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河南南阳卧龙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河南南阳卧龙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2 河南南阳卧龙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 39 分) 1.2022 年 7 月 21 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在( )开幕 答案:本题考查时政。2022 年 7 月 21 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 21 日在北京开幕。 2.2022 年 7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建立( )周年纪念日 答案:本题考查时政。2022 年 7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建立 101 周年纪念日。 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 A 为政 B 里仁 C 学而 D 述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自《论语·学而》。故本题选 C。 4.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 的学习需求,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体现的是教育的() A 民主化 B 全民化 C 终身化 D 全球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 20 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20 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其中, 教育的全民化,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和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 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也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亦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故本题 选 B。 5.皮亚杰四阶段中,2-7 岁是哪个阶段()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是个 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 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形式运算阶段(11 岁~成人)。故本题选 B。 6.非指导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重视技术,只重视态度,主要是移情性理解,无条件 的积极关注和尊重关注接纳。该教学法是由()提出 A 兰本达 B 沙塔洛夫 C 洛扎诺夫 D 罗杰斯 答案:D--罗杰斯 解析:本题考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提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 师是学生学习的助产士,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氛围。 包括:真实一致(真实或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尊重、关注和接纳)、移情性理解(同 理心)。 7.在组织的活动中,教师使具有不良品德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的影响,使其在 今后的行动中.,这是( ) A.角色扮演 B.认知矫正 C.组织行动 D.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行为矫正的方法。 8.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属于() A.精细加工 B.组织 C.元认知 D.复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策略的分类。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 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它是短时记忆的信 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故本题选 D。 9.小强在课堂上出现经常会做出怪异一些行为,老师和其他同学都不予理睬,随后张军的这 种行为便逐渐减少,这种行为矫正方法属于( ) A 强化 B 脱敏 C 消退 D 惩罚 答案:C--消退
解析:本题考查不良行为矫正的方法。强化指采用适当强化物而使机体反应频率、强度和速 度增加的过程。消退指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脱敏是某人对某物感到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本来可 以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敏感。惩罚指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使有机体 的行为反应在未来降低。 10.教育心理学家( )认为低级心理机能是自然的发展结果,是种系发展的产物。高级心理 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 A 维果斯基 B 巴普洛夫 C 布鲁纳 D 桑代克 答案:A 维果斯基 解析:本题考查维果斯基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是作为动物进化的结果;高 级心理机能是以以语言符号为中介,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并且他认为心理 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体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 化的过程。故本题选 A。 11.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 ) A 赫尔巴特 B 洛克 C 无 D 埃拉斯莫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班级词源。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又译伊拉斯谟)最先提 出“班级”一词。故本题选 D。 12.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学生在学习《江 雪》这首古诗时,会在头脑中呈现与其描述的景象相关的形象,这种想象属于( ) A 有意想象 B 无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种类。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 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人在阅读文艺作品、历史文献,工人看建筑或机械图纸,学生听教师对 课文生动形象的描述时,头脑中出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都属于再造想象。故本题选 C。
13.中学生测验中,衡量测验结果稳定性和可靠性,即这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分数稳定, 一致程度的指标是( )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答案: A--信度 解析:本题考查测验的标准。信度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它以反复 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 与准确程度。若是一个能够测得想要的数据或是能依据测验结果准确地预测后来的行为,说 明测验的效度高。难度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该项题目对不同水平的答题者反应 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题干中该班月考成绩总不变说明信度高。故 A 项符合题意。 14.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 ) A 树立终身学习观 B 以人为本 C 现代化课程 D 民主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改核心理念。新课改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 发展。答案选 B. 15.学习迁移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属于影响学习迁移主观因素的是( ) A 教师指导 B 智力 C 年龄 D 认知 答案:A--教师指导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条件),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 括学习材料的特点和教师的指导,迁移的媒体。主观因素包括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情境 的理解,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学习策略的水平,智力与能力。 16.