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真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全卷共 8 页,有 4 大题,36 小题,满分为 180 分。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4.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第 1-10 小题,每小题 3 分,第 11-15 小题,每小题 4 分, 共 50 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4.学校常用福尔马林(40%的甲醛溶液)来浸制标本。已知甲醛的化学式是 CH2O,关于甲 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有机物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2∶1 B.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相对分子质量为 30 5.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 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O C O 高能真空 紫外线 C O O 重新 组合 C OO A.都由细胞构成 B.都能自由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能繁殖后代 10.规范的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所示的操作正确的是 酒精 叶片 50 40 30 20 10 A.检查气密性 D.测液体体积 12.下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的 B.叶片脱色 C.振荡试管 是 甲 A.甲 乙 B.甲和乙 丙 C.乙和丁 丁 D.丁 13.为了获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证据,可以采用 A.比较铁的利用范围是否比铜广 B.观察铁是否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C.观察铁表面的锈迹是否比铜多 D.比较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否比铜小 15.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四位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在测试反应快慢的实验中,被测者接到尺的部位越靠近上端,说明反应越快 B.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并向中间移动,看到书本向上隆起,证明地球板块在不断运 动 C.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证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
关 D.将稀盐酸加入到某固体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证明该固体是碳酸盐 卷 Ⅱ 二、填空题(本题有 9 小题 20 空格,每空 2 分,共 40 分) 19.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下表 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H 1 ③ N 2 He Ne Ar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 是 ▲ 。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 价的氮的氧化物 ▲ (用化学式表 示)。 (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 轰击锫原子,形成了 117 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 117 个 ▲ 。 2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对“铁粉和硫反应”所作的改进实验。用烧红的玻璃棒接触后混合 物剧烈反应,玻璃棒移开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底部,由此可知 该反应是一个 ▲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实验中, 该同学分别用磁铁吸引反应前的混合物和反应后的物质,目的 是 ▲ 。 红热玻璃棒 24.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 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它物质相互反 应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 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 X 是金属单质,则 X 可以是 ▲ 。(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 Y 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 纸筒 铁和硫混合物 石棉网 第 22 题图 CuO Y H2SO4 X NaOH 第 24 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5 小题 15 空格,第 25-26 小题,每空 2 分,第 27-29 小题,每空 3 分,共 40 分) 29.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会严重污染水和土壤,某种新型催化剂可有效降解工业废水中的 有机污染物。为探究该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学习小组进行了 如下实验。 取四份等质量的某有机物,控制条件如左下图,然后加入等量的新型催化剂。测得 某有机物被降解的百分比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有机物被降 时间/分 解百分比/% 组别 B A C 20℃ 40℃ 60℃ pH=3 pH=3 pH=3 第 29 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D 20℃ pH=10 A B C D 0 0 0 0 0 5 20 40 30 0 10 40 80 60 0 15 60 100 90 0 (1)设置实验 A 组和 D 组是为了探究 ▲ 对降解反应速度的影响。 (2)比较实验 A、B、C 三组,得出的结论: ▲ 。 (3)实验中若要测定某一时刻有机物被降解的百分比,需要迅速把试管中液体的 pH 调到 10,这样做的目的是 ▲ 。 四、解答题(本题有 7 小题,第 30 小题 6 分,第 31、32、34、36 小题,每小题 7 分,第 33、35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50 分) 32.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 到。 (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蒸馏水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放置几天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 样的变化?请你分析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 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6%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 为100克,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5.利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室有一瓶标签 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 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锥形瓶 锥形瓶+稀盐酸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 质量(克) 35.5 55.5 80.5 (1)若要配制 500 克 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 克。 (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 克。 (3)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享到:
收藏