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2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doc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资料共2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2 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 4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 在进行高层建筑(箱形基础)地基勘察时,下列各条中( )条一般是可以不予考虑的。 (A)地基不均产生差异沉降引起的上部结构局部倾斜 (B)地基不均引起的整体倾斜 (C)主楼与裙房之间的沉降差 (D)大荷载、高重心对抗震的要求 2 在节理裂隙发育的强至中等风化花岗岩岩体中,开挖形成一条走向为 N60°W 的高斜坡,延 伸较长,坡面倾向南偏西,倾角 45°。花岗岩岩体内发育有四组节理裂隙(裂隙中有黏土充 填),其产状分别如下。请判断其中( )组节理裂隙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不利。 (A)N85°W<75°S (B)N85°W<25°N (C)N50°W<35°S (D)N50°W<65°N 3 为保证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的可靠性,钻探时应注意保证质量,下列( )种要求是不正确 的。 (A)标准贯入位置以上 1.0m 范围内不得采用冲击或振动钻进 (B)孔底不应有沉渣 (C)不宜采用泥浆护壁 (D)孔内水位不得低于孔外水位 4 为了确定岩石质量指标(RQD),下列要求中( )选项是正确的。 1
(A)采用直径 110mm 金刚石钻头,双层岩芯管钻进,回次进尺所取岩芯中长度≥10 cm 的岩 芯段的累计长度与该回次钻进深度之比为 RQD (B)采用直径 110mm 合金钻头,双层岩芯管钻进,回次进尺所取岩芯中长度≥20 cm 的岩芯 段的累计长度与该回次钻进深度之比为 RQD (C)采用直径 75mm 金刚石钻头,双层岩芯管钻进,回次进尺所取岩芯中长度≥10 cm 的岩芯 段的累计长度与该回次钻进深度之比为 RQD (D)采用直径 75mm 合金钻头,双层岩芯管钻进,回次进尺所取岩芯中长度≥20 cm 的岩芯段 的累计长度与该回次钻进深度之比为 RQD 5 当地表面水平方向存在高电阻率屏蔽层时,按《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 2001),采用以下( )种物探方法最适宜。 (A)电测深法 (B)交流电磁法 (C)高密度电剖面法 (D)电剖面法 6 对于原状土取土器,下列( )种说法是正确的。 (A)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的活塞是固定在薄壁筒内,不能在筒内上下移动 (B)自由活塞薄壁取土器的活塞在取样时可以在薄壁筒内自由上下移动 (C)回转式三重管(单、双动)取土器取样时,必须用冲洗液循环作业 (D)水压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取样时,必须用冲洗液循环作业 7 请问下列( )条是进行点荷载试验的主要目的。 (A)确定土的地基承载力 (B)通过换算求得土的变形模量 (C)通过换算求得岩石的弹性模量 2
(D)通过换算求得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8 请问下列( )条符合压缩指数的含义。(注:e-孔隙比,P-压力,Pc-先期固结压力) (A)e-P 曲线上某两点割线的斜率 (B)P-P 曲线初始段的斜率 (C)e-lgP 曲线上 Pc 以前的直线段的斜率 (D)e-lgP 曲线上 Pc 以后的直线段的斜率 9 请问下列( )条符合软黏土(ψ≈0)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cu 与无侧限抗压强度 qu 之间的关系。 (A)cu=qu (B) (C) (D)qu 与 cu 无关 10 孔压静力触探在测定锥尖阻力和侧摩阻力的同时,还可以有其他功能。请判断下列( ) 条是孔压静力触探目前还做不到的。 (A)测定静止土压力系数 (B)估计土的固结系数 (C)估计土的渗透系数 (D)判断土的分类名称 11 单孔法测剪切波波速时,用锤击板侧面的方法来激振。在识别 S 波初至波形时,下列 ( )条不能作为识别的特征。 (A)S 波先于 P 波到达 3
(B)S 波初至波比 P 波到达晚 (C)S 波的波幅较 P 波大 (D)相反方向敲击,S 波的相位差 180° 12 圆锥动力触探的“超前”和“滞后”效应,常发生在下列( )种界面上。 (A)软硬地层接触的界面上 (B)地下水位上下的界面上 (C)贯入操作暂停时的前后界面上 (D)达到某一临界深度上下的界面上 13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1999),初步设计阶段坝基、坝肩及帷幕 线上的基岩钻孔压水试验,当坝高大于 200m 时,为查明渗透性各向异性的定向渗透试验应采 用下列( )种水头。 (A)设计水头 (B)2mPa 压力水头 (C)大于设计水头 (D)0.8 倍设计水头 14 通过水质分析,表明水中同时存在有氯化物和硫酸盐,在评价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 的腐蚀性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其中 Cl-含量是指( )。 (A)Cl-含量与 含量之和 (B)C1-含量与 含量折算值之和 (C)C1-含量折算值与 含量之和 (D)不计 含量 4