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 D.命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类型。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故 本题选 A。 17.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为人师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 的本质要求。 18.根据《教育法》规定下列不属于受教育者义务的是( ) A 遵守法律法规 B 遵守行为规范 C 努力学习 D 参与疫情防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四十四条受教育者 义务规定:(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 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 机构的管理制度。参加疫情防控是中华公民该做的事不仅仅是受教育者的义务。故本题选 D。 19.古代教育家中提倡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学思并重的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思想。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 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提倡:①启发诱导;②因材施教;③学、思、 行结合;④温故知新等。故本题选 A。 20.古代教育家中提倡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的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思想。孔子是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 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提倡:①启发诱导;②因材施教:③学、思、行 结合;④温故知新等。故本题选 A。 21.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的学者是( ), A 乌申斯基,B 卡普捷列夫 C 奥苏贝尔 D 赫尔巴特 答案:D 赫尔巴特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 这个学科基础之上。故本题选 D。 22.零到九岁属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阶段的( )阶段 A.前习俗 B.习俗 C.中习俗 D.后习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 水平(9 岁以下)、习俗水平(9-15 岁)、后习俗水平(15 岁以后)。故本题选 A。 23.教师通过直接呈现要传授的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新知 识的过程是( ) A.机械学习 B 有意义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接受学习 答案:D--接受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接受学习的特征是把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或多或少 地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不需要学习者任何形式的独立发现,只需要学习者把学习材 料加以内化,把新旧材料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即新学习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内容融为 一体,并存储下来。 24.动作技能根据不同的维度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写字和使用筷子属于什么动作( ) A.精细动作 B.粗放型动作 C.闭合性动作 D.开放型动作 答案:A--精细动作 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技能的种类。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1)细微型操 作技能:是依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的,如打字、弹琴等。(2)粗放型操作技能:是依靠 大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的,如举重、掷铁饼等。根据动作技能进行过程中外部条件是否变化: (1)封闭的操作技能:主要是根据个体内部的反馈信息来调节、完成的,如打保龄球、跳水、 体操等。(2)开放的操作技能:主要依赖于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来调节、完成,如开汽车、 打排球、击剑等。故本题选 A。 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 43 条,我国学生享受的基本权利 (改了题干应该是 43 条) A 人格尊严权 B 人身安全权 C 受教育权 D 财产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了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权利,其中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26.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课内或者课外进行实际操作获得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方法。 A 实习作业法。。。。。 答案:A 27.课堂上飞来了一只鸟,大家都在看,这种注意是( ) A 有意 B 无意 C 感知 D。。。 答案:B 28.下列哪个不是义务教育的特征( ) A 免费 B 强制性 C 免费性 D 普及性 答案:A 29.把自己的想法加到别人身上是一种( )效应。 A 投射 B 晕轮 C 刻板 D。。。 答案:A 30.从背景中选出对象是知觉的( )基本特征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恒常性 D 理解性 答案:A 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 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二、多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括号内。 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3 分,共 23 分) 31.2022 年 7 月 20 日在香港举办香港书展,其中习近平主席的()等四部著作繁体版由 紫荆文化集团旗下联合出版集团出版。
A《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B《习近平讲党史故事》 C《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D《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时政新闻。新华社香港 7 月 20 日电 习近平主席《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以及《习近平讲党史故事》《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尊 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四部著作繁体版由紫荆文化集团旗下联合出版集团出版。故本题选 ABCD。 32.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 A 教学目的 B 教学内容 C 学生实际情况 D 教师自身素质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包括: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 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 个性特点等。故本题选 ABCD。 33.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腾伯格 1985 年提出了智力三元理论,把智力看作一套相互依 存的加工过程,智力三元理论认为智力,由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是 ( ) A.分析能力 B.学习能力 C.创造能力 D.实践能力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为了达到个人、群体的 文化目标而去适应、选择和塑造环境的能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 个方面。 34.学习迁移是指以获得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从迁移影响效 果来看迁移分为()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AB--正迁移负迁移 解析:本题考查迁移的分类。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来看分成了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被称 为助长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被称为抑制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 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