电 力企业的支持能源中,有 51%是煤炭,而在我国,这一比例高达 63.8%,煤炭在我国一次能 源构成中仍占据主体地位。 - 6 -
http://www.paper.edu.cn 新能源对于减少煤炭需求,缩小供需缺口,起着重要作用。预计到 2020 年,可再生能 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为 16%,国家将加大对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和沼气能的 开发与投入,建立稳定持续的可再生能源市场。 4. 总结观点 由此看来,煤炭价格的上涨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近些年来,煤炭价格的过快上涨,存 在着不少非理性的因素。为了抑制煤炭价格的过快上涨以维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应建立价格 管理体系、增大税收管制、加强对煤炭及相关行业的监管及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 参考文献 [1]沙亦强,煤电联动困局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J] ,中国煤炭, 2008, 07. [2]李志刚,我国矿产资源价格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内蒙古统计 [J] , 国土资源,2007, 06. [3]文武斌,多种因素拉动煤价上涨 [J] , 市场周刊(新物流), 2007,11. [4]朱军,今年我国煤炭市场运行形势分析及明年煤炭市场形势预测 [J]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7,02。 [5]卢铮,供需失衡难抑煤价上升[J] , 市场周刊(新物流) , 2007,11. [6]葛振华,2006 年美国煤炭供需形势[J] , 国土资源情报, 2007,03. [7]CEI 中国行业发展报告:煤炭业 [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8]周云圣,规制视角下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辨析[J] , 煤炭经济研究, 2008,03. [9]国家统计局城市司湖南调查总队,资源性产品的定价机制,中国统计[J] , 2008,03. [10]康爱云,2008 年国内煤炭市场形势预测[J] , 中国煤炭工,2007,11. [11]罗斐,煤炭资源的现状及结构分析[J] ,中国煤炭, 2008,03. Analysis of the increasing price of the coal and related reason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Hou Fengjua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100083) Abstract Since 1990s, the price of the coal in domestic market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reasonable factors explaining the increase of the price for the coal, the imperfect price mechanism, which represented unreasonable factors, resulting in the higher price of the coal, was one of the reasons of the inflation. To depress rapid growth of the coal, the price of the basic raw material and energy should be controll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nergy, the unreasonable increase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Relaxing restric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price, letting market having effect on the resources relocating, are the prime conditions to prevent price of the coal increasing rapidly. In addition, there also have been measures to control price of the coal, such as imposing appropriate resources tax,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of the coal and related industry and trying to explore the new energy. Key words: coal, increasing price, price mechanism - 7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