15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 25—1990)判定建筑场地的湿陷类型时,下列 ( )条是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A)湿陷系数大于或等于 0.015 (B)自重湿陷系数大于或等于 0.015 (C)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大于 7 cm (D)总湿陷量大于 30 cm 16 一项乙类工程位于甘肃地区某大河的三级阶地上,黄土厚 30m 左右,其下为中生代的砂页 岩.地下水以裂隙水的形式赋存于基岩内。场地表面平坦,但多碟形凹地,有的颇具规模。该 工程的主要建筑物将采用条形基础,宽度 b=2.5m,埋深 d=3.0m。在确定初步勘察阶段控制性 取土勘探点深度时,下列( )条是正确的。 (A)控制性勘探点的深度应大于等于 36+d,即大于等于 10.5m (B)控制性勘探点的深度应大于基底下 10m,即大于等于 13m (C)控制性勘探点的深度应达基岩面 (D)控制性勘探点的深度应大于基底下 15m,即大于等于 18m 17 按《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1,J 124—2001),在膨胀岩土地区进行铁 路选线,以下( )条不符合选线原则。 (A)线路宜在地面平整、植被良好的地段采用浅挖低填通过 (B)线路宜沿山前斜坡及不同地貌单元的结合带通过 (C)线路宜避开地层呈多元结构或有软弱夹层的地段 (D)线路宜绕避地下水发育的膨胀岩土地段 18 某内陆盐渍土,土中易溶盐分析成果, ,含盐量为 8.8%,按《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GB 50021—2001),该盐渍土属于下列( )种含盐类型。 (A)氯盐超盐渍土 5
(B)亚硫酸盐超盐渍土 (C)氯盐强盐渍土 (D)亚硫酸盐强盐渍土 19 某土样取土深度为 22.0m,测得先期固结压力为 350 kPa,地下水位为 4.0m,水位以上土 的密度为 1.85 g/cm3,水位以下土的密度为 1.90 g/cm3。请问该土样的超固结比(OCR)最接近 下列( )值。 (A)<0 (B)1.48 (C)1.10 (D)2.46 20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1999),具有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的 硬质岩体抗剪断强度试验呈脆性破坏时,下列坝基抗剪强度取值方法( )种是错误的。 (A)拱坝应采用峰值强度的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B)重力坝应采用峰值强度的小值平均值作为标准值 (C)拱坝应采用屈服强度作为标准值 (D)重力坝采用优定斜率法的下限值作为标准值 21 对岩石斜坡,下列( )种情况对斜坡稳定性最不利。 (A)岩层倾向与斜坡同向,倾角大于 45°且大于斜坡坡度 (B)岩层倾向与斜坡同向,倾角大于 45°且小于斜坡坡度 (C)岩层倾向与斜坡同向,两者倾角相等 (D)岩层倾向与斜坡逆向,倾角大于 45°,斜坡较陡 6
22 下列对泥石流流域的划分中( )种划分方法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A)物质汇集区和物质堆积区 (B)物源段、陡沟段和缓坡段 (C)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D)汇流段、急流段和散流段 23 在碳酸盐岩石地区,土洞和塌陷一般由下列( )种原因产生。 (A)地下水渗流 (B)岩溶和地下水作用 (C)动植物活动 (D)含盐土溶蚀 24 下列( )条不属于形成泥石流的必要条件。 (A)有陡峻、便于集水、聚物的地形 (B)有丰富的松散物质来源 (C)有宽阔的排泄通道 (D)短期内有大量的水的来源及其汇集 2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地面沉降一节的适用范围只包括下列( )种 原因所造成的地面沉降。 (A)地下洞穴(包括岩溶)或采空区的塌陷 (B)建(构)筑物基础沉降时对附近地面的影响 (C)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地下水位上升或地面水下渗而造成的地面自重湿陷 7
(D)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或水压的下降而造成大面积的地面沉降 26 对目前正处于滑动阶段的土坡,其滑动带的土为黏性土,对这种土进行剪切试验时宜采用 下列( )种方法。 (A)多次剪切 (B)快剪 (C)固结快剪 (D)慢剪 27 下列( )种地质构造的组合条件更有利于岩溶发育。Ⅰ.节理裂隙发育 Ⅱ.节理裂 隙不发育Ⅲ.有断裂构造 Ⅳ.无断裂构造Ⅴ.陡倾斜岩层 Ⅵ.近水平岩层Ⅶ.褶皱轴 部 Ⅷ.褶皱翼部Ⅸ.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 (A)Ⅰ、Ⅲ、Ⅶ、Ⅸ (B)Ⅱ、Ⅲ、Ⅵ、Ⅷ (C)Ⅳ、Ⅵ、Ⅷ、Ⅸ (D)Ⅱ、Ⅳ、Ⅵ、Ⅷ 28 在岩溶发育地段,铁路行业规范规定路基工程钻探深度一般应至路基基底下一定深度(不 含桩基)。请问这个深度应按下列( )条考虑。 (A)3~5m (B)10~15m (C)8m 以上 (D)完整基岩内 10m 29 下述地表形态中( )种不能作为判断滑坡已处于滑动阶段的标志特征。 (A)滑坡周界已形成,错台清晰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