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汽车转弯和过山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运动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方向
又是怎样的呢,而引出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忆必修一学习过的各种运动,对比图片中展示的汽车转弯和过山车
的运动,提问:这两种运动的轨迹有什么区别?归纳并总结出曲线运动的特点:物体运动轨
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教师展示图片,让学生选择哪些图片中物体所做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2.探究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教师展示砂轮切割钢材时火花四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砂轮在做曲线运动的时候,如何
确定砂轮上某一点在某一位置的运动方向?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可以在某一瞬间撤去物体所
受的外力,让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匀速直线运动的方向就是曲线运动的方向。
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提示实验方案应该遵循的原则,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讨论出
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验步骤。
(1)物体做曲线运动,并在某一点撤去外力;
(2)物体的运动轨迹要是可见的;
(3)多次进行实验,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教师提问并归纳总结出一个可行性最好的实验:在水平板上铺一张白纸,纸和平板上刻有一
道弧形窄缝,缝上嵌着一条透明胶片做的弧形护栏。让一个表面沾有红色印泥的铁球从斜槽
的顶端滚下,拉动透明胶片,改变弧形护栏的末端在窄缝的位置,重复几次实验。提示学生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
(1)轨迹曲线前半段和后半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2)根据每一次轨迹,说出小球运动,离开护栏时的速度方向。
学生回答:轨迹前半段和后半段之间是相切的关系;小球运动离开护栏时速度方向是沿着原
来运动的切线方向的。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曲线运动过程中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该点的切
线方向上。
环节三:巩固提高
如图所示曲线是铅球抛出后运动到 B 的一段轨迹,其中箭头②沿竖直方向,箭头③沿过 P
点的切线,铅球经过 P 点时速度的方向应是( )。
A.箭头①所示方向
B.箭头②所示方向
C.箭头③所示方向
D.箭头④所示方向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说出曲线运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在的这一点的切
线方向上。
作业:找出生活中的曲线运动并寻找运动轨迹上某一点的速度方向。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说出下雨天转伞时雨滴会沿那个方向飞出,为什么?
【参考答案】
在转伞的时候,伞和伞上的雨滴一起在做圆周运动,当转伞速度大到雨滴和伞面之间的静摩
擦力不足以提供雨滴的向心力时,雨滴会沿伞面的切线方向飞出。
2.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突出重点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重点是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我通过设计探究实验来进行突出。在设计实验探究时,
我让学生进行参与设计,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独立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本次实验
我采用教师演示实验的方法来将这个实验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找到曲线
运动速度的规律,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课堂氛围。
高中物理《线速度》
一、考题回顾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结合学习过的速度的概念来建立圆周运动线速度的概念,并且在
建立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物理建立概念的方法以及极限思维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以此来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建立学好的信心。
从整体上说我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通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初步体会圆周运动的速度,
然后引导学生回忆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利用其中的联系引出新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我采
用引导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得到概念,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线速度的概念。
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分析,从而区分开“匀速率”和“匀速” 的概念。
当然由于时间的关系,教学环节设置的比较简单,巩固提高部分没有充分的让学生进行练习,
如果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我还会设置更多的深化理解环节,比如让学生利用白纸自己动手制
作圆周运动的模型,并在其上选取距离圆心不同的点,观察并分析其线速度的关系。
2.你认为线速度在物理运动学中有什么样的地位?
【参考答案】
本节《线速度》是高中必修 2 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线速度作为第一个引出的描述圆周运动
快慢的物理量,与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和周期作为描述物体曲线运动的物理量起着基础的作
用,另外就是线速度是从直线运动的速度引出的,有利于学生对于曲线运动的理解。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规律可由三个重要公式体现出来。引导学
生写出: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自由落体运动。由此导入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
(演示实验:让一片羽毛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学生:钢球落得快。教
师讲解: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经验,似乎很容易得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结论,
这也是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那这个观点到底正确与否呢?我们下来继续
来看这样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用一个长约 1 米,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的玻璃管(牛顿管),把形状和质量不
同的小金属片、小羽毛等,放在玻璃管里。
(1)打开开关,管里有空气,把玻璃管倒立过来,现象如何?学生:这些物体下落的快慢不同。
(2)把管里的空气几乎全部抽出(先让学生用抽气机把管里的空气几乎全部抽出),现象如何?
学生:下落的快慢接近相同。
老师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出:可见导致物体下落有快有
慢的原因是空气有阻力。根据实验现象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师生总结:物体只有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有
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的阻力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
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引导学生从上面的实验现象和定义分析得: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
教师用问题进行引导:自由落体运动得加速度是怎样的呢?
(学生分组实验:重物自由下落,用打点计时器打一纸带。)
教师提问,通过分析纸带能否确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否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生回答,能够根据
来算出加速度,比较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是否一致,从而得出
物体是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论,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而且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
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 g 表示。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这个实验便于操作,却很粗糙,人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实验手段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较先进的方法──频闪照相法。
(看多媒体投影:这是自由落体运动(小球)的频闪照相的照片,照片上相邻的像是相隔同样
的时间拍摄的,类似纸带的分析我们可以较准确地求出小球的加速度。)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老师提问学生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公式。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参考答案】
自由落体是指常规